首页 > 专栏

茶叶生长环境

更新时间:2023-11-27 12:13:53 阅读: 评论:0

自荐书范文-小米红薯粥的做法

茶叶生长环境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健康家常菜)

一、茶树适宜的生长条件

茶树喜欢温暖、潮湿、荫蔽的生长环境,需要适当的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条件。影响茶树生

长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土壤,在选择茶地发展新茶园和日常栽培管理上必须重视。

(一)茶树对土壤的要求

茶树是喜酸性土壤的作物,它只能在酸性土壤中才能生长,要求土壤pH值在4-6.5之间,以

4.5-5.5最适合茶树生长。茶树不喜欢钙质,土壤中如含有石灰质(活性钙含量超过0.2%),就影响

到茶树生长,甚至逐渐死亡。通常看到种在坟堆上的茶树低矮黄瘦,生长不良,主要就是灰廊引起的。

灰廊以大量石灰掺和细砂、粘土生成,使茶根不能深扎,灰廊还不断释放碱性石灰质,造成周围土壤

钙质过多,影响茶树生长。

土层深厚对茶树生长有利,一般要求超过80cm。底土不能有粘盘层或硬盘层,不然容易积水。

壤的通透性要好,以便蓄水积肥,地下水位过高,孔隙堵塞,根系产生缺氧呼吸,就会造成烂根,因

地土层深厚对茶树生长有利,下水位必须控制在80cm以下。

(二)茶树对温度的要求

温度对于茶树生长发育的快慢、采摘期的迟早和长短、鲜叶的产量以及成茶的品质,都有密切关

系。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度左右开始发芽。在35度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

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10度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到零下13

度左右,茶树地上部会冻枯甚至死亡。低温加燥风,茶树最易受冻。

(三)茶树对水分的要求

茶树幼嫩芽叶的含水量为74%-77%嫩茎的含水量在80%以上水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

料之一,当叶片失水10%时,光合作用就会受到抑制。茶树虽喜潮湿,但也不能长期积水。茶树最适

宜的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根据浙江省常年降雨量1044-1600mm来看,是能满足茶树生长需要的。

但由于各月降水量的分配不匀,夏秋季常出现“伏旱”和“秋旱”,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会严重影响

夏秋茶的产量。茶树要求土壤相对持水量在60%-90%之间,70%-80%为宜空气湿度以80%-90%为宜

土壤水分适当,空气湿度较高,不仅新梢叶片大,而且持嫩性强,叶质柔软,角质层薄,茶叶品质优

良。

(四)茶树对光照的要求

茶树耐荫,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在比较荫蔽、多漫射光的条件下,新梢内含物丰富,嫩度好,

品质高。因为漫射光中含紫外线较多,能促进儿茶素和含氮化合物的形成,对品质有利。直射光中过

强的红外线只能促使茶叶纤维素的形成,叶片容易老化,致使茶叶品质下降。人们常说“高山云雾出

好茶”,其道理就在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光质和强度起了变化,有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促进

了茶叶质量的提高。

二、茶树分布

茶树生长对土壤条件、生态环境、降雨和温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茶树只能在热带和亚热

带的温和、湿润、酸性土地区生长。从世界范围来看,茶树主要分布在南纬33度以北和北纬49度以

南的地区,而在北纬6-22度之间分布最集中。

我国是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国家。在东经94-122度和北纬18-37度之间

的范围内,南抵海南的榆林,北达山东蓬莱,东迄我国台湾省的东海岸,西至西藏的错那,遍及20

个省(区),纵横数千里。目前,全国茶园面积最大的是云南省,而茶叶产量最多的是福建省, 2000

年茶园面积超1000万亩、产量超4.5万吨的省有以下7个:云南、浙江、福建、湖北、安徽、四川、

湖南等。

三、茶区划分

在我国茶叶生产区域内,气温、雨量、生态、日照、土壤等条件差异极大。根据茶叶生产的发展、

土壤气候条件、茶树品种和茶类等特点,我国茶叶产地分为四个大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北

茶区和江南茶区。浙江省属于江南茶区。

浙江省地处东海之滨,位于中亚热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偏酸,生态条件

十分适宜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茶区辽阔,品种繁多,采制经验丰富,是我国茶叶重点产区,也

是我国茶叶生产、科研、教育和茶文化的中心,历史上浙江省的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叶产值等均

多年居全国首位。浙江省有68个县(市、区)产茶,茶农110万户,初制和精制茶厂8000多家, 2000

年茶园面积190.5万亩,茶叶产量11.8万吨,产值22.4亿元。浙江出口绿茶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的

60%,占世界绿茶贸易总量的50%以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浙江茶园大都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带。新中国成立以前,浙江划分为四大茶区,即平水

茶区、遂淳茶区、温州茶区和杭州茶区。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浙江茶叶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

原来划定的四个茶区已不能反映和代表现今茶叶生产状况。因此,根据浙江省自然条件、气候、土壤、

山脉、生产布局以及行政区域,重新划分为:浙西北、浙东、浙南和浙中等四大茶区。现将四大茶区

简介如下。

(一)浙西北茶区

浙西北茶区包括临安、余杭、富阳、建德、淳安、桐庐、萧山、西湖、开化、安吉、德清、长兴

等县(市、区),茶树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茶叶自然品质优异,传统名茶种类丰富,知名度高,如

西湖龙井、天目青顶、径山茶、雪水云绿、千岛玉叶、开化龙顶、安吉白片、莫干黄芽、长兴紫笋等,

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眉茶基地,茶叶产量约占浙江省茶叶的35%左右。该区境内有千里岗山、昱岭、天

目山等山脉,少数山峰海拔在1500m以上;植被以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覆盖率高,垂直带分布明显,

空气湿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本区气温较低,雨水充足,但分布不匀,夏秋季常出现旱象;

冬季常遭寒潮侵袭,茶树易受冻害或旱害。

(二)浙东茶区

主要分布在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括苍山及其丘陵山地,行政区域包括绍兴、宁波、台州和

舟山等,主要产茶县有嵊州、诸暨、绍兴、新昌、上虞、天台、临海、黄岩、仙居、三门、温岭、象

山、宁海、奉化、鄞县、余姚、镇海、普陀等县(市)。该区茶园面积占浙江省总面积的30%以上,

产量占浙江省的45%左右,是浙江省重点茶区,茶类有珠茶、杭炒、越红、烘青等,也是浙江省主要

的珠茶外销基地,名优茶主要有:大佛龙井、越乡龙井、会稽龙井、诸暨绿剑茶、石笕茶、华顶云雾、

仙店碧绿、普陀佛茶、泉岗辉白、日铸茶等。本区气候较温暖,但冬季和早春,也常遭寒潮侵袭,高

山及北向临风的茶园,常遭冻害。

(三)浙南茶区

浙南茶区包括乐清、永嘉、瑞安、文成、平阳、苍南、泰顺、青田、云和、丽水、景宁、松阳、

遂昌、缙云、龙泉、庆元等县(市),东临海洋,境内主要山脉有仙霞岭、洞宫山、雁荡山和括苍山

等,植被资源丰富,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海拔700m以上的山地,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漫

射光十分丰富,有机质含量高,茶树病虫害少,自然条件对茶叶生产极为有利,著名的温绿、温州黄

汤、雁荡毛峰、香菇寮白毫、承天雪龙、三杯香、松阳银猴、金奖惠明茶、永嘉乌牛早、平阳早香茶、

遂昌龙谷丽人茶等都出自本区。本区气候温暖湿润,水热资源、茶树品种资源和茶类资源均很丰富,

茶叶品质好,发展潜力很大。

(四)浙中茶区

志愿服务活动计划-鲁迅诗集

茶叶生长环境

本文发布于:2023-11-27 12:1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0584332279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茶叶生长环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茶叶生长环境.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绿牡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