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寂寞的原野

更新时间:2023-11-27 05:26:05 阅读: 评论:0

看汉字写拼音-报答妈妈

《风筝》:寂寞的原野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南征杜甫)

《风筝》:寂寞的原野

一、主题新说

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散文名篇《风筝》被人教社收录在初中

七年级上册的课本中。其文最有争议的莫过于它的主题。人教社教参

在“整体把握”上倾向于“一文多义”说。它说:“这篇散文中,有

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

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笔者以为,教参的“一文多义”说固然多有兼顾,但细读之,其

意旨深微,值得深求。故不揣简陋,撰文深析,以就正于方家。

《风筝》主题历来多解,搜求简概,其说有六,胪列如下:

①批判封建思想说;

②儿童教育说;

③兄弟失和说;

1 / 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④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说;

⑤弘扬亲情说;

⑥追求美好事物说。

而在这六种说法之外,笔者想增补一种新观点:全面绝望说。当

时的兄弟情谊、教育以及文化启蒙方面都是令人绝望的。

钱理群先生在《名作重读》的首篇《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

里就总结过:鲁迅文章(至少是《呐喊》“包含着鲁迅年轻时的梦—

—主观的精神发展、内心体验的历史。正是这些梦的‘隐意’构成了

鲁迅小说内在的心理内容”

同时值得关注的还有钱先生对于《野草》的评论。钱先生说:“那

么,鲁迅有没有较多地吐露自己极端黑暗、冷酷的内心体验,显示一

部分自我真实的灵魂与血肉的作品呢?有的。这就是鲁迅声称是‘我

的哲学’的、为自己写作的《野草》。这也是提醒我们,要注意鲁迅

小说(杂文)与散文诗在文体功能上的分工:如果后者对自己内心深

处的黑暗体验是相对直接的话,前者则要隐蔽得多,更需要我们认真

2 / 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体味。

这两段文字很耐人寻味,其中的论断对于我们探寻与理解《风筝》

的题旨大有帮助。

二、文本细读

先破后立。在进入文本细读前,将两种最不可接受的主题观点排

除一下,以清道路。

最不可接受的一种观点是:“鲁迅严于自我解剖说”

批判的理由是:①这是假性主题。即,不是真正由文本内容所阐

发出来而完全是读者主观生发的主题。鲁迅自己不可能将此作为明确

的写作目的安排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中。这样的意思更多的是读者根据

自己的判断而从道德的层面上作出的主观判断。也即类似于叶嘉莹教

授所说的:阐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比附,一种是兴发。而王国维

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最后一句也说“然

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想鲁迅在泉下也不会

同意这样明目张胆的吹嘘自己的主题(此主题其实是在损鲁迅)。②

3 / 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推論上的缺陷有二:一是感性与感情先入;二是孤立地从某一点上生

发,不顾全文的内在联系与整体意义指向。

而以上胪列的其他说法亦有局限。其局限之共性是:①基本没有

对文本做细读分析,忽略对文本最后关键处的理解与整体的把握,

往滑入“用史实来证明臆测”“用史实来代替甚至取消文本分析”的

泥潭。②孤立地根据个人证明的需要而有意忽略或屏蔽了文本结构与

内容上的有效信息,致使研究结论多有偏颇。其中最大的忽略或失误

往往在于:对文本的最后四段的整体合理的把握。因此,笔者在细读

时讲究两点:一是深入细节;二是注意全文整体联系,整体把握。

本文反映鲁迅先生对中国思想文化启蒙的深重的绝望感。兄弟失

和事件是其写作之诱因,也因此成为影响主题走向的重要因素;但是,

要注意的是这只是本文的一个层面。由此而阐发开来的主题有:中国

教育观念的落后、被戕害者的遗忘、启蒙觉醒的意义得到彻底的嘲弄

等等。从整体阅读的角度来看,全文有几个要点:①诱因是兄弟失和

事件;②文本的重点在开篇写景与最后的三段;③主题的多层次多侧

4 / 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面共同营造了作品的主题:对文化启蒙的虚无感、绝望感和无所寄托

感。

开篇两段,笔者以为极有趣味,故逐段阅读,逐段赏析,以见真

味。

第一段。

第一段重要作用在于暗示作者的总体心相,提供判断与分析其主

题情感的风向标。第一段分析的突破口:通过剖析“风筝”在第一段

构图中的位置,说明作者隐秘的心象。

美术构图上有两个名词:“构图中心”“主题中心”一般来说,

构图中心往往会与主题中心相重合,“构图中心”即“主题中心”。但

本段最精彩的“构图中心”与“主题中心”不一致。

从第一段的整体来说,画面的“构图中心”(也就是视觉中心)

不是风筝;而是“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那已经不

是色彩而是色块了,与之同一色调的地上大片凛冽的“积雪”与浓烈

“灰黑色”强烈得足以窒息我们的感官,淹没我们对于色彩的知觉。

5 / 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这色彩带有强烈的排斥力,分泌出强烈的雄性荷尔蒙气味。这样的浓

烈色彩其实是鲁迅强烈的无法自抑的黑色心理的外现。越往下文看,

我们将会嗅到愈加浓重的气味,这是鲁迅始终无法排遣的黑色心境,

哪怕是在他最快乐的回忆里。

让我们整理一下以便更好地标注好我们的方向。鲁迅选择了这几

个词:“冬季”“积雪”“灰黑色”“秃”“杈”——尤其是“杈”——

苍凉中带着刺向青天的力量。这些词语集结在一起,向着一个感情的

方向,共同酝酿着、创造着刺痛我们、甚至毁灭我们美好心绪的感动

的力量。我们倾听到了那来自于鲁迅色彩里的奔跑着的呐喊——不仅

仅是声音,是呐喊。

鲁迅是一个多么渴望表达的人啊!在《呐喊·自序》里,他说:

“我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他这句话,正是从反面说明

他渴望启蒙,渴望唤起所有民众的热情。而这奔涌着的热情不再倾听

到那拍岸的轰鸣,甚至呻吟时,他寂寞了,如同那“在原野里奔跑的

寂寞的勇士”最大的痛苦不是血的痛苦,而是没有声音的呼应助威。

6 / 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没有思想的呼应,没有生命的起义,鲁迅的启蒙还而意义吗?

鲁迅此文的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在此隐秘地闪现,我们特别要

提高注意力——鲁迅在控制,在极力地控制——如果任凭黑色泛滥,

鲁迅会被自己的感情掐住脖子窒息而死。鲁迅的控制办法是中和,

找了一个色彩明亮的词——“晴朗”来中和,但是将它放置在远景上,

不让它的明丽与光热过分地冲淡他先前所营造的气氛。他要通过这种

气氛来保持适度而清醒的控制力。

7 / 7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疲惫的近义词-雾的词语

《风筝》:寂寞的原野

本文发布于:2023-11-27 05:26: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0339652277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风筝》:寂寞的原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风筝》:寂寞的原野.pdf

标签:风筝鲁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