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风筝》的第三层意思
作者:范富安
来源:《语文建设》2006年第10期
鲁迅先生的《风筝》被选入多家中学语文教材,其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将之编入以“亲
情”为主题的单元,这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正如《野草》其他文章主题的隐晦和不易解读,
《风筝》的主题也是多层次的。
《风筝》是鲁迅“彷徨时期”的一篇散文,写于1925年1月,后来编入《野草》,于1927
年由北新书局出版。文中“我”的“弟弟”“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
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
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出色的形象
描绘给我们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又令人同情的少年形象。为了这点欢乐,“弟弟”捡拾后院的枯
竹,准备制造自己那欢乐的梦。“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
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闯了进去,“即刻伸手折断了胡
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由于“我”的长兄地位和“弟弟”的无力反抗,“弟弟”的风筝
梦破灭了。对于“弟弟”当时的感受,“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中年以后,“我不幸偶而看了
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
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
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我感到了内疚,意识到当时的粗暴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戕害,
我的心因此而沉重地堕下去。几十年后,终于有了道歉的机会,我很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听
到弟弟的回答,“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在《〈自选集〉自序》中鲁迅写道:“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
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
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在《〈野草〉
英译本序》中鲁迅再次强调《野草》“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
时措辞就很含糊了”。由于“措辞含糊”,使得《野草》一反其杂文风格,艺术手法多用象征,
孙玉石先生曾经讲过,《野草》是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
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所不可轻视者,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了小感触”“随时的小感
想”。自然,《风筝》也是由“感触”而引发的故事,并不一定真正发生过(故事的真实性有人
讨论过)。据此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解读《风筝》:一是亲情的叙述,这是显在的层面;二是
儿童教育,这也是显在的层面;三是国民性批判,这是隐在的意义,也是作者“感触”所系。对
于前两个层面,已经有不少文章予以详细分析,我们这里着重谈第三个层面。
本文发布于:2023-11-27 05:1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0333821028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风筝》的第三层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风筝》的第三层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