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11-27 03:14:16 阅读: 评论:0

神山歌-出口公司

《风筝》知识点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形容夏天的句子)

《风筝》知识点

1.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籍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选自《野草》。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

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等,他的小说作品有

Q正传》等。

⑴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

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

①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所以惊异于

北京竞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

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3. 1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在内容上,环境描写,渲染严冬肃杀的气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从结

构上说,引起对从前生活的回忆,引出下文。

⑵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

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

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

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

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4. 解释词语: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憔悴——瘦弱,不好看。

诀别——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5. 本段描写了故乡春天的景色,它与北京冬天的景色形成了对比,表达了

作者对春天和美好生活怀念的思想感情。

6. 分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起过渡作用,把“我”从故乡春天的回忆里拉回到现实,进一步加强了春天

的温暖与严冬肃杀的对比,表现了“我”迷惘、悲哀的思想感情。

7. 春天每年都有,为什么作者说是“久经逝去”的?

这里所说的“春天”,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更是指作者带有温馨美好回

忆的从前的生活。从前的生活已经无法回去,所以说是“久经逝去”的。

⑶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

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

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

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

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8. 解释词语:嫌恶——厌恶。

9. 为什么“我”向来不爱放风筝?

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10. 作者描写我的小兄弟“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有什么作用?

突出小兄弟年幼,弱小,反衬出我对他的粗暴。

11. 画线句子是人物的神态描写。说说这些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写出了小兄弟对风筝的入迷;另一方面隐含了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

己深深的自责,加重了对封建家长制的控诉力量。

⑷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

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同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

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

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

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

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

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

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2. 解释词语: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惊惶——惊慌。

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抖动。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13. “我恍然大悟似的”,文中的“我”悟到了什么?

悟到了小兄弟拾枯竹一定是在做风筝。

14.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

句中的“掷”“踏”能否改成“扔”和“踩”,为什么?

不能,“掷”和“踏”更有力量。“扔”、“踩”不足以表现“我”当时狂

怒的心情。

15. 为什么“我”对小兄弟做风筝那么生气?

一方面是因为“我”以为那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兄弟瞒

了我的缘故。

16. “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一句中的“果然”两字

包含什么意思?

不出所料,有真的被“我”猜中的意思。

17. 文中说,小兄弟“苦心孤诣地来偷做”风筝。“苦心孤诣”具体表现在

哪些方面?

①小兄弟喜欢风筝,自己不能放,就看别人放。②“我”向来嫌恶放风筝,

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所以只好偷偷躲着做风筝。③煞费苦心地设计制作

蝴蝶风筝,有风轮,有装饰的红纸条。

18. 本段描写了“我”粗暴的毁坏弟弟做的风筝。请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出

“我”粗暴态度的描写,并作简要分析。

⑸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

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

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

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9. 解释词语:虐杀——虐待使人致死;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人。

20. “我”“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作者说是“不

幸”的?

因为自己一向以为自己的做法不错,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

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21. “我”毁坏了小兄弟的风筝,作者为什么把这种行为称作是“精神的虐

杀”?

从当时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可是我剥夺了小

兄弟游戏的权利,扼杀了儿童正常天性的发展;从长远看,小兄弟并不认我当初

的行为是错的,对父兄的行为一味服从,对人性的扼杀认为理所当然,这才是更

深意义上的“精神的虐杀”。

⑹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22. 划线句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心情的沉重、悲痛

⑺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⑻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

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

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

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

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⑼“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

什么也不记得了。

⑽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⑾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23. 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

松”反而觉得“沉重”?

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

肆意虐杀的原因,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⑿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

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24. 解释词语: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凋落。

25. 作者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结语怎么写-女儿婚礼父亲讲话

《风筝》知识点

本文发布于:2023-11-27 03:1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0260562276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风筝》知识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风筝》知识点.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风筝鲁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