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风筝》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1-27 02:47:43 阅读: 评论:0

西方礼仪-参观访问

七年级语文《风筝》教学设计
2023年11月27日发(作者:激动姐)

---------------------------------------------------------------最新资料推荐------------------------------------------------------

七年级语文《风筝》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风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整体感知诗文, 理解课文结构、 内容。

(二) 巩固记叙要素的知识、 培养叙事的能力。

(三) 掌握本文人物描写的语言和方法。

(四) 了解本文丰富的意蕴及主旨。

教学重点:

1 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浓浓的亲情。

2 掌握本文人物描写的语言和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意蕴及主旨。

教学方法:

讨论、 点拔法、 讲解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生准备 ① 布

,借

解的

② 预 课后

准备 ① 教 ,以

1 / 11

便

② 把 习融 程中

③ 可 体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由古诗引入课题。

徐渭 高鼎 江北江南

低鹞齐, 线长线短回高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

春烟; 春风自古无凭据, 一伍骑夫弄笛儿。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 柳絮纷飞的时节, 活泼的儿童

舒臂牵线, 喜放风筝的情景, 构成了一幅富于生活气息的画面。

提到风筝, 我们总会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象飞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走得多远,

有一根绳线牵系着你, 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温馨和美的亲情, 动人心弦, 感人至深, 在误解和冲突中的

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

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的《风筝》 这篇文章, 让我们

感受一下这浓浓亲情。

板书 风筝 鲁迅 二、 作者简价及本文背景: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最新资料推荐------------------------------------------------------

伟大的思想家、 革命家、 文学家。

著作有杂文、 小说、 散文、 诗歌等, 收在《鲁迅全集》 里。

代表工作:

小说集《呐喊》《仿徨》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土朝花

夕拾》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继编》 等。

其中《狂人日记》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中篇小说《呵 Q 正传》 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风筝》 写于 1925 1 24 日, 恰逢农历正月初一,

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 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打击, 深受读者尤

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三、 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 1 给下面加点字注上拼音

伶. 仃. 憔. 悴. 点缀.

诀. 嫌. 恶. 瑟. 苦心孤诣.

虐. 堕. 下去 宽恕. 2 思考讨论。

4 人学习小级讨论学习) 1 这篇课文回快的是什么事情?

请概述一下:

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

息的玩艺, 行为十分粗暴。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 鲁讯醒悟过来, 自己当年的行

径, 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虽然事隔久远, 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 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

3 / 11

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 课文哪几段回忆这事? 理清结构。

学习小组讨论后, 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小结纠正明确:

第一部分(1 2 段) 由北京的冬天景象引出对故乡 春天的

描写。

第二部分(310 段) 叙述故乡 风筝事件 的经过。

第三部分(11 12 段) 由故乡 的春天再回到北京现实的冬

天, 照应开头。

四、 研究赏析:

1 自由郎读第 3 段, 说说弟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加以说明。

(提示:

从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去思考。

明确:

从多病瘦得不堪 等外貌描写, 可以看出弟弟是瘦弱的, 需要

锻炼的。

(可见弟弟走出户外去活动, 对健康有多重要。

从张着小嘴、呆着看、出神 等神态描写, 可以看出小兄弟

对风筝的痴迷。

从惊呼、跳跃 等动作描写, 可看出弟弟痴迷于风筝, 热切向

往放风筝。

本段文字综合运用肖像、 神态、 动作描写, 为我们刻画了一

---------------------------------------------------------------最新资料推荐------------------------------------------------------

个天真、 活泼、 瘦弱的小兄弟形象。

2 第四节写我 粗暴干涉弟弟做风筝之事, 请学生按照记叙

要素复述, 其余学生填下表。

时间 有一天 地点 堆积杂物的小屋 人物 和弟弟 起因

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我恍然大悟 经过 我发现弟弟在专心致志地

制作风筝, 粗暴地拆毁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

结果 得到完全的胜利, 于是傲然走出, 留他绝望在小屋里。

3 你赞同小时候放风筝是没能出息的玩艺 这个观点吗?

谈自己的理解。

(此处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游戏) 例如:

多玩游戏能使儿童活泼、 聪明、 健康。

玩游戏(如搭房子、 过家家等) 能放飞人的想象, 想象的

世界奇妙无穷。

五、 先让学生提出疑问,

师和同学共同解决。

同意

生深

( ) [

5 / 11

] ①为 ?(

) ② 画

什么 把往

?( 讨论 ) ③ 为

诀别 近去 春天

空中 ? 教师

( ),在

使

温和

量, 使

天地的

最后教师提问:

学过课文, 解了 兄弟二人的行为和内心情感后, 你想对哥

哥或弟弟说些什么呢? (可以说一些劝慰、 鼓励、 理解、 敬佩等

等的话) 例如:

对弟弟, 我想说:

你是那么的善解人意, 那么的体谅哥哥, 我真的很尊敬你。

(提示:

学生会畅所欲言的, 可以从兄长的善良、 严于自省, 弟弟的

---------------------------------------------------------------最新资料推荐------------------------------------------------------

怯懦, 宽容, 兄弟间的手足情深, 封建思想弊端等方面展开,

样又进一步的分析了文章的主题。

教师总结:

一起风筝事件, 牵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 兄长严于自省,

弟全无怨恨,这兄弟间的情谊因风筝事件而显得更美, 更和谐。

鲁迅先生在这篇散文读里揭示了很多社会现实, 也为我们奏响

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

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粗暴拆毁弟弟风筝的动作的词语, 想想

这些动作描写有何作用。

板书 设计 风筝 (瘦

弱、 天真、 活泼)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听写生

字词:

伶仃 憔悴 点缀 诀别 嫌恶 瑟缩 苦心孤诣 虐杀

堕下去 宽恕 二、 讨论探究活动 1 找出描写我粗暴折毁弟弟风

筝的动作的词语, 想想这些动作描写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

明确:

写我 用了折断掷踏 这些动词。

描绘了我对弟弟的不理解之后, 所产生的粗暴行为,

7 / 11

种行为描写得越具体越真切越鲜明, 就越表现了当时我的傲然和不

在意, 也就越增加了后面醒悟后的沉重感, 越能体现作者勇于解剖

自己, 正视自己错误和不足的崇高精神。

2 放风筝是一件有趣的事, 而对于鲁迅来说, 他在文中的

心情又是如何的? (悲哀)请学生找出有关悲哀 的句子, 并体会,

也可以找出不懂的句子质疑。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

悲哀 ? 明确:

根据上下文, 就可以理解。

故乡 的风筝时节, 是温和的春二月, 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

故乡 的风筝时节, 杨柳发芽, 山桃吐蕾, 而北京, 灰黑色

的秃树枝丫 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

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 的一幕, 而且

这幕永远无法补过。

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 是为了引出下文。

(2)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久经诀别的故乡 的久经逝去的

春天, 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 ?为什么又

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明确:

这里所说的春天, 有特定的含义, 是小时候的故乡 的春天,

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

现在, 在北京, 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由风筝而联想到

---------------------------------------------------------------最新资料推荐------------------------------------------------------

故乡 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 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

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作者为什么说不幸 ? 明确:

联系惩罚 一词, 就比较清楚了, 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

管得对, 在见到书上的道理, 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 受到惩

罚了, 对于我 来说, 良心遭受了谴责, 可谓不幸。

4 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 明确:

要讨弟弟的宽恕, 抚平他精神的创伤, 而弟弟却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 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

一直沉重下去, 这是怎样的悲哀是出乎意料的, 所以说无可把握的

悲哀, 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就是不要望见春天, 不要望见风筝,

才能忘却, 才能摆脱悲哀。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不仅指当时的天气, 而是指心

头的悲凉。

当年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 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知。

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 这是尤其悲哀的, 使人不寒而栗。

三、 活动延伸(让学生畅所欲言。

1 假如你是童年的小兄弟, 绝望的站在小屋里, 请结合

文章内容, 展开合理的想象, 写下你想对兄长的话。

9 / 11

2 孩子的父母之间, 因为年龄、 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在同

一问题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看法, 这也许就是常说的

代沟。

你与家人有过误解与冲突吗? 你如何看待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

情? 四、 总结全文。

教师归纳总结:

由上节课背景介绍, 我们可以知道, 这篇文章写于 1925 年,

那时北京还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 时代社会一概未能有所变化,

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的礼教依然束缚和毒害着人们, 作者深深知道

自己的悲哀来自何方, 这就是:

个人的悲哀缘于时代的悲哀。

所以, 他才有了这样巨大的悲哀, 才有了深深的厌恶现实之情,

他才对故乡 的久经逝去了的春天, 对故乡 春天里的风筝无比地向

往和憧憬。

其实, 这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以景衬情, 这也正是首尾写景写感受的用意所在。

所以说, 本文的意蕴和主旨是非常丰富的。

总结归纳文章丰富的意蕴和主旨。

本文通过对我 撕毁弟弟风筝和我 欲要补过而不能的经过叙述,

批判了一些人深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 无端压制童心的粗暴行为,

抒发了 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把握的悲哀, 表达了

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 对春天的热烈向往和憧憬。

---------------------------------------------------------------最新资料推荐------------------------------------------------------

五、 作业:

感受亲情, 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 设计 风筝

(瘦弱、 天真、 活泼) 类别

教学 设计

七年级语文《 风筝》 单位:

关市曲 江区 大塘中 作者姓名

荣庭 通讯地址:

关市曲 江区 大塘中 政编 码:

512158 联系 话:

6561072

11 / 11

社招自我介绍-海燕的宣言

七年级语文《风筝》教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11-27 02:4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0244632275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风筝》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风筝》教学设计.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风筝鲁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