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齐云山风景区总体规划pdf

更新时间:2023-11-26 15:22:27 阅读: 评论:0

开网店怎么推广-raid卡

齐云山风景区总体规划pdf
2023年11月26日发(作者:个人工作计划小班)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15—2030)

文本

第一章总则 ....................................................................................................... 1

第二章风景区范围与性质 ................................................................................ 2

第三章风景资源特征与评价 ............................................................................. 3

第四章风景区规划目标、容量与规模 ............................................................. 4

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职能结构 ............................................................................. 6

第六章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 ............................................................................. 7

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 9

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 20

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27

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 31

第十一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 34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 39

第十三章综合防灾规划 ...................................................................................... 41

第十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 44

第十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 45

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 ...................................................................................... 47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及保障措施 ........................................................................... 50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于1984年编制,1992年又进行了《齐云山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调整》,对风景区的管理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1994

年经国务院批准齐云山风景区升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针对“九五”

间国家政策与经济调整并结合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2001年,对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又进行了一轮修编。为了加强对齐云山风景名胜

区的保护、建设与利用,特对2001年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制定《齐云山风景

名胜区总体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后,将作为对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齐云山风景

区)保护、建设、利用与管理的依据。齐云山风景区范围内的任何人为活动不得

违背本规划的相关规定;各项建设均应符合本规划的相关要求,并依据本规划编

制详细规划和进行设计。

第二条 规划依据󰀃

本规划依据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其他相关法规、规范,并参

考相关专业规划,在上版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修编完成的。

1. 国家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风景名胜区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

2. 国家和省市行政规章与文件依据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

《关于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上报成果的规定(暂行)建城2013

142号)等。

3. 技术标准规范依据

国家强制性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等。

4. 相关规划依据

国家和省市政府批准的《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休宁县城市总体规划》

相关规划。

第三条 规划原则󰀃

1. 保护第一原则。 落实国家有关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的规定,贯彻“严格

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风景区工作方针。

1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2. 统筹发展原则。 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当地群众的产

业调整发展,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容量调控原则。 研究风景区内的游人容量,合理制定游览区的游人规模

和村庄的居民规模。

4. 可操作性原则。 风景区总体规划要适应国家、省市和管委会各层工作需

要,明确有关强制性规定,指导下一层次的规划和单项工程。

5. 前瞻引导原则。 注重对齐云山风景区未来发展的探索,规划有利于对制

定环境保护培育、经济社会发展、风景区有效管理等政策的引导。

第四条 规划期限󰀃

根据休宁县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及风景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的期限为

2030年。

近期:2015年—2020年;

中期:2021年—2025年;

远期:2026年—2030年;

第二章 风景区范围与性质

第五条 齐云山风景区范围󰀃

齐云山风景区范围东起西馆林场,西至黟县渔亭镇并以X034县道为界,南

依渭桥乡并以X034县道为界,北临齐云山镇并以横江以北S326省道为界,东西

含外围保护带110.4km 延绵16.0km南北腹地6.9km风景区面积63.97km

22

第六条 齐云山核心景区范围󰀃

齐云山风景区核心景区范围将风景区内一级保护区及部分自然、人文景点集

中,具有观赏价值,生态敏感性较高,需要严格保护的二级保护区包含在内,包

括:1)月华街;2)一级景点和历史遗迹周围的地形地貌和植被;3)古道;4)

云岩湖水质;5)恐龙化石遗迹。总面积19.49km

2

第七条 齐云山外围保护带范围󰀃

齐云山风景区范围以外的齐云山北部、东部、西部5001000米区域,南

部以黄祁景高速为界形成的区域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为46.43 km

2

第八条 风景区性质󰀃

齐云山是以道教文化、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兼具人与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和

谐相融的养生环境和休闲的的道教人文文化氛围,并具备观光游览、养生休闲、

文化科教功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三章 风景资源特征与评价

第九条 风景资源特征󰀃

齐云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是丹霞地貌以及以横江田园风光带为代表的人与

自然和谐统一的田园风光为其典型特征的;人文景观的典型特征则集中表现在历

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摩崖石刻遗存。其风景特征可概述为:道源仙宗、丹峰瑰韵、

摩崖圣迹、月华天街、田园逸趣。

第十条 景源类型与景点评价󰀃

齐云山风景区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景点总数达271个,自然与人文景观两大

类齐全,其中自然景源174处,人文景源97处,涵盖所有8个中类,25个小类。

25个小类中,奇峰、洞府、石林石景、地方人物4小类超过20处。其中特级

景点2个,一级景点21个,二级点37个,前三级景点中以自然景源为主。

齐云山风景区综合评价为:山脊列峰地貌及山水天象景观结合,景点较多,

特色突出;岩壁与湖面、江景结合,景点沿水系分布,景源价值较高高;以宗教

建筑及遗址遗迹为主的人文景点虽少,但代表了齐云山的人文特点。

景点分级分类统计见表 3-1 齐云山风景区景点分级分类统计表。

表格 3-1齐云山风景区景点分级分类统计表

分类 所占比例

自然景源 66.0%

人文景源 2 7 13 25 50 97 34.0%

合计 2 21 83 128 100%

所占比例 1% 8% 14% 30% 47% 100%

景点数 小计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 14 24 58 78 174

37 271

-

第十一条 风景区内文保单位和宗教活动场所󰀃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现有文保单位包括一个国家级文保单位、两个省级文保单

位和一个县级文保单位。具体分级分类统计见表格32齐云山风景区文物保护单

位分级分类统计表。

表格 3-2齐云山风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分级分类统计表

文物保护单位

序列 名称 年代 地点 保护级别

1 齐云山石刻 宋--民国

2 登封桥 明--清 齐云山镇政府所在地横江之上 省保

3 玉虚宫牌坊 齐云山风景区 省保

4 唐代窑址 齐云山镇镇政府所在地 县保

齐云山风景区(前山、后山、山上所有摩崖石

刻及碑刻)

国保

齐云山道教文化深厚,宫观道院众多,具体分类分级见表格33齐云山风景

区宗教活动场所景源分类分级列表。

3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表格 3-3 齐云山风景区宗教活动场所景源分类分级列表

宗教活动场所名称

类型 特级景点 一级景点 二级景点 三级景点 四级景点 合计

玄天太素宫、

宗教建筑 月华街 玉虚宫、天官

真武殿、榔梅

宜男宫、 碧霞

灵应宫、 灵官雷霆纠罚司

殿、 郎灵院

太微道院、乾宁

道院、新丁复先民居宗祠

道院、东阳道院

镜台道院

、黄庭道院

梅轩道院、胡

伯阳房遗址

第十二条 风景资源总体评价结论󰀃

齐云山山水形象峻、秀、幽、奇,奇峰、怪石、幽洞、秀水相映生辉,山上

道教宫观鳞次栉比,摩崖石刻比比皆是,道法自然,意蕴深厚。齐云山风景名胜

区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历史价值和游憩价值。

第四章 风景区规划目标、容量与规模

第十三条 风景区规划目标󰀃

从资源保护、旅游发展、居民社会等方面提出齐云山风景区的发展目标。

1) 严格保育自然遗产的原生性,保护特殊的丹霞地貌景观。努力提高森林

覆盖率,逐步改善现有植被,促使其向地带性植被群落演替,丰富生物多样性。

2) 认真维护人文胜迹的原真性,所有修复和改建性工程,要与原胜迹规模、

风格相协调。新建工程项目不得损伤原有胜迹,维护齐云山千古名胜的时代传承。

3) 在游人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内,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潜能,增强齐

云山风景区的自生、自控和发展能力。

4) 注重齐云山特色地方文化的开发,特别是道教文化、休闲养生等方面的

深入挖掘,打造特色鲜明的世界道教名山。

5) 通过对风景区范围内及周边村落的研究,并从建筑风貌、农经特色、旅

游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结合村落的游赏价值与服务功能等方面需求重新调

整齐云山风景区及周边的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内容。

6) 统筹风景游赏、旅游设施、居民社会等三者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山人和

谐的文明水平,逐步恢复受到破坏的风景环境。使齐云山由国内著名逐步迈向世

界知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和风景胜地。

第十四条 风景区游客容量󰀃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日游人容量为28647人次、瞬时极限容量为22628人次,

年游人容量为773.47万人次。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各分景区景点的游人日容量、极限容量,具体见表41

云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容量及分区游客容量。

4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表格 4-1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游客容量及分区游客容量

景区名称 计算方法 极限容量(人次) 游人日容量(人次)

楼上楼景区 线路法 4424 4424

云岩湖景区 线路法 5057 5564

横江两岸田园风光区 面积法、线路法 2882 6194

月华街景区 线路法 8065 8065

南山景区 面积法 2200 4400

总计 22628 28647

第十五条 风景区游客规模与旅宿床位餐位规模󰀃

游客规模:近期,至2020年,游人规模将达到130万人次。

中期,至2025年,游人规模将达到200万人次。

远期,至2030年,游人规模将达到285万人次。

旅游床位规模:近期,至2020年,床位数约1192张。

中期,至2025年,床位数约2286张。

远期,至2030年,床位数约3765张。

旅游餐位规模:近期,至2020年,餐位需求数约2561张。

中期,至2025年,餐位需求数约3846张。

远期,至2030年,餐位需求数约3800张。

第十六条 风景区建设用地规模󰀃

按远期控制乡镇镇区居民建设用地以90平方米/人计,本次规划对镇区用

地规模不予论证;农村居民(1.1人)建设用地以100平方米/人计,则远期建

设用地约为1.1平方公里。

第十七条 风景区居民人口与服务人口规模󰀃

居民人口规模:本规划预测规划期末,风景区内居民人口控制在1.1万人以

内,控制其中核心景区内应无居民点。(注:村庄人口取风景区总体规划范围内

所涉及的村庄人口,不含齐云山镇区。)本规划预测齐云山镇区规划期末人口控

制在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其中近期2020年)调控目标在1.1万人,

中期(2025年)调控目标在1.65万人,远期(2030年)调控目标2万人。

风景区总人口:风景区总人口由日高峰游客量、服务人口和当地居民构成,

高峰日游客量20309306人,服务人口为1130人,当地居民人口为3.1万人

(含齐云山镇区人口)。考虑大部分服务人口源自原住居民,则风景区总人口控

制在4.1万人(含齐云山镇区人口)

服务人口规模:2020年:200人/日;2025年:687人/日;2030年:1130

人/日。

5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五章 功能分区与职能结构

第十八条 功能分区󰀃

从功能上,将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五个景区的用地范围划分为四个保护区、

个风景游览区、养生休闲服务区两个、三个旅游服务区以及若干风景恢复区和风

貌协调区。

1. 保护区:保护风景区重要景观资源的区域,其职能突出保护,以维持风

景资源的永续为目标,包括水源保护区、史迹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风景区

共规划有4个保护区,分别为月华街保护区、楼上楼保护区、云岩湖保护区和万

寿山保护区。

2. 风景游览区:各游览区以风景资源特征、空间分布和游览线路条件为分

区依据,包括风景区内的各景观景物,是容纳风景区内各项游赏活动的主要空间

载体。风景区共规划有6个风景游览区,分别为月华街风景游览区、楼上楼风景

游览区、万寿山风景游览区、云岩湖风景游览区、渠口风景游览区、横江田园风

光带游览区。

3. 养生休闲服务区:以风景优美的环境为基础,开展一定的与环境相协调

的养生、休闲、度假功能的区域。风景区共规划有2处养生休闲服务区,分别是

渠口养生休闲服务区和高源养生休闲服务区。

4. 旅游服务区:其功能在于为风景区的各项风景管理和游憩活动提供服务

和保障。风景区内共规划有3处旅游服务区,分别为齐云山镇旅游服务区、岩坑

旅游服务区、高源旅游服务区。

5. 风景恢复区:对风景区内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抚养、涵养、保持的对

象与地区,采取必要技术措施,分别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的区域。

6. 风貌协调区:风景区中除上述分区之外的区域。其重点在于通过风景恢

复和控制管理使其风景质量和各项活动能与风景区相协调。

7. 外围保护区:规划能够有效保护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周边与城市之间的过

度地带,从生态学角度保护使生物所依赖的斑块、廊道、基质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和破坏,从而保持其完整性。

第十九条 职能结构󰀃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形成“一轴三中心五景区”的空间结构,同时确定三处风

景区出入口。其中:

一轴:齐云山水道文化风情游览轴。

三中心:齐云山镇接待中心(旅游镇)、岩坑接待中心(旅游村)、高源接待

中心(旅游村)。其中以齐云山镇的岩前接待中心——风景名胜区门户及旅游接

待中心为核心,其他两个中心为次接待中心。

五景区:月华街景区、楼上楼景区、云岩湖景区、南山景区、风光田园带景

区。

主要门户岩前齐云山镇为风景区主门户入口,同时由倪湖村附近连同至岩

6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坑入口(通往云岩湖)和高源村附近的高源入口(通往月华街景区南部的五老峰

区域)为两处次出入口。

第六章 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

第二十条 保护规划总体内容󰀃

风景区的保护培育规划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依据其重要性和敏感性的不同,

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三个保护等级,依据保护强度梯级分别制定相应的保

护和管理措施要求。并对风景区外缘的外围保护地带,依据实际情况和风景区发

展目标制定合理的控制和管理要求。

第二十一条 一级保护区区划与保护规定󰀃

根据风景区的景源价值,规划将一级景点及其周围生态敏感性很高的空间区

域划为一级保护区。其范围包括月华街、青狮峰、楼上楼、五老峰、棋盘石区域,

面积3.32km²;云岩湖湖区及周围岸线、骆驼峰主峰范围,面积1.26km²;横江

田园风光带水域范围,面积0.39km²。一级保护区总面积:4.97km²。

一级保护区除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以外,不得安排旅宿床位,

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并严格控制资源利用行为容量和项目规模,控制机动

交通工具与居民的进入。

第二十二条 二级保护区区划与保护规定󰀃

非一级景点周围以及一级保护区外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区域划为二级保护区。

其范围包括一级保护区外,横江田园风光带(除齐云山镇)、西馆林场边缘、抱

笏峰、岩坑、万寿山山体、古道区域,其面积为:19.47km²。

二级保护区可安排少量旅宿餐饮设施;严禁采石、开荒、放牧、伐林、建坟

等活动,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应分级限制机动交通进入本区,对居民活

动应根据居民调控规划进行合理限制;风景游赏设施的建设应控制规模、体量和

色彩,应以维护景观、绿化、不污染环境为原则,使其与风景环境相协调,并严

格审批,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条例,经风景管理部门同意,方可按程序实施。

第二十三条 三级保护区区划与保护规定󰀃

在风景区范围内,上述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用地与水面及其它各项用地,

均划为三级保护区。 其范围包括一、二级保护区到风景区范围,其面积为:

37.88km²。

三级保护区内可以准许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安排同风景区性质和容

量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并有序控制各项生产、经营与管理设施的建设及居民规

模;区内所有建筑与构筑物均应考虑造型、用材、体量,以及污染、噪声、水土

流失等影响,以与风景环境相协调;严禁林木成片采伐或烧荒垦殖,对景观和环

境有严重影响的工程设施应逐步实施搬迁或整治。

7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二十四条 外围保护地带的区划与保护规定󰀃

风景区边缘,与风景区有生态联系的部分划为外围保护带,作为风景名胜区

本体保护的有效屏障。其范围包含南以黄祁景高速为界,北沿横江北扩1.5公里,

西至渔亭楠玛村,东至县道015东侧上典口村,面积:48.08km²。

外围保护带内不得建设有污染或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和设施;应维护自然生态

平衡,重视植被保护和景观培育,形成与周边景区相协调的景观环境;区内一切

企事业单位及工厂均应以不污染环境为度,防止污染源点的产生,不适留在区内

的污染性企业应迁往区外;区内各村庄布局、建设和发展,均应根据居民点体系

规划以宏观控制,合理引导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区内村庄、道路和绿化与美化,

搞好环境卫生,提高整体的环境质量。

第二十五条 生物资源的保护󰀃

1. 生物资源具体保护对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特定的物种,主要包

括珍稀濒危动植物、古树名木等;第二层次为普遍意义的物种和种群。

2.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科学研究活动,尽可能多的掌握生物资源的基本信息,

包括物种的丰富性、多样性、动态、分布、栖息地和行为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生

态系统,以及人类影响与生物资源之间的关系。

3. 将人类对动植物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在未清楚人类活动或人工设施的影响之前,对该生物资源尽可能地不加人为干扰。

第二十六条 自然水体的保护󰀃

(一)严格控制云岩湖水库范围内的人口规模,采取政策引导措施,鼓励向

外搬迁居民,减少生态环境的负荷。

(二)严格禁止在云岩湖范围内发展有污染环境的项目与生产活动。对生活

污水通过管网汇集,排放到库区外围进行处理。对生活垃圾采取外运处理。

(三)加强对云岩湖水库周边及横江流域范围内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完善

河溪沿岸的绿地建设,开展退耕还林、生态果园的建设,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

建设相结合。

第二十七条 地质遗迹的保护󰀃

受保护的地质地貌资源包括地质作用和地质地貌特征。地质作用主要是指页

状剥落作用、风化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冰川作用、喀斯特作用、地震和火山运

动等。地质地貌特征主要是指地质作用的物质结果,包括岩石、土壤和矿物;地

热系统中的温泉;洞穴;侵蚀景观中的峡谷;沉积景观中的冰迹;古生物学和古

生态学资源,如动植物化石和它们的痕迹等。

地质地貌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岩石资源、土壤资源、地热资源、洞穴资源、

冰川遗迹资源、化石资源等六个方面的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文物古迹的保护󰀃

(一)对古迹、道观、寺庙进行考证,依据遗址遗迹、景观环境和文物级别

进行保护范围的确定,并建立标志。

8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进行保护。对道观、寺

庙宗教活动与游览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建筑防火、游人疏导、环境卫生等方

面的管理。

(三)道观、寺庙建筑不得随意扩建。修缮工作必须保持原有风貌,并应尽

量保存和利用原有可用建筑构件,保持文物的真实性。

(四)有效保护寺庙周边的环境,对古路、石景、石刻、古树应采取有效保

护措施,宫观、庙宇修复时应协调好与周边景物的关系。

第七章 风景游赏规划

第二十九条 景象构思与游赏建设要求󰀃

依据风景资源的调查与分析,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源有“道源仙踪、

丹霞奇峰、摩崖胜迹、月华天街、烟波碧湖、逸趣田园”这六大绝景,其景观特

征可以概括为“神山、天街、仙湖、彩田

第三十条 月华街景区游赏规划󰀃

规划面积:3.07km²

景观特征:月华街道观历史悠久,摩崖石刻、宗教遗迹众多,古木参天,环

境幽绝。但现状商业设施过多,场所拥挤。

主题定位:丹霞名山、宗教朝圣

规划构思:1、保护遗址遗迹,整治环境景观;2、延展道教文化,扩展道教

活动;3、清理月华街部分商业设施,改善环境。

游憩活动:观光、揽胜、朝觐、摄影、写作、寻幽访古、鉴赏、郊游

游赏组织:交通方式以步行为主。主导游线从山北南坑索道站或九里十三亭

登山道进入,经月华街、神秘长廊、玉虚宫等主要景点,至五老峰停车场。

第三十一条 楼上楼景区游赏规划󰀃

规划面积:7.33km²

景观特征:山林环抱,植被葱郁,洞窟幽深,有楼上楼、仙人挂画等主要景

点;古代亦是佛道胜地,但其遗存流传至今者甚少。

主题定位:自然探幽

规划构思:1、保护自然遗迹景观,整治主要景点环境(楼上楼、仙人挂画

等)2、扩大景区开发面积,完善景区步道系统,修整棋盘石一线步道;3、进

一步挖掘景区文化遗迹、增加观景点及解说牌,充分展现景观特色。

游憩活动:休闲、健身、郊游、探幽、访古

游赏组织:交通方式以步行为主。主导游线从山北坞溪渡口进入,经龙吟桥、

仙人挂画、楼上楼等主要景点,可从南坑索道站下山。

第三十二条 云岩湖景区游赏规划󰀃

规划面积:8.85km²

景观特征:湖面烟波浩渺,岸线曲折多姿,沿岸峰峦叠嶂,古为佛教圣地

9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主题定位:湖泊观光、访古探幽

规划构思:1、控制水质,严控排污及游船污染,控制水上游览项目;2、挖

掘考证景区佛教文化,恢复部分重要遗迹;3、建设环湖步道系统;4、整理万寿

山自然环境,增设万寿山观景点;5、扩大万寿山开发面积,修善游步道系统。

游憩活动:观光、休闲、摄影、访古、探幽

游赏组织:交通方式以游船、步行为主。云岩湖主导游线从岩坑进入,乘船

观光游览,在詹东图读书台、天桥岩等主要景点停留,水路返回。万寿山主导游

线从岩下进入,经云中瑞精舍,至万寿山顶天眼台观景。

第三十三条 横江田园风光带游赏规划󰀃

规划面积:1.92km²

景观特征:江水蜿蜒,田园秀丽,古朴村落点缀其中,以南坑为代表

主题定位:桃源闲趣

规划构思:1、保护横江自然环境,控制外部机动交通;2、整治横江沿线村

庄风貌;3、建设横江沿线绿道系统

游憩活动:休闲、健身、摄影、郊游、野营

游赏组织:交通方式以步行、自行车、风景区巴士为主。主导游线即横江沿

线,经登封桥、南坑、坞溪等重要节点,沿途可观齐云山景。

第三十四条 南山景区游赏规划󰀃

规划面积:7.96km²

景观特征:古村幽幽,微丘乡野地貌景观怡人,视野开阔,静谧安详。

主题定位:休闲养生

规划构思:1、保护景区生境;2、整理村庄风貌,统一建筑风格;3、增加

景区液态,丰富景区活动内容;4、完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道路系统。

游憩活动:休闲、养生、郊游、探幽、摄影

游赏组织:交通方式以自行车、景区巴士为主。

第三十五条 景点规划󰀃

风景区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景点总数达271个。本次规划主要选择其中一、

二级景点和部分三级景点,共计66个,根据各景点的景观特色、现状及存在问

题,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

主要景点规划内容如下表:

10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1)月华街景区

表格 7-1 月华街景区景点规划表

序号 景点名称 现状特征 规划内容

地处齐云山之巅,临深壑,倚危崖,一派格调雅致的

徽派建筑群自成风格,其建筑紧凑、高低错落,宫观

民宅显得小巧精致,又具使用价值,体现自然与人工

相合的和谐美,以及一种建筑与环境相融形成的韵律

规划

等级

保护重要建筑、宗教文物、

历史遗迹、古树名木;定

期维修宫观院房,修旧如

旧,整治环境;控制宗教

建筑规模;适当开展宗教

法事与朝圣活动,烘托宗

教氛围;逐步搬迁山上居

民。

1 月华街

美。文化上,新安理学、佛教轮回与道家阴阳在这里

由初期的相互冲撞、抵触到逐渐的接纳和包容,月华

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洗礼,终形成儒、释、道

三位一体的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成为徽文化中一个

值得研究的分支。

位于紫云关之北,紫霄峰西南,与独耸峰相对峙,齐

2 五老峰 云山十大名峰之一,形似五指,又名五指峰,海拔500保护生态环境

米。五峰连体成群,高低参差,似五位老者面北朝圣。

位于玄天太素宫正北,齐云山十大名峰之一,海拔440

米,兀自深涧,拔地而起,单峰独立,不与群山相属,

严格保护,定期维修上山

3 香炉峰

天然造化,形同香炉。明朝初年,添制四角铁亭、铁

索链、铜香炉于顶;1958年铁亭、铜香炉均毁;1983

年齐云山管理处依原貌恢复重建。终年云雾缠绕,奇

绝毓秀,山作香炉云作烟,蔚为奇观。

位于栖真岩左,展诰峰北,海拔480米,齐云山十大

4 象鼻岩

名峰之一,山峰酷似一头巨象,大张嘴巴,伸长鼻翼,

严格保护岩体,严禁游人

栩栩如生,与北面的青狮峰遥相呼应,俗称“狮象把

门”

位于月华街梅轩道院左侧舍身崖上,其门如壶,进门

如入壶中,壶中的凿岩引进的“一线泉”水,可煮泉

5 小壶天

品茗,在此小坐,游目骋怀,北面黄山诸峰,景景绰

绰,俨若画屏;俯瞰渔亭镇,横江如带,山光水色尽

收眼底。

位于石门岩与黑虎岩之间,齐云山十大名洞之首,坠

6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加强稳定性监测,控制游

8

位于齐云岩南,最高峰近佐,巨岩倾覆,岩下曲径幽

深,一条石阶护拦岩下穿行如练,神秘蜿蜒如长廊。

客人流量,防止通道过度

拥挤;增强安全措施,护

栏等设施设计应融于自然

环境;增设标识和解说牌。

月华街齐云岩下,背倚玉屏峰,左为钟峰,右为鼓峰,

面对香炉峰,宫分一二三进,占地1600平方米。银宫

9

素宫

金阙,雕梁画栋,撑天柱日,巍峨壮观,宫内塑玄天

上帝偶像,据传由百鸟衔泥塑成,中藏龟蛇,上应危

虚,成为万载祝圣之道场。原建筑已毁,1994年开始

重建,至今尚未完工。

紧贴气势夺人的紫霄崖下,人工巧构于天然造化,天

10 玉虚宫

人合一,气势威浩,建筑精巧,崖壁崖洞与宫门石坊

浑然一体,宫坐南朝北,分列有东、中、西三宫,分

别为“治世仁威宫”“天乙真庆宫”“玉虚宫”

位于月华街东首,属汪太符房,坐东朝西,为二层徽

11 天官府

派楼阁式建筑。明朝嘉靖年间建,清朝道光年间扩建

成春谷道院,门庭保留了明朝原貌,飞角重檐,画柱

雕梁,五爪斗拱,典雅古朴。

12

刻群

进一天门,山势豁然开朗,对岩有巨型摩崖,曰“天

开神秀”,字大逾丈,高悬半空,雄浑苍秀,下方山壁

洞窟成群,山壁上大小摩崖数百幅,蔚为壮观,无可

匹敌。

一天门下,存有齐云山古代碑文、崖刻18块,价值甚

高。 碑林

齐云山主景区月华街坐南朝北,东西走向,每当日出

之时,首当其冲迎接朝阳之洗礼,一派“霞气紫腾腾,增设观景点

泉声清洒洒,拂晓起推窗,红轮驾奔马”的壮丽景象。

齐云山一年四季都有云海出现,雨后天晴,次日早晨

15

的云海尤为浓郁壮观,云块、云团,弥散于山峦峰岫

之间,给静止的山峰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产生一种

飘忽不定的动感,展诰峰为观赏云海最佳处。

古为海阳八景之首。一年四季,尤其是雨后初晴,齐

16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又名廓岩,位于玉屏峰南,齐云山十大名峰之一。此

峰“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绝壁如削,丹

石摩云,直指蓝天,海拔585米,为齐云山制高点。

17 最高峰 立于峰上,视野开阔,东面,县城、万安隐约可见;

正北,可眺黄山天都,莲花诸峰。明嘉靖年间建碧霄

庵于绝顶,今已圮。明代礼部右侍郎邹东郭曾讲学于

最高峰,并题“能者从之”于壁。

位于紫霄崖西北2公里处,海拔526米。齐云山十大

18 青狮峰

名峰之一。如同一只昂首匍身的青狮,面北张望,恪

尽职守,看守门户。立东亭桥向南仰望,青狮变作一

只悠闲高卧的巨猿。

19 独耸峰

位于五老峰南,海拔566米,齐云山十大名峰之一,

群山不倚,而其一峰独耸云天,卓尔超群,

齐云山十大名峰之首。石壁峭立,罗列如城,石展如

20 玉屏峰

屏,峰岩如画,似一道天然屏风,高拔耸天,海拔580

米,位于玄天太素宫南。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吏

部尚书程珌书“云岩”二字镌于壁。

位于齐云岩东北,凌风亭南,海拔413米,整座山峰,

21 白岳峰 其形状酷似莲花宝座,昔有石级木栏杆攀岩达顶,立

于峰端,放眼四顾,风起云涌,山峰势若飞动。

位于望仙亭北侧,炼丹峰东,海拔435米,峰顶平展

22 望仙峰 如台,立于峰上,可远眺横江碧流、农舍田园组合而

成的“天然太极图”奇观。

23 紫霄崖

海拔570米,下筑有玉虚宫恢宏道观,唐伯虎撰文的

《紫霄宫玄帝碑铭》立峰下,悬崖危立,气势磅礴。

一天门外东侧,一岩横亘如城墙,伟巨耸天,下有洞

24 栖真岩

梁深广,传为唐朝真人龚栖霞云游到此,筑庵修行,

初仙馆、雪崖馆(又名千人缘),今圮。

位于罗汉洞右,岩建有神龛,供卧式观音神像。郁达

25 圆通岩

夫《白岳山纪游》载:“圆通岩前有清顺治三年(1646

年)置青石碑二块于洞口两旁,碑身薄而石刻颇深,

拾小石击碑,一似钟声,一似鼓声”。文革期间被毁。

罗汉洞

位于真仙洞府,混元洞西,齐云山十大名洞之一。岩

26

窟宽广幽深,中央供奉玄天上帝脚踏龟蛇之神仪,十

之门)

八罗汉分列左右神龛,昔为不孕妇女摸石求子之处。

位于紫云关南,独耸峰北,齐云山十大名岩之一,因

27 千佛岩 巨岩崩落,岩壁凹凸不平如版画,千人千面,形态万保护岩体

方,表情各异,如众佛僧楼台观景,经堂聚会,故名。

28 一线梯

玉虚宫左,紫霄崖与插剑峰之间,两峰相依,中隙一加强安全措施,增设安全

线,阶梯陡峭沿线直上。 警示标识。

整治洞内外环境;洞内神

龛应结合环境精心设计景

观;可适当进行宗教朝圣

活动。

整治环境,控制岩下景物

为纪念开山祖龚栖霞,故名。明嘉靖年间建有兴圣祠、

密度。

保护环境,增设观景点、

解说牌。

抚育植被,保护环境,增

加林相变化。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背倚展诰峰,前临桃花涧,古木参天,林荫蔽日,环

境清幽恬静。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建,万历二十

29

遗址

三年(1595年)道人黄无心重修,为二层三开间阁楼

式,飞檐飘角,雕梁画栋,祠坐南面北,占地1280

方米,自东至西依次为:斗姆宫、通明殿、青羊宫;

整体建筑合称洞天福地祠,依山就势,凿岩为阶,垒

石为基,砌筑石阶、亭、台,雕镂石栏杆、石坊,辟

八卦池,植树栽竹,构成一方神仙胜境,现仅存遗址。

位于独耸峰上,上覆巨岩,下临绝壁,岩崖间凿巴掌

30 方腊寨

大阶石以通洞内,地势险要,洞中隐洞,层层旋入,

洞外有方广如厦的方腊寨议事厅,可容百人,相传方

腊在此安营扎寨、运筹帷屋。

位于独耸峰和五老峰之间,两山对峙,中有通途,依

31 紫云关

山势紫云关建于其中,为清朝建筑。昔为双层木石结

天柱诸峰,东可眺紫驼峰、紫霄崖及文昌阁。

位于月华街腹地,太素宫东侧,占地72平方米,双层

32 真武殿 楼阁式,朱墙黛瓦,殿内油漆彩绘,雕梁画栋,庄严

肃穆。

位于太素宫西,属孙叔一房。始建于明代,改建于清

33

初,座西朝东,依山形地势走向构筑深院,道院层层

递进,后高前低,起伏协调,格局雅致古朴,共分五

层。该院房现由其门徒宋振华(燮民)居住。

位于太素宫东,坐南朝北。清嘉庆六年(1801年)

34

由道士胡伯阳募建,道院依山就势而建,二层徽派楼

阁式,院内原有北极宫、接客厅、香房等,1968“文

革”中北极宫被捣毁,神像被砸。该道院原为道教协

会会长詹岩福住持,后因年久失修,后院局部建筑坍

塌。

即榔梅庵,坐落于太素宫之东,明嘉靖五年1526年)

居士金显宁四子,继其父遗愿,合力同建,院落东西

35 榔梅院

走向,为二堂六楹,丹漆油彩,富丽堂皇。明徐霞客

曾在此留宿,因年久失修,庵于民国年间塌废,今存

遗址。

36 一天门

为进入月华街的第一道门,象鼻岩天然巧构,形神兼保护象鼻岩体、古代碑文

保护遗址遗迹,整治周边

环境。

维修建筑,修旧如旧。

保护建筑,逐步恢复其道

院功能。

严格控制建筑规模,可适

当进行道场法事活动。

保护建筑、历史遗迹;增

构,下为石拱圆形门洞,上为木制阁楼,西可望拇指、

设观景点、解说牌。

整治环境;尽量根据历史

考证恢复方腊寨原貌;增

设观景点、解说牌。

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结合

自然环境及景观主题,复

建洞天福地祠,规划周围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齐云山属于低丘山岳风景区,进入景区,主要靠步行

38

游览观光。远在古代,就开始登山步行道的建设,齐

古道 云山北、南、东三条登山石阶和月华街游山台阶均为

古代所建。

洞天福地梦真桥下,一涓溪水流过,四月桃花,落英

缤纷,飘入溪流,自成一景。

位于紫霄崖西北,五老峰东,明万历五年(1577年)

冯叔吉建,为徽派二层楼阁式建筑,翘角重檐,粉墙

40

遗址

下层文昌祠,奉文昌帝君,道教尊其为主宰功名爵禄

之神。祠占地144平方米,呈正方形,圮于清末,现

仅存遗址和碑碣。

距五老峰西南1.5公里,位于猿人峰西,为通往楼上

41

白云

楼景区关隘之地。1988年建,徽派古典园林式,砖混

双层结构,红墙绿瓦,飞檐重角,高9米,占地40

方米。

无量

寿佛

宫遗

/

(

属于

太素

宫景

)

位于太素宫西,洗药池侧,明万历十年(1582年)兵

部左侍郎汪道昆捐银修建。为二层楼式,重檐飞角,

颇有气势。上层为阅香楼,为朝山香客和游山人士品

茗观景小憩之所,下层奉福、禄、寿、禧四大神像。

宫坐南朝北,占地600平方米,圮于清朝末年。

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缮;保

护沿线植被;增设沿途休

息设施、指示牌、解说牌。

保护古树名木,恢复植被

与水景,复原桃花涧之美

景。

保护历史遗迹;建议在充

分论证基础上,复原文昌

山道家文化的展示窗口之

一和旅游观光的场所;增

设休息设施。

复建白云关,及周边环境,

作为游人停留点;增设宣

传设施及休息设施。

39 桃花涧

青瓦,上层文昌阁,昔日,道士多在此攻习道家经典,

阁建筑及功能,作为齐云

原遗址场地规划为体验型

游览场所,展示道教文化;

增设休息设施。

/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2)楼上楼景区

表格 7-2 楼上楼景区景点规划表

序号 现状特征 规划内容

景点 规划

名称 等级

又名“双楼岩”,位于齐云岩西4公里,齐云山十大名

岩之一。北对秀丽如屏的巨门峰,前临森林峡谷,四周

青松参天,古木蔽日,是一处休闲消暑之胜地。巨岩垂

1

楼上

直高度为130余米,长70多米,由于上下岩石结构差

异,抗风化能力强弱不匀,形成上下两层天然石室,道

家凭其才智,在上下两层石室分别建造了幽静的楼阁,

由侧旁一石阶上下相连,詹景凤(即詹东图)题刻“第

十三楼”于岩壁。

又名“仙画岩”,齐云山十大名岩之一,山势拔苍穹,

整理周边环境绿化;维修建

筑,建筑应与周边自然环境

相融合;增加观景休息设

施;增设解说牌。

2

仙人

挂画

岿然傲立,岩壁中,一方峭壁平展如框,上方额头突起

2米许,雨泉自两边流下,“画框”内红色砂砾岩附

着苔藓斑纹,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天然画图,画面左右

两旁的水流,又似分挂的楹联。

3

棋盘

位于齐云山西部,距月华街景区6公里,沿岐山石桥岩

小径向东北可抵达,一石上圆而平坦,下状如石柱,远

眺似蘑菇形,宽约6米,几成正方,形如棋盘。

齐云岩西南,群仙楼北,齐云山十大名洞之一,洞口朝

梳理游线,修建游步道;

设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场所;

设置观赏摄影点及解说牌。

4

迷宫

西,洞内套洞,纵横交错繁复,怪石纷呈,凉风习习,

光线幽暗,主洞深120米,洞初宽,人可弯腰行走,渐

进渐低,几于碰壁,只能爬行,内洞塞,无出处。

位于齐云岩西北3公里,齐云山十大名洞之一,伟岩纵

加强监测,整理周边环境。

5

观音

横,一洞纵深4米许,横宽30余米,洞前一道人工砌

就的墙垣,洞口石门壁立,洞内供奉观音菩萨像,今存

低处弯曲迂迴,形同回廊。

整治洞内外环境,恢复洞内

遗迹为原有景象,修旧如

遗迹,惟苍然岩壁,泉水叮咚,怪石凌空,撑如殿堂,

旧。

6

大龙位于楼上楼景区,众泉汇聚,倾泻直下,击潭有声,轰保护水质;保护水生态环

鸣如鼓磬,水花飞溅,潭深莫测 境;整理周边植物景观;

龙吟位于楼上楼景区西部,单孔石拱廊桥,1994年建,桥

10米,宽4米。

仙人楼上楼景区坞溪入口处,山峰峰顶风蚀成多面人脸的形

态,表情各异。

状元又名三清湖,系人工湖,1998年新建,蓄水近10立方

米,用于防火、灌溉及垂钓。

白云

修缮桥体,风格需与周边自

然环境相符;整治环境;

置休息观景设施。

保护环境,抚育植被。

保护水质;整理湖岸植物景

观;增设游步道;与状元墓

的传说契合成景。

保护遗迹景观,挖掘其历史建于白云岩西半山腰,塔身为红砂石堆垒雕琢,高330

7

8

9

10 岩石

厘,塔顶圆形,塔身七级八角,为佛门埋藏骨灰之墓。人文内涵,加以考证。

16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3)云岩湖景区

表格 7-3 云岩湖景区景点规划表

序号 现状特征 规划内容

景点规划

名称 等级

又名石桥岩,即岐山,位于云岩湖畔,齐云山十大名岩

之一。桥梁桥孔,宛然天成,一峰正中卓立桥外,岩上

一石龙鼻端喷水尤多。

1

严格保护岩体;增设观景摄

影点、解说牌。

增加岸边游步道,适当增设

2

位于齐云山西端岐山之中,人工湖,旧名岩坑水库。库

体瘦长,道岔纵横,曲折幽静,峰回水转,主航道4.6

公里。

服务设施;控制游船数量,

定时监测水质;增加湖岸周

围山景的林相变化;增设观

景点、指示牌。

3

4 寿

5

6

7

8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9

于云岩湖景区石桥岩东,书院周边伟崖耸拔,藤萝倒挂,

可在在充分考证的基础上,

天泉飞珠溅玉,四季不涸,十分清静幽雅,新安诸学者

大家纷纷讲习其中,嘉靖年间,岭南甘泉湛若水,曾讲

授《孟子尽心章》于此。因年久失修,现仅存遗址。

复原天泉书院及周围景观,

成为云岩湖人文景观的载

体。

4)横江田园风光带

表格 7-4 横江田园风光带景点规划表

序号 现状特征 规划内容

景点规划

名称 等级

位于齐云山北麓,横江绕村而过,村屋灰瓦白墙,被一保护村落风貌;控制村落规

片油菜花田环绕,呈现出一幅完美的乡村画卷。 模。

1

2

横江两岸田园阡陌纵横,民宅鳞次栉比,风景甚美。

保护自然风貌;严禁破坏环

境的生产生活行为。

旧名“桥东桥”,位于齐云山镇横江之上,桥北为齐云

山镇区,桥南通往齐云山九里登山道,桥长148米,宽

8米,高12米,为910墩拱形桥。

按文物法保护桥梁及四周

环境,立说明牌,介绍其结

构特点、科学价值和地位。

保护生态环境;根据视觉敏

3

4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5)南山景区

表格 7-5南山景区景点规划表

序号 现状特征 规划内容

景点 规划

名称 等级

保护环境风貌;增加区域旅

齐云山东南高源村,呈独特的低丘地貌,村屋散落其间,

农田星罗棋布,视野开阔,令人神清气爽。

游与服务功能;控制区域内

建筑密度,统一建筑风格,

控制建筑高度;增加服务设

1

2

位于齐云山南麓,为齐云山古登山入口之一,是古代江

西一带香客游人进齐云山的必经之路。现村庄风貌保存

良好,村、田、山相映成趣,颇为安逸。

位于齐云山南麓紫溪河畔,隋朝开元十八年(579年)

曾是休宁县治所在地,建筑极富特色,据清康熙府志记

保护古村落风貌;控制村落

建筑规模,统一风格;充实

服务功能,增设服务设施;

丰富体验类游览活动。

3

载,珰金街当时就是休宁县十七条街之一,历史上这里

曾有“贞节坊”“孝子坊”等七座石牌坊。经过千百载

岁月沧桑,古时县衙大堂和古牌坊早已不存,仅留有衙

古老而神秘的珰金街,不仅彰显着极其深厚的徽州风水

文化,而且还留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活动时的遗迹。

保护历史遗迹;在充分考证

与挖掘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恢复老街风貌,再现昔日荣

门前的四只方棱形旗墩和村南明代所建的慈云古拱桥。

光,展示地方民俗文化。

第三十六条 游赏活动项目及游线组织󰀃

根据其齐云山风景区风景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不同景区的风景特色及对其

功能的不同定位,形成基本游线和各具特色的专项游线。

1)主游线

包括月华街、楼上楼、云岩湖三个景区,是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最主要的游览

区域,奇峰怪石幽洞秀水比比皆是,使人沉醉其间,体验寄情于山水的隐逸情怀,

可进行登山攀岩、揽胜探险、访古寻幽等游赏活动。

2)一日精品游线:

1、月华街精华游线(月华街景区):齐云山镇——登封桥——索道(观南坑

风光)/九里十三亭登山道——望仙亭——洞天福地——象鼻岩——二天门——

三天门——月华街——小壶天——最高峰——神秘长廊——方腊寨——玉虚宫

——五老峰停车场

2楼上楼精华游线(楼上楼景区)坞溪——猩猩谷——老君岩——龙吟桥

——观音洞——一线天——仙人挂画——楼上楼——月霞洞——十里翠廊——

幽谷雨晴——白云观——五老湖——回首亭——南坑——齐云山镇

19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3云岩湖精华游线(云岩湖景区)岩坑——云岩湖水上游——詹东图读书

台——天桥岩——大龙井索道——棋盘石——洪坑——岩坑

4云岩湖—万寿山精华游线(云岩湖景区)岩坑——云岩湖水上游——詹

东图读书台——天桥岩——万寿山——云中瑞精舍——岩下

5深度徒步线(南山景区)里渠口——巨龙峰——扫帚尖——拇指峰——

紫云关——弥陀峰——牛首峰——棋盘石——洪坑——珰金——岩坑

3)二日游:(也可选择叠加一日精品游线)

1、坞溪渡口——楼上楼——月华街(休息)——齐云山镇(住宿)——登

封桥——南坑(休息)——横江沿线田园风光

2、岩下——万寿山(休息)——棋盘石——月华街(住宿)——南山休闲

养生——岩坑

3岩下——万寿山(休息)——云岩湖——岩坑(住宿)——珰金(休息)

——渠口

第八章 典型景观规划

第三十七条 典型景观规划目标󰀃

典型景观规划的目标就是通过对以上典型景观的保护、组合和完善,合理理

景和配备游赏设施,更加强化和突出其景观特色,优化环境,把典型景观的潜能

以最佳方式展现给游人,以使齐云山风景区的这些典型景观资源能得以进一步凸

显其精华。

第三十八条 典型景观规划原则󰀃

1)严格保护典型景观本体及其环境,禁止与其景观风貌特征不相协调和超

容量的开发利用;

2)深入挖掘和利用典型景观的特征与价值,注重其科学教育功能的解说,

发挥其在风景中应有的主体作用

3)正确处理典型景观与其他景观的关系,合理调控游人容量,在注重典型

景观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区域整体景观的保护和改善。

第三十九条 丹霞地貌景观及规划措施󰀃

齐云山形态特异的丹霞地貌景观,是我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

是一种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在中国丹霞地貌景观中独树一帜。齐云山丹霞

地貌属峰丛式,类型齐全,地层层理清楚,集奇、险、秀、美于一身,区内奇峰

峥嵘,怪石嶙峋,丹霞赤壁危立,垂峦叠嶂,千姿百态。

规划建设应抓住风景区丹霞地貌的特征,选择最佳的观景点和观景线路,

定丹霞地貌典型区域,制定保护项目,提出保护措施与要求。通过各观景点的布

局和空间序列的组织系统展现齐云山风景区由丹霞地貌造就的峰丛、峡谷、溪流、

洞穴等众多美景。丹霞地貌景观的展示要立足于其科学价值和景观特征的展现,

20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用展示馆、信息中心等建筑及指示标识等手段加强整体的解说系统建设,将丹霞

地貌的各类型整体展示出来

第四十条 古迹遗存与文化景观及规划措施󰀃

作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道教文化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遗存

丰富,文化内涵深厚。以玄天太素宫、玉虚宫、真仙洞府等宫观院房为代表的宗

教历史建筑,以“天开神秀”“栖真岩”、石桥岩记为代表的摩崖石刻、碑刻等

构成了齐云山风景区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遗存,为齐云山秀美的山山水水赋予了

丰厚的文化底蕴。

1. 对于文保单位,应按《文物法》规定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

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

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

2. 古建筑遗址的修缮、清理应根据其历史文化背景,采用相应而适当的措

施。对于确有发展和建设需要重建的历史景点,如云岩湖景区的石门寺、天泉精

舍、云中瑞精舍等,应在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的基础上,在原址上重建,并视其历

史、功能与作用,确定合适的选址、严格控制规模和体量,确保与自然环境相协

调。

3. 加强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的发掘和展现,在楼上楼、云岩湖景区,结合环

境整治,在不影响古建筑原真性,并严格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补充建筑、碑、亭、

台等展示内容,扩展游赏空间和游赏内容,强化整体景观氛围,彰显地域性特色。

4. 齐云山风景区尚存部分古道,如九里登山道、坞溪登山道、白岳登山道

等等,将古道作为风景游线加以恢复,串联重要的古迹景点和文化景观,突出访

古的景观意境,体现风景区独有的文化底蕴。

5. 对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乡土村落和民居,如里渠口、珰金等,在

保护原有乡土风貌的前提下进行修缮,补充的历史要素,进行系统修整,以体现

原有风貌,提升和再现历史景观。

6. 在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对齐云山(以做道场、香会等道文化

活动为代表的一系列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

第四十一条 水体景观保护与利用󰀃

齐云山风景区内水资源类型多样,江河、湖泊(水库)、溪流、瀑布、潭池

皆有分布。横江、云岩湖为齐云山风景区最主要的水景资源,其他还有桃溪、紫

溪、坞溪、状元湖水库、大龙井等重要的水体景观。具体措施:

1. 加强水质的监测,严格控制横江田园风光带内农田的农药品种和施药量,

增加农田与横江之间的缓冲林带,沿线村镇生活污水定点排放,逐步建设分散与

集中相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防治横江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2. 保护云岩湖水库、状元湖水库的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严禁影响水质的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行为,以确保烟波浩渺的湖泊美景的基础条

件。

21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3. 恢复云岩湖水库岸边植被,并进行适度的林相改造,在资源保护的前提

下,增加岸上游步道设施,设置仰视、俯视的观景点,形成色彩、层次丰富的滨

湖景观,使游人能够更好的感受云岩湖的风貌和意境。

4. 对于上游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峡谷溪流,应在上游划定水源保护区,增

加涵养林,减少水的含沙量,加大水量,使溪流、瀑布等景观得以改善恢复。

5. 在满足生活用水、防洪、灌溉的基础上,宜保持或者恢复景区内水体的

自然状态,沿线的人工设施要严格控制选址和规模,做到少而精,建筑风貌、色

彩、体量要与风景区的自然景观相协调。

6. 各开展游赏活动的水体如横江竹筏游、云岩湖水上游览,应严格控制水

上游览项目和游人容量,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局部地段可根据景观需求进行适

当的景观营造,强化景观特征,改善游赏体验,但应避免人工化、城市化倾向。

第四十二条 植被景观规划󰀃

齐云山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和山地常绿阔叶与落叶混交林地

——皖南山地丘陵植被区。齐云山原始植被主要为次生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

交林和次生沟谷常绿林,以及大面积次生灌丛和高草灌丛;还有人工种植的杉木、

马尾松、毛竹林及其与自然植被相混杂的松、杉、杂林等。植被除因地形地貌变

化呈水平带性分布外,依据山势海拔的变化,次生林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状,齐云

山次生林类型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为主。

植物景观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1)保护优先,完善生境;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3)生态设计,完善格

局;4)综合协调,兼顾社会经济;5)突出重点,远近结合。

第四十三条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齐云山风景区共有古树名木61株,需挂牌保护古树59株,其中国家一级保

8株,二级保护19株,三级保护32株;保护树种23个,有榔梅、榉树、紫

藤、黄连木、紫楠、长果桂、山皂荚、南方枳椇等,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

特编制专项保护规划。

1. 古树名木统计

8-1 齐云山风景区古树名木统计表

󰀂

序号 中文名 小地名 估测年龄权属 管护单位

齐云山组望

仙亭西边

齐云山组望

仙亭西边

齐云山望仙

亭门口右边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保护

等级

3 150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1 黄山 休宁 漆树科 黄连木属 黄连木

2 黄山 休宁 豆科 紫藤属 紫藤

100 3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3 黄山 休宁 漆树科 黄连木属 黄连木

150 3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4 黄山 休宁 壳斗科 栎属 青冈栎

200 3 集体 齐云山管委会

22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5 黄山 休宁 壳斗科 栎属 青冈栎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齐云山组洞

天福地

23

550 1 集体 齐云山管委会

6 黄山 休宁 鼠李科 枳属 南方枳椇

300 2 集体 齐云山管委会

7 黄山 休宁 壳斗科 栎属 青冈栎

500 1 集体 齐云山管委会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26 黄山 休宁 樟科 木姜子属 豹皮樟

齐云山栖眞

齐云山栖眞

齐云山栖眞

齐云山栖眞

齐云山栖眞

一齐云山组

天门

齐云山组一

天门茶园

齐云山组一

天门茶园

齐云山组真

仙洞府

齐云山组真

仙洞府

齐云山组真

仙洞府

齐云山组真

仙洞府

齐云山组真

仙洞府

齐云山组真

仙洞府

齐云山组真

仙洞府

二天门 41 黄山 休宁 豆科 皂荚属 山皂荚 150 3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二天门 42 黄山 休宁 豆科 黄檀属 黄檀 100 3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三天门 43 黄连木 220 3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黄山 休宁 漆树科 黄连木属

天官府门口44 黄连木 220 3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黄山 休宁 漆树科 黄连木属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49 黄山 休宁 木犀科 木犀属 桂花 天官府门口1000 2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50 黄山 休宁 鼠李科 枳属 南方枳椇

齐云山组太

素宫口

齐云山组太

素宫口

齐云山组太

素宫口

齐云山组太

素宫口

齐云山组太

素宫口

齐云山镇岩

200 3 集体 齐云山管委会

51 黄山 休宁 冬青科 冬青属 冬青 120 3 集体 齐云山管委会

52 黄山 休宁 榆科 朴属 朴树

150 3 集体 齐云山管委会

53 黄山 休宁 漆树科 黄连木属 黄连木

350 2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54 黄山 休宁 三尖杉科 三尖杉属 三尖杉

500 2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55 黄山 休宁 漆树科 黄连木属 黄连木 前村齐云山600 1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浮云餐厅

56 黄山 休宁 红豆杉科 榧属 香榧

57 黄山 休宁 冬青科 冬青属 冬青 真仙洞府120 3 集体 齐云山管委会

58 黄山 休宁 榆科 榉树属 榉树

齐云山组隧

道口

齐云山组梦

真桥

齐云山组梦

真桥

齐云山镇齐

云山梦真桥

齐云山镇齐

云山望仙亭

120 3 私有 齐云山管委会

1800 1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59 黄山 休宁 榆科 糙叶树属 糙叶树

240 3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60 黄山 休宁 千屈菜科 紫薇属 紫薇

400 2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61 黄山 休宁 榆科 糙叶树属 糙叶树

400 2 国有 齐云山管委会

2. 保护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制定古木名木保护管理实施条例。

凡树龄在三百年以上,以及特别珍贵稀有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古树

名木,定为一级保护,其余古树名木定为二级或三级保护。

2、经鉴定为需要保护的古树名木,应统一登记、编号、造册,建立档案,

并竖立明显标志,以资识别和保护。

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的责任。

4、严禁砍伐,不准攀折树枝,不准剥损树皮,不准借树木搭棚、作业,不

准在树上挂物、敲钉、刻划。在树冠垂直投影外两米的范围内,不准挖土、堆物、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除其影响、危害。

7、一级古树及人流密度较大、易受毁坏的二、三级古树名木应设置保护围

栏,围栏与树干距离不得少于2米,特殊立地条件无法达到2米的,以人摸不到

树干为最低要求。围栏内土壤表面可种植三叶草等豆科植物,以保持土壤湿润、

透气。古树名木树干以外10~15米为古树名木生长保护范围,在生长保护范围

内的工程,必须满足古树名木根系生长和日照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落实养护措施。

树体高大的古树名木,周围30米内无高大建筑时,应设置避雷装置。

8、对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项目,应严格注意保护古树名木,要研究制

定避让或保护措施,不得任意迁移。如果工程项目确需,非迁移不可的古树名木,

应经有关部门鉴定,报省建设厅批准。

9、对保护管理古树名木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

奖励。因保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的,由管理部门追查直接责任人员的

责任。对违反本规定的,应予严肃处理;对故意破坏古树名木的,由公安机关依

法给予处罚;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应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核实,挂牌应标明树名、学名、科属、保护

等级、树龄、挂牌时间,对有特殊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还应立说明

牌进行介绍。

11、管理部门应加强古树名木的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发动景区内居民

保护古树名木,组织和指导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第四十四条 建筑景观规划󰀃

规划根据建筑在风景区内的具体功能不同,分为风景游览建筑、宗教建筑、

接待服务建筑、民居建筑几部分内容。

1. 风景游览建筑

风景游览建筑不仅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而且还起到点景、观景、引景的

作用。其设置要求与空间环境协调,充分论证隐与藏的处理。如山地、峡谷中的

建筑要突出竖向处理,宜采用淡雅、简朴的风貌,而开阔湖滨的建筑则要轻盈、

通透,向水景开敞。

2. 宗教建筑

对风景区中现存历史建筑周边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利的建筑及设施,限期

拆除或改造,以保持历史原真性和文化氛围。重建的宗教建筑宜按照传统形制,

结合用地条件,以层层深入的院落组合式为基础,灵活组合,按历史环境对建筑

体量、色彩、装饰、雕刻等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3. 接待服务建筑

接待服务建筑应集中于景区的接待服务区,其布局要根据场地条件,采用组

群式布局。建筑尽可能分解以减小体量,高度不宜超过三层。在采用现代建筑材

料和技术的同时,宜借鉴自然村落的民居建筑,强调自然野趣,可外朴内华,表

现出质朴与现代的结合。

4. 民居建筑

26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风景区内的民居建筑,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富有地方特点的民居、

村寨和乡土建筑及其风貌,同时考虑现代生活的需求,改善老房子的内部生活条

件。对于组合生硬,造型简单,立面呆板的新建民居建筑,应结合相关政策和景

区建设,进行整治改造。

第九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四十五条 旅游设施的布局与分级󰀃

旅游设施布局采用旅游镇、旅游村、旅游点和服务部四级相结合的布局方式。

旅游服务设施布局结构为以齐云山镇服务区为核心,岩坑、高源两个服务区为依

托,以网络化布置的各景区中的旅游点和服务部为补充,共同形成整个齐云山游

览设施系统。

第四十六条 旅游床位规模与分布󰀃

齐云山风景区安排旅游床位规划详见:

9-1旅宿床位规划统计表

级别 旅宿分布点 规模(床位)

旅游镇 齐云山镇 2000

旅游村

高源 400

月华街 50

状元湖 315

洪坑村 200

旅游点

岩下村 0

珰金村 50

里渠口 50

岩坑 700

第四十七条 旅游镇服务设施配置󰀃

设置原齐云山镇、岩脚村两处为齐云山镇服务区,其设施布局及分级功能具

体安排如下:

27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9-2旅游镇设施功能安排表

旅行 游览 餐饮 住宿 购物 娱乐 保健 其他

设施

设置

齐云山镇

服务区

宿

第四十八条 旅游村服务设施配置󰀃

设置岩坑、高源两处,其设施布局及分级功能具体安排如下:

9-3旅游村设施功能安排表

旅行 游览 餐饮 住宿 购物 娱乐 保健 其他

设施

设置

岩坑 √ √

高源 √ √

宿

第四十九条 旅游点服务设施配置󰀃

设于各个景区内,月华街景区有月华街一处;楼上楼景区有状元湖、洪坑村

两处;云岩湖景区有岩下村一处;南山景区有珰金村、里渠口两处。其设施布局

及分级功能具体安排如下:

9-4旅游点设施功能安排表

旅行 游览 餐饮 住宿 购物 娱乐 保健 其他

设施

设置

宿

28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五十条 服务部服务设施配置󰀃

设于各个景区内,月华街景区有五老峰停车场、文昌阁两处;楼上楼景区有

坞溪、龙吟桥、索道站三处;云岩湖景区有天桥岩、岩山村、天泉书院、云中瑞

精舍遗址四处;南山景区有高源村一处。其设施布局及分级功能具体安排如下:

9-5服务部的施功能安排表

设施

设置

天桥

五老

峰停

车场

文昌

宿

旅行 游览 餐饮 住宿 购物 娱乐 保健 其他

坞溪

龙吟

索道

29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岩山

天泉

书院

云中

瑞精

舍遗

高源

第五十一条 风景名胜区徽志设置和展示要求󰀃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为圆形图案,中间部分系万里长城和自然山水缩影,

象征伟大祖国悠久、灿烂的名胜古迹和江山如画的自然风光;两侧由银杏树叶和

茶树叶组成的环形镶嵌,象征风景名胜区和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图案上半

部英文“NATIONAL PARK OF CHINA,直译为“中国国家公园”,即国务院公布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下半部为汉语“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适用于以下范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入口标志物;

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使用的信笺、印刷品、宣传品、纪念品;国家风景名胜

区会议及有关宣传活动用品;其他经建设部授权的有关事项。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入口的标志物上,必须镶嵌由建设部统一标准并监制

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

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须置于风景名胜区入口标志物正面;

2. 标志物正面大字镌刻“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称,小字镌刻“国

务院 日审定”,用更小的字体镌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日立”字样;

3. 标志物背面镌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简介,内容包括风景名胜区的地理位

置、历史沿革、四至界限、总面积、景区(景点)名称、风景名胜资源和周围环

境概况等;

4. 简介文字要科学、系统,言简意赅,中英文对照,便于阅览。

30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十章 综合交通规划

第五十二条 风景区对外交通规划󰀃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提托北部的S326省道与南部的黄祁景高速公路对接

外部航空、铁路、公路的游客进入风景区。现S326省道和X015X034X032

县道既作为风景区的主要车行交通干道,也是休宁县内的交通干道,且分布在风

景区边缘。因此,规划要求这两条对外交通道路应建成景观道路,加强道路绿化,

控制道路两侧用地的建设,保持一定的自然景观,形成良好的视廊,展露风景。

第五十三条 风景区与景区出入口规划󰀃

规划在风景区边界与主要旅游道路交汇处设置进入风景区的3处标志,以明

确风景区的保护范围,加强保护意识。规划分别在S326省道与X015县道交汇西

侧的齐云山镇附近、S326X032县道交汇东侧的岩坑附近、黄祁景高速休宁下

口(渭桥下口)连接线与X015县道交汇处西侧的高源附近处设置标志。标志设

置要求简洁大方、易于远观,可结合作为交通指示标志。

表格 10-1风景区出入口列表

出入口名称 出入口位置 主要功能

齐云山 齐云山镇南侧、横江是进出风景游览区的北部主要入口。主要职能能有交通换乘、

主出入口 以南岩脚村处 售收门票等、游人接待服务、景区咨询与宣传。设置管理机构、

游客中心。

岩坑 云岩湖大坝南侧 是进出风景游览区的南部主要入口。主要职能能有交通换乘、

出入口 售收门票等、游人接待服务、景区咨询与宣传。设置游客中心。

高源 高源村旅游公路处 是进出风景游览区的东南部的入口。主要职能能有交通换乘、

出入口 售收门票等、游人接待服务、景区咨询与宣传。设置管理机构、

游客中心。

景区出入口主要是为了有效的对风景区内部的游赏、交通等各项管理而设置

的限制性和管理作用的出入口。规划在之前三个风景区出入口的基础上,还设置

了坞溪、岩下、渠口三个景区级出入口。主要职能是售收景区门票、交通转换、

游人接待服务、景区咨询与宣传等。

表格10-2景区级出入口列表

出入口名称 出入口位置 主要功能

坞溪出入口 横江南侧、坞溪村口处

是进出楼上楼景区的主要入口。主要职能能有交通换乘、售收

门票等、游人接待服务、景区咨询与宣传。

是进出云岩湖景区的北部主要入口。主要职能能有交通换乘、

岩下出入口 岩下村登山道入口处 售收门票等、游人接待服务、景区咨询与宣传。设置管理机构、

游客中心。

渠口出入口 渠口村登山道入口处

是进出南山景区的南部主要入口。主要职能能有交通换乘、售

收门票等、游人接待服务、景区咨询与宣传。

31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五十四条 风景区车行交通主干线规划󰀃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山的车行交通主干道道路红线为12-24米,主要指横江北

24米的S326省道(兰渡—渔亭段)15米的X034县道(渭桥—下阜段)X032

县道(下阜—渔亭段)、X015(兰渡—渭桥段)县道。应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可

种植乔木的中央分车带,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道路两侧种植宽30米以上,乔、

灌、地被植物结合的防护林带,以屏蔽消减噪声;为减少对风景区的分隔,结合

河道、绿地建设动物迁徙的地下廊道。原则上,风景区车行主干路允许外来车辆

使用。

第五十五条 风景区车行交通次干线规划󰀃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山的车行交通次干道道路红线为79米,主要为各景区及

功能组团之间的联系干道以及功能组团内部主要道路,以及贯穿旅游区内部以旅

游功能为主的道路。原则上,风景区车行次干路仅允许风景区班车及内部工作车

辆使用。(其中,月华街东南段与旅游公路的连接为隧道连接。

表格10-3 风景区交通次干道分段列表

序号 分段

1 塘头村-月华街东(A-B)

2 月华街东-上演村(B-C)

3 月华街东-五老峰水库(B-D)

4 五老峰水库-棋盘石(D-E)

5 扫帚尖东-渠口(F-G)

6 岩坑-洪坑(L-K)

7 珰金北-洪坑(I-K)

8 洪坑西-珰金西(M-J)

9 珰金西-珰金(J-N)

10 渠口北-珰金北(H-I)

11 下坞-岩坑(P-O)

第五十六条 风景区游览步行道规划󰀃

游步道尽可能利用原有游步道或步行小路,因地制宜、因景制宜、曲直自如

进行游步道的规划与改造,与风景环境融为一体,保留自然野趣。在危险路段采

取必要安全措施,具有探险性的游览路段,可以不加铺筑,似路非路,任其自然。

主要的步行登山游览道宽度1.52m,花岗岩条石或自然块石作石阶;游人集中

的地段可增加路网密度,或拓宽路面。坡度较陡的地段可辅以木制栈道和配置扶

拦。次要的步行登山游览道路不作过多建设,宽度小于1.5m,陡坡处铺以块石

作石阶,缓坡处仅将游览路拓出,不作铺装。考虑齐云山的悬崖地貌,一些游步

道可以采用悬空栈道或短距离索桥的形式连接;但修建时要充分考虑到建设对地

形地貌景观的影响,避免对景观的破坏。

32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五十七条 风景区水上游线规划󰀃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拥有两处十分具有特色的水景——云岩湖、横江。本次规

划设置了2条主要的水上游览项目。

云岩湖水上游览:结合云岩湖四周群山景观(如天桥岩、僧帽峰、玉兔峰、

灯笼峰等)设置了环湖游览线路,并设置了一部分沿岸登陆码头;同时还设置了

从云岩湖大坝至云岩湖北岸码头登陆前往棋盘石的水上单程游线。

横江漂流:主要是指横江水上项目游览区,起始点位于坞口旅游服务点,

行各种水上项目的开展,总长度约1500米。

第五十八条 索道规划等游览设施交通规划󰀃

本次规划共设置了2条索道,分别为齐云山镇—飞云亭索道、大龙井—棋盘

石索道。鉴于齐云山风景区的现有索道已建成使用,对风景区的旅游交通改善起

到了一定的作用,可继续保持利用。但由于索道建设对风景区景观存在不利影响,

建议对现有索道产生的景观不利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植被恢复,改变索道及

附属建筑的体量、色彩,加强绿化屏挡等措施,减少对景观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根据风景区游览发展的需要,在齐云山南月华街东至高源区域建议增设机

械代步设施游览交通设施,但应做专题研究和详细的规划与设计,其选线应设于

隐蔽处,并经充分论证。具体选线必须经过工程地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且在

进行建设时,必须对环境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把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减少到最

低程度。

第五十九条 停车场规划󰀃

核心景区内随着专用环保型游览车的起用,对现有停车场应逐步减少,改善

环境,同时增加景区出入口处的停车场设置,将外部车辆停放在核心景区之外。

规划设置大型集中停车场1处,位于齐云山镇旅游服务中心,规划设置于横江北

岸,并在主入口综合服务区规划大型交通集散中心;中型集中停车场2处,分别

位于岩坑旅游服务次中心、高源旅游服务部。同时,规划了为景区内部车辆停靠

服务的小型停车场7处,分别位于渠口、珰金、扫帚尖、五老峰、棋盘石、洪坑

和岩山。其余结合景点建设就近设置小型停车场,停车位设置标准为游览场所按

0.08车位/100m游览面积,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按80100 m计算;旅馆

22

0.20车位/客房,饮食店按1.70车位/100m营业面积配置。

2

第六十条 游船码头规划󰀃

云岩湖码头主要设置在云岩湖大坝、云岩北岸通往棋盘石登岸处——大龙井、

以及云岩湖西侧的天桥岩登岸处、天泉书院遗址登岸处和东侧灯笼峰登岸处。

江漂流的码头设置在西侧的坞溪处和东侧的南坑处。

第六十一条 风景区公共交通及换乘点规划󰀃

本次规划结合景区主次干道,并考虑到风景区内部的交通限制,为了合理组

织风景区内部的机动交通,建议设置设置旅游班车的线路,以方便风景区内部的

各景区、景点、功能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

33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六十二条 交通组织措施󰀃

完善健全风景名胜区交通组织,加强交通管理措施,组织各种不同的交通方

式,满足风景名胜区旅游、游览交通及环境保护需要。风景区内仅允许旅游环保

巴士驶入,禁止游客私家车辆进山,游客进入风景区,必须换乘风景区内的旅游

环保公交车或者步行游览。

1、规划在齐云山镇的齐云山镇接待中心结合汽车站布置旅游巴士车站。开

通至接待次中心、旅游班车停靠点及各景区的旅游环保巴士公交线路,在各接待、

景区、主要景点出入口和公路交叉口设班车停靠站。

2、规划在齐云山镇接待服务中心设置大型交通换乘中心,并在岩坑、高源

设置交通换乘停车场,游客可以将自带车辆停放在几处换乘中心后,由以上几处

旅游巴士站对游客进行换乘旅游巴士游览风景区。游客除乘坐旅游巴士以外,

可在岩前接待中心乘坐索道直接通达月华街景区进行游览,之后在山上任意旅游

巴士点乘坐旅游巴士游览其他景区。

3、在各景区沿游步道组织步行游览线路,方便游客进行自然景点、人文景

点的观光游览。

4、环云岩湖开通水上环湖游船游览线,沿横江由坞溪至南坑开通水上竹筏

漂流游览线,加强水上游览安全和救护措施,配备必要的救生衣和救生员。

另外,风景名胜区内居民出行交通和以上各种交通方式混杂在一起,规划只

对各条道路主要交通功能进行分析,以便对规划区各条道路交通进行管理和分流。

在公路、游步道交叉口及景区、景点出入口设置各种交通指示牌,主要游览

线路与交通拥挤地段派专人组织、疏散交通,保证风景名胜区交通顺畅。

在旅游高峰期,旅游部门应会同交通、公路、环保等部门联合进行风景名胜

区的交通管理;社会交通线路应避开主要旅游线路,禁止鸣放喇叭,控制机动车

尾气排放,健全游步道和水上游览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一章 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第六十三条 人口规模控制󰀃

1. 齐云山镇区人口规模

根据《休宁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齐云山镇城镇人口规模:近期为

1.31.5万人,远期为2.5万人。本规划预测齐云山镇区规划期末人口控制在2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其中近期(2020年)调控目标在1.1万人,中期

2025年)调控目标在1.65万人,远期(2030年)调控目标2万人。

2. 村庄人口

规划根据现状人口自然增长率3‰,并考虑严格控制风景区内人口机械增长,

风景区内居民人口控制在1.1万人以内,控制其中核心景区内应无居民点(月华

街除外)(注:村庄人口取风景区总体规划范围内所涉及的村庄人口,不含齐云

山镇区。

34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六十四条 居民点布局体系与城镇性质󰀃

根据规划布局的宏观要求,确定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居民点职能结构为:

个旅游型城镇、1个综合型城镇、1个生产生活性城镇,8个旅游服务村,42

村居型自然村。

1. 1个旅游型城镇:齐云山旅游镇。该镇为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中

心、风景区管委会所在地,以游人中心,以餐饮、交通、商品、娱乐等服务项目

为主导,是一个集旅游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接待型小城镇,对城镇控制

区域进行调整,尽可能退离横江沿线50100米以外建设,同时考虑保留东亭村

与老镇区之间微丘地带用地,建设用地控制在2.5平方公里以内。

2. 1个综合型城镇:渔亭镇。该镇为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次中心、

以观光、餐饮、中转、商品、物流集散、交通等服务为主导产业,建设用地控制

1.4平方公里。

3. 1个生产生活型乡镇:渭桥乡。该镇为齐云山生产生活型乡镇,为周围

村庄的经济生活中心,生活服务中心,从事风景名胜区的培育、保护工作, 居民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他们除了为自己提供生产生活用品外,还为游客提供生活所

需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建设用地控制在1.4平方公里。

4. 8个旅游村:根据村庄的地理位置、环境、交通条件、风景名胜区游览

组织、风貌特色等方面因素设置岩脚村、南坑村、岩坑村、渠口村、铛金村、洪

坑村、岩下村、坞溪村8个自然村作为旅游村。

5. 42个村居型自然村:风景名胜区内其他村庄为村居型,以农业、果业、

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

第六十五条 居民点规模等级结构󰀃

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点分布特点为“22中心镇、1一般集镇13中心村40

基层村”

一般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中心村控制在120平方米/人以内,一般自然

村控制在100平方米/人以内。

表格111󰀃居民区规模等级结构󰀃

等级 名称

中心镇 齐云山、渔亭镇

一般集镇 渭桥乡

中心村

下坞村、倪湖村、铛金村、渠口村、上演村、渭桥村、兰渡村、西馆村、岩前村、东亭村、坞

口村、下阜村、团结村

下坦、岩下、乞坟、周村、岩山、岩坑、呈坑、洪坑、山下、田干、倪湖、黄一、黄二、岭后、

基层村

铛一组、铛四组、铛二组、铛三组、里渠口、外渠口、塔源、山后源、上资、上三组、演一组、

演二组、演三组、团结组、上席、资上、资下、京村、河东、河西、南坑、岩脚、下东亭、上

东亭、坞口组、艾岗

第六十六条 居民点控制󰀃

1. 搬迁型居民点

35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包括水底库、里湾、公司等16个自然村。分为搬迁拆除型和搬迁改造型两

种。①搬迁拆除型:散布在道路两侧,山体边缘,河流周围等最敏感区以及敏感

区的居民建筑,没有形成较合理的村庄肌理或影响了景区的整体景观效果,可统

一拆除,向规划外围保护地带的村庄或城镇整合搬迁。如公司、深坑、塔坞、潘

家等。②搬迁改造型:对于处在生态敏感区的居民点,使居民迁出,让人口向城

镇转移,居民产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向。留下居民建筑或场地进行旅游服务、

科普教育等建筑场馆的改造利用。如坞溪、水底库。

2. 缩小型居民点

包括南坑、洪坑、岩坑等11个自然村落。这些居民点不位于游览主路,对

景观影响较小,规划采取逐步缩小规模的措施,予以保留。规划结合实施退耕还

林工作,采取控制发展,逐渐减少居民人口,缩小规模,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

3. 控制型居民点

包括里渠口、下坦、下东亭等17个自然村落。位于为集中的弱敏感区或不

敏感区域,应控制人口,加以适当管理和引导,避免对风景资源造成破坏。考虑

到居民长期生活于此,可形成徽州地域特色田园村庄风貌,而且考虑到搬迁成本

巨大,故保留居民原有生活模式。同时实行“内挖外堵”和“内聚外迁”相结合

的人口和建设政策,从严控制区内人口,严禁区外人口流入山区内居民向城镇迁

移。在风景区游览内容中考虑了增加具有参与性的区域特色活动,形成与当地居

民生产生活模式、民风民情相关的游览项目,根据项目保留其周边居民点的现有

生活方式;同时使距离旅游中心较近的居民点向旅游服务业逐步转型。

4. 聚居型居民点

景区内分布的一些相对比较集中的村庄,生态敏感性较弱,布局又已成规模,

地势良好,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越,既可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要求,又不会对

景区造成危害性影响,可保留原有村落风貌,经过统一规划后,作为今后拆迁人

口的迁入地。包括里铛金、上演等11个村落。

11-2居民点类型划分表

景区名称 搬迁型居民点 缩小型居民点 控制型居民点 聚居型居民点

南坑、塘头 岩脚村 —— 里湾、坞溪

—— —— —— 楼上楼景区 ——

—— 月华街(隶属岩脚村)—— 月华街景区 ——

洪坑、岩坑、呈坑—— —— 云岩湖景区 水底库、排岭

塔源、山后源 里渠口、外渠口 —— 深坑、塔坞、

横江风光带景区

南山景区

山、高塘、潘家

池塘、后戈、坞口组、上东亭上

山、公司、 席、上三组、岩下、

景区外围村庄

下东亭、上资、资上、

珰金组(铛一组、铛二

组、铛三组)演口村(演

一组、演二组、演三组)

团结组(渔亭镇区)、渭

桥村、兰渡村、西馆、

京村、黄充(黄资下、

岭后、一、黄二)

艾岗、岩山、周村、

青春、乞坟

坞、下坦、坞口组

36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山下、田关、倪湖、下

坞店、下阜村

11-3居民点安置说明一览表

村名 现状人口 类型 安置说明

池塘 103 搬迁型居民点 渭桥村

文山 111 搬迁型居民点

后戈 123 搬迁型居民点

上席 180 缩小型居民点

塔坞 78 搬迁型居民点 演口村

高山 76 搬迁型居民点

高塘 89 搬迁型居民点

深坑 30 搬迁型居民点

塔源 137 缩小型居民点

潘家 40 搬迁型居民点

山后源 170 缩小型居民点

上三组 180 缩小型居民点

洪坑 200 缩小型居民点 铛金村

岩山 100 缩小型居民点 下阜村

周村 163 缩小型居民点

岩下 200 缩小型居民点 渔亭镇

艾岗 250 缩小型居民点

乞坟 120 缩小型居民点

公司 79 搬迁型居民点 齐云山镇

青春 112 缩小型居民点

塘头 135 缩小型居民点

里湾 30 搬迁型居民点

坞溪 89 搬迁型居民点

上东亭 173 缩小型居民点

南坑 280 缩小型居民点

公司 79 搬迁型居民点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六十七条 居民点规划建设要求󰀃

1. 村镇建设用地控制

按远期控制乡镇镇区居民建设用地以90平方米/人计,新版齐云山镇总体

规划、与渔亭镇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中,本次规划对镇区用地规模不予论证;农村

居民(1.1人)建设用地以100平方米/人计,则远期建设用地约为1.1平方公

里。

2. 村镇建设风貌控制

建筑格调力求自然朴实,富有乡土气息。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突出徽

派特色,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将屋顶马头墙、三雕与高墙小窗等传统民

居特色元素融入新建民居中,把农村居民点建设成生活环境优美、生活方式文明、

生活设施现代化的农民新村。在进行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及其他居民规划时应充分

挖掘民族文化与乡土文化,保持并延续其特有的内涵,使城镇、村落在新旧演替

过程中有秩序的和谐发展。

积极宣传,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建设活动。加强规划管理,重要公共建筑,位

于门户、界面或视线节点上的建筑,规模较大、对片区风貌有重大影响的建设行

为等,应进行建筑方案、立面形态和环境设计方面的审查工作。

加强对现状建筑的风貌整治。将现状建筑分为清理、整治、改造和拆除等四

类。并将每栋建筑划分为屋顶、墙面、店面、阳台与栏杆、窗等元素,采用不同

方式予以整治。

严禁在景点和景区内安排工业项目、城镇建设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用地,不得

在风景区内安排有污染的工副业和有碍风景的农业生产用地,不得破坏林地而安

排建设。

第六十八条 居民社会协调发展措施󰀃

1. 居民就业协调机制。景区的就业机会应尽量考虑当地农民,包括旅游区

管理、园林绿化、景区建设与维护、保安、旅馆、饭店、茶馆、小卖部、工艺品

摊点、照相、导游、娱乐服务、工艺品加工等。同时通过提供农业休闲度假旅游

产品,生产、供应景区所需花卉和餐饮原材料,提供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生

产、供应度假旅游设施所需的部分日用品等,促进居民就业。

2. 居民土地征用协调机制。促进景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被征用

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及用地单位的合法权益,通过土地征用补偿、

屋拆迁补偿、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方面对农民利益进行维护。

3. 居民利益协调的主要策略。通过政府培训、合理引导、居民参与、企业

联动等方式来促进利益的协调。

第六十九条 经济发展引导󰀃

鼓励和引导风景名胜区内居民从事旅游业、文化产业、养生休闲产业和其他

生态产业。对于继续从事原有产业活动的居民,必须加强规范,使其按规定有序

地从事相关经济活动。严控一切工业污染排放和对风景环境有破坏的开发建设活

动。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进行文化保护、发掘、培训和产业开发,提高区内居民的

38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文明意识,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服务于旅游事业,促进社会协调发

展。在非重要风景游赏区的不影响景观风貌的区域,适当组织安排一些新型旅游

设施,具体项目论证与方案在下一步详细规划中明确。

第七十条 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围绕“一镇、二区、五大景区”的建设,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关键性基础设施

和景区间的旅游通道。培育和发展“齐云山”的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

科技质量。加强道教文化的挖掘与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复建山志中记载的

宫观、寺院、书院等遗址,形成新的景点与游览区域及其文化衍射的旅游产品。

加强农业产业引导,突出优势,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区,引导产业更新。结合村庄

特色进行改造,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村落,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

第十二章 基础工程规划

第七十一条 分片区供水规划󰀃

规划采用分片相对集中供水方式解决风景名胜区旅游接待、社会居民生活及

城镇消防用水。根据齐云山周边现状,规划考虑将整个规划区域分为两个供水分

区,分别为东北区和东南区。

东北分区包括横江田园风光区、月华街景区以及015县道以东的风景区保育

区;该分区利用齐云山镇现状在建水厂(远期6000吨/日)向本区域供水,未来

根据镇区与风景区发展状况进一步扩容,同时未来也通过休宁县水厂向本区域联

合供水,提高供水安全性。

西南分区包括云岩湖景区、楼上楼景区以及南山景区等区域。该分区上游建

有云岩湖水库,其库容约为198万立方米,通过现场调查了解,云岩湖水库基本

可以满足本区域的供水需求。规划采用云岩湖水库作为供水水源,建设一座总规

模约4500/日的净水厂向本分区供水。规划建议根据实际用水需求按每期1500

/日规模,分三期建设。

第七十二条 雨水排放方式󰀃

根据用地布局、水体分布、地形地势特点,本着就近分散、自流排放的原则

布置雨水系统,风景区北侧雨水就近排入横江,风景区南侧雨水就近排入紫溪河。

居民点周边的山脚可视需要挖截洪沟,有效引导山上汇流的雨水。

第七十三条 旅游城镇的污水处理方式󰀃

根据风景名胜区地形、水系分布和总体布局,污水采用分区域排放,结合渔

亭镇污水处理厂与休宁县污水处理厂,近期规划污水处理厂位于横江段下游青春、

公司处,规划该污水处理厂规模远期规模3000/日,规划建议根据实际污水量

按每期1500/日规模,分两期建设。在各接待(次)中心和接待点修建污水处

理站,将生活污水排至污水处理站集中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统一排出。

39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七十四条 横江沿线的污水处理󰀃

规划横江沿岸区域污水集中处理,由于内地形高低起伏,规划本区域内污水

干管沿横江南岸敷设,自西向东沿线收集本区域污水,部分汇入区域东侧的污水

处理厂统一处理,部分向东最终纳入休宁县城污水处理系统统筹处理。其他区域

污水采用分散处理的方式,由于区内污水排放点较为分散,规划在排放点独立建

设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时序结合区域的建设速度同

步开展。

第七十五条 旅游村(点)的污水处理方式󰀃

齐云山风景区内用水相对小片集中且污水管不易到达的旅游村、点和大居民

村点,其日污水量在100500m范围内,其污水处理可采用近几年大量应用的

3

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第七十六条 分散旅游点与居民点污水处理󰀃

齐云山风景区的旅游服务点、服务站、农家乐和一些小的自然村落布局分散,

生活污水量小且分散。规划采取分散的处理方式,排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依据条件采取无动力或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氧化塘等)

第七十七条 电力工程规划󰀃

近期利用现状基地内35KV高压线引线接入公司东部规划的35KV变电站,

设立二台16兆伏安变压器,可负载20000KW负荷,远期建设齐云山110KV变电

站,规划主变容量50兆伏安,可负载25000KW负荷。对于现状35KV高压线规

划考虑加粗线路,满足引线新建35KV变的要求。

第七十八条 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保留现有的电信网络总体结构,设电信机房5处,分别位于月华街、

入口综合服务区、西馆、渭桥和渠口,通信光缆沿渔渭线和江南大道铺设,形成

环形结构的传输路由。由于移动通信的强覆盖和灵活度,规划景区内其他区域采

用无线通信,减少投资和对环境的干扰。

第七十九条 环卫设施规划与布局󰀃

旅游区内各景区(点)、旅游服务部及游览线路设置垃圾收集点与公厕,固

体废弃物经统一收集后,纳入中心城区垃圾处理场,也即黄山市位于岩寺石里亭

的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完善“净物上山、垃圾下山”机制,结合规划的道路交

通系统(包括索道)合理组织货运路线,垃圾收集池沿主要游览线路每隔150

200米设置一处。

1. 公共厕所规划。为了旅游发展需要,拟在月华街景区、楼上楼景区、云

岩湖景区横江田园风光区建造免冲式生态厕所,每处一座,4座。另外在游客

集散地岩下、塘头、岩脚、青春、渭桥、渠口、云岩湖、坞口、高源各建一座水

冲式厕所及三级化粪池。

2. 垃圾处理。根据景区发展人口结构与规模测算,垃圾的日生产量约

40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14590kg/d。垃圾要日产日清,分类处理,需建立垃圾收集及处理设施,共设置

分类垃圾箱(一箱四袋,即玻璃、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及杂物)105个。拟在齐

云山镇和渭桥乡、渠口、高源各设一处垃圾中转站,配备清运车三辆,统一运到

垃圾处理场处理。

第十三章 综合防灾规划

第八十条 森林防火󰀃

1. 防火规划遵照“联防联治,依法治火,预防为主,防灭并重” 的原则。

加强《森林法》《消防法》《文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安徽省森林防火

办法》《安徽省消防管理办法》等的宣传学习,提高游客和居民的防火意识和消

防知识。

2. 鼓励生物防火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

3. 火源管理。加强各进山口的火种检查,严禁烧荒、野外焚香烧纸,风景

区内部要强化宿营点等特殊区域的用火管理。

4. 防火分区规划。根据客流量的分布特点和火灾发生的规律以及地形、地

物和植被情况,划分为云岩湖、楼上楼、月华街、南山景区、主入口综合服务区、

风景区保育区6个防火区。

5. 设施规划。近期保留现状防火预测预报网、了望监测网和交通通讯网,

中远期结合“综合信息传输网”建设防火自动监控系统;消防器材应及时维修、

更新,完好率须达到90%以上。防火设施在设置过程中不得造成视觉景观的破坏。

6. 林火阻隔规划。规划保留在风景区边缘地带的防火林带和防火道;同时

保留常绿阔叶林防火墙及防火林。防火林应尽可能使用本地树种,如确有需要引

进外来树种,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

7. 风景区管理机构应组织进行齐云山风景名胜区防火专项规划的编制。

8. 在进行有效预防,并能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自然

资源和文化资源及其价值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度恢复或者再现自然过程,可以

适当疏导自然火。

9. 针对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点较多,加强防火队伍,消防器材建设。

第八十一条 森林病虫害防治󰀃

1. 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根据森林分布设置病虫害监测站,不

定期地监测风景区内的森林植被。

2. 突出防治重点。根据森林病虫害的病情、虫情变化,抓住有利防治时机,

及时开展石山森林重点病虫害及经济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 加强检查指导。定期安排检查检疫人员到新造林地、义务植树基地开展

林苗木检疫与复检工作,消除病虫害安全隐患。

4. 做好森林植物检验检疫工作。根据需要购置病虫害测报仪器和药品、器

械、建设病虫害测报试验室、检疫检验室和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林木及木材

41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熏蒸除害设施,做好森林植被的检验检疫工作。

5. 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办法。

第八十二条 滑坡、崩塌等其它类型灾害󰀃

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为: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岩层、土层性质、构造特征

及破碎岩石稳定程度,科学进行雨量预报,特别加强暴雨时期对内涝地区观测,

制定防灾预案。积极实施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防治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所有游览设施和村镇在进行建设活动前,必须严格按照“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报告”的要求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确保在地质稳定基础上建

设。避免在滑坡体、断裂带及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上进行开发建设,确保游客

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八十三条 防洪规划󰀃

1. 防洪等级与设防范围:按照《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城市防洪工

程设计规范》CJJ5092确定防洪等级为三等,设防范围为整个齐云山风景区。

2. 河流防洪标准:规划确定横江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3. 设防方案:

1对原有防洪堤坝进行改造,根据地形变化和景观需要,分段修筑多

样化防洪堤。此外,全面整治横江、紫溪河,结合行洪要求,拓宽河道,保障水

流通畅,并进行河道疏浚等工程建设。在河道两侧采取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

2加强云岩湖水库、五老峰水库的安全维护,充分利用现有水库、湖

泊、堰塘、洼地的蓄洪或滞洪功能,提高洪水调蓄能力,削减洪峰流量。

3由于规划区域地处山地,并且现状拥有众多沟渠与水系连通,规划

设计将沟渠加以改造利用,使其即发挥防洪排涝的作用又具有景观水系的功能,

同时应使内部水系沟通。

4持续开展水文资料的收集等基础科研工作,划定重点防治区。

5结合自然资源监测系统与综合信息传输网建设水文监控预警系统,

适时采取防治措施。

6在水体上建设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利工程,应当符合防洪的要求。

7加强陡坡、峭壁区域的保护,严禁破坏植被,防止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

8风景区管理机构应组织进行横江整治及防洪专项规划的编制。

第八十四条 防震规划󰀃

采取就地疏散和集中疏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置停车场地,严格控制建筑

间距,适度保留开敞空间,保证绿地、广场、停车场的避震、疏散功能。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1992年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范围,抗震设防基本

烈度为6度,重要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按7度设防。

42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八十五条 消防规划󰀃

规划结合渭桥乡镇区布置消防站一座,山北考虑以齐云山镇设置的消防站服

务为主。

第八十六条 雷电、冰冻雨雪防治规划󰀃

防灾规划遵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防雷击、防震、防雪灾

等自然灾害的工作。

第八十七条 安全系统规划󰀃

1. 安全保卫

安全系统规划包括:交通安全规划措施、旅游安全规划措施、旅游区治安规

划措施等方面。

(1) 交通安全规划措施

① 重视特殊地段的道路交通安全,在游览道瓶颈段、危险段和风景区游人

密集区增设防护设备(如:防护栏),并配备专职人员。

② 建立突发性特殊天气情况下的道路交通管理应急预案,配备完备的道路

清障设施,保持交通的畅通。

③ 加强对司机、游客的交通安全教育,在适当的地域建立交通安全广告牌。

(2) 旅游区、景点旅游安全规划措施

① 结合旅游区、景点的开发要求和分期开发程度,应在一些关键地段设立

护栏、扶手或其他安全设施,对在某些地段的观景台要严格执行容量控制。

② 对游乐项目,一定要确保设施的质量,严格遵守设施的载客能力。

③ 在各危险段设立醒目的标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④ 景点、宾馆饭店,按规定配备好安全设施,并对各类旅游设施进行定期

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正常运行。

⑤ 建在林中的旅游服务设施,要考虑在雷雨季节旅游避雨的安全,确保山

区建筑物安全。

(3) 旅游区治安规划措施

① 建立旅游区治安管理体系,设立治安点,负责社会治安工作。

② 建立旅游区的治安巡逻制度,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各类问题。

③ 在各公共场所设报警点,宾馆饭店以及公共娱乐场所设保安人员,确保

游客人身安全。

2. 紧急救护

旅游区的紧急救护规划措施有:

(1) 结合项目建设,设立医疗所,并配备专业医疗设备、急救车辆和医

护人员;各主要游览区设立急救点,配备专职的救助人员,以增强医疗急救功能,

为游客提供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救护服务。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十四章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第八十八条 风景区土地利用调控原则󰀃

1. 突出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

2. 保护各类风景游赏用地、林地、水源地。

3. 综合分析各地块的特色,确定规划功能与性质。

4.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

第八十九条 风景区土地利用分类调控󰀃

为协调风景游览与农业生产之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自

然地理特征,景源评价结果和土地利用现状,将齐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用地类型

划分为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地、

耕地、水域等九类,根据性质分别进行引导和控制。

风景游赏用地:主要是指向游人开放并且游览欣赏对象集中区的用地,包括

风景点建设、保护和恢复用地,以及野外游憩用地。规划因地制宜,将风景游赏

用地面积扩大,用地比例达到风景区总用地的7.97%。

游览设施用地:指直接为游人服务而又独立于景点之外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用地。针对现状游览设施缺乏的问题,规划结合游赏活动、用地条件,灵活配备

游览设施用地。在景区的一些主要出入口布置了游览设施用地。游览设施用地主

要安排购物、餐饮、导游和出入口管理等内容。规划的游览设施用地共97.42

顷。其中云岩湖旅游设施用地范围北起岩坑村南至下坞组,西达呈坑村,东至岩

坑东侧八百米带状谷地。状元湖旅游设施用地范围位于状元湖东侧平坦谷地。

地范围详见土地利用规划图)

居民社会用地:指风景区内的村、镇、城居民点以及风景区管理机构用地。

规划后127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在风景区北部横江片、南部山麓保留

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对位于核心景区内的农村居民点应一律予以迁出进行集中

安置(月华街除外),严格控制景区内的居住用地。外迁居民,在风景区范围外

的村镇就近安置。其中,风景区管理机构用地:规划风景区管理机构用地仍位于

齐云山镇。

交通与工程用地:指风景区自身需求的对外、内部交通、通讯与独立的基础

工程用地,面积为10公顷。

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和灌木等林木的土地。规划严格保护现有山林地。

耕地:依据风景区性质,规划大面积减少现存耕地,改建为林地。

水域:指风景区内未列入景观单元的的水面,包括横江、水库、湖泊水面等。

14-1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现状与规划土地利用统计表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合计 风景区规划用地 63.97 63.97 100.00% 100.00%

风景游赏用地 1.57 5.1 2.45% 7.97%

面积(km占总用地

2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44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游览设施用地 0.15 0.97 0.23% 1.52%

居民社会用地 1.3 1.27 2.03% 1.99%

交通与工程用地 0.09 0.27 0.02% 0.42%

林地 48.81 45.49 76.43% 71.11%

园地 1.64 1.64 2.56% 2.56%

耕地 8.08 6.78 12.63% 10.60%

草地 0.28 0.5 0.44% 0.78%

水域 1.95 1.95 3.05% 3.05%

滞留用地 0.1 0 0.16% 0.00%

第十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十条 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1.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基础上,

优先抓好重点区域,集中力量改善生态不利区的突出问题,力争在短时间内有突

破。

2. 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建立科技支撑体

系和信息监测网络,釆用现代化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

水平。针对各景区实际情况,合理釆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

发挥综合治理和开发的整体效益。

3. 坚持环境保护、景观建设与生态产业相结合。对溪流源头区域、重要水

源涵养区、水土保护区实施重点保护与管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构筑与生态环

境相协调的生态经济结构;帮助风景区居民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4. 坚持环境恢复与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树立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

断提高居民对生态重要性的认识,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深入人

心。

5. 坚持政府投入、居民参与相结合。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利用国家配套工

程基金;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

境建设资金。提高景区居民意识,为改善自我生存环境而重视生态建设。

第九十一条 环境保护对策󰀃

1. 加强法律建设,做到有法可依和依法处理。应制定《齐云山风景名胜区

景观与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使对风景区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景观行为的处

罚等有法可依和依法处理。

2. 加强保护宣传。加强保护法律、条例和环保知识的宣传,通过各种宣传

方式和途径,如电视公益广告、警示标牌、保护手册、宣传车等进行广泛的保护

宣传,不断加强游人、旅游管理人员,当地居民、干部等对资源、生态、环境等

的认知程度,使人们积极地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3. 严格遵守审批程序和科学审查制度。严格风景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审

批程序和科学审查制度,尽量避免不合理、不科学设施的建设;对已建成的不合

45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理设施,可拆除的应坚决拆除,不可拆除的应采取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改造。

4. 全面勘查,适时监测,防治地质灾害。全面勘查风景区内的绝壁和危石、

危岩,并进行危害分级评估,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危险级别的排除和加固方案,

并实施加固处理;为做好崩塌、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较大地质灾害的预防

工作,对各主要危险地段,在专业勘查的基础上,定期检查,重点监测,制定相

应疏散措施;设置紧急避险或疏散场地,并据各景区的地理位置和游人分布等情

况,建立若干卫生急救站。

5. 加强科学调查和研究。加强对风景区内各类景观景物的科学调查和研究,

对生态敏感性较高的景源,制定或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保护,防止外部环境对景源

造成的侵蚀和破坏。

6. 重视对各类旅游活动的科学管理和引导。根据风景区资源和环境特征,

选择旅游活动项目,严格限制开发可能破坏景观、污染水体和空气的旅游活动项

目,控制游人容量。

第九十二条 噪声、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1. 充分利用植物吸尘、吸音的功能,在停车场、公共建筑、村屯周边、景

区道路和公路两旁种植乔、灌、草等植物,建成天然绿化屏障,以降低噪声。

2. 景区以及周边的生活服务设施噪声不能超过控制标准。采取必要的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噪音。

3. 严禁外部车辆进入景区,外来车辆集中停放在入口停车场。

4. 调整能源结构,禁止使用燃煤,避免直接焚烧秸秆,普及推广液化气、

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空气污染。

5. 游览、娱乐设施要合理布局,不同功能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间隔,或利

用隔离带相隔,以免相互干扰。

第九十三条 水环境保护措施󰀃

1. 建立和完善主要景点和旅游服务点的污水处理设施,避免生活污水露天

排放,严禁垃圾、废水等污染物直接排入河流,完善水污染的监测措施,并控制

农药、化肥的使用。

2. 严禁向风景区内所有水域排放污染物,严禁污染型旅游项目的建设。

3. 定期清理水面上的枯枝落叶和漂浮物,保证河水的清澈和洁净。

4. 严格控制游船的数量和游船的种类,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禁止使用有污

染、噪音大的游船。

第九十四条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1. 旅游垃圾、固体废弃物要集中收集,并统一运到休宁县垃圾处理场进行

无害化综合处理。严禁随意堆放建筑垃圾、旅游垃圾。

2. 加强废旧电池、医疗垃圾等危险废弃物的环境管理,进行分类回收、分

类处理,不能与生活垃圾混合,防止重金属、有害病菌污染土壤。

3. 加强风景区内垃圾转运站防污措施。建立垃圾废液的收集系统,及时清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运垃圾,定时喷洒生物除臭剂,加强垃圾转运站周围的绿化,形成屏蔽作用并净

化周围空气。

第九十五条 环境建设与保护措施󰀃

1. 风景区内所有古建、文物、山石、水体、土壤、植物、动物等,作为风

景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得任意毁损。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

流失,重视生物多样性培育,禁止狩猎,注意山林防火。风景区内的陡坡山地,

坡度大于25°的耕地坚决还林,2025°的逐步还林。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林和

果木林,不断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量。

2. 风景区内及联系风景区的游览道路建设,不得任意开山取石、挖土烧砖,

破坏景观,对陡坡悬崖、岩洞、岩石等地貌加强管理,避免滑坡坍方。各项旅游

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新建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减少建设对于地貌植被的破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和风景名胜资源。

3. 加强各类景观的保护,杜绝任何破坏性建设。在景观内建设服务设施应

与景观环境协调统一,在景区的保护范围内只允许开展相应的活动和项目,禁止

一切影响保护环境风貌的活动。

第十六章 分期发展规划

第九十六条 分期建设󰀃

根据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景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游人发展与设施投资、居民

社会与管理条件等三者的协调发展,以及风景区的结构特征和风景区的可持续发

展,规划确定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建设分为两期发展。分别为:

近期(2015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第九十七条 近期建设规划实施重点󰀃

近期至2020年实现近期规划目标,按照35年逐步规划实施。近期应充分

利用现状风景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对已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一定规模的景区、

景点进行充实完善。同时进一步整治优化环境,改善服务设施,使风景名胜区有

一个较好的景观风貌,提高档次和水平。结合景区居民点的搬迁和村庄改造,

重点的开发建设新的景点,突出景区的特色。发扬道家文化特色,进一步优化风

景环境,全面提升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形象和游览魅力。

1. 完成对靠近横江一侧的景区、景点的维修和建设。

2. 完善景区道路系统、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

3. 加快如道教文化展览馆、道家养生馆等形式的道教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

4. 加快对楼上楼景区、云岩湖景区景点的建设。

5. 积极培育风景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生态环境,控制风景区的环境污

染,加强风景区内的历史地区、古建筑的保护。

47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6. 理顺风景区的管理系体制,形成统一、高效、灵活,具备良好操作性的

风景区管理结构,积极培养人才,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加强法制建设,制定相关

法规,使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道路。

第九十八条 远期建设规划实施重点󰀃

进一步调整充实游憩项目,改善游赏环境质量,提高服务接待水平,形成功

能配套,结构完整的风景名胜区。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山水风情特征,融休憩娱

乐,健身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1. 完善云岩湖、南山等景区的景点建设与景区游赏设施的开发。

2. 完善风景区内所有规划道路的建设,特别是景区车行游览道与一级游步

道的建设。

3. 完善风景区内索道的建设与改造。

4. 完善风景区“一主两次”(一主为岩前,两次为渔亭、岩坑)的旅游服务

区的开发,以及景区内各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

5. 完善道教文化内容的打造。

第九十九条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项目󰀃

表格 16-1 近期保护建设项目表

项目 序号 名称 地点 规模投资主体

勘界和

景区详

细规划

设计

2

完成各景区和农民居住点详细规划设计

和报批工作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 政府投资

横江沿江驳岸 政府投资 3 生态驳岸改造

景区主次干道 政府投资 4 道路景观改造

景区山林区域 政府投资 5 景区林相改造

岩前服务区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6 文化景观工程

政府投资 7 保护古树名木 景区古树名木

政府投资 8 月华街整体改造与修缮 月华街景区

政府投资 月华街景区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月华街景区 10 索道站至南坑桥段生态护岸治理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月华街景区 11 月华街至紫云关、白云观等处游步道建设

政府投资 月华街景区 12 太素宫一二进殿修缮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楼上楼景区 13 状元湖景点建设及接待设施建设

政府投资 云岩湖景区 14 天桥岩景点复建

政府投资 云岩湖景区 15 骆驼峰景点建设及云中瑞精舍复建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横江田园风光带

招商引资 旅游服岩前服务区 17 祈福大道及太极广场

政府投资 1 确定风景名胜区范围、标立景区界桩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

环境整

9

九里十三亭步道整修、亭阁维修及沿线林

相改造

景点建

设与改

16

横江田园风光带沿线生态景观恢复及保

48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务设施18 太岁宫 岩前服务区 招商引资

改造

19 云岩湖综合旅游服务区建设 云岩湖景区 招商引资

20

棋盘石、五老峰、洪坑、渠口等旅游点建

招商引资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月华街景区 21 文昌阁文昌山庄整体改造复建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22 渔亭镇内村庄撤并搬迁

搬迁

370

搬迁

478

搬迁 会建设

1293

23 齐云山镇内村庄撤并搬迁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

居民社

24 渭桥乡内村庄撤并搬迁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

25 岩脚村景观整治改造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横江田园风光带

26 塘头村景观整治改造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横江田园风光带

27 齐云山镇-飞云亭索道运量提升改造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岩前服务区

28 风景区换乘中心生态停车场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岩前服务区

29 月华街景区给水工程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月华街景区

市政基

础设施

建设

30 月华街景区污水管网及楠木谷步道工程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月华街景区

31 完善景区公交系统 政府投资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

32 坞溪、南坑码头建设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横江田园风光带

33 云岩湖沿线码头建设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云岩湖景区

34 五老峰-棋盘石旅游公路延伸建设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楼上楼景区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

政府投资+招商引资

第一百条 详细规划编制的重点区域或地段󰀃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所含区域较大,需要分景区不断强化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具体划分如下:

1. 月华街景区:月华街整体地段、五老峰水库地段、九里十三亭地段应编

制详细规划。

2. 楼上楼景区:楼上楼与仙人挂画等核心景区地段、状元湖地段、棋盘石

地段等应编制详细规划。

3. 云岩湖景区:云岩湖旅游服务区地段、水库大坝地段、天桥岩与天泉书

院地段、灯笼峰地段、大龙井地段等应编制详细规划。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十七章 规划实施及保障措施

第一百零一条 加强风景区管理机构的职能󰀃

加强风景区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赋予相应的行政执法职权,健全综合

执法队伍,加强对风景区资源的保护。强化执法监督检查。

第一百零二条 协调风景区范围内各项规划󰀃

在齐云山风景名胜区这一法定区域应以风景区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相关行

业部门(城乡建设、旅游、文物、林业、农业、土地、环保、交通、水利等)的

专项规划必须与风景区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一百零三条 强化风景区建设的规划管理󰀃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内各项建设活动必须依据风景区总体规划进行详细规划

与设计,并征求风景区管理部门意见,由相应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进行审

批,核发一书两证。

第一百零四条 加快详细规划的编制,实施近期规划󰀃

加快落实风景区的近期规划,依据总体规划要求编制近期实施项目的详细规

划。将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环境恢复、设施建设纳入黄山市“十二五”

规划之中。

第一百零五条 增加对风景资源保护的投入󰀃

将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生态恢复作为黄山市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

一项重要内容。由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推动风景区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百零六条 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合宜的风景区发展策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适合风景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恢复的居民社会调

控、地区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建设、风景资源有偿使用与特许经营、居民劳动就

业与利益分享机制等管理政策。黄山市政府应出台相应扶持政策,配合规划的实

施。

第一百零七条 延续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培养󰀃

在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已有较好的科研基础上,继续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

被科学抚育、动物调查保护、经济作物改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自然科学的研究,

同时加强在旅游宣传展示、游客疏导组织、旅游安全、灾害预警等服务管理信息

系统的建设。加强相应科技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效管理

的队伍。

第一百零八条 尽快制止风景区的违法、违章建设行为󰀃

对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各项建设与破坏环境的生产项目进行检查,尽快以

市政府通告形式制止风景区内存在的各种违法、违章建设。

50

东郭先和狼的故事-不可替代的近义词

齐云山风景区总体规划pdf

本文发布于:2023-11-26 15:2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9833472270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齐云山风景区总体规划pdf.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齐云山风景区总体规划pdf.pdf

标签:安徽齐云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