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例子
1、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
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
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
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
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
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
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
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
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
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
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
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
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
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
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
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本文发布于:2023-11-26 09:0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9607962268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例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例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