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个人礼仪教育内容
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
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
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
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这些都充分说明“礼”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儿童一代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
希望,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小学4-6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掌握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
●掌握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俗
●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交往礼仪
●孝敬父母长辈
●学会倾听他人
●知道餐桌上的基本礼仪,文明就餐
●掌握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做到集会时按时入场,遵守会场要求
●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
初中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理解学习礼仪的意义
●掌握与人交谈时的礼仪要求
●掌握在公开场合发言的礼仪
二)交往礼仪
●理解父母,懂得感恩
●掌握使用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书信的礼仪
●做到集体活动时能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要求
●掌握拜访接待的基本礼仪,能热情、大方地与他人交往
●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
●能宽容、礼让他人
●在公共场所文明交流,不干扰他人
实施途径
学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
程,注重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
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要重
点讲述。
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其他课程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适时进行文明礼
仪教育。
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二)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
文明礼仪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地各校要根据《中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
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
惯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不断开辟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
题的教育活动。
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辩论会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
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等契机,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站、图书阅
览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
充分发挥学校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社团组织、业余党校等团体组织的作
用
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
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
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福利院、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
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五)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礼仪常识
一、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
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三、就餐礼仪
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
父母、长辈“慢吃”
●5、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四、穿着礼仪
●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2、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
分头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4.按学校规定穿校服
五、尊师礼仪
●1、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
见”
●4、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
●5、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六、同学交往礼仪
●1、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
再见”等礼貌用语
●2、同学间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
●3、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4、向同学请教问题,问前要用谦语,问后要道谢
●5、不给同学取绰号,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
七、升旗礼仪
●1、升旗时,要身穿校服,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队礼
●2、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要洪亮
●3、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八、活动礼仪
●1、参加集体活动要准时,遵守秩序,不随意走动,不随便说话
●2、在大会上发言时,要先向师长、同学或听众致礼,发言结束时要道谢
●3、观看演出要提前入场,观看时聚精会神,要适时、适度鼓掌,不起哄,
不喝倒彩。主持人宣布演出或比赛结束后,有秩序地退场
●4、活动中不吃零食,不在场内留下杂物。野外活动要集体收拾处理垃圾,
保护好环境卫生
九、接待礼仪
●1、有亲戚、朋友、老师、同学来访,要热情接待,主动招呼,接提亲人
或朋友手中的物品等
●2、对来客要主动让座、端茶送水,接递物品要用双手
●3、客人走时要起身道别,要送到门口
重要意义
礼仪是与人相处的基本
●1、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独立、自信心以及尊重他人。礼仪教
育可以让幼儿的言行举止都得体,培养出良好的文明修养。而一个素质且有教养
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受到欢迎,在交往处事方面也会表现出色,并且良好的素质
可以给他带来很多的发展机会
●2、礼仪的教育还可以利于幼儿专注力以及纪律感的培养。幼儿学好礼仪
有利于在公共场合约束自己,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会做一些破坏公共秩序的事。
另外,良好的礼仪还会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也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一种办法
●3、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情绪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影响,良好的
礼仪可以帮助孩子控制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
●4、在家里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礼仪可以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别人:一个本质高、有教
养的人,必定有杰出的文明涵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而当孩子
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构成了杰出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收,受大家
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开展时
机,然后让孩子逐渐构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往来、处事的才能。
本文发布于:2023-11-25 20:51: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9166732350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小学生个人礼仪教育内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小学生个人礼仪教育内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