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申报材料

更新时间:2023-11-25 16:19:03 阅读: 评论:0

元旦绘画作品-科学小故事大全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申报材料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猜一成语)

2013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申报材料

同泽共惠联校企 融会通浃育栋梁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竞争力综合展示

一、基本条件

我院就业率连续11年达到90%以上,2008年——2013

年连续6年初次就业率列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第一名。近4

毕业人数均在3000人以上,一次就业率连续达到90%以上。

1、促进就业的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的措施

制定了《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暂行规定》《毕业生就业

工作评选先进及奖励办法》,加强就业工作资金投入。

2、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3210”的工作方法

坚持三个适应 构建两个体系

发掘一个资源 实现零距离就业

二、校企合作成效

1、构建2个”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1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模式、“3.5+1+0.5”卓越现场工程师

培养模式

2、探索4个”校企合作、引厂入校的新模式

股份制校企合作校中厂)模式 校企合作师资培训

模式

校企合作对外技术服务模式 校企合作专家咨

模式

0

3、专业设置特色鲜明,符合市场岗位需求

一是建立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二是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

制。三是搞好新专业开发建设。

4、专业能力培养硕果累累,斩获各项大赛荣誉(详见

正文)

三、毕业生表现

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建集团、中铁集团、中交集团、

远洋集团、黑龙江省建工集团、华北建设集团、国都建设集

、深圳中海监理有限公司、龙建路桥有限公司等大型知名

企业。

同泽共惠联校企 融会通浃育栋梁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竞争力综合展示

201310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形势

变得日趋严峻。如何在实现高就业率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

增强院校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能够迅速融入业界并受到

行业企业的青睐和认可,是我院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探索的

重要课题。现将我院部分做法进行展示,以期与众交流。

一、基本条件

我院就业率连续11年达到90%以上,2008年—2012

连续5年初次就业率列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第一名(教育厅向

社会公布)。近5年毕业人数均在3000人以上,一次就业率

连续达到90%以上。(佐证材料可见黑龙江省政府网、东北

1

网、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省教育厅及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历年

来一次就业通报文件。如:黑龙江省教育厅连续三年经“高

校——教育厅——第三方”三级统计核查方式,向社会公布

初次就业率情况(2011年新闻通稿、黑教学函„201194

号、2013269号等)我院均排同类院校第一名,同时被黑

龙江省教育厅评为招生就业先进单位,2011-2012年度我院

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院校。(附文件、照

片)

年度 2010 2011 2012 2013

3729 3910 3656 3748

95.12% 92.15% 98.17%94.06%

省内第一 省内第一 内统计)

毕业生人数

初次就业率

省内第一

2013年我院3656名毕业生,初步统计初次就业率为

98.17%其中有600余名毕业生到中国500强企业就业,1937

人在全国一级企业就业,专升本235人,在史上最难就业季,

初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再创新高(我院统计,黑龙江省还未

向社会公布)

1、促进就业的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的有力措施

一是制定了《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共分为6

49条,涵盖了就业工作职责分工、就业(顶岗实习)管

理、就业程序与手续办理、就业经费及工作监督等方面的内

容。

二是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评选先进及奖励办法》

《办法》涵盖了评选范围、评选条件、评选办法及程序、奖

2

励办法、奖金使用范围等主要内容,对具体评选办法、申报

条件、人数做出了详细规定。

三是加强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近年学院将就业工作专

项经费预算提高到年度全校学生学费的2%以上。就业工作

经费的使用要求专款专用,科学合理,主要用于实习就业市

场建设、就业指导、供需见面会、就业宣传、学习培训、表

彰奖励等就业工作。

2、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思路及方法

一是坚持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确定办学指导思想,实现

两个需求,一个目标学院办学思想为生活即教育,社会

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两个需求指学院能够满足不同

层次、不同类型学生上大学的需求;培养学生能够满足行业

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一个目标指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

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目标。

二是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适应”,深化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实现教学做合一。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专

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课程标准制定等职责,从而实现

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我院打破传统,

开发了“1363”1个团队、3个阶段、6个步骤、3段认证)

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按照真实性、生产性、示范性、开放性

教学、培训、鉴定、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为

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目标,与企业联

合建立校厂一体实训实习基地,形成了集职业能力训练、

3

职业培训、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建立双

导师制、师徒制,学生毕业实践答辩工作在实习现场进行,

以企业专家为主组成答辩委员会给出综合评定。

三是坚持学习过程与综合素质培养相适应”,全面提升

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院积极推行四能四证制度: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方法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就业发展能力等四大核心能力,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职

业资格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认证

证书。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所)3个,具备21

鉴定资质。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四是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体系。实施就业

把手工程。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院长任组长,

同时建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队伍,确立统筹协调、层层落实

的工作体系。

五是构建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为学生开设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与创业》等课程;进

一步完善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

指导,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就业障碍,成功就业。

六是积极践行实习就业一体化,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

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院方、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要求和培

训计划。目前学院与中国建筑总公司、中海外、中铁、中冶、

省建设集团等国家特大型、大型建筑企业共建345个校外实

习基地,从根本上保证了每年近4000学生的顶岗实习及就

业。

4

七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宽就业道路。发掘校友的社

会资源,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校企合作成效

1、构建符合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我院自1998年始创“2+1”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2”以学校为教育主体,按照工作过程逻辑构建教学内

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多元的教学模式构建学习领域

和学习情境,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通过完成真实的工

作任务、项目,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职业基本能力。

“1”以企业为教育主体。把学生安排在管理模式先进的国内

500强为主的大型企业、建筑市场发展健康的地区和有代表

性的大型工程项目中,以员工身份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以

师傅带徒弟的形式顶岗实习1年,充分培养专业能力、社

会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充分发挥企业、学校

两个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了毕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

顶岗即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实践CDIO国际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

人才。有三个专业按照CDIO国际工程教育能力对人才培养

大纲进行职业能力分解,重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教育、

工学结合“3.5+1+0.5”卓越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

学习实训3.5年,主要是通过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素质、

职业基本能力等;在企顶岗实习1年,使学生感受真实的企

5

业环境,明确就业岗位方向;毕业前回校专项培训0.5年,

总结、凝练“3.5+1”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

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筑业培养施工、

管理一线的创新型高素质卓越现场工程师。

2、探索校企合作、引厂入校的新模式

一是股份制校企合作(校中厂)模式。我院与黑龙江

省建设集团签订股份制合作协议,由省建设集团分别建立全

套钢结构设备生产线1.5条和外墙彩钢装饰砖生产线1条,

该项目由省建设集团投资,我院以设备入股,甲方免费向乙

方提供生产用地,乙方在甲方提供场所进行生产加工,无偿

提供一体化教学服务,保证为学生生产实训提供一切便利条

件。按双方所占股份,以单项工程利润进行利益分配。

二是校企合作师资培训模式。我院与黑龙江省建设集

团达成协议,利用省建设集团的科研优势,抽出我院具有扎

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同省建设集团专

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科研项目(包括科研、教材编写等)研

究与开发。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边实践边学习,

把行业和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

三是校企合作对外技术服务模式。在理事会框架下,

建设成立市政工程技术研究所、能源利用技术研究所等5

对外技术服务实体,为企业解决工程中技术难题和质量通

病,既创造价值,又锻炼了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

四是校企合作专家咨询模式,成立办学理事会。成立

学院和各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

6

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职责。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共育、

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发展。

3、专业设置特色鲜明,符合市场岗位需求

学院按紧贴市场设专业,校企合作建专业,培植特色

强专业的思路,专业设置与哈尔滨市第二、 三产业结构和

五大新兴产业(建筑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电

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酒店旅游服务产业)相适应,与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振兴规划相适应。现有国家重点专

6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

一是建立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设

置专业,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就业前景好的

专业(如能源方面、新农村建设、高新技术等)

二是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体系

实施动态管理,使招生专业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对一次就业

率、一次报到率低于90%的专业亮黄牌 对连续三年一

次就业率、一次报到率低于90%的专业亮红牌,予以撤销

或合并。

三是搞好新专业开发建设。认真做好人才需求调研,及

时掌握市场人才需求状态,做好专业开发准备,建设一批走

在市场经济发展前沿、引领职教领域专业发展的新专业。

4、专业能力培养硕果累累,斩获各项大赛荣誉

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技能大赛共获奖项214

项,其中建工学院学生获全国高职院校鲁班杯建筑识图技

能大赛团体特等奖,1名特等奖,2名一等奖;获第四届黑

7

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优秀团体奖;建筑学院古建筑专

——“民俗文化店方案设计荣获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教

育建筑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大赛金奖、获教育部全国农业职

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二等奖;环艺学院学生获全国高职

高专教育建筑设计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大赛奖项3项;建经

学院学生获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总

决赛综合项目管理一等奖、第四届广联达杯全国高等院校

沙盘大赛总决赛二等奖4人、获第一届共友杯全省职业院

校技能大赛专业比赛学生一等奖1人;市政学院学生获国家

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能大赛二等奖;材料学院学生获2013

黑龙江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奖项多项;计通学院

学生获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国家三等

奖、国家级优秀级奖,全国平面设计大赛奖项;艺术学院学

生获第九届黑龙江省大学生冰雕比赛一等奖人;商务学院

学生获国家导游大赛高职组导游讲解赛项中文组奖项、 黑龙

江省高职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一等奖;在数学建模竞赛

上获得国际三等奖一项、国家二等奖两项、省级一等奖多项;

获第八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铜奖4

个。

三、毕业生表现

毕业生就业区域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

圳、青岛、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建

集团、中铁集团、中交集团、远洋集团、黑龙江省建工集团、

华北建设集团国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中海监理有限

8

公司、龙建路桥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政工程公司等大型知名

企业。就业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满意度连

续多年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对就业满意度连续多年均

保持在95%以上。

1、学生普遍敬业爱岗,职业技能素质获得企业的广泛

好评

宁长城,2011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就职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先后担任材料员、材料副科长、

材料科长等职务,一直坚持战斗和指挥在生产第一线。在工

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1年获得公司年度

优秀员工2012年获得公司物资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自任职以来,参与承建工程近百项,善于学习,肯于钻研,

勤于思考,严格执行承包合同,认真履行合同承诺。所在项

目商誉不断提高,得到企业各方面的好评。同时十分注重做

好组织协调工作,做好项目中各工种合格专业之间以及建

设、设计、勘察、监理、质监等单位的外部协调。20137

月被任命为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沣渭站材料科长(兼任

长安站材料科长)

潘海龙,2011年毕业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010

6月被分配到哈尔滨天祥电子有限公司。由于技术水平高、

工作表现佳,调入哈尔滨冠玺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其他员

工学历全部为统招硕士及以上,只有潘海龙是高职毕业生

进入新环境后,他的项目开发板焊接工作无人替代、无人能

比。由于实习期间项目开发经验的积累和在校期间扎实的专

9

业基本功,很快得到领导赏识,被任命为项目经理,带领着

由硕士们组成的开发团队,承接了很多研发项目,工作业绩

十分突出。

攀,2012年毕业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任中建

一局华北建设有限公司土建工程师。我是高职生,我用我

的坚守勤奋和努力赢得未来!

2、毕业生经济收入普遍高于同类院校毕业生水平,职

业发展空间广阔

林丽,2008年毕业于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专业,现就职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被中建一局集团建

设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聘用。在就职公司总部投标期间参与国

内众多标志建筑的投标工作,例如中国石油大厦、北京来福

士广场机电供应及安装分包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

程等。2009年底,主动申请下项目进行实战,在无锡工作期

间同时任职无锡清华创新大厦项目及无锡北广场交通枢纽

项目的商务经理一职,顺利完成了项目履约工作。2010年底,

调任至北美洲巴哈马海岛度假项目,任机电商务工程师,

年薪10余万元。

聂桂强,2010年毕业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现任中建六

局六公司生产经理,二级建造师,月薪5000元。

李丹,2012年毕业于服装设计专业,现任江西曼妮芬公

司技术和车间管理主管,年薪8万元。

方锡勇,2012年毕业于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现任阿里巴

巴商务网络平台商务摄影师,月薪1万余元。

10

,2010年毕业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现任中

建一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大项目部商务经理年薪15万。学

校给了我知识和能力,我用这些创造我的明天!

杨月仁,2010年毕业于建筑设计专业,现任北京森磊

源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建筑设计师,年薪15

万。昨天我在学校努力学习,今天我在我的工作岗位全力

以赴,明天我必将实现我的梦想!

以上案例在我院不胜枚举。

11

好好学习的句子-罗衣欲换更添香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申报材料

本文发布于:2023-11-25 16:19: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900343226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申报材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申报材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