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介绍

更新时间:2023-11-25 16:11:19 阅读: 评论:0

美国大学排名-水松林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介绍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深圳地铁14号线最新线路图)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一、是什么?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我国 2022 年教育部工作重点,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发

展的重要内容

1.具体内容包括:

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加快推 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数字资

源供给模 式,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深化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用,

发挥国家电视空中 课堂频道作用,探索大中小学智慧教室和智慧课堂建设,深

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

建设国家教育治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数据治

理、政务服务和协同监管能力。

强化数据挖掘和分析,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指导推进教育信息化新领域新模式试点示范,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

创新。

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进校园审核制度。

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2.教育数字化的核心:教育基础要素——教与学过程的数字化(两者并不可分的,

为同一事物的两个视角)

1)教师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案执行过程数字化。

2)学生的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案执行过程数字化。

二、为什么?

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深刻的战略背景:

1.数字中国战略的部署与实施,一个强大的数字中国必然需要一种高度适应数字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数字教育作支撑。(应对数字化发展大势,助力培养适应未来

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并重的创新型人才)

2.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谋划。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

群众的高品质、个性化学习需要,这就必然要求信息化全面赋能教育,供给“更

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多选择、更加便捷、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教育服务。

(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通过引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教育内涵式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3.中国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征和核心

指标,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的速度和质量。

三、怎么做?

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建设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

第二,把服务学生学习、服务教师备课和教学、服务学校管理、服务教育研究,

以及未来服务教育改革这五大功能,作为教育资源中心的重要内容。

(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是教育部推出的教育数字化战略

行动取得的

阶段性成果

1.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什么?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教育

服务共同富裕。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也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

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努力打造永远在线的网上课堂。”

2022 3 28 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宣布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正式上线。该平台是一个综合集成的总平台。目前已经上线 4 个平台: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效支撑“双减”和“停课不停学”。实现优

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2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的欣途教育 办学特色;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职业院校将突破传统的“围

墙”限制,成为形式上 更丰富、本质上更自主、时间上更弹性、内容上更定制、

方式上更混合的“技术技能学习 中心”为学生提供智能开放教学及实训环境。

3)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永远在线的“金课堂”。建设目标:汇

聚国内外最好大学、最好老师、最好课程,成为全球课程规模最大、门类最全、

用户最多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4)国家 24365 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一站式服务助力毕业生就业

将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互联网+就业”服务,目前已汇聚比

较丰富的就业资源。

(二)教育数字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与科技)

1.当下教育数字化存在的挑战 / 问题?——【作为过渡句】

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

复杂性、不确定性,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科技与教育融合的

进程依然存在挑战。【当前问题】

1)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存在认知偏差,比如高估人工智能即时作用而低估其长

期效应。

2)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有待提升,特别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群体

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应用场景泛化,尚未考虑区域、校际、班级的差异

和学生发展规律,技术供给与教育中的场景需求难以持续互动与演进。

4)学习环境缺乏跨场域的连通性,导致学校、家庭、场馆等学习环境难以协

同联动。

5存在“数字鸿沟”特别是“使用鸿沟”表现为优质数字资源利用率低、

信息技术支持服务能力不足。

2.教育数字化转型如何系统化推进?——【看标题和红色字就行】

数字化关键在于“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物”的层面

和“人”的层面协同推进,才能助力学习者全面发展,实现“由不能变可能,由

小能变成大能”。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应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

1升级改造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主要包括加快学校教学、实验、科研、

管理、服务等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

提升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室的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水平,升级传统技术设备和系

统,按需配备高清互动、虚拟仿真、智能感知等装备,打造具有良好体验的新型

课堂教学环境。逐步普及符合技术标准和学习需要的个人学习终端,支撑网络条

件下个性化学习。

2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面向各级各类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

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抓手,只有面向一线用户,遵循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

原则,才能有效汇聚易用好用的优质资源,为教与学提供全过程、智能化、个性

化服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体现,平台通过汇聚专题

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等各类资源,为广

大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公益性服务,为应对疫情、落实“双减”提供支撑。

3探索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推广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选课走班、

校际协同、校企联动等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协同育

人。在前期基础上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模式,

推进常态化应用。深入探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学应用,打造网络化、

沉浸式、智能化的新模式,探索将智能学伴、智能助教等融入学习环境,提供更

加适切的资源和服务。

4)提升教育大数据的治理能力。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已成必然趋势,需打造

教育数据大脑,建立统一、安全、便捷的数据交换通道,提升教育数据采集、分

析、挖掘等处理能力,并推动教育数据有序流动,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

数据共享。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分析,支撑科学决策,推动管理业务流程

再造,提高管理服务效率。促进政府和学校数据共享,实现校内外业务协同、教

育服务一站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5)实施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评价改革。评价改革是当前的难点,通过开展伴

随式数据采集,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创新评价工具,支持学生各学段全

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在技术成熟的领域,可推动招生考

试改革,尤其在艺考、研招等方面扩大线上考试比例,提高招考方式的灵活性,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探索规模化机考、无纸化考试。

6)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需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

能力,深入推进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持续扩大人工

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建立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和测评体系,开展动态

监测。推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知识进校园、进课程,支持开展各类信息化应

用交流与推广活动,提升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

7)实施教育数字化试点示范。前期教育部已经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人工智

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等一系列试点示范,以此为基础,围绕教育改革重

点问题和教育数字化转型难点任务,可布局面向幼儿园、中小学和中职学校的区

域试点,以及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学校试点,探索形成“双减”政策下基于智

能环境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基于国家平台的优质资源普惠供给机制、基于

大数据和区块链的教育治理模式、基于人工智能的考试评价改革方式等应用试点。

当前,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启动,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

趋势,我们要以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契机,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

育的深度融合,转换教育发展动力结构,促进教育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

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未来教育

(三)数字化教学转型,教师学生谁先行?——【教师怎么做】

精准教学是方向,教师先行要模式。数字化教学发展到今天,教师教学并不

缺工具和

资源,缺的是模式和方法。教学如何数字化,取决于教师的核心业务是否由数字

化工具做了不可替代的支撑。在促进更高质量发展的教学进程中,精准是每位教

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精准,需要更精准的学情分析,更契合的教学资源,

更符合教学风格的教学设计,更富有能力和素养培养的教学活动,这些整合到一

起,构建适合教师精准教学的模式。学情分析如何做,教学资源如何找,教学如

何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模式是发展过程中急需要研究和推广的。

习惯改变是挑战,教师先行需果断。传统的教学,教案是手写的,上课是用

板书的。

在信息化工具和平台的应用进程中,因各种原因,技术带来的获得感不足,

让教育数字化的进程遇到一些挑战。

在新阶段,数字化要前行,教师要采用融合并行的应用思路接受数字化,

发现技术 赋能教学的最亮点,从细微习惯的改变,让技术“嵌入”课堂,减少

犹豫和止步不前,果断尝试数字化。

习惯的改变体现在,能够让日常备课环节多些数字化资源的设计,日常上

课时多些数字化赋能的交互活动,日常作业设计时多些数据循证的理念……总之,

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是从一个个微小的行动开始的,要果断前行。

(三)数字化:为智能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赋能

如何培养智能时代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卓越教师?怎么答?

根本路径:要坚持应用驱动的思路,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新

技术在教师培养中的广泛应用,推动新技术与教师教育在学科建设、环境布局、

资源建设、教学方式、育人模式、文化创建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在具体的推进策

略上,可以从“五个维度”推进教师教育的数字化建设。

1.学科维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学科平台建设

整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聚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双驱动,建设“人工

智能+教育”集成攻关大平台;突破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教育等关键技术;实

施智能教育应用示范;推进智能技术赋能的教育评价改革

2.环境维度:建设智能化、沉浸式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优化校园网络,实现有线网、无线网和 5G 网络覆盖,大幅度提升教育网络

质量。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现实虚拟双融合的智慧教室和“云端一体化”的数

字化学习平台,打造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有机整合的学习空间,构建

课堂与课外的泛在学习环境,全面支持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和学习数

据等有机融合。加强数据中心能力建设,开发智能、快速、全面的学习分析系统,

建立高效、安全、灵活、敏捷的智能化运维保障体系。

3.资源维度:建构支撑一流教师教育的数字化资源体系。

重构学校教学资源。扩大资源供给规模。完善资源持续共建共享机制。

4.育人维度:建设数字化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信息素养融入培养标准;智能技术融入教学环境;学科交叉融入课程体系;协同

机制融入实践过程;数据驱动融入教学评价。

5.文化维度:建设数字化的党建思政和文化管理体系

(四)数字化育人转型,家长学校谁先行?

当让结合实例谈谈家长或者学校如何进行数字化育人?可作为例子参考个

性育人靠协同,家长先行占先机。目前,“双减”深入推进中,但背后依然有家

长的焦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每位家长的关注。在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要实

现个性育人,需要家校协同。

孩子的成长表现如何?关键问题有哪些?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学生的数字

化档案是否建立?智能时代背景下,育人理念已悄然升级,然而,服务教学、学

习的工具多,育人类的数字化服务并不多。北京师范大学研发的“AI 好老师”

是契合“四有好老师”理念的数字化服务工具,展现了基于互联网工具开展育人

的基本理念,在个性育人方面为班主任提供了工具。个性育人不是口号,需要每

个家庭和学校协同共进的过程,家长要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表现,

和教师一起,在个性育人上共同努力。

育人方法需发扬,学校先行服务广。每位家长在谈到育儿时,首先想到的总

是面临的各种问题,可见,家长育人方法急需充电。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可

以利用数字化服务弥补这个短板,比如数字化家长学校、线上家长讲堂等。学校

与家庭的双向互动,不单是为学生提供服务,而是从学生的成长体系中的关键角

色上着力,传递数字化育人理念,用“助力”解决“代替”。

学校的边界正在扩大,不再局限在有限的物理空间,而是借助数字化延展教

育的广度,给新时代的育人理念插上腾飞的翅膀,让育人更富有张力,展现多元

育人理念。

四、可以关联的理论知识

1.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网络教育

3.线上教育

致谢老师-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介绍

本文发布于:2023-11-25 16:1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998792261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介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介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