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责权利关系,充分发挥学
院开展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就业工作水平,大力促进毕
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十九大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
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学校主管、学院主抓、部门协同、全员参与”
的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管理能力水平,实现学生充
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总目标。学生就业工作处秉持“需求为纲,发
展是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按“研制标准、全程监管、绩效评
估、贴心服务”新的职能定位,厘清与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各自职责,
协同实施全程、系统、精准的学生生涯发展工程;大力拓展共建共享
共赢的就业市场资源体系;精心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校招综合服务平
台,确保全校毕业生年底总就业率达90%以上,就业质量稳中有升,
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争创一流学科提供强有力的
支撑。
二、校院责任清单
依据学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新思路及有关规定,学生就业工
作处(以下简称“就业处”)代表学校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制定标准、
加强监管、组织评估、做好服务;学院(包括所有有全日制普通毕业
1
生的学院、研究院、研究中心等人才培养单位,以下简称“学院”)
主要负责落实促进学生就业的各项具体工作。
学校与学院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
1.学校负责:
(1)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就
业指导课程”)体系,做好教学服务管理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2)策划、统筹各类就业指导活动,协同学院组织实施并做好
考核评估。
(3)制订毕业生就业典型、校友职业发展典型推荐标准,负责
编制典型的宣传和巡回报告方案并协同学院组织实施。
(4)制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标准,负责编制学校总
报告,协助学院编制分报告并做好评估反馈工作。
2.学院负责:
(1)支持政工干部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二)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
1.学校负责:
(1)编制年度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计划及经费预算,并协同学
院组织实施。
(2)制订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标准和规范,强化事前规划、事
中监管、事后评估,不断巩固、拓展、发展就业市场。
(3)有计划地组织各学院开展就业市场相关建设活动。
2.学院负责:
(1)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学者优势及校友资源自主开拓就
业市场并开展相关建设。
(2)不断创新就业市场/基地建设工作,并发挥市场/基地在吸
纳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训、校地(企)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就业市场建设活动。
(三)就业管理与服务
1.学校负责:
(1)编制毕业生生源计划、派遣方案,统计、上报和公布就业状
况,指导学院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签约备案、毕业派遣工作。
(2)编制就业政策、就业相关业务知识指南,并组织开展学院
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3)制订毕业生就业管理规定及具体细则,并协同学院教育引
导学生,规范毕业生就业行为和就业秩序。
(4)策划组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不断改善招聘软硬环境,为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双选平台,并协同学院做好相关推荐考察服务
工作。
(5)统筹安排来校招聘单位接待服务工作,协同学院组织好特
色学科专场招聘会和毕业生参加校外专场招聘活动。
(6)完善就业工作管理系统、网签系统、就业网、微信平台、
APP等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学院、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及上级主
管部门提供信息查询、数据统计、信息传送、就业咨询等服务。
(7)组织好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协同完善学生事务大厅服
务功能,统筹规划各类全校性日常就业服务工作,协同学院不断提高
服务质量。
2.学院负责:
(1)组织毕业生填报生源信息、派遣方案并按标准审验,按规
范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签约备案和毕业派遣工作。
(2)开展毕业生就业知识、就业政策及相关管理规定的宣传和
解读,引导毕业生诚信就业、文明就业、安全就业。
(3)协同做好校园招聘服务、招聘志愿服务和组织好特色学科
专场招聘会。
(6)积极承担/协办全校性日常就业服务或专项就业指导服务活
动,做好就业及职业发展典型选树、宣传总结、示范引领和经验推广
等工作。
三、工作创新
(一)创新领域
1.构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新模式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结构。改变由学院分党委书记、副书记、
辅导员等担任就业指导教师的单一结构,探索“学院干部+校内相关
专业教师+相关企业界、职涯发展界人士”队伍结构模式,选聘校内
相关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主管、专业培训师等
担任就业指导教师或兼职导师。
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块由职前教育向入
职教育延伸;教学目标由提升就业能力为主向提升职业发展能力为主
转变;教学方式由主要进行理论传授向实践教学转变;构建“生涯规
划与职业发展+求职就业实用技能指导+就业实习见习+职场适应”一
体化课程体系。除开好现有课程外,新开设“生涯发展/就业大讲堂”
教学专题,邀请校内相关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
主管、专业培训师等为学生开展生涯教育、求职指导和职场经验分享。
2.构建“学校统筹面+学院自主开拓点”就业市场建设新模式
依据《关于支持学院开拓就业市场相关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
学校统筹谋划注重面、学院组织实施侧重点、全员多方参与的开拓市
场新模式。各学院逐渐成为就业市场开拓、毕业生跟踪调查的主体,
5
重点围绕促进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充分就业走访用人单位,
不断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并将历年来毕业生需求量大、吸纳人
数多的单位发展为就业实习实训基地。突出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开发
利用好学院教授、校友、学科等校企合作资源,邀请行政院长、专业
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等参与市场调研,使就业质量信息对招生、培养、
专业建设等的反馈作用进一步凸显。
3.借助信息化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管理能力
加快就业指导信息化建设。在新改版升级的就业网增加咨询预约
功能,挖掘并发挥就业大数据功能,相关信息与职业咨询室对接,满
足学生的个性化咨询需求;利用此平台加强学院间就业指导服务经验
的相互交流学习借鉴。
加强就业工作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和使用。综合发挥该平台的
“信息发布—远程视频面试—网上签约—报批备案”等功能,提升就
业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就业工作质量和效率。
完善校招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平台实现“单位资格审
验—招聘服务预约—招聘进程反馈”整个招聘服务过程流转、监控信
息化,形成招聘服务大数据库,积极协同推进“一张表”工程。强化
“宣讲—简历筛查—笔试—面试(测试、试讲)—洽谈—签约”各环
节的无缝对接,提高招聘服务质量。
加强细节管理改善服务环境和工作作风。创新设计用人单位联络
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强化首问负责制、提升服务质量、树立品牌形
象。加强招聘场所建设,提供茶水、打印、信息查询、签约等自助服
务,不断改善双选软硬环境。
(二)创新举措
根据机关职能部门新的职能定位,按管办适度分离和优质高效的
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实行项目化管理。学院在年度就业工作中,需
在就业处统筹规划下,至少落实完成3项工作(其中1—4项至少任
选2项,第5项为必选项):①主讲一个专题;②开拓一次市场;③
协办一项活动/业务;④选树一名典型;⑤编制一份报告。
1.主讲一个专题
就业处在深入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按一定逻辑体系设计“生
涯发展/就业大讲堂”专题指南,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及教师专长,
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推荐专业教师或企业导师,报送大讲堂专题,
就业处统筹协商编制年度大讲堂方案并组织实施。
2.开拓一次市场
学院按相关标准及要求拟定本单位年度自主开拓市场计划并报
就业处。就业处统筹协调时间、地点布局、人员、走访单位类型,编
制全校就业市场开拓年度方案并组织实施。
3.协办一项活动/业务
为挖掘学院优势资源,加大就业服务的深度及广度,就业处梳理
出涵盖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管理各方面工作的日常活动(业务)
清单,通过就业处主办、学院协办的模式来协同完成。各学院可根据
7
学科专业特点和自身实际自主申报协办其中一项活动/业务,也可将
以往本单位开展得比较好、成效显著、吸引力强的活动、做法拓展辐
射成为面向全校毕业生的活动、做法。就业处根据当年预算、就业形
势及学生需求等通过单位自主申报、协商等多种方式选择相关活动
(业务)列入计划形成方案并组织实施。
4.选树一名典型
定期开展应届毕业生就业典型、校友职业发展典型推荐和宣传工
作。就业处负责制订典型推荐标准和协调巡回报告工作,各学院按标
准至少推荐1名就业典型、1名校友职业发展典型。
5.编制一份报告
定期编制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各学院在就业处协助下,自
主编制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就业处负责报告的审核、印制、
发布等工作。同时组织优秀就业质量报告第三方评估,组织经验总结
和交流,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报告的质量。
四、组织实施
1.制订工作方案。每一项活动(业务)的开展,均事先制订详细
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一般包括目标、思路、举措、流程、人员安排、
有关通知及附件等内容。
2.出台相关标准。对就业市场建设、就业典型及校友职业发展典
型推荐、优秀就业质量报告评选等工作,制订相关标准,从宏观层面
指导推进相关工作。
8
3.落实责任单位。对一些适合学院协办的活动或承担的业务,需
提前与学院做好沟通或采取自主申报形式,确定好相应的负责单位和
责任人。
4.加强过程监管。就业处要切实发挥好“标准、监管、评估、服
务”职能,充分激发学院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就业工作,同时积极参
与、支持各项工作。对各项活动、业务的进展,要做好事中、事后监
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遭遇阻力、进展较慢的工作,要及时协
商协调,确保顺利完成任务。
五、保障措施
1.做好宣传动员。通过加强宣传和会议动员,统一认识,更新观
念,打破学院界限,全面导入以学院为主体稳定提升就业质量的工作
模式,形成校院协同、各方联动、共建共享、活力呈现的“大就业”
新常态。
2.完善工作保障。建立以项目为基础的经费预算制度,细化经费
预算,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固定的投入保障。加强各项目的顶层设计
和条件建设,加大政策向任务落实好、成效显著的学院的倾斜力度,
为深受学生喜爱、切实有助于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活动或业务工作提
供良好平台和条件。
4.营造良好氛围。在就业网开辟专门阵地,及时宣传报道各项工
作进展,在学校和就业处橱窗进行工作成果展示,形成学院之间相互
学习、借鉴,经验分享、成果共享,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多种方式
适时组织践行就业工作新模式阶段性总结交流活动,总结推广可复制、
可推广的工作举措、品牌和经验,激励先进,彰显示范效应,不断提
升我校学生就业工作的综合效能。
学生就业工作处
XXXX年X月X日
10
本文发布于:2023-11-25 12:5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878392260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学高校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工作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学高校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工作方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