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基于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和成功率普遍较低的社会现象,分析
由于当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而提出提升策略。文章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创业能力的组成和现有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并从树立高层次创业
教育理念、深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这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2014年4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启动实施
‘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自
主创业”。这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国家落实的一项鼓励大
学生创业重要帮扶政策之一,说明党和政府将大学生创业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
位置。
近年来,在高校扩招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
势愈加紧迫,就业竞争也愈加激烈。创业已逐步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
动力,而作为高学历人才的大学生应该是创业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中国大学
生的创业率和成功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创业能力不足。因此,高校作
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改进创业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
的课题。
1 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创业领域中,创业能力一般是指“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影响着创
业的效率和成功。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调查分析,创业能力具体可由五个维
度组成,包括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和创新能
力[1]。
1.1 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创业者根据主客观条件,因地制宜,正确地确定创业的发展方向、
目标、战略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的能力。决策能力具体可表现在分析能力、判
断能力和机会把握能力等方面。在创业的过程中,对于商机的分析、判断和把握
是最为基础的。
1.2 经营管理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是指企业各项事务的管理能力,主要在人员、资金等,这是一
种较为综合的能力,要求创业者学会经营、管理、用人、理财,同时注重诚信为
本。这种能力决定着创业者能否让企业维持健康、良性地发展。
1.3 专业技术能力
创业者能否切实了解、掌握、应用创业生产相关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十分关键
的。专业技术能力是企业的生命力,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竞争力的标准
之一。掌握专业技术能力需要从理论出发,并在实践中检验、加强并不断完善,
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1.4 交往协调能力
在创业过程中,协调好更方面的关系尤为重要。企业的社会属性特别明显,
其发展与新闻媒体、政府机关等公众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创业者掌握优
秀的交往协调能力,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合理合法的范
围内灵活地让尽可能多的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1.5 创新能力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知识经济的主旋律,是创业者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影响的因素包括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学习能
力、灵感捕捉能力、智力等。在企业的发展中,无论是技术生产还是管理经营,
都需要不断创新,保持竞争力,走在社会改革发展的前段。
创业能力的这五个维度都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维度的缺失都会影响其他维
度的作用发挥,继而影响创业的成功与否。因此,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需要全
面掌握创业能力的五个维度,不断优化结构,提升整体的素质。
2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有途径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元渠道,而综合
所有途径分析,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
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氛围营造、课程教授、实践平台三个方面:
2.1 创业文化氛围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学习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从而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间
接的正向影响。高校中普遍通过邀请成功企业家讲座的形式,将企业家精神传递
给在校大学生,引导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此外,创业型学生社团在高校创业教育
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社团活动的广泛性、自主性和个性化色彩有利于学生
座位不如造椅子”等引起过渡解读。
2.2 创业课程体系
学校作为创业能力培养的主力军,经过几年的积累,已经认识到创业教育是
课堂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尤其在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下,要求高校对全体大二
学生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创业基础》,同时鼓励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各高校
也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创业教育课程,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系统,另外也没有根据
各专业的特点形成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此外,各高校也通过鼓励大学生参加创
业类竞赛开展作为实践创业课程,如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
共同主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举
办的“赛伯乐杯”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影响力大,各高校均非常重视,效果
明显,但也存在着类型较为单一、参与大学生层次不够平衡等问题。
2.3 创业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高校普遍打造的创业实践平台,是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
通枢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创业园作为科技、信息、
知识、人才、资金等众多高新要素的集合区[2],有着丰富的创业教育资源,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模式参考。但目前,大学生创业园普遍存在着因
场地、资金等限制因素,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有创业意愿同学群体的需求,从而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3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结合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要想明显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必须从高校主体开放的教育理念、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层级的创业实践平
台、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等多方面进行提升改善。
3.1 改革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一是
要对创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
是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多种类型的高层次创业者,这是在创业教育
中必须树立的教育理念。二是创业教育的开展必须要立足专业。缓解就业压力已
经不再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直接目的了,这种“功利性”的创业教育过于片
面,不可持续。要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应立足于大学生的专业,大力发展有
针对性的创业教育,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融合创业、研究和应用,让每一
个专业形成独特的创业体系。三是创业教育要立足素质教育。素质拓展是教育改
革的一个总的趋势,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加强创业教育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方
向。在某种意义上,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极为有效的载体,从根本上促进
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的必然选择。四是
创业教育要依托各方资源。要充分整合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的资源开展创业
教育,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得到更为有效的锻炼。
3.2 继续深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进一步普及和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普及性的课堂教学是创业教育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重要特征。为了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
创业教育全程化、系统化,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
位、人才培养规模和办学特点来制定适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一是要建立完整的创
业课程设置。需建立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带动课内外联动,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低年级(大一、大二)可
主要开设基础性的创业课程,如《生涯规划教育》、《创业基础》等,高年级(大
三、大四、研究生)可开设实用性的课程,如《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大学
生创业实务》等;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立创业的第二课堂学分,鼓励学
生尝试;聘期企业家为大学生创业导师,指导创业团队。二是建立创业指导培训
的公共平台。积极打造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训体系,形成实体-网络为一体的培训
模式,利用微信、微博、创业网站等媒介实现创业教育全覆盖,致力于100%的
大学生能够接收创业氛围熏陶,10%左右的大学生能够接收创业系统培训,5%
左右的大学生能够接收创业专项培训。开展创业模拟实训、SYB、IYB创业班,
开设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必修或选修课,作为相关专业必修或选修
的专业课程,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与专业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让更多的
大学生通过专项培训能走上自主创业道路。
3.3 拓展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2013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
地建设,为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跟踪扶持等“一
条龙”创业服务。高校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拓展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立以“创业
孵化园、创业科技园、成熟企业”为主线的有序推进、层次分明、良性发展的创
业实践体系。让处于不同创业阶段的大学生都能找到不同的实际需要,找到相应
的载体,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推广。开展网络创业实验室、创业模拟平台的建设,
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站,青年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与
企业建立外部创新和创业培训基地。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这也是目前创业教育中最为短板的一个环节。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博学、
专业、敬业的教师团队。一是明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的方式。致力于通过“选、
送、训、聘”的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地充实创业课堂教学的师资队伍。可聘请
校内教授或副教授成立创业教育专家组;加强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
重视引进校外资源,如聘请知名企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家等在创业教育方面具
有丰富经验的校外人士成为客座教授。二是合理规划创业师资队伍结构。选配富
有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的业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工作干部担任学
生创业实践指导教师;选聘成功企业家和社会各方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学生创业导
师。三是完善创业师资队伍发展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创业教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
炼,鼓励教师创业,积累实战经验,不断增强教师在创业指导中的本领。
参考文献
1 梅伟惠. 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研究,
2016(6).
2 张真柱,许日华. 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中国高
等教育,2012(24).
本文发布于:2023-11-25 12:4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873682260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