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2021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25 12:19:47 阅读: 评论:0

中央经线-等等的英语

2021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生活压力大心累的句子)

2021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年复一年毕业的

大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四处奔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大学

生就业调查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2021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篇1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零八年的持续经济危机

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 校大学生带

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对此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对这个令人烦恼而大家又不得不面临的问

题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

可能使大学生就业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从总体情况来看,零九

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市场供需两旺,其中提供的职位数达到了二十

四万余个,创历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市场接待、登

记的求职人数更是达到了七十七万余人次,这个数字里面虽然存在着

有重复登记和已经就职而想跳槽的在职人员等情况,但仍明显反映出

了零九年我省的就业压力巨大。

为了促进广大求职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政府所属的

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将在今年开展一系列的就业服务活动,包括每季度

在省内人才网上召开的全省人才市场共同举办的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

会和每年开展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类企事业用

人单位进入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组织实施“一村一大”、“三支一

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专项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

等系列服务举措。而高校毕业生则应该更进一步的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积极主极的参加各种就业培训、就业指导、见习实习活动,同时更深

层次的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是转变择业地区观念,面向基层、面向大

量急需人才的困难地区就业,争取成功的迈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将会妨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 由于我国许多大学

毕业生缺乏实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语口语能力,妨碍了我国发展服务型

产业, 尽管我国大学大量扩招,每年生产出大量毕业生,但从我国现

在的制造型模式转向服务和研究型产业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随着跨国

公司在我国不断扩展业务,它们将面临着招聘高质量工作人员的困难。

丰裕的大学生中存在匮乏的知识,大批量的毕业生,很少有人能够游

刃有余地在出口服务行业工作。

我国学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技能

和团队精神。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

的方法,英语教学对话能力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我国教育应当提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让

毕业生能够学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我国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想出

对策。当然作为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宽泛的发展自己的见识。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临近年底,大中专毕业生

开始进入应聘高峰。我近日走访部分中高职院校了解到我市内一些中

高职院校现已开始积极筹划零九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但受经济形势变

化及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今年的高职生就业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

况。

首先,物流毕业生过半专业却不对口。前几年,物流专业火得不能

再火,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应该是小菜一碟。然而

物流专业往日风光不再,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办负责人坦承,物流专

业已成就业最困难的专业之一。

去年某院首届物流专业招生时共招了四个班两百多学生,然而去

年毕业之后,据某院流专业毕业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当初第一届物招

生就业办统计,目前仍在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职业的学生已不到四十人。

为此,他们今年在招生的时候,仅仅只招了一个班。

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物流企

业业务量萎缩,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往年大幅缩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几年物流专业大热,不少院校根据专业设置紧贴

市场需求的原则,大量招收物流专业学生,几年之后导致物流专业人

才太多,而市场需求不多。对于已经在物流公司就业的毕业生来说,

物流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导致大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转行的重要

原因。不少在物流公司上班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各方面与一般的普工

几乎没有差别,且大部分物流公司规模偏小,一些毕业生甚至沦落为

仓管员、搬运工等,因此一些毕业生纷纷转向市场营销等领域。另外

中高级焊工供不应求 。在物流专业就业遇冷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专业

的毕业生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例如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专业,

基本上学校培养的人才每年都被企业提前预订。

据我调查市场了解到,一个模具专业培养出来的焊工,经过在企

业半年到一年的实操训练,熟悉工作流程之后,收入比其它专业要高很

多,如果考取焊工证,他们的月工资最低不会低于三千元。而这类人

才一直颇受格兰仕、长虹等企业的欢迎,而随着广船等大型央企落户

我市这类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生应该适时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人

才紧缺的地方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现在,最让我们担心的是,自

己如果选择到基层工作,以后是否还有选择其他职业的机会,对于家

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毕业生,政府能否出台相应的政策。

所以我又特地从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今年十月,为全面推动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特别制订了我市高校

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中制订的多项优待政策为大

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平台。各部门及教育机构也将加强高校就业

指导机构建设,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

预期。政府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就业,对于到农村基层和城市

极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并由人才服务机构负责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库,

组织力量实施职业指导。通过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利用政府购买的

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等多项帮扶措施,有效促进困难高校毕业生

顺利就业。

2021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篇2

1.毕业去向

调查发现,近六成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与去年相比提高7.7个百

分点。从学校类型看,财经类、政法类、民族类、农业类、理工类院

校毕业生就业意愿更强;而师范类、艺术类、林业类、语言类院校和综

合性大学毕业生则更倾向于选择继续深造。此外,选择继续深造的比

例已连续两年保持在三成以上。师范类、艺术类、林业类、语言类院

校和综合性大学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比例均高于全部样本均值,分

别为50.6%44.6%41.4%40.4%36.2%。从学历看,86.8%

士生选择毕业后直接“找工作”,比上年提高26.1个百分点;其次是选

择“继续深造”,比重仅为9.4%,比上年下降8.5个百分点;另有3.8%

的博士生选择“自己创业”。选择直接“找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和硕

士毕业生,分别占43.4%83.3%

2.薪酬方面

调查显示,医学专业学生期望月薪最高,平均为12382;艺术类、

医药类学生期望月薪均超过万元,分别为12115元、10674元。受访

1686位应届毕业生中,52.8%的毕业生期望税前月薪在5000-8000

元之间,期望月薪平均值为7411元,换算成年薪为88932元,与

2015年北京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97616元比较接近。调

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薪酬预期趋于理性。

3.理想就业区域

在选择理想的就业区域时,选择在北京就业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占

71.6%,虽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仍居就业区域第一位;排在第二、

三位的是广东和上海,分别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3.3%3%,与上年

基本持平。此外,政府积极引导学生服务国家,鼓励学生到西部、基

层、国家重点行业就业,2016届选择赴西部就业的毕业生占8.2%

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已签约或已有意向单位赴西部就业的毕

业生占5%,分别超过同期赴广东、上海的毕业生比重2.4个和3.2

百分点。调查显示,毕业去向地人数居前三位的依旧是北京、广东和

上海。调查结论认为,一线城市仍是毕业生首选的就职地。

2021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篇3

大学生就业率

为更具体、准确地反映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状况,本次调查将毕

业生被调查时的状况分为10类,每一类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如表1所示。

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

的比例为43.5%,“升学”与“出国/出境”的比例合计为16.8%。如

果将表1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刚毕业的大学生

“就业率”达到了71.9%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

生和硕士生的就业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79.7%;本科

生的就业率最低,为67.4%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大学生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

大学生就业率为77.3%,女性为65.9%,两者相差11.4个百分点。性

别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

高出9.81.3个百分点。

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就业率最高,为

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

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就业率最低,仅为44.3%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存在显著

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率远低于东部和中部。东、中、西

部高校的就业率分别为80.3%74.0%58.1%

起薪比较

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本次调查中,由已经确

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为了排除奇异值,我

们只统计了月起薪在50020000元之间的观测值。统计结果显示,

2013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3378元。

毕业生的起薪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多。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285;

本科毕业生为3278;硕士为5461;博士为8800元。

第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3579元,女

性为3094元,两者相差485元。

第三,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211”重点高

校为315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793元,高职院校为3291元,民办

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610元。这一结果表明学校层次高并不能直接带来

高收入,收入差异主要因学历、职业、就业地点等而不同。另外,统

计结果也与所选样本有关。

第四,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京津沪为5419

元,东部地区为3148元,中部地区为2882元,西部地区为3167元。

地区之间呈现中部低、两头高的特点。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88倍。

第五,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

高,为3791;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3033;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平

均为2656;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2518元和2485元。最高与最

低收入之比为1.53倍。

第六,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平均起薪

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科研单位4620;(2)三资企业4420

;(3)高等学校4025;(4)国有企业3703;(5)国家机关3536;(6)

他事业单位3195;(7)其他企业3121;(8)医疗卫生单位3030;(9)

中小学2983;(10)私营企业(民营、个体)2914;(11)乡镇企业2347

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97倍。

第七,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管理工作、专业技术工作、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别为3724

元、3597元和3577;商业和服务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收入

居中,分别为3139元和3012;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

关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收入分别只有2577元和2386元。

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56倍。

第八,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

列顺序依次为:(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4501;(2)金融

业为418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为3770;(4)房地产

3590;(5)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为3576;(6)文化体育娱乐为

3469;(7)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3310;(8)公共管理与

社会组织为3285;(9)采矿业为3221;(10)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

3109;(11)教育为3090;(12)建筑业为2956;(13)制造业为

2935;(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2907;(15)农林牧渔为2876

;(1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2736;(17)批发零售为2718;(18)居民

服务为2708;(19)住宿餐饮为2600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73

倍。

就业满意度

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毕业生对自己所找

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有13.7%

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51.1%的毕业生感到满意;32.4%

的毕业生感到一般;2.5%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只有0.4%的毕业生很

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之间存在差异:博士生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硕士生,

再次是专科生,本科生的满意度最低。

第二,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京津沪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高,

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没有显著的

差异。

第三,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城市越大满意度越高,在省会城

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级市,第三是县级市或县城,

第四是乡镇,在农村就业的满意度最低。

第四,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

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国家机关;(2)高等学校;(3)科研单位;(4)

有企业;(5)三资企业;(6)其他事业单位;(7)私营企业(民营、个体);(8)其他

企业;(9)医疗卫生单位;(10)中小学;(11)乡镇企业。

第五,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7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

的排列顺序依次为:(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2)

业管理人员;(3)专业技术人员;(4)商业和服务人员;(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

;(6)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7)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及有关人员。

第六,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

顺序依次为:(1)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2)农林牧渔;(3)文化体育娱乐;(4)

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金融业;(6)教育;(7)房地产;(8)科学

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10)

筑业;(11)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12)采矿业;(13)批发零售;(14)交通运

输、仓储和邮政;(15)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16)制造业;(17)居民服

;(18)住宿餐饮;(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此外,性别之间、学校类型之间的就业满意度差异不大。

就业分布

根据已经确定就业单位者的回答,2013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

状况如下:

第一,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京津沪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2.8%

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46.0%,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

22.2%,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9.0%

第二,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

52.6%,在地级市工作的占33.4%,在县级市或县城工作的占11.2%

在乡镇工作的占2.2%,在农村工作的占0.5%

第三,按工作单位性质分:11个单位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

列顺序依次为:(1)私营企业占38.2%;(2)国有企业占30.2%;(3)三资企

业占7.6%;(4)国家机关占5.8%;(5)其他企业占4.0%;(6)其他事业单位

3.9%;(7)医疗卫生单位占3.5%;(8)科研单位占1.6%;(9)高等学校占

1.4%;(10)中小学占1.2%;(11)乡镇企业占0.6%

第四,按工作类型划分:7个工作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

序依次为:(1)专业技术人员37.7%;(2)商业和服务人员16.2%;(3)国家

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2.4%;(4)企业管理人员11.6%;(5)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0.9%;(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4.7%;(7)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0.9%。从分布结构看,毕

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比较分散,有5个类型的工作比例达到两位数。

第五,按行业划分:在19个行业中按比例由高到低的行业顺序是:

(1)制造业为13.9%;(2)金融业为13.0%;(3)建筑业为11.5%;(4)信息传

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11.1%;(5)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5%;(6)教育为5.0%;(7)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4.9%;(8)科学研究、技

术服务、地质勘查3.6%;(9)房地产3.3%;(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

3.1%;(11)批发零售3.1%;(12)农林牧渔3.0%;(13)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3.0%;(14)采矿业2.2%;(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16)文化体育娱乐

2.0%;(17)住宿餐饮1.5%;(18)居民服务0.9%;(19)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

0.7%

4个行业比例合计达到49.6%,接近一半。这4个行业分别属

于以下两种类型: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新兴服务业(信息传输、计

算机服务和金融业)。教科文卫体等事业部门合计占比为15.4%

就业影响因素

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何,应

该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给和需求两种角度综合考虑,但是本次问卷

调查对象只包含毕业生,因此统计结果只是毕业生的看法。问卷包含

的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共有20种,调查统计结果中按照影响程度从重

到轻的排列顺序为:1、工作能力强;2、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3、了

解自己,扬长避短;4、了解求职岗位的要求及特点;5、形象气质好;6

学历层次高;7、应聘技巧好;8、就业信息多;9、学校名气大;10、热门

专业;11、学习成绩好;12、老师的推荐;13、朋友的帮助;14、亲戚的帮

;15、往届毕业生的声誉好;16、学生干部;17、拥有就业地户口;18

性别为男性;19、是党员;20、送礼买人情。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工作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

接相关的因素显得最为重要。学校名气、热门专业、学习成绩等与高

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的重要性一般,排在中间位置。亲朋好友、党

员干部、性别等与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人口特征等相关的因素最不

重要。

求职状况

本次调查也对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

示:

择业意向 就业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择

业过程中,毕业生们普遍重视的是哪些因素?本次调查共涉及16种因

素,按照影响程度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如下:1、发展前景好;2、利于

施展个人的才干;3、福利待遇好;4、工作稳定;5、经济收入高;6、符合

自己的兴趣爱好;7、工作单位的声誉好;8、能获得权力和社会资源;9

对社会的贡献;10、工作自由;11、工作舒适、劳动强度低;12、工作单

位的规模大;13、工作单位在大城市;14、专业对口;15、可兼顾亲友关

;16、能够解决户口问题。可见,毕业生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福利

待遇。

求职渠道 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并需要通过一

定的途径向有关单位发出求职信息。已确定单位者的求职渠道被选的

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1、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

求信息34.0%;2、网络招聘信息27.0%;3、父母、亲戚介绍的信息

8.8%;4、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8.1%;5、从企业得到的招聘广告

7.8%;6、在人才洽谈会获得的信息4.7%;7、实习单位提供的信息

4.4%;8、专门性的人才招聘信息刊物2.2%;9、从职业介绍机构获得的

信息1.6%;10、新闻媒介的零散招聘广告1.3%

求职数量 在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中,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递交过求

职简历的单位数平均为12.9个,接受过面试的单位数平均为5.3个,

曾表示愿意接收的单位数平均为2.6个。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求职单位

的数量与求职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求职成功者付出了较大的努力。

“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平均求职单位数为14.1个,“待就业”者

9.9个;“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参加面试的单位数为6.0个,“待

就业”者为3.8个;“已经确定单位”的毕业生获得接受的单位数为2.9

个,“待就业”者为1.9个。统计数据还显示出“待就业”者存在“有

业不就”的现象。

求职费用 排除求职总费用在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的奇异值

后,2013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766元。其

中,求职简历的制作130;交通费258;招聘会门票142;通信费

170;购置服装费313;人情、礼品费用438;其他相关费用

349元。“已确定单位”者的总求职费用为1749元,而“待就业”者

1791元,说明求职结果与求职费用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联系,在求

职过程中过分地增加支出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就业指导课程 从毕业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或讲座的帮助程

度看,有8.2%的毕业生认为帮助很大,有19.0%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

大,有50.4%的毕业生认为帮助一般,有15.3%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

小,有7.1%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

本次调查的样本包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1个省份的30所高

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

东和海南等9个省份的11所高校;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

江西、河南和湖北等6个省份的7所高校;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

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6个省份的12所高校。其中“985”重点

高校5所、“211”重点高校4所、一般本科院校9所、高职院校7

所、民办高校2所、独立学院3所。每所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

层次按一定比例发放5001000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060

份。

在有效样本中,专科毕业生占22.4%,本科毕业生占68.0%,硕

士毕业生占9.2%,博士毕业生占0.4%;男、女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2.7%

47.3%。“985”重点高校学生占19.9%、“211”重点高校学生占

9.4%、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占28.9%、高职院校学生占28.1%、民办高

校学生占7.7%、独立学院学生占6.0%

冬天来了-知足的句子

2021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本文发布于:2023-11-25 12:1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859872260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1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1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