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标准
(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校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1 主要负责任组长,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落实到人。院
系有领导、有专人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
组织领导
2
把就业创业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创
业工作问题,每学期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就业工作。
有年度就业创业工作计划(方案)和总结,有检查落实情况记
载。
3
机构设置 4 有独立设置的就业工作机构。
经费投入 5
工作保障
6
学校就业工作经费占当年在校生全年学费的1%(毕业研究生人
均标准不低于本科生),纳入学校预算。
有专门就业工作场所,毕业生校级就业工作专用场地生均面积
不低于0.15平方米。
办公条件好、设施齐全(具有电脑、传真、复印等设备),设有
就业咨询室、面试室、招聘厅等。
建立健全工作目标管理、指导服务、校园招聘、队伍建设等规
章制度,每年定期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毕业生就业质量能鲜明反映学校办学定位
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建立就业状况对招生、培养环节的反馈和联动机制,定期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
根据就业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学科专业结构,毕业
生专业与就业相关度等出现积极变化。
制定并实施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经费使
用与就业状况挂钩办法,院系参入积极性高,实施效果明显。
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明确牵头部门及相关部门职责,
13 建立就业、教务、科研、学工、团委、后勤等相关部门参加的
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场地设施
7
制度建设 8
9
联动机制
10
就业导向
11
反馈调整
12
条件保障 有年度创业工作经费和项目扶持经费,不低于当年在校生学费
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科技园
17 等支持大学生创业;依托地方政府、企业建立校外大学生创业基
地。
18
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创业教育贯穿
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有创业指导师资和工作人员,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提供经常性
的咨询、指导和跟踪服务。
重视创业项目培育,在校生创业项目本科院校不少于60个,高
职高专院校不少于40个。
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不低于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1%,在校生创
业人数不低于在校生总人数3%。
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不低于2
个学分;开设《创业基础》等课程,不低于2个学分。
19
20
工作成效
21
课程建设 22
咨询辅导 23 就业创业咨询辅导制度化、经常化,有固定人员、时间和地点。
24
校园招聘活动组织有序、管理规范,切实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
位的合法权益。
整合资源,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面向学校学科专业、与不同
25 地区、行业、企业建立发展紧密的就业合作关系,稳定毕业生
就业地区和企业(单位)群分布。
学校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就业实习实训需要,毕业生在实
习实训单位就业比例逐年提高。
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情况清楚,建立数据库,有针对性的帮扶
措施。
帮扶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协议就业
率不低于学校平均协议就业率。
有做好国家和地方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的具体办法措施,能完
成国家和地方实施的“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计划任务。
市场建设
指导服务
实习实训 26
27
就业帮扶
28
29
项目管理
30 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大学生征兵年度目标任务。
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含研究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
37 500,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至少配备2名以上专职就业指导教
师,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
人员配备 38
建立就业创业专家库,积极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创业成功
人士等作为专兼职就业创业导师。
大学生就业工作人员应享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同等待遇,
39 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应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或相
队伍建设
人员培训 40
应的学科系列。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每两年接受1次系统专业培训,纳入学校教
师培训计划。
加强就业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每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一定数
量理论研究文章(本科5篇以上,高职高专3篇以上)。
创造条件鼓励就业创业指导人员自主或参与相关项目研究,积
极参加湖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985”“211” 高校初次就业率不低于90%,其中协议就业率
不低于85%。
非“211”一本高校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8%,其中协议就业率不
低于80%。
43
就业数量
与质量
本科第二批次招生的高校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5% ,其中协议就
业率不低于70%。
本科第三批次招生的高校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0%,其中协议就业
率不低于60%。
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0%,其中协议就业率不低于
60%。
每年开展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
44 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工作稳定度不低于
41
理论研究
42
工作效果
45
46
就业引导
同类院校当年平均水平。
有具体措施,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毕业生
到西部、基层和重点目标单位就业人数不低于已就业人数60%。
主动了解湖北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与地方对接,积极参加校地、
校企交流活动,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数量逐年递增。
47 毕业生到鄂就业人数逐年增长,离职率低。
48 在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60%以上。
工作创新 49
社会影响 50
能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有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
取得明显实效,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重视就业创业宣传,培育推介的先进典型集体或个人,受到广
泛好评,媒体宣传积极,社会反响大。
3
本文发布于:2023-11-25 11:47: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840492259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标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标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