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更新时间:2023-11-25 02:24:33 阅读: 评论:0

石头路-病毒的特点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作者:高敏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20

[ ]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后期,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

人才培养等都向应用型转型、转变。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分

析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为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

模式中现存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有效应对策略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切实培养

应用型创新人才。

[ ] 民办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20-0218-02

一、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

民办大学以其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和行业受教育的需求。

同时,民办大学重点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所以充分满足了经济发展对适用人才的需求。

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在专业设置、合作模式、办学

层次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特色的运作机制,凭借其自身鲜明的办学特点和办学形式在高等教育领

域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是中国教育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从2014年升本后

至今一直致力于应用型本科的探索研究,创建了基于产权为纽带的产教深度融合,学研企融为

一体的运行机制。方向集中在提升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以打造一流应用型大学为目标而努力

奋斗。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队伍建设

1.青年教师占比过大,教师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师资短缺、数量不足,是民办本科院

校一直存在的问题。由于民办本科院校发展不成熟,本科专业和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为满足

本科教学需要,学校积极招聘教师。几年来,虽然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新进教师以青

年教师为主,造成了青年教师比例偏高。

2.各专业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学校虽然对专业发展及师资建设制定了整体规划,但由于

部分专业的师资人才缺乏,导致各专业教师队伍发展相对不均衡。

(二)课程建设

1.优质课程资源不充足,课程及课程体系有待优化完善。由于本科建设时间相对较短,且

青年教师占大多数,教学经历、工程实践和课程建设经验相对不足,一流课程等优质课程资源

尚不充足,课程体系结构和层次的清晰度与科学性还有待提高。部分青年教师对课程内涵的理

解和把握能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升,学校创新创业课程需要不断创新建设。

2.需加强突出实践能力的课程及其教材开发。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加强了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虽然师资队伍结构有了明显优化,但有些专业的双师双能型专

业教师仍相对缺乏;青年教师占比虽然较高,但缺乏足够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实践性课程开

发能力有待培育强化。

(三)科研工作

1.学校科研队伍和科研能力不强,科研项目数量不多。从整体上看,科研工作进展相对缓

慢,尚未产生高档次和推广应用价值大的成果。学校教师争取纵向课题的积极性较高,但自身

的水平与公办高校相比竞争力偏低,难以获得政府经费支持的高档次科研项目。

2.科研成果少,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不强,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作为应用型高

校,广泛开展校企科技合作,进行科技研发科技服务是提高应用型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但很

多学校缺乏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带头人,科研成果数量不多或档次不高,服务经济社会

发展的能力和贡献度不高,横向科研立项不多、经费偏少,校企合作科技研发需进一步加强。

三、民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师资队伍问题改进措施

1.加快教师队伍结构调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一直坚持人才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第一资源

的人才观。在十三五期间引进人才双百工程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发

展规划。加大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引进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进一步优化教

师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各单位一把手责任制,落实每个教学单

位人才引进的任务指标;继续实施研究生学历提升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青年教师博士研

究生培养力度。

2.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根据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落实教师企业锻炼制

度。通过派出访学研修、技能证书考试和教师培训等方式强化和提高学校专任教师、集团企业

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实践教学能力,打造学校及产教融合企业的教学水平较高、技术技能过硬的

实践型教师队伍。

(二)课程建设问题改进措施

1.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充分利用合作平台,积极与行业企业人员一起深入分

析梳理专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科学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健全分

层次、多模块、能力集成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开设选修课程、开发线

上、线上线下混合等课程,充实学校课程库,丰富课程资源。鼓励和支持跨专业跨学院联合开

发课程,加强课程团队及课程群建设。实施课程主讲负责制,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课程建设

活动,建立合格课程、精品课程、一流课程的多层次课程体系;立项建设校级一流课程,培育

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量大质优的课程资源。

2.邀请专家教授进行课程开发专题培训,选派部分教师到优秀高校进行课程研发专项学习

进修。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实践类课程,编写特色教材,建设校本特色的实践课程——

恒星金课。开展课程开发经验交流、评优评先和技能大赛,强化和提高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

与课程开发技能,形成积极开发、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课程建设新局面。

(三)科研工作问题解决措施

1.积极引进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培育科研团队。制定特殊政策搭建高水平科研

平台,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助推他们快出成效、早出成果。同时,以科研带头人领

军,配备骨干青年教师,组建科研团队,积极申报政府科研立项,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带动科研工作整体发展。

2.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导向,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深入生产一线,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

重点,开展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在为行业企业科技服务中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将

科学态度、科研精神、科研经验、科技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中,结合大学生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活

动,积极践行科研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全校营造崇尚创新、注重科研、

服务社会的氛围,提高学校科研工作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是民办教育的核心

民办高校的兴校之本就在于彰显办学特色与提升办学质量,特色发展应使质量与特色

机结合,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已成为立校之本,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创建了基于产权为纽带的产教深度融合,学研企融为一体的运行机制

积极研究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确定了“12345”建设思路,

即围绕应用型明确一个定位、打造两个模式、建设三项工程、实施四化方案、构建五大体

系。“1”是指应用型定位,即学校围绕定位,科学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和

做法,研究应用型高校的办学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应用型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借鉴先进经

验和做法,总结凝练了我校应用型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即行校对接、产教融合的办学模

式、工学交替、实岗实训的教学模式,即“2个模式“3”指学校确立和实施了三项战略工

程:(1应用型大学机制创新改革工程,把行业集团、学研企融为一体;2应用型大学

平台建设工程,包括行校对接平台(行业协会基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平台(实习实训基

地、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所)、协同育人平台(行业学院、特色专业等);3特色培育

工程(传统文化育人特色、5050课程创新模式、行业特色专业〈群〉建设)。“4”指四化方

案,为模块化结构、项目化载体、协同化培养、多元化评价。五大体系:岗位晋升体系、新型

课程体系、可实践的理论课程体系、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德育体系、形成以五优人才为培养目标

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恒星方案。

(二)构建了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理论50+实践50”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系统化学科专业理论与岗位涉及的交叉学科理论

(称岗位理论)相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以信息化技术与资源为支撑,线上线下为主要形式的

互联网+”理论教学模式;以应用能力培养与工作实岗实训紧密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及岗位能力

课程体系,以行业企业为支撑,以 三等六级职业能

力晋级提升的实践教学模式。

为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重组专业布局、重构课程体系、重建新型课程、重塑

实施方式,构建了模块化结构、项目化载体、协同化培养、多元化评价的四化特征鲜明的应

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贯穿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

五、总结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构成分支,一定要明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

位,以行业需求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基于强化学生适应能力打造教材建设体系,提升实践课

程以及创新课程的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有效应对策略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切实培

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以此来保证自身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在不断创新改革的过程中,逐步

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办创新型大学迈进。

参考文献:

[1]付立彬.创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2.

[2]徐伟.民办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6.

[3]吴雨静,杨佩月.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探索:以河北省民辦高校

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

[4]毛晨蕾,胡剑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民办高校中的实践与创新研究[J].教育评论,

20182.

[5]蔡海云.民办高校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探究[J].教育观察,20189.

编辑 薛直艳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小班画画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本文发布于:2023-11-25 02:2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502732255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