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
歌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
诗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仅供参考,欢
迎大家阅读。
诗歌中的形象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类:人物形象、景象和物象。我
们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来详细论述这三类形象的特点及答题技
巧。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象。因此,在鉴赏
这类形象时要做到知人论世,关注诗人的背景。如陈子昂的《登幽州
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写这首诗时,当时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分析“陆鸿渐”这一形象,可按照上述的三个步骤来做答:陆鸿
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一)。前四
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
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
潇洒疏放(步骤二)。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
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
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以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为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
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分析该诗所描绘的景物时,可按照以上三个
步骤: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
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
心境(步骤三)。
诗歌中的物象主要相对于咏物诗而言。它是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
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
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解答该类
诗歌时,首先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的品格,抓物
与志的“契合点”。其次要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
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以张渭的《早梅》为例: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答题时首先应
分析梅的自身特征: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然后结合诗歌中后两
句评价性述语,从而可以概括出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作者以梅自喻,
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表达了对梅
花由衷的敬仰之情。
一、复习要求:
1、通过复习,理清题型类别及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
2、熟记古诗鉴赏的相关术语,进一步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
3、能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从关键字词、语
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何种感情?
2.答题步骤:
①描写诗句中展现的画面(翻译要尊重原文)。
②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
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等。
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备选词语(感情):欢快、恬淡、闲适、悠然;迷恋、仰慕、追
慕先贤;老大无成、壮志难酬、功业无就;孤独寂寞、忧闷感伤、忧
愤、愤激、愤懑;思念、羁旅愁怀、离别愁绪、怀人念远;高蹈于世、
清高自守、坚守节操;伤春惜春、韶华易逝等。
3.答题示例:
问: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这句诗描写出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
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
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画景,表现了诗
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
小练习一: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
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二)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或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
(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等。
艺术手法题要关注鉴赏术语,常见的鉴赏术语:意境、意象、基
调、点题、上片、下片、首颔颈尾联;常见的对偶、比喻、拟人等修
辞格;常见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联想、想象、以动衬静、白描、
渲染、比兴、铺陈、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衬托、烘托、对比、曲
笔、借古讽今、用典、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抑扬、铺垫、照应等。
2.答题步骤:
①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结合诗句说明为什么。
③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答题示例:
例(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问:此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②明月之光可照反衬出深林的幽暗。
③表达了诗人一种潜隐心底的沉郁与孤愤。
例(2)赏析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并说说
它们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这句话的意思是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贬归来感
到已非旧时光景。
②诗句借用典故,前一句用向秀作《思旧赋》,说明自己在外二
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
表示悼念而已,表达了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之情。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
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
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小练习二:分析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三)分析语言型: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或语言特色、艺术)?
2.答题步骤:
①从以下词中选一个或几个作答: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
丽、运用口语、叠词互用、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简练生
动等。
②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③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3.答题示例:
小练习三:说说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语
言特点。
(四)炼字型:
1.提问方式: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给出一字,问是否认可。
2.答题步骤:①解释此字在句中的含义。②翻译此句(忠于原文,
语言优美)。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
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中“阔”字达到了一字传
神的水平,“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答:“阔”指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
出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及豪迈
的气概。
小练习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请赏析
“直”、“圆”二字。
(五)诗眼型:
1.提问方式:关键、不能删掉的词。
2.答题步骤:①解释词义。②点明中心。③是全诗的关键。(位
于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
二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答题示例:
问: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①“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9:55: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69262347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歌鉴赏答题技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歌鉴赏答题技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