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写作手法
乡愁是对家乡小溪的留恋,乡愁是无数次梦回家乡那座大山,乡
愁是想念儿时熟悉的伙伴,乡愁是怀念妈妈烧的饭菜的味道。以下是
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愁》的写作手法,一起来看看吧!
《乡愁》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
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
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1、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
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
作为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
──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
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
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样我们
看到这首诗构思的巧妙,四节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
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便是乡愁,一层层加深。
2、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却实现了物
化,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样,诗人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2、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思维和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
培养学生联想、想象思维和运用诗歌来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模式及方法】
朗诵吟咏──品味语言──放飞想象。
诵读法、启法式点拨、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借助画面及如泣如诉的背景音乐《思乡曲》让学生进入思乡情境,
并谈谈思乡感受,再过渡到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相隔,更因为政治上人
们所共知的原因,长期不能与亲人相见,他们的乡愁又是多么浓郁、
多么哀痛!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台湾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听
听他发自内心的呼唤吧!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教读
诗歌欣赏三部曲:朗诵吟咏──品味语言──放飞想象。
第一部:朗诵吟咏
我们都知道,朗读是品味诗歌语言的钥匙,我们只有对诗歌有感
情地反复朗读,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艺术殿堂。
1、学生初读诗歌,交流朗读诗歌该注意哪些方面?
感情。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
第二节:增加遗憾的语气。
第三节:深深的失落和哀痛。
第四节:表现而今的惆怅。
课件展示朗读指导。
3、学生自由朗读,体味作者感情:
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深情朗读,我们体味到了这首诗有如音
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第二部:再读诗歌,品味语言
思考讨论: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教师小结: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概括了诗人整个
人生,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
么而愁?
小时候(少年)──母子分别
家愁
长大后(青年)──夫妻离愁
后来(中年)──丧母哀愁
国愁
现在(老年)──思归浓愁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
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的?
邮票──写信可寄家愁
船票──乘船可解相思
心中的痛,触发我们的情感,引起我们的愁绪。想想看,还有哪些具
体形象?你能以句式“乡愁是___________”再为乡愁打个比方吗?
教师小结学生练习并举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那根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雨中的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乡愁是秋天的落叶,飘飘悠悠,飘到何时愁方休
课文小结:这首诗,诗人借助四个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乡愁,
子思母念,乡愁可人;夫妻爱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
愁绪祖国,着笔惊人!如此动人的乡愁曲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再去读一读,
并把它背下来。
第三部:想象练习
想象或联想是诗歌创作中最基本的要素,下面请同学们模仿《乡
愁》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抽象概念想象方式就下面的词语任选一个词语,
做一些想象练习。
思念记忆童年
学生讨论交流后,配乐朗读自己的创作。
教师小结并展示舒婷的诗歌──《思念》(见课件)
请同学配着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的品析,看得出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
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诗人在《从母亲到外遇》中写到:“大陆是母
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魂仍然萦绕着那片故土……我离
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
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揪扯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就让《故乡的云》
捎去我们对台湾同胞、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
天涯的游子!(媒体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字里行间,构成了民族情感积淀下来的厚重和深邃。
于是,乡愁这个古老的话题在诗人笔下又多了一层内涵,这源于
作者明睿的眼力和新颖的立意,更源于作者那高度的民族责任心和深
厚的民族情。于是乡愁那平凡而又传统的顺叙表达蒙多了一层朴素的
光辉,那简单的时间排列披多了一种美妙的灵光,那从“母亲”、
“新娘”到“大陆”的浅浅诉说变得经典而庄严起来。
乡愁的意境是美的,没得忧郁而庄重,仿佛一丝苦苦的芬芳,那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9:4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6389234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乡愁》的写作手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乡愁》的写作手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