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假期作业之诗歌鉴赏5篇

更新时间:2023-11-24 19:36:10 阅读: 评论:0

分果果绕口令-描写星星的作文

假期作业之诗歌鉴赏5篇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写事的优秀作文)

假期作业之诗歌鉴赏5

第一篇:假期作业 之诗歌鉴赏

假期作业之诗歌鉴赏

编订者:孙琴 2013.04

一、第一种模式型:分析意境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情感?

意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景)。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

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

联想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

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

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

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牛刀小试: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

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

简要分析。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

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

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

情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及托物喻理等。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4)白描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即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6)用典

另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了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

(阐明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牛刀小试

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

草虫鸣。

问: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

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

字词的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

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

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

艺术感染力等。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有关语句具体分

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牛刀小试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上邪(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

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

殷勤为探看。以上两首诗同写对爱情的坚贞、执著,但在语言风格和

艺术技巧有较大的差异,请加以分析。

第四种模式:炼字(分析关键词)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或:为何说某词是全诗的关键?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

的妙处.答题时不能吧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

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原诗句加以分

析)(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牛刀小试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

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出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第五种模式:分析“诗眼”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

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

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解答技巧:

①对突出主旨的作用; ②结构上的作用。牛刀小试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

有人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

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假期作业之诗歌鉴赏答案

参考答案:

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

的春景图(步骤二)。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

适的心境(步骤三)。

参考答案:

①此诗主要用了反衬的手法(步骤一)。

②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行人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

)

参考答案:

①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

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

美梦(步骤二).③这样非常自然的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参考答案:第一首民歌在语言风格方面多用口语,明白晓畅,

(步骤一)从“乃敢与君绝”的口语化,体现出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

坚贞不渝;(步骤二)第二首诗在语言方面含蓄委婉,(步骤一)用

“春蚕死”“蜡炬泪”“蓬山”“青鸟”等词暗喻诗人对爱人坚贞不

渝、执著的爱。(步骤二)

参考答案:

同意。①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②离人孤独地走了, 还频

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

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愿看的形象(步骤二)③只一“看”字,就淋

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参考答案:

同意。“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①而此诗的主旨正是思

乡之情。②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所引起的。所以

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二篇: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 教案

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2、学习答题思路,掌握诗歌意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比较鉴赏

的方法。

3、掌握和运用比较鉴赏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和运用比较鉴赏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考纲回顾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方法: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

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三、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2006•湖南卷].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薛宝钗咏白海

半卷湘帘半掩门,珍熏芳姿昼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自携手瓮灌苔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胭脂洗出秋阶影,借得梅花一缕魂.

冰雪招采露砌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淡极始知花更艳,秋闺怨女拭啼痕.

愁多焉得玉无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欲偿白帝凭清洁,倦倚西风夜已昏.

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

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

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

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

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

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

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

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

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2011•湖北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

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

分)【参考答案】(1)和风细雨

2)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 望的一幅水墨

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

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 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小结:通过以上两道高考题的展示,使学生对高考比较鉴赏题有

一个初步的了解。高考题形式: 提问:

诗歌比较鉴赏的题型有哪几种? 诗歌比较鉴赏题有哪些设题角度?

题型:

示范仿写、综合分析 设题角度:

体裁、意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方法:

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题型示例

1、比较意象: 课件展示: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先由学生思考讨

论)

展示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

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抒发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

慨。归纳解题要领: 第一步:紧扣文本,分析各自意象特点; 第二步:

结合特点,分析各自意象意义。

课堂即时演练: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

一溪冰。

问题: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课件展示草考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

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

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

静景。

王诗表现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周诗表现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2、比较思想情感

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鉴赏示例

课件展示: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

去年痕。

问题:(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

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

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步骤一:找出求“同”关键词:

(学生找出)客船、“无灯”、野()店、半死枫树等

展示参考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客船、“无灯”、野()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

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

归纳意象,品味意境。明确: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

体味情感

方法: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趁热打铁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

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

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

《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比较情感异同

①“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第一步、求“同”关键词:自许;鬓虽残、衰鬓斑(学生找出)

展示参考答案: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

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2、存“异”关键词:谁知、心未死;空、衰、斑(学生找出)

展示参考答案: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

衰的悲愤情怀。

3、比较表达技巧

鉴赏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题:(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

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步骤一:分清手法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

兴心情。步骤二:解析诗句。

答: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

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步骤三:明确效果

答:“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学生归

纳方法,明确:

• 步骤一:分清手法 • 步骤二:解析诗句 • 步骤三:明确效果

四、小

1、诗歌鉴赏比较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

2、比较意象

紧扣文本,分析各自意象特点 结合特点,分析各自意象意义

3、比较思想情感

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4、比较表达技巧

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五、练习巩固(完成《步步高》资料相关练习)

第三篇:诗歌鉴赏之边塞

诗歌鉴赏之边塞

一、概念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多写士人

邀功边塞以博取功名的豪情以及奇异壮丽的边塞风光。有一批诗人十

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边

塞诗派”,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后世合称“高

岑”,以及王昌龄、王维、李益等。

形式标志: 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 也有

用乐府旧题的,如 《凉州词》、《征人怨》、《关山月》、《从军行》

等; 艺术风格:豪放旷达、慷慨悲壮、雄奇壮美 基本主题:

1、建功立业的渴望

2、保家卫国的决心

3、山河沦丧的痛苦

4、久居边关的乡愁

5、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

6、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7、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二、意象

自然意象: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

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

飞鹰扬、箭飞、马走

常见的地名: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胡

夷指少数民族)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三、常见主题

(一)赞颂将士英勇作战,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例:《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

要内容。

2)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

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3)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

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4)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

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怨愤 例:《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壮词”属豪放、壮美的作品。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从作品题材、思想感情

或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解释。

2.联系以下南宋文人武将的诗句,探究作者为何有“可怜白

发生”的感叹。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莫等闲,白了少

年头,空悲切。(岳飞)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三)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塞外生活艰苦,连年征战惨烈,控

诉统治者穷兵黩武。表达厌战主题

例:《燕歌行》(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

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

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

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

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

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

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

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1)、这首诗主

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2)、请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

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4)、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

同?

(四)表现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

尽望乡。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

巧?

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

么用得好。

⑶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

个字中?

⑷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

当时的心情。(字以内)

加强训练

1、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

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

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

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

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

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

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

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

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

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也象

征着当时战况的严峻。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

“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

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 献身。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

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4)、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

诗要表现什么?

5)、最后两句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2、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

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比较本词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与陆游的“塞上长

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其中的“空”字所蕴含的情感是

否相同?试分析。(4分)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

象?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

3).首句借用班超投笔从戎“以求封侯”的典故,意在表现什

么?(2分)

4).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简要

分析。(2分)

1、从军行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

即可)。

2)答: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

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

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

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

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

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炼。

3)答: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而是从侧面,采用景物

描写和气氛烘托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一场激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

视觉出发,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天昏地暗,大雪弥漫,遮天蔽日,

连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从侧面衬托出了将士们的昂扬斗志,

表现了战斗的残酷。“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

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烘托出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4)答: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

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

2、雁门太守行李贺(1.C

2C3.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

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

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

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

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赏

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压”“开”两字的表达

效果。“压”字写敌人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应用比喻,

生动形象的把敌人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

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开”写守军披坚执锐,严

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4)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

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

态突现出来。

5)运用燕昭王易水筑台放金揽人的典故,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

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忠

君报国的心愿)(3、高适燕歌行

1)、⒈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情景交融,表现了

士兵内心的悲苦之情。

⒉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主题;

⒊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

2)、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

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

刺。

3)、荒芜、衰败、冷落、凄凉、雄浑、深远的意境,有着鲜明

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

不问士兵死活

4、辛弃疾的《破阵子》

1).示例: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

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

都表明诗人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

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2.示例: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

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

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无门,只能在沉

醉后梦回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5、陆游诉衷情

1)相同,“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都抒发了报国

无望的悲愤之情。本词中“空”字点染出这种近乎绝望的失望与痛苦,

感情愈发的悲愤,沉郁。陆游认为自诩为塞上长城有何用,年事已高,

有心无力,“空”“已”二字相映,写出了无限沉痛,极大悲愤。

(回答出相同,且说出相同的情感2分,具体分析两句诗句2分)

2)词人直抒胸臆,把过去的壮志凌云、英姿勃发、渴望建功立

业与现实的报国无门、惆怅悲凉、愤慨不满作对比。塑造了自己鬓发

已白、雄心不减、因时时牵挂边关而痛苦呻吟的爱国词人的形象。

(技巧及分析2分,形象及分析2分)(3.表现了作者报效国家,收

拾旧河山的壮志。(2分)

4.示例:词人用昔日匹马驰骋疆场与今日蒙尘貂裘战袍作对

比,心在前线战场(天山),身却不得不退居家乡(沧州)。如此强烈的对

比,深层次地揭示了词人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报国无

门的愤懑。(意对即可。)(2分)

6、王维的《使至塞上》

⑴“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

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⑵燕然

⑶“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

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

和温暖。

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

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

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

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

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

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

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

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

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

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⑸B(并非秋天,而是春天。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

飞,这

是春天的景物特征。)

⑹A(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

7、李益

一点即可给分)

9.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

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

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

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4分,

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第四篇:诗歌鉴赏之语言

诗歌鉴赏之语言

第一讲诗歌的语言种类

诗歌的语言从内容上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

定称谓语言四类。

1、意象语言

诸如菊、松、燕、雁、云、雨等出现作者笔端,蒙上作者的感情

色彩,作者借以表达一定思想情感的语言。(见上章附表)

2、情感语言

它可分为显性语言和隐性语言。显性语言直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毫不隐讳,直接抒情,如“哭”“笑”“哀”“悲”等;隐性语言则

委婉含蓄,引而不发或引而待发,如“冷”“凉”“凋”“荒”等。

例:灞上秋居马戴

灞原风雨定⑴,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⑵,何年致此身。[1]

注:⑴灞(bà)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

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⑵郊扉:犹郊居。⑶致此

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

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诗的首句写诗人与情人梦中重聚,难舍难离;第二句写依旧是当

年环境,往日欢情,表明自己思念之深。第三句写明月有情;第四句

写落花有恨。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前两

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

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诗人善于通

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运用

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

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3、象征语言

有些诗句作者赋予它表面语义之外的另一种特定的语义,或全诗

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某些人生思考。以说理诗

居多。

例:观书有感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1)艨艟[音“蒙冲”]:古代战船。也作蒙冲。(2

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3)中流:水流的中央。

【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

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

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

在河流当中。

【析赏】原诗是说:江边停泊着一艘大战船,水不深,船搁浅,

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江边春水涨高了,只见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轻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特定称谓语言

在语言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某些特定称谓性的语言,来特

指某种特定的语义。在古诗文中运用很普遍。指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特

定称谓、典故。(参照“意象”)

第二讲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

一、风格特点

(一)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

1.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

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

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

2.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

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气势雄壮、

雕饰”,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

味无穷。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3、绚丽飘逸或绚丽工整。绚丽工整,或称华丽、工丽。其特点是

有华词丽句、文采斐然,用以表达奇巧的情思,又讲究对仗工整。如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

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

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该诗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古今七言之冠”,“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词工语丽,因而博得“旷代之作”的盛誉。此外,是有富丽的词藻、

的惋惜之情。

6、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如杜

甫、陆游、辛弃疾,他们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

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配之以严格的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至。忧愁是

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

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

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

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而他的“三吏”、

“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7、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时代

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

慨不平。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驰誉诗坛,他的《登幽州台歌》是最

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8、雄浑壮丽。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在具体作品中,

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

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

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

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

壮丽;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

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魄宏大,

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

远,多么壮丽!

9、豪放旷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

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

是代表作。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旷达即疏狂

不羁,通脱豁达,高洁特立。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

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

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

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10、幽默讽刺。指诗歌创作中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诗歌举隅: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歌赏析】

这首诗就秦末**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

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竹帛化

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

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这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

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

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关河”主要指函谷关与黄河,当然

也包括其他关隘、河流,如散关、萧关、泾河、渭河、崤山、华山等。

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而此时江山易主,“祖龙”

末句抒发议论、感慨。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

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

都不是读书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

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说“刘项

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

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

议论性的诗歌,既要剖析事理,又要显示意象,委实很不容易。

这首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

定的地位。这样写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

的感情十分鲜明。如果说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现,那么,它也不

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手法。

第五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一、概念解析:

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

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

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

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

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三.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

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

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

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

的内容。四.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

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

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

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五.例题分

析: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

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

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

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

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

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

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

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

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

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

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

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

消灭,自 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

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

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

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1)诗后附有“幽州台”的注释,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

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

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

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语言:“念”、“悠

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

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

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

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六、课堂练习: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

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

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

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闲适孤傲的形象。

2)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

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

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

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3)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

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

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

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误例:

1)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

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

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

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

七、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

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

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

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

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

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

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

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

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

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

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2.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

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解析】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

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

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

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的形象。

3.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江雪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

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象。

5.“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

残兵千骑归。”

【解析】(李白《从军行》)——有装扮(铁衣碎)描写,有行

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歌鉴赏专题之人物形象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双调] 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

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 神鳌:《列子·汤问》中说,上古时东海有蓬莱等五座仙山,

随波上下往还不定。天帝恐怕它们消失,命十五只巨鳌牢牢顶住。鳌

指海里的大龟。

(1)(考查形象)这首元曲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塑造这个形象

的目的是什么?(4)答:

(2)请说说本首元曲是如何将夸张和衬托结合在一起的。(4)答: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 曹雪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首词塑造了贾宝玉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答: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

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

浮生一日凉。

这首词刻画了词人自己的形象,词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试作简要

分析。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

推官①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

③。【注】 ①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

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下片通过哪两种手法描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

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心态? 答:

6、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小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

静,寒花①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 ① 寒花:菊花。

这首诗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

“人”的形象特点。答: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 林正大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

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①。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事业光

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注】 ①昼锦堂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

修建的一座堂舍。欧阳修为其而写《昼锦堂记》。

★(1)请说说词中的“大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

(2)上下两阕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种,结合词中

语句具体说明。答:

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

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 香,过了重阳。

★(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答:

(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

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

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

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

女子心有何“怨”?(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

要赏析。

11、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戏为塞外绝句(之六)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

雪共难消。

【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

作于赴戍新疆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

手板。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作具体分析。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访中洲 []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连未暇论奇字①,先向水

边看白云。[注]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

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

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燕 矶注 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

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三面

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

具体说明。答: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答: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赏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环境的?有什么作用? 答:

(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1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山坡羊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

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 瓜田:秦末汉初时被封作东陵侯的邵平,种瓜于长安东门。

简要描绘出曲中所塑造的“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的人物形象。答:

后滚翻-赞美的词语

假期作业之诗歌鉴赏5篇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9:3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57702252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假期作业之诗歌鉴赏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假期作业之诗歌鉴赏5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