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更新时间:2023-11-24 19:25:08 阅读: 评论:0

祖国在我心窝里-能不能重来

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错误的镜子)

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所以鉴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必

须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及其作用。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中光影色彩的

渲染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

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也可以是反衬。

(1)各种修辞手法

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

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

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

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

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

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各种描写手法

①侧面描写———衬托对比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对比是相并

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主

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

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②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

与化静为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

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

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

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也是化静

为动。

③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

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

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

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柳永《雨霖铃》想象别后之景。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

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

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④正面描写———光影、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

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

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

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

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

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

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

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⑤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

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

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

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

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⑥正面描写———白描工笔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

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那么,白描法绘景有什么特点呢?一是绘景的语言要朴素、简洁,只寥寥数笔,便勾勒

出景物的特征,突出景物的特色。二是景物描写鲜明、准确,它要求的是既简洁,又传神。

如:《江中口占》荒江鸥浪远,薄暮水云低。千里一帆过,凭舷风满衣。

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

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

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理,寄寓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还有象征,

如《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既指眼前景又象征大唐的衰落。可以乐景写哀情,它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

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

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

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首先,从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寻找到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考查:例如:2004年全国卷丙卷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问: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

以赏析。

词中“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

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本词同第三

册李白的《越中览古》的主旨相近,应不难作答。

再如:2005年全国卷甲卷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

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

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另外,2006年全国卷二

南柯子 王炎

山宴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山,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①三农:指春耕、夏忙、秋收。

问: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在这首词中,作者所描绘的是一幅几枝鲜花的花辨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答案要求答出几枝鲜花的,

1分;答出沾着水珠等意思的,给1分。)但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作者接着“数枝”句说:

“莫为惜花烟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总之,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考查类型主要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

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鉴赏时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深刻

的社会属性(即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试题类型主要是(1)根据景象(意象)特点(2)描摹诗歌图景等从而来剖析作者思想情感。

为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关注。经过高中第三册语文“诗歌单元”的教学,回顾

高考,不难发现,高考就在教材之中。

第一,借战争场面的描写表仰慕之意。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由此,借塑造周瑜这一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抒发自己功

业无成的无尽感慨。尤其是上片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寥寥数笔勾画出赤壁的雄奇壮丽景象,

从而令人不禁想起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渲染了环境气愤。

第二,寄山水田园,抒恬退隐忍之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

桑树颠。诗人采用“田家语”,以白描手法,写景叙事,把朴素的田园风光,平淡的农村生活与再回田园的闲适愉

悦交织在一起,表现诗人超俗的人格和恬淡的心境以及厌恶官场、回归大自然的美好心愿。王维的《山居秋冥》表

现的更突出。

第三,怀古伤今,借物抒怀。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

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带着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之中,采用了意寓于景、情景交融的

写法,表达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慨。

第四,写羁旅之苦、报国之志。陆游的一曲“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

已先斑。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具体的意象概括当年的战争生活体现了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坚强意志。辛

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选取的“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烽火扬州路、一片神鸦社鼓”

景物的简单勾勒,借古讽今,表现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不

重用抗金志士的愤慨。

第五,抒闺情之思、离愁别续。李清照的一曲凄婉的《声声慢》借黄昏时劲冽的秋风、庭院里堆积的黄花落在

梧桐之上的绵绵细雨、黄昏虽已降临却仍淅淅沥沥的凄清之景,抒发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和极度哀伤的内心痛苦。

柳永在他的《雨霖铃》中,通过“凄切的寒蝉、初歇的骤雨、呜咽的泪眼、千里的烟波、沉沉的暮霭、杨柳岸晓风

残月”等凄清苍凉的秋景来烘托伤离苦别,将‘景 “与”情“的有机结合达到极致。

第六,借滔滔江水抒壮志难酬的伤感。杜甫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过登高所

看到的凄冷的秋色,和长江的奔腾气势,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肚子等待-农业技术推广法

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9:2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51082252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典诗歌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