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题目及答案高考真题

更新时间:2023-11-24 19:23:09 阅读: 评论:0

晚霞像什么-封面怎么做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题目及答案高考真题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居住地证明)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高考真题

119全国卷3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答案:

1.B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

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

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

2)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

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

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

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

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

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

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

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

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

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

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

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218北京卷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 / 2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辛弃疾

蜀道登天,杯送绣衣行客(2)。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

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

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

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

襄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裒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

的理解。(6分)

答案:

1.D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有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是眼前之景,并非回忆之景。)

2)第一点(2分):

该评论虎啸龙吟中有和缓,意思是指词人豪放大气的词风中有温婉细腻的情感抒发。

第二点(2分):

千古浪”“三更月”“万里雪等意象的选取豪迈大气,营造了气势恢宏的意境;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的运用表

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勉励,体现出虎啸龙吟的豪放之风。

第三点(2分):

不堪离别”“儿女泪”“须相忆又深情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细腻而真实的感受,对朋友浓浓的牵挂关切之意表达了

词人和缓的温情。

写作背景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时稼轩罢居上饶。李正之是辛弃疾的好友,

曾两度任江淮、荆楚、福建、广南路的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采铜铸钱)信州为当时主要产铜区,故李正之常驻信州。

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稼轩作此词送行。

翻译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

此。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君莫要流泪伤心,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

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1]

2 / 2

生活琐事-带薪休假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题目及答案高考真题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9:2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4989345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题目及答案高考真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歌鉴赏语言风格题目及答案高考真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