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3-11-24 19:14:46 阅读: 评论:0

对死者家属的安慰语-作文推荐一本好书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好奇的反义词)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中的必考题目,也是学生们很头疼的一个题

型。如何在高考时拿到更多的分数,这是同学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下

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20XX-20XX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在考试中做好

诗歌鉴赏。

纵观历年的高考题,我们不难发现诗歌鉴赏不外乎从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这四个方面去考查。四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即:无论诗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用到了怎样的语言,在表达时

用到了怎样的技巧,这都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

一、形象

诗歌中会塑造人物形象,也会描摹景物,刻画事物等,这些都可

以称之为形象。

1.人物形象

在历年的高考题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问法:

a、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2014

上海卷《镜湖女》)

b、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2013年重

庆卷《鹧鸪天.酬孝峙》)

由此可见,诗歌鉴赏中的形象也会是两类:一是主人公形象,二

是诗人形象。

主人公形象可以理解为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邶风.静女》

中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女青年活泼俏皮,美丽动人;男青年痴

情淳朴。我们以试题《镜湖女》为例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问题: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2014

年上海卷)

读完诗歌后我们可以组织这样的答案,镜湖女以打鱼、采藕为生,

说明热爱生活,生活态度积极;面容姣好,美丽动人;镜湖女歌声优美,

回家之后还要和朋友相约明天出去玩耍,说明镜湖女活泼可爱的性格。

2、诗人形象在古代诗歌中有几种形象类型:

a.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古代文中最有这种情怀的是李白,

如《梦留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是这一形象的代言人,他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种忧

国忧民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

c.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诗人形象。

d.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古代文人大多是因为仕途不

得志,才有了很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e.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是这一类形象的代表。

f.矢志报国、壮志难酬的形象。岳飞、文天祥、陆游和辛弃疾是这

类形象的代表。

掌握了上面的知识点,下面我们以试题《鹧鸪天.酬孝峙》为例进

行分析。

鹧鸪天.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

石里藤。

闲倚仗。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迟亭暑,捧出

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

(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 :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

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问题: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2013

年重庆卷)

我们可以先大致翻译一下诗歌的上片,“一个头发短胡须长眉毛

棱角分明的人,面容病态,比其他的僧人要奇怪的多。霜侵雨打已经

是寻常事了,坚毅的就像终南山里的藤条”。整合答案,通过外貌描

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容貌病态怪异的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看出这

是一个性格坚毅不拔的诗人。

诗歌中不仅会出现人物形象,还会出现一些景物,如“羁鸟恋旧

林”中的“羁鸟”和“旧林”,“梧桐更兼细雨”中的“梧桐”和

“细雨”,作者不单单是写这些景物,而是通过这些景物和自身形象

有某些联系,以表达某些感情。如2012年天津《野菊》。

当然在古代诗歌中会出现一些意象,这是研究古代诗歌的专有名

词。“意象”就是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如2012年江西

《江城子》中:概括“杨柳”、“飞絮”意向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

表达的情感。【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见附录】

多个意象的组合就会组成意境,从这可以看出,意境的范围要比

意象的范围大。关于画面,关于意境,高考中还有一类题这么考查,

如下: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新晴野望》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是景物形象,要看是不是将其拟人化,一般景物的身上都有人的某种

特点在里面。如果是画面题的考查,要根据诗中出现的景物,展开联

想,以构成一个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说出画面体现了怎样的

氛围。从而表达出作者怎样地感情。可以关注里面是否有某些意象在

里面,若有手法的运用,也要指出。

二、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的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

眼。其次是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

言的鉴赏水平。

1.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

诗歌鉴赏中那些传神的字词主要集中在了动词、形容词、数词和

副词的部分。例如2014年湖北卷《早发》中让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

中的“背”字的表达效果。这就是从动词的角度考查的,一个“背”

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的向北向寒与大雁的

向南向暖形成强烈的对比。再如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中

让简要分析首句“绿”字的妙处。也是从动词的角度去考查的。“绿”

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树木的动态,表现出了春风的活力。再如2013年重

庆卷《鹧鸪天》中问道:“‘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

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从两个形容词“瘦”和

“肥”去考查,此句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历年的高考题就告

诉我们,在做诗歌鉴赏的题时要注意里面的形容词、动词等词语。我

们以2013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为例,展开讲解。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纸上,表现了春风的活力,从而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歌的韵

味。

诗歌中除了这一类词外还有叠音词,这有助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或可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如《迢迢牵牛星》中“迢迢牵牛星,皎

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还有颜色词,这样的颜色词

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感情的作用。

1、诗歌的语言表达顺序

因为诗歌在字数上有限制,不能像现在的语言表达那样顺畅。几

十个字要表达出无尽的情感,而且还要做到韵律工整,所以作者在组

织语言时会调整语序。比如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

梧栖老凤凰枝”,按字面不好理解,但要是改成“鹦鹉啄余香稻粒,

凤凰栖老碧梧枝”就好理解很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变换语序的例子。

2、诗歌的语言风格

每个诗人或者某一诗歌流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

风格。但这种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同一个作者会在不同的作

品里反映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所以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诗歌将具体的去

分析。诗歌中出现的风格会有如下几类:清新雅致、平实质朴、含蓄

隽永、绚丽飘逸、雄浑壮阔、豪放旷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婉约

头,却上心头”。后两句用了拟物的手法,将无形的愁苦形象化)、双

关、借代、夸张、对比、衬托等。

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其中在诗歌鉴赏中叙述

和议论不会出现。

a.描写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在诗歌中的体现

有如下几个方面:外貌、动作、心理。而景物描写、白描可算作侧面

描写。

b.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就是诗歌鉴赏

中的'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有如下的术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

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

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感官结合

(听觉、视觉、嗅觉等)、远近高低结合、对比衬托、比兴、铺陈、以小

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借古讽今。

要想做好诗歌鉴赏中的表达技巧题首先得知道以上的专业术语,

这样在做题时才有把握。当然,这些术语并没有涵盖所有,同学们还

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地积累。总而言之,只有知识储备充足,做

题时才不会乱了阵脚。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看看遇到这类题时如何作

答。

例如2015年安徽卷《月圆》

月圆(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

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

问题: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要求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去分析后两句的感情,这其实是把表达技

巧和情感分析两种题型结合在了一起。最后一句中实写是眼前月景,

虚写是联想家乡亲人,虚实结合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总

结答案可得: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

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

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再如:2015年天津卷《雨过至城中苏家》

雨过至城中苏家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

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问题: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

这是一道单独考查艺术手法的题,答案如下:①对仗,如“花飞”

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

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遇到此类题时的答题步骤:

a.准确指出用了某种手法。

b.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在诗歌中是如何体现的。

c.最后指出用了此手法的作用与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诗歌表现的情感

古代诗歌表达的情感不亚于今天现代文表达的情感。我们可以从

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入手。

1.边塞征战诗

这一类诗歌写的内容很宽泛。a.写边塞的风光,如杜甫《走马川

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

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b.

写塞外的军旅生活;c.写边塞恶劣的生活环境。在表达感情上会抒发渴

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戍守边关的将

士对故人家乡的思念,以及家中思妇的绵延愁绪。

2.山水田园诗

这类诗以东晋的陶渊明和唐代的王维为代表。这类诗歌多是描绘

的山水田园风光,以农民,渔夫等为主体去刻画,营造出一种田园牧

歌式的意境。这类诗歌要表达的情感有如下几种:a、沉醉于大自然的

美景,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的情趣;b、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情怀;C、厌恶了官场,向往隐逸生活的志向。d、抒发了一种宁静、

悠然自得的心境。

3.借物抒怀诗

这类诗歌会出现某个物象,描摹物象的外在特征,是想通过某个

物象寄托自己的志向,如于谦的《石灰吟》,借对石灰的特点描写,

不只是说石灰外表“清白”,而是想说自己也如这石灰一样,有清白

的品质,拥有一颗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4.友人送别诗

这一类诗以送别为基调,表现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思念,或是

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语劝勉之情。这一类古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5.羁旅思乡诗

在古代,好男儿志在四方,所以有的是人会长期客居在外,或是

想求取功名,或是游历名山大川。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被贬在外,或是

漂泊异乡。往往会抒发独居在外的思乡之情、被贬之后的苦闷之情等。

6.咏史怀古诗

诗人借助先前的历史故事、认识等来抒发情感的一种诗。诗人要

三流、四流诗人反倒成了热点,所以不要说看到作者熟悉就按照平时

的思维去答,一定要耐心的读诗歌。同时诗歌下面的注释一定要看,

有时这是解决诗歌鉴赏的关键。

以上只是我们对高考诗歌鉴赏的一个大致概述,希望可以帮助同

梦想语录-好同学

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9:1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44861004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