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诗词的字句之妙

更新时间:2023-11-24 19:12:34 阅读: 评论:0

作文技巧-鸡骨草的功效

如何鉴赏诗词的字句之妙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班主任工作)

如何鉴赏诗词的字句之妙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

04-0082-02

诗歌鉴赏是高三复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普遍存

在畏惧心理。我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八年了,通过对诗歌鉴赏题的研

究,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办法,现就“如何鉴赏诗词的字句之妙”

谈几点浅见,与大家共享。

1 直通高考

《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的要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炼字”逸闻

诗圣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不同时代的

诗人艺术追求的一面旗帜。

孟郊有“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

杜荀鹤自诩“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卢延让则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3 方法探讨

炼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炼意,是为了更加生动形象,深刻隽永地

来表达诗人的情理志。

从这一目的来看,鉴赏炼字需兼顾两个方面:

指出“字,句”表达出的情理志。

指出“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形象地描慕了什么画面,渲染

了什么气氛,塑造了什么形象,创设了什么意境。

4 鉴赏思路

借助“五看”,把握情理志。

看题目: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表达的是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十五夜望月》 (王建)表达仲秋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越中览古》(李白):抒写怀古之情或昔盛今衰的感叹。

《天末怀李白》 (杜甫):抒发对友人的殷切怀念之情。

看景物特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从本首小令中的灰暗惨淡的景物,

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可知,抒发的是凄凉

悲苦之情。

《绝句》(杜甫):从诗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等色彩鲜

明的景物特征可知,此诗抒发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看表情字眼:

诗歌之中会有一些表达感情倾向的字眼,也正是作者内心情感的

外露。

如《雨霖铃》(柳永)中:“凄切、无绪、伤离别”等抒发了离别

时的凄凉伤感之情。《浣溪纱》(晏殊)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由

“无可奈何”可知,表达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看注释: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注释]:此诗作于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的一个秋天。

由注释告诉的社会背景,再结合文中的“孤、独”二字,可知此

诗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而不是恬淡闲适之情。

看作者生平: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生活美满幸福,词作中多

抒发愉悦、欢快、闲适之情,如《点绛唇》《如梦令》《一剪梅》

后期因金兵南侵,逃亡到南方,再加上丈夫去世,心境无比凄凉,

词作中多流露悲苦和伤感,如《武陵春》《声声慢》

借助以上五看,可准确把握诗的情感,鉴赏的方向便不会出现偏

差。

判断手法、形象描述、就诗论诗:

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三类:

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移情于景、情景交

融。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欲扬先抑、以动写静、以

乐写哀、虚实结合等。

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把握了以上内容之后,鉴赏语言可分为三大块:

手法 + 形象描述 + 情感 (当然,无手法时不写亦可)

其答题格式如下:

某字(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描慕了,渲染了,塑造了,创

设了)(画面,气氛,形象,意境),表达了(情,理,志)

5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请鉴赏“铺”字之妙

情:“可怜”——可爱

珍珠——美好 喜悦之情

手法:无

答案:“铺”字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西下时,阳光斜斜地照在江面

上,如同铺了一层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景物特征:无人径,深山

表情字眼:咽、冷}清幽、冷寂、(情感)

表达技巧:

咽:拟人。(冷:通感)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碍,发出低呤,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

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运用拟人手法,

“冷”运用通感手法,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冷寂

的特色,也正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

3.阅读下边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

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简析:惆怅

人生看得几清明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叹。

答案:不同意。如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当属桃花,

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且不能表达出惆怅之情,

与主题割裂。

6 模拟训练

训练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饮酒(其二)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本诗中“悠然见南山”“见”字能不能换作“看”“望”字?

为什么?

简析:作者:厌弃官场,钟情山水。

表情字眼:悠然

佳,真意 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不能换作“望”和“看”字。“望”和“看”均是有意识

地看,而“见”字则更形象地写出了,在东篱下采菊之时,抬起身

子,于怡然自得之中,远处的南山浮现在眼前,有无意识之妙,也

更能表现出作者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沉醉之情。

训练2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问:谈谈你对“花自落”“鸟空啼”的理解。

析:背景

草萋萋衰败——昔盛今衰伤感之情。

无人、自、空

答案:“花自落”强调“无人”,满树芳花无人观赏,只好任其自

开自落。

“春山一路”使人想到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但一“空”

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写静,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凉。

“花自落”“鸟空啼”含蓄深沉地抒发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伤感

之情。

训练3 阅读下边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

么样的心情。

简析:内容上 题目:思家

景物:冬至、影伴身思念家乡亲人的孤寂心情。

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

前”自然引出“影”,来陪伴枯坐的“身”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

作者思家的一种孤寂的心情。

7 课外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歌重视炼字炼句,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

试结合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

宣传委员工作计划-关于环保的英语作文

如何鉴赏诗词的字句之妙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9:1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4354345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如何鉴赏诗词的字句之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如何鉴赏诗词的字句之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