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太子头上的
鉴赏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1.借景抒情。
这种表达技巧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技法,又叫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人景等,这类
诗叫写景诗。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类诗多描绘湖光山色、田园桑麻、草木山石
等,诗人把要抒发的情感寄予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或者用景物描写寄托、暗示感情,或者
通过渲染环境氛围来烘托情感等,有些景物还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如晓风、残月、杨柳、
雁字等。所以,在鉴赏时,一定要透过特定的环境去把握的情感。
例1.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此诗的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康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不只是客观描绘,而是移情入
景,使客观事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
青苔,更显寓所的冷寂。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
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例2.
暮春沪水送别
韩 琼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这首送别诗写得蕴藉含蓄、凝重深沉,跳出禽了送别诗多言离愁别恨的俗套,把错综复
杂的隐情、友情、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一股脑儿概括为古今情
, 并巧妙地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衰飒形象掬出,收到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
2.托物言志
这种手法又叫借物喻人,这类诗也是咏物诗。古人常说诗言志,歌咏言,诗歌往往偏重
抒情、言志,诗人借助某种事物的特点,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融人自己的情感,表达自
己的志向、品格、精神等,一般分为喻己和喻他两类。
例1.
蝉 虞世南
垂终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藉居高饮露的蝉来表现自己那种不假良史之辞,不借东风之力,而是凭借自己的
垂绘饮清露的超凡脱俗的形象来向世人表明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
播的隐然自得之情。在诗歌里貌似超脱,游离于诗歌的形象蝉之外,其实,在居高声自远的
蝉声中,我们完全可以品评出那种自况、自喻、自比清高的节操来。
例2.
赠刘景文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写的是初冬景象,岁寒见橘绿,挫折见节操,借橙黄橘绿赞颂刘景文的高风亮
节。
3.从对方着笔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
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
遐想。
例1.
月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哭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题为《 月夜
》,字字从月色中照出。独看双照是诗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方着笔,写妻子独看鄜
州月忆长安,而自己独看长安月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伤今日之独看,
忆往昔的同看,期待未知何时的将来共倚虚幌,对月抒愁。透过历史的月光,可以看到,独
看的泪痕里浸透的是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的是四海升平的理想。
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邵郑释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三、四两句正面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
写自己如何想念家里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
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4.虚实结合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效
果。但联想与想象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
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
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进而为读者提供广一阔的审美空间。具体说来,这类诗
或者借助神仙鬼怪世界、梦境等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或者描绘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
发生过的已逝情境,或者设想的还没有发生的未来之境。
例1.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绩,应驮白练到安西。
诗的前两句分别从远景.和近景的角度描绘了边塞的风光:远景,写出了边塞城镇荒凉
萧瑟的气氛,边城暮雨雁飞低;近景则相反,富有朝气,芦笋初生渐欲齐,这些是实写。后
两句诗人听到无数驼铃不由怀念起往日平时安西万里疆的丝绸之路上和平繁荣的情景;应驮
白练到安西,这些是虚写,一应字,凝聚了多少辛酸而沉痛的感情,表达了对边事的忧愤。
5.乐景衬哀情
戴哀景写乐情的写法这种手法就是通过乐景与哀情的反衬,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正如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
例
蝶恋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
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既点明春夏之交的时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尽、青杏始生的自然
界新陈代谢的规律,洋溢着勃勃生机。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描绘出这户人家
所处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虽富情趣,却是以乐景衬哀情。
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
然流露;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
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
6.渲染烘托
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匕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二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
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崖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
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
寒唯见江心秋月白,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人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
情。
例1.
夜归
周 密
夜深归客依莽行,冷鳞依萤聚土腾。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抖漏补衣灯。
诗人以冷鳞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脆、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
出归家的心切。
例2.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方淮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扰有去年痕。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
朦胧,渲染烘托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7.白描
白描,就是用概括、精练、质朴的笔墨,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它
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象,寥寥几笔,就能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它原来是中国
画的一种技法,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白描手法写人状物,确实能在给人以形
象感的同时,增强真实感。
例l.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笙相倚绿。阿童三尺捶,御此老般辣。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
角扰可,牛斗残我竹。
第一联野次小峥嵘,幽笙相倚绿使用了白描手法,写出了自然生机,写画中之物几乎全
要动起来了,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例2.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这首诗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白描,比
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
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
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
8.借古伤今、借古讽今
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
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的目的。
例1.
江城子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
镜照江城。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
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
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例2.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扰唱《后庭花》。
从字面上看,写的就是夜泊秦淮,表面上似乎把批评的矛头直指不知亡国恨的商女飞但
这其实是曲笔。因为商女唱什么,是由达官贵族决定的。所以,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和想
象的未来纳入读者的视野,既有辛辣的讽刺、深沉的哀痛、无限的感慨,更有隐忧国事的清
醒。这样,读者通过对诗作的品读,可以对晚唐的政治腐败有切实的感受。
9.用典
就是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或者化用前人的诗句。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
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
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明用、暗用、
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
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
情。
例l.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
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李清照的词《永遇乐》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了李词,写在春天的
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
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
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笔。后夜
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的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和贺铸的明月多情随枕尾(《惜双双》)的句意,的心像飞尘一样,时
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象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生动地把对友人的无限深
情和刻骨相思刻画了出来,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0.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在一些写景诗里,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有时只写静景或动景,有时则动、静景兼写,进
而达到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的艺术效果。
例1.
雨后池上 刘放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枪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
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
之美。本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
雨后池塘春景图。
古典诗词中的曲笔 (2010-11-13 8:08:00)崔国明
10
推荐
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曲笔,是中国古典
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含蓄、意境深
邃,倍增哀乐。从形式上来看,落笔对方、移情别恋、琵琶反弹是古典诗词中的曲笔运用的
最主要的三种类型,也是高考诗词鉴赏中经常考查的一种表达技巧。
一、落笔对方
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
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
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曲笔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
表现形式,采用这种手法的诗词的数量也最多,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遥
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就是这样的典型。
例1.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哭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中,当时身陷长安,于城中举头望明月而思念故乡亲人,不由自主
地想起了远在鄜州的妻儿。但是诗人没有去直接描写自己在长安城中如何望月思远,而是从
自己的家人写起,这就是所谓的曲笔。诗人想像,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妻子定当和自己一样
也在举头望明月,也是对影成三人。接下来进一步想像妻子望月时的情景,小儿女尚未懂事,
不明白母亲为何如此痴痴地望着天上的明月,明月中有什么如此吸引母亲。妻子痴痴地望着
天上的明月,想必夜雾打湿了她的头发,清凉的月光也许会带来一丝寒意。诗歌运用曲笔,
明写妻子,暗写自己,借对方对自己的思念来传达对妻子儿女的思念。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比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更为深沉。
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邵郑释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是2005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试题。诗的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一种孤独寂寞的氛
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三、四两句
从正面点明标题,抒写自己的思家之情,其异于常人之处就在于:诗人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
想念家里人,而是换可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化成对方的思念,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
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从而使自己思念家人之情加倍托出。
二、移情别恋
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人或某事、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
情移注于另外的人、事、物上,表面上看是移情别恋,而实质上对此人、此事、此物的眷顾
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倍增情感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曲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移
情别恋。
例3.
渡桑干 刘 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是抒写长期居住并州之后又北渡桑干河的凄凉心情的。诗中的归心日夜忆咸阳一
句,是说在并州时总是想回到故乡咸阳,这种思乡之情刻骨铭心;但是无端更渡桑干水,现
在却又要北渡桑干,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于是却望并州是故乡,说明对并州这旅居十年
的地方反而感到更亲切了。诗人十年旅居并州,乡思之情强烈到了极点,然而,回乡的愿望
不但不能实现,却又无端更渡桑干水,离家乡越来越远,其思乡之情则超出了极限,无奈之
中只好把并州姑且当作自己的家乡。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结果却南辕北辙。却望并州是故乡,
旅居仅十年的并州现在居然感到如此的亲切,那么故乡也就更加让人魂牵梦绕了。至此,诗
人的乡思之情在这种曲笔手法中得到了超强的表现,既微妙而又真实,言简意深,耐人寻味,
而这绝非正面实写所能达到的。
三、琵琶反弹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诗人本欲表现某一种情感,但在表达时却故意反其
道而行之;或是一反常人的正常心理,故意从反面落笔,通过反弹琵琶的方式来表现诗人的
情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话反说,其实也正是曲笔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4.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是2005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这首诗抒写登临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因国土沦
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之情,而的情思在诗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是最苦无山遮望眼一
句,该句也最为人所称道。在这里,诗人借山寄愁,运用曲笔,一反古人登临送目登高望远
的惯常技法,独辟蹊径、琵琶反弹: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
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诗人通过望
之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出了国耻难忘的极度悲愤的感情。
例5.
菩萨蛮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
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中运用曲笔的是未老莫还乡一句,这里正话反说,写得似直而纡,似达而郁。说莫还
乡,实则正是由于想到了还乡,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的是我还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
中蕴涵的却是对故乡欲归而不得的郁结的感情。因为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
中原鼎沸,欲归不能,所以,未老莫还乡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
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作为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曲笔的主要作用在于情感的抒发。因此,鉴赏时首先
要明了这一表达技巧,并具体分析其在诗词中的运用方式和表现内容,进而把握的情感以及
曲笔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古典诗词中的曲笔运用
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曲笔,是中国古典
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含蓄、意境深
邃,倍增哀乐。从形式上来看,落笔对方、移情别恋、琵琶反弹是古典诗词中的曲笔运用的
最主要的三种类型,也是高考诗词鉴赏中经常考查的一种表达技巧。
一、落笔对方
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
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
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曲笔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
表现形式,采用这种手法的诗词的数量也最多,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遥
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就是这样的典型。
例1.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哭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中,当时身陷长安,于城中举头望明月而思念故乡亲人,不由自主
地想起了远在鄜州的妻儿。但是诗人没有去直接描写自己在长安城中如何望月思远,而是从
自己的家人写起,这就是所谓的曲笔。诗人想像,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妻子定当和自己一样
也在举头望明月,也是对影成三人。接下来进一步想像妻子望月时的情景,小儿女尚未懂事,
不明白母亲为何如此痴痴地望着天上的明月,明月中有什么如此吸引母亲。妻子痴痴地望着
天上的明月,想必夜雾打湿了她的头发,清凉的月光也许会带来一丝寒意。诗歌运用曲笔,
明写妻子,暗写自己,借对方对自己的思念来传达对妻子儿女的思念。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比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更为深沉。
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邵郑释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是2005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试题。诗的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一种孤独寂寞的氛
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三、四两句
从正面点明标题,抒写自己的思家之情,其异于常人之处就在于:诗人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
想念家里人,而是换可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化成对方的思念,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
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从而使自己思念家人之情加倍托出。
二、移情别恋
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人或某事、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
情移注于另外的人、事、物上,表面上看是移情别恋,而实质上对此人、此事、此物的眷顾
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倍增情感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曲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移
情别恋。
例3.
渡桑干 刘 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是抒写长期居住并州之后又北渡桑干河的凄凉心情的。诗中的归心日夜忆咸阳一
句,是说在并州时总是想回到故乡咸阳,这种思乡之情刻骨铭心;但是无端更渡桑干水,现
在却又要北渡桑干,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于是却望并州是故乡,说明对并州这旅居十年
的地方反而感到更亲切了。诗人十年旅居并州,乡思之情强烈到了极点,然而,回乡的愿望
不但不能实现,却又无端更渡桑干水,离家乡越来越远,其思乡之情则超出了极限,无奈之
中只好把并州姑且当作自己的家乡。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结果却南辕北辙。却望并州是故乡,
旅居仅十年的并州现在居然感到如此的亲切,那么故乡也就更加让人魂牵梦绕了。至此,诗
人的乡思之情在这种曲笔手法中得到了超强的表现,既微妙而又真实,言简意深,耐人寻味,
而这绝非正面实写所能达到的。
三、琵琶反弹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诗人本欲表现某一种情感,但在表达时却故意反其
道而行之;或是一反常人的正常心理,故意从反面落笔,通过反弹琵琶的方式来表现诗人的
情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话反说,其实也正是曲笔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4.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是2005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这首诗抒写登临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因国土沦
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之情,而的情思在诗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是最苦无山遮望眼一
句,该句也最为人所称道。在这里,诗人借山寄愁,运用曲笔,一反古人登临送目登高望远
的惯常技法,独辟蹊径、琵琶反弹: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
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诗人通过望
之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出了国耻难忘的极度悲愤的感情。
例5.
菩萨蛮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
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中运用曲笔的是未老莫还乡一句,这里正话反说,写得似直而纡,似达而郁。说莫还
乡,实则正是由于想到了还乡,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的是我还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
中蕴涵的却是对故乡欲归而不得的郁结的感情。因为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
中原鼎沸,欲归不能,所以,未老莫还乡一句,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
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作为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曲笔的主要作用在于情感的抒发。因此,鉴赏时首先
要明了这一表达技巧,并具体分析其在诗词中的运用方式和表现内容,进而把握的情感以及
曲笔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9:04: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38492252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精品资源]鉴赏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精品资源]鉴赏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