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技巧范文
古诗词鉴赏技巧
高考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一)、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
豪迈飘逸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幽静和谐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辛
弃疾的慷慨悲壮 苏轼的豪放旷达 孟浩然的闲静淡远
(二)、不同题材的诗歌的艺术风格
1.咏史诗: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
值。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A.临古地——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
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马嵬、华清宫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思路: * 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 * 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
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
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
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
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
鬓发已白。
示例1: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示例2: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
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
示例4:
2、边塞诗和战争诗
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1)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
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
如高适、岑参。)
(2)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
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3)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
(4)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
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5)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
(6)揭露 * 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
此)
(7)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 * 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战争诗常如此)
示例1: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示例2: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示例3:
塞下曲(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示例4: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示例5: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只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
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高高秋月照长城。
3、思乡怀人诗
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
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
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
情”为主的。
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
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
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
书札、梦、乡关、等。
②还有写节日之乡思。如佳节、重阳、寒食。
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
规,却合情理。 示例1:
旅次朔方(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示例2:
听角思归(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
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 起看残月影徘徊。
示例3:
月 夜(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4、赠别诗
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
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
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
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示例1: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示例2: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5、闺怨诗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示例1: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
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示例2: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6、咏物抒怀诗
常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有的委婉地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有的
借以抒发愁情幽愤,有的寄予政治仕途感慨或个人操守情怀,有的讽
喻某人或某社会现象。 示例1: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
共金樽。
示例2: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示例3:
夜 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7、即事抒怀诗
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
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示例1:
江村即事(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示例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8、哲理诗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这类诗有
两种情况:
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
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
中领悟到的 示例1: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示例2: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示例3:
琴诗(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9、田园诗
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
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示例:
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二﹑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
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
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
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
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
覆辙之意。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
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
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
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示例: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如果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的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
赞扬山中的美景,或劝人留下来欣赏山中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
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写作用意。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
张籍(时任水部郎中)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看了题目才会知道朱庆余是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
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写了草径、荒园、鸟宿树、僧敲门、分野色、动云根等,
描绘了一幅优美静谧的李凝幽居图。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得这样优美,
其表达的感情自然是喜爱了。“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我今天
暂且离开,以后还会再来,决不负我们共同约定的归隐的日期),这
最后的两句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
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
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
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
作者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1)“孤舟”联接着雨、叶、雁、鸟、鱼、月、桥等意象,是贯穿
全诗的线索。(2)通过“孤舟”听秋雨、雁声,看飘叶、鸟归、鱼跳、
霜月,表达诗人飘泊、孤寂、思乡的感情。
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
“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
草”等意象(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
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
“菊”等(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五、注意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议
论文一样,要有论点,有论据,重点明确,顺序合理,用语准确,表
达到位。
1、评价主旨类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 言在此而意在彼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 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2、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
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3、修辞方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冗长为
简洁。 拟人:使??人格化,新颖别致,栩栩如生,引人联想,生动
活泼。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语言简
练含蓄。
对偶: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凝炼,
抒情酣畅。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触发联想,营造气氛。
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议论内容集中,增强气势;抒情语
势磅礴,痛快淋漓。
设问: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反复:议论说理,强调强化;抒情写景,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感染力强。
4、表达技巧:
铺陈其事 浓墨重彩 托物起兴 对比比较 映衬比较 虚拟写实 象
征暗示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
化用典故 以古讽今怀古伤今 以动写静 以乐写哀 直抒胸臆
白描勾勒 议论点染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小中见大 欲扬先抑
巧设悬念 前后照应 联想想象 含而不露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
因景生 借景抒情 叠字叠词
5、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6、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与内容主旨无可挑剔。
简洁 洗炼:语言简练利落,直率天真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浓墨重彩,惯用修辞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苍凉雄浑。
7、行文技巧类
构思精巧: 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
表现手法训练
一.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
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
之情。
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乐情、乐景衬哀情、哀景哀情、哀景显乐情
训练1: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训练2:
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
无处觅征鸿。
这首词表达写的是什么景,表达什么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3: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如何体现乐景写哀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恼。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
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幺?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如: 以“故乡明月”传达“思乡情”;
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
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
合情”; 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
等。
三、托物言志(象征)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
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是诗歌惯用手
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
“牡丹”象征富丽;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陆游以“梅
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屈原用“兰芷”象
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
训练1: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画菊》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3: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
物不是写
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
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四、衬托或烘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
突出所要表
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
象。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2:
《谢亭送别》唐代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结合本诗,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3: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
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
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
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4: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
风吹得香
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花随意穿帘幕。
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
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
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
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
感染力。
训练1:
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题为
“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2: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
解,树转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
湘水。湘
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3: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4: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衬托烘托与对比对照的区别
A、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
起相互
比较。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关、
相反的
事物作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用来作背景的
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
六、动静结合
这就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
动衬静的
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鸟鸣山更幽”“鸣”为声)。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密切关联。
训练1: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上阕寓情于景,请从“动”与“静”的角度分析景中包含了怎样
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2: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
b、已逝之景之境。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设想的未来之境。 《雨霖铃》
诗歌中的“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
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训练1: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
假,民间互
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请从“虚”和“实”的角度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3: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
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
更在春山外。
请从“虚”和“实”的角度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共情更
远。”请
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5: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白描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
用于文学创
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
种描写手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
么乐趣,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九.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
事物,使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2:
雨(宋)陈与义① xx年辽宁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
到骨,四壁
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
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
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
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用典
用典有用典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
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等等和愿望,属于借古抒怀(讽
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
意于言外。 训练1:
岁暮(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居阆州(今四川
阆中)。
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位
于成都西北),杜甫作此诗时,三州已经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2: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
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霹雳:琴名。
“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中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细节描写
可以更加具体而凝炼、鲜明生动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或内在
本质,体现其神韵,增强情节的真实性,突出作品的主题。或者以小
见大,见微知著。 训练1:
早 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2: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独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诗句的修辞手法
一、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
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
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二、修辞手法
比喻、反复、比拟、借代、对比、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
问、通感、反语、用典等。
1、 比喻
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
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
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兰溪棹歌(戴叔伦)
“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
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
月光的明洁。
2、借代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前者指战马,后
者指武器,合起来指代战争,一、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怨恨之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
味无穷。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
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3、比拟(拟人、拟物)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山园小梅(北宋·林逋)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
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
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
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
表现得淋漓尽致。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
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6、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
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也即自问自答)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
雄业绩。
7、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8、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9、 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
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
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
曲》)莲即怜,爱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即思,
思念。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玉关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柳即留,
留恋,思念。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新添
声杨柳枝词二首》)莫围棋,即莫违期,不要负约。
语义双关: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
匹,既指布匹,同是双关着匹配。
此诗中说女子本欲和男子永结同心,不料男子负心,留给她一缕
织不成的乱丝,表达了对负心汉的谴责。
三、修辞训练
1、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
游憩。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
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青玉案(张榘)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
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
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①张榘(jǔ):南宋人,前后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
参议,均为地位低下的职位。
明朝毛晋认为“秋在黄花羞涩处”中的“羞涩”一词用得极妙,
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
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
初醒。 请分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
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
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请简要分析上阕景物描写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
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
我沾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
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初步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这节课我们用分类举例的方法进行,我
们将表达技巧分为四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 。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考查了表现手法(修辞),涉及了衬托(3套)对偶/对仗(3套)
夸张(2套)比喻(2套)拟人(2套)等常见手法和顶真(1套)。
xx年:
衬托对比( 3套),比喻( 3套),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拟人,
对比以及象征。
xx年:借代
xx年:烘托
xx年:虚实结合
xx年:象征手法
xx年:风格
特 点:
一、手法丰富多彩
二、重点考查:
三、概念模糊
试 题 类 型:1.判断手法型 2.评析手法型 3.比较异同型
提 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
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
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
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
比、反问、设问。
(一)比喻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
暗喻、借喻。
作用:1.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2.充分
表达作者的情感。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
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二)比拟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1.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
象。2.突出作者的情感。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
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
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三)借代
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
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作用: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
花的凋零。
(四)夸张
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
感态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
见愁思的深重。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
所顾忌的追求,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
(五)对偶
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
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
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
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
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
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
酬的苦痛。
(六)排比
定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
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1.意象繁密,语言精练。2.感情强烈,真挚感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
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七)设问
定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作用:问题引入,带
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
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
雄业绩。
(八)反问
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九)反复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作用:
1.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
2.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
3.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
(十)对比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作用:
1.以强烈反差突出事物特征。
2.强化作者思想感情。
(十一)双关
1.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2.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
(十二)互文
1.主人下马客在船 。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作用:
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辨明修辞手法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了解作者借助这些修辞手法
抒发什么感情,达到什么目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两首诗,看看他们使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题方法]
1、确定修辞方法
2、结合诗句分析
3、分析修辞表情达意的作用
例1、(xx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
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
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题思路〗
手法+分析(+作用)
第一步:指出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印证。
例2、(xx年江苏卷)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
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
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
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1)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
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
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例3、(xx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
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
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
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4分)
(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
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例4、xx江苏卷 春日
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
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
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
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
诗。
⑴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
度评价?(3分)
答: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或“思不群”“比庾信”“比
鲍熙”; “诗无敌”。
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
的表现手法。
例5、xx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
碧云斜。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句利用象征的
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
心神不宁。以景结词,委婉含蓄,蕴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
例6、xx江苏卷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⑴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⑵“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4分)
【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这两句明显写的是两方面的事,一句一事一心境:前句
“门常掩”是因为“世味”,表明对“世味”的厌恶;后句“簟[竹
席,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已便”是因为“时光”——正值盛夏时光——醉卧竹席,已是非常地
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感。 ⑶《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
“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
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
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
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古诗词鉴赏导学案之阅读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概括起来说,大致可
以分为以
下几类:
一、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
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登幽州台
歌》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
空怀壮志的悲愤
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
景物之中,通过描
写景物予以抒发。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
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清江引]( 秋怀 )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
雨声秋梦里。
试分析这首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作者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 “秋雨”这些富有季
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
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3、托物言志: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
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也就是
自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
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这是不难看出来的。但作者借“小
松”究竟写什么样的人呢?托“小松”讽刺什么呢?
首句扣住小松之“小”写它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力。刚出土的小松
“蓬蒿”是较高的野草,而今小松冲出了蓬蒿。这里的“出”与
上句“刺”相呼应,很有力度。“渐觉”用得有分寸,既写出“出”
的过程,又是爱护小松的细心人观察所得。不关心小松的人对它的“出”
则是视而不见的。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感慨:“时人不识凌
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第一句的“凌云木”指小松,后一句的“凌
云”是指长成参天大树的松。 “时人不识凌云木”,是说世俗之人
没有眼光,没有见识,不知小松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一直等到它长成“凌云”大松以后才说“这树真高”。原来诗人写小
松实际是写不被人所识的年少而有发展前途的之人,写出他们的不幸
命运,讽刺的是那些 “不识”人才的人。
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1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
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2,鱼传尺素3,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
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4去?
1.桃源:即桃花源,原属武陵郡(今湖南省武陵县)。宋乾德中置
桃源县。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词中似虚实并用。
2.驿寄梅花:典出《荆州记》:“吴陆凯与范晔善,自江南寄梅
花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词中少游盖以范晔自比。
3.鱼传尺素:语出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指书信。古人书写
多用素绢,长约一尺,故名。
4.潇湘:潇水与湘水的合称,二水交汇于湖南省零陵县境内。
这首词便是作于徙居郴州期间,时在绍圣四年,秦观已届四十九
岁。三年后秦观即在遇赦放还途中溘然长逝于藤州。 词中抒写了作
者流徙僻远之地凄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怅惘之情。写桃源实是虚
实并用的,暗喻了理想遁失的悲哀。 “可堪”二句仍是写景,但视
点收缩,因桃源望断无可寻觅而回写孤馆况味。 下片三句连用两个
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直揭“恨”意,极写思乡怀旧之情。煞拍两句
谓郴江本与郴山相守,而周绕之下,仍复流走,自喻被谪心情,最为
凄切。
5、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
讽喻当朝。如刘禹锡《石头城》讽喻现实,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
衰微的感慨,希望当时的 * 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六朝陈后主在奢华的台城里营建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
十仗的楼阁,整天倚红偎翠,不理朝政,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
让数以千计的美女边歌边舞,不料笙歌未彻,隋兵已临都门。楼上灯
火,楼下战火,连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这靡靡之音中结束了。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
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
历史教训化做了 * 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6、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常见。如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
的《卖炭翁》
二、描写手法:
1、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
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落灯花。
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以“微雨”“暮钟”“漠漠”“冥冥” “浦树含滋”都是在渲染
一种离别时的伤感的气氛。
2、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
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
为陪衬。 烘托包括正衬和反衬两种。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
厚感情。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写出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
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
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篇不对当时
的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写梦境,写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花月
正春风”的美好景色。为什么这样写?
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
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恨”的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 *
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
又开封。
这首诗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分析。这首诗写法上的
最大特点是借助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诗中“复恐
匆匆说不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临行又开封”是人的行动细节,
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
4、动和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烘托手法。后者如: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
来上滩。
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
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
的调皮,是动静。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
生机。
5、虚和实:在国画技巧中,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
部分。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诗歌中的“虚”指直觉看不见、摸不清,
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种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在国画中,“实”
指图画细致丰富的地方。在诗歌中,“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实境。
晓出净慈寺送林方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
前两句泛写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
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的搭配着,是
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除 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
又一年。
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诗人客居他
乡,油然而生孤寂的思乡之情,但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像
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6、欲扬故抑: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
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次萧冰崖梅花韵
冰姿琼骨净无暇,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的早,有谁风雪
看梅花。
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
及梅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
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
三、修辞手法
1、夸张:有用夸张手法单独描写自然景物的,也有用夸张手法单
独描写社会生活的,更多的情况则是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
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
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只情。
3、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
别的 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
极端不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
对“鸟”,“自落”对“空啼”。
练习及答案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
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
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
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
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
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
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
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
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
垫。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
万里春。
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分点加以简要分析。
①衬托,以冰雪林衬梅之坚毅耐寒; ②对比,与混芳尘的桃李对
比显梅之高洁守志: ③托物言志(或“象征”)借梅的形象表达作
者的理想追求。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
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
原树似吾乡。
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
句,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
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
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
林的特有美丽。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8:5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3035225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诗词鉴赏技巧范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诗词鉴赏技巧范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