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答题技巧

更新时间:2023-11-24 18:44:57 阅读: 评论:0

个人简历封面模板-党校学习自我鉴定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答题技巧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终身教育)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答题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答题技巧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

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

字字冰。

【作者简介】 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

(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 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

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词作品中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分析

词人的自我形象,可深入分析词的上片。这首词上片共四句话,前两句写

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面带病容,颧骨凸起,比那光头垂眉、

闭目参禅的和尚还要奇怪。三、四句写词人的心却仿佛终南山石缝中

的一根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由此不难看出

词人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却坚韧不拔的形象。分析上片可知,词人刻画自

我的外在形象时,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刻画自我的内在性格时,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

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

格。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 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题分析景物描写所渲染的环境特别要注意“北风”“白草”

和“胡马骎骎”等意象。

答案: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作用: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

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是为边将出场作铺

垫”也可)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满江红①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

军乐。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

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

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

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解析:赏析写景的特色当然要先明确景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再据此分

析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答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静景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舟船

帆落,蓼草疏淡如烟等;动景是江上渔船飞、灯火闪烁等,这些动景更加衬

托出环境的静寂。

课案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即景,写得井然有序,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

了哪些景物?

解析:这首诗通篇写景。第一、二句中的“碧瓦楼”“绣幕”“赤

栏桥”是人文景物,以下“绿溪”“杨柳”“棠梨满地花”是自然景物。

四句诗就是四幅画:绣幕遮掩的碧瓦楼,桥外斜横的绿溪,漫天飞絮的杨柳,

落花满地的棠梨。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花香水气,仿佛从画中溢出,给人

身临其境之感。问中含有“怎样”“哪些”两个答题点。

答案:诗人是依照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写景的。近景有

绣幕垂挂的碧瓦楼,远景有赤栏桥外横斜的清溪,空中有烟柳飞絮,地上则

是棠梨落花。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高岩有鸟不知名,欸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这首诗主要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是抓住鸟的生存环境和叫声,尤其是诗句的后两

,是鸟这个意象人格化及其所蕴涵的意义所在。“百舌黄鹂”善鸣

“方用事”,在朝中受宠,专权用事,而“高岩有鸟”“复谁听”,受到排

,无人欣赏。

答案:诗中主要塑造了一个不知名的高岩鸟形象。此鸟生活在高岩

之中,鲜为人知,品种珍奇,叫声亲切诚挚,但飞入庭院之中,却不被人容纳,

无人欣赏。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

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解析: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

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

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

“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

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第二句接着写诗人

听到秋风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

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寒云低

,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

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

答案:诗的前两句借助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

出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这首词的上阕借景抒情,情与景紧密相连,分析时抓住景物意象

和抒情语句就可以。

答案: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往昔送别的场景,暮春时节,杨柳依依,

舟远去,江水空流,表达出作者送别时依依不舍、无限惆怅的情感。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

象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前

两句所描写的意象及意象特征。“海浪如云去却回”,由此见浪卷云涌

之势;“北风吹起数声雷”,由此闻海风呼啸,闷雷滚滚之声,景象壮美。

答案: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之际,浪起云涌,风号雷鸣的

壮美景象。一二两句分别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展现了

雄伟的气势。

公租房申请表-下雪啦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答题技巧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8:4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26972252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答题技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答题技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