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表达技巧、情感类型
一、要点梳理
(一)古诗中常见意象及含义
1、诗歌常见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
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
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
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
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
2、诗歌常见景物、事物形象
落日、夕阳:悠闲,壮阔,或抒垂暮,凄凉之感。王禹偁《村
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李商隐《乐游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浮云:浮云漂泊不定,表游子离思。杜甫《梦李白》:“浮云终
日行,游子久不至。”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
情。”
花草树木类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
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
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
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
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
之所。
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如李煜《浪淘沙》“流
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唐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
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动物类
杜鹃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
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
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
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的啼叫
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
乡思。
燕、莺、蜂、蝶:蕴春意盎然之意。王驾《雨晴》:“蜂蝶纷纷
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
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
鸥。”
鹧鸪 它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
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事物类
关山月:月照关塞,显出边地之荒凉,征人之辛苦,亦有征夫思
家,思妇怀远之意。《乐府题解》曰:“关山月,伤离别也。”卢思
道《从军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王昌龄《出
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崔涂《孤雁》:“渚
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
月》,无那金闺万里悉。”
孤帆:孤独或思念之意。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
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灯烛:有悲伤惆怅孤独意。赵师秀《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
炬残。”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栏杆:思乡,忧愁之意。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
轩涕泗流。”
羌笛、胡笳 是古代出自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声音凄切哀婉,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羌管发出
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送别时所
唱歌曲称作“渭城”、“阳关”。出自王维《渭城曲》“劝君更进一
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冯延巳《鹊踏枝》“醉里不辞金盏满,
阳关一曲肠千断。”
黍离、麦秀《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
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魏晋向秀
的《思旧赋并序》“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后
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
阳古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3.其他表现手法 描写和抒情中包含的具体内容也是表达方式,所
以这里用“其他”来概括另外常用的表现手法,具体包括:对比、照
应、衬托、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等
(三)古诗中常见情感类型
鉴赏古诗,可以熟悉古人的审美的习惯,诸如“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等等。归纳诗歌中的情感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1、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
荔枝来。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
作汴州。
(3)反映离乱的痛苦,如
春望
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
梁父吟。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2、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如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辛弃疾《永
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示儿》。
(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
壁怀古》。
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
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如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4)闺中怀人,如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
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
更在春山外。
子夜吴歌
李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在玉壶。
5、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忝,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百姓家。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
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
向洛阳。
(四)古诗鉴赏中常用术语
在鉴赏古诗的时候经常要用到鉴赏诗歌的术语,这就是所谓的
“会看的看门道”,只有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才能准确把握踩分点。
1、语言类
风格
(1)激越高亢 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豪放派词作,其他
像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2)清婉(新)秀丽 如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等婉约派,其他
像山水田园诗人;
(3)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
事);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鳃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4)语言平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如李绅的《悯农二
首》。
(5)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6)雄健、雄浑
特点
(1)清新自然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王维的山水诗。
(2)平淡质朴 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
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 绚丽 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李商隐的诗。
(4)明快 斩钉截铁,一语中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含蓄 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
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耐人寻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6)简洁 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诗。
2、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 委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意含而不
露,
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3、技巧表达类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
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 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 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
对比: 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其他还有: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借景抒情 、以景
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4、文章结构类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二、考点解析
(2010 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
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
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答案解析
(1)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
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
江东思恋之情。
(2)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
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
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另一标准
(1)“隔”字一语双关,表面上是写茫茫江水、迷蒙江树阻隔了
抒情主人公极目远眺的视线,实际上却传达出了抒情主人公无法与远
方亲人团聚的失望惆怅的心境。
(2)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远方亲
人的相思之情。词的下片写抒情主人公灯前写信的细节,是实写;写
抒情主人公“写了书”又“没人传”,“寻得雁”又“秋将暮”的内
心活动,是虚写。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把一个至情至性的抒情主人
公哀婉复杂的心理刻画得细腻感人。
(2010 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
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
解析: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
荒”的举动,可以初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结合后面的几句及作者
阮籍《咏怀》组诗的特点,可以初步判断为“高洁”。
(2)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
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解析:可以回答托物言志、象征、比兴其中的一种,这也是“咏
怀”诗歌的总的特点。至于情感,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
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
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2010 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
《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
作简要说明。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解析
(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
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
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
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据诗
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
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
思对即可。
(2010 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
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
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
“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
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三、能力自测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
(1)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析写景的作用。
(2)“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意和作用是什么?
请作简要回答。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金山寺①
王 令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
水石寒。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冷冷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2)第三联写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
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忆江上吴处士
贾 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①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注】①蟾蜍:此指月亮。②兰桡:木兰桨,这里代指船。
(1)第二联历来为后人所推崇,原因何在?
(2)第三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子由①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
计东西。
老僧②已死成新塔,坏壁③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
人困蹇驴嘶。
【注】 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②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
③坏壁: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
态度?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问题。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
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
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作
简要分析。
7、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一、二句主要写了“静”,请简析作者写静的手法。
(2)分析三、四句的表现手法。
8、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
【注】 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秋:即深秋。
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天地》。
(1)此诗写景,处处紧扣“秋”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的?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贺 铸①
紫府②东风放夜③时,步莲秾李④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
里月明灯火稀。 香冉冉,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
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作者在青年以后,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
本词作于此间。②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代指整个东京。③放夜:
解除夜禁。古代,正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夜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
④秾李:形容女子容貌美如浓艳的桃李。
(1)这首词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2)本词上片忆旧,下片写实。请从今昔对比的角度,简要赏析
作者抒发的情感。
参考答案
1、(1)借景抒情,通过“烟”“雨”“落花”“鹧鸪”等意象,
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渲染了思乡之情。
(2)潮退了,天晚了,词人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
之情。
2、(1)出句诗人不直接写楼台如何宏伟,却另辟蹊径,从侧面
写楼台的倒影映于江水之上,用一个动态的“落”字写楼影在江上的
浮动,竟使水底的鱼龙惊骇起来。楼台影落是视觉的直观感受,鱼龙
惊骇则是作者奇异的想象,由静而动,虚实相合,变化多端,诗境也
到的;而水石之“寒”却是象由心生,心灵所感而发,此又是一个虚
实相生,与上句相称而体味,以绘影绘声之笔给人身临其境之妙。
(2)这一联是作者放眼远望之后,发自内心的感慨:像这样江水
平静、鱼跃鸟飞的和谐而宁谧的景象毕竟是少见的,大自然常常风云
骤起、变幻无常,所以作为这里的过客所见到的只是一时的景色,只
有山寺里不染尘俗的高僧,才能充分领略到金山寺周围的真正风光。
这两句寄托着作者的无限感叹:人世间也和大自然一样,常常会风云
突起,人生之路充满起伏,只有淡泊宁静之人,才能真正领悟到生活
的真谛。
3、(1)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生
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2)以动(声)衬静。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的鸟鸣,
6、(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
(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
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的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
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
兴恨,前面咏的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的铺垫。用美好景物反衬内心
的愁恨(以乐景写哀情),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7、(1)作者主要用了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手法。鸟喧后的静,
翻滚的厚云去后的静,这都写出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勾画出独坐出神
的形象。
(2)第三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人与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第四句更突出了对山的喜爱。对山的喜爱,就是对现实的否定。山愈
有情,人愈无情,诗人的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在这“静”中都
表现出来了。
8、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
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
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
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9、(1)霜露浓重,黄叶满地,寒花疏落,幽泉断续,无不体现
凰城阙佳人相伴,如今犹如一只孤雁,在稀疏的晨星中鸣叫飞过。通
过这些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有志难展,郁闷孤独,怀才不遇的情感。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8:3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23122252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表达技巧、情感类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表达技巧、情感类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