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

更新时间:2023-11-24 18:31:31 阅读: 评论:0

三角湖公园-道德英语

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开学第一课方案)

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之三

【《考试说明》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古代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

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

到知识点中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 抒情方式分析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借古喻今、借用典故、借事抒情等。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

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问题:这首诗通过什么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

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

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绝句二首(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题:试分析全诗抒发的感情及抒情方式。

【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

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2、托物言志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问题:简析这首诗所言之志。

【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

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亭怀古》

5、借事抒情

如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

二、修辞手法分析

1.比喻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

情态特征。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诗中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

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

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题:“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

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

2、通感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试分析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解题思路:先分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作具体解释,再分析使

用这种修辞达到了什么效果。

答案示例:第四句 “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字,写出了似真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试分析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分析: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与情深结合起来,以

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妙在“不及”,好在不用

比喻而采用比物的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

自然而情真。

山园小梅 林逋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试分析诗中修辞手法。

【析】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

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的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

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试分析诗中修辞手法。

【析】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

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4、互文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

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

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

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秦时

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单句互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从字面上看,前后两句对举,但在意义上两句都话外有音,而且

是正反结合。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不曾缘客开。”此种互文句用词更为简约而含义更为丰富。

“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

阁序》)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5、对比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题:试分析诗中对比手法。

【析】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

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6、用典

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

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

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

想而寻意于言外。姜夔《扬州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

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

“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

明的图景寄寓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

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

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怎样分析诗中的借古讽今?

【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

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

颇显豪气。

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

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

四、表现手法

1、赋比兴

2、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

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烘托手法。

兰溪棹歌

【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

的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

静,韵味无穷。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试分析诗歌动静结合的手法。

【析】“万壑有声含晚籁”,实质指万壑涵盖所有的声音,突出

了晚籁之静; “数峰无语立斜阳”,数峰本无语,这里经过强调,反而

暗示数峰欲言又止, 同样写出了一个静字。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试分析诗歌动静结合的手法。

【析】这是一首隐逸诗,作者写出了空山的宁静、幽深。作者在

渲染空山的静时采用了以闹衬静的方法外,还用了以景衬静景的方法:

返影(斜阳返照)宁静详和,静静地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更显深林

的幽与静——以“返影”衬空山的幽静。

动景、静景或动静景结合或动静景相互映衬。在一些山水诗中,

幌”“和尚”是实,“酒家”、“古寺”为虚。在虚与实之间有一座

桥梁,那就是欣赏者的想象。刘禹锡有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

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

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

景。可我们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

载不动许多愁”;在贺铸笔下,则化作“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宋代诗人梅尧

臣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乃是作诗功夫之至。“不尽之意”

则为无限。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

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就是诗画中的空白

艺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以少胜多,以有

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以无胜有更是把虚实结合推向了及至,白

居易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里面包含了多少复杂难

言的感情,那就取决于读者的想象力了。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便是虚实结合的典范。

“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

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李白是

水,他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巍然屹立、坚强不屈。王建

的“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以“花”之闲反衬人之忙;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以其温馨反衬人之孤独、凄凉的心境。常

《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

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

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

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

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

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

“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

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

具体、生动、形象。

4、景与情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

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

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

彩呢?一想便知: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分析诗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

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

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

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

—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分析诗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析】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属写景诗。诗中所描写

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这正与作者的羁旅之愁相融。

②喜景衬哀情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分析诗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析】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

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

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

情更加浓厚。

5、细节描写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

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

么样的情感?

解题思路:先分析细节的具体内容,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会有

这个细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

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

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6、衬托

阅读下面一首诗,试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试简要分析诗中表现手法。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试简要分析诗中表现手法。

【析】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

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

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8、联想和想象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中是怎样表现思念之情的?

【析】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

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

9、白描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哥儿的

10、欲扬先抑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试分析诗中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

【析】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

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1、线索

虞美人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

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

到天明。

简析这首宋词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1)以“听雨”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听雨”

把三个画面巧妙的构成一个整体:在“听雨”中欢乐,在“听雨”中

忧愁,在“听雨”中总结一生。(2)映衬手法。第一个画面的欢乐对

第二、三个画面的忧愁、凄凉起反衬作用;第二个画面的满腹愁思对

第三个画面的万念俱灰起陪衬作用。

12、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

龚自珍等。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

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

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苏轼、辛弃疾:豪放 谢朓、谢灵运:自然

柳永、李清照:婉约 李白:清新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陶渊明:淡远闲静

王维:恬淡优美 王昌龄:雄壮豪迈

李贺:雄浑奇特 曹操:豪放磅礴

李煜、刘禹锡:隽永 (语文轩原创)

六、2006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题目汇编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暮春浐水送别

严维 韩琮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

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

水悠悠。

【注】①凤城:京城。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

“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

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

分)

【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

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

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

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

舟行。

[]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

么作用?

【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

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

说明。

【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

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

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

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湖南卷)

薛宝钗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

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

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

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

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

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

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

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

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

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

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

“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

“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

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5.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

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

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

析。

【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

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

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

景色的成语-建筑智能化工程

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8:3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218912252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