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要点与技巧

更新时间:2023-11-24 17:26:17 阅读: 评论:0

如果我们相爱-天无绝人之路

2022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要点与技巧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说给男朋友的情话)

2022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要点与技巧

一、明确诗歌类型,快速把握诗歌情感

(一)咏史怀古诗

1.追思效慕先贤,渴望建立功业的远大志向。

2.缅怀古人功绩,自己却一事无成的惆怅与无奈。

3.怀想古人得到赏识、重用而一展所长,自己却年华老去、怀才

不遇的愤懑。

4.昔日盛景已为陈迹,盛衰无常,对历史兴亡沉浮、朝代政权更

迭的感慨之情。

5.时光淘尽英雄,人生短暂渺小无常之感。

6.面对旧迹,物是人非、时光荏苒的惆怅失落。

7.古都、旧朝人事的兴盛繁华;对比今日的衰败、凋零的残破,

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委婉劝谏。

8.对天下百姓疾苦的同情,对统治阶层昏庸无能的控诉。

9.明珠暗投,对时政黑暗、世风日下的揭露与沉沦下僚、志向无

处伸展的愤懑。

二、咏物抒怀诗

1.恬静淡泊、保持本色的宁静心志。

2.自命不凡、青云直上的乐观自信。

4.以物喻己,展现高洁的情操、远大的志向、清洁的操守。

5.卓尔不群、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质、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追求。

6.天生我才,理想不为人知或不得机遇、赏识的惆怅、失落。

三、羁旅行役诗

1.客居他乡的艰难,夜宿旅途的孤独。

7.闲居他乡,报国无门的苦恼、愤懑。

四、送别怀人待

1.离别友人的不舍伤感,思念友人的惆怅落寞。

2.对别后凄凉情境的想象、此行风波险恶的担忧。

3.志同道合、两心相知的倾诉,情深意重的勉励和祝福。

4.遭受贬谪、同病相怜、遥相扶持的愤懑哀伤。

5.际遇无常、分合若梦的人生感慨和怅惘。

五、边塞征战诗

1.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赞扬边关将士奋勇杀敌、不畏险恶的英雄气概。

3.对雄奇瑰丽、阔大辽远、肃杀苍凉的边塞风情的热爱向往。

4.对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同情。

5.对战事惨烈、烽烟不绝的哀怨与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6.对将士枉死、民不堪命的反思,对朝廷昏暗无能的揭露鞭挞。

六、山水田园诗

1.对祖国山河奇丽美景的赞叹、对自然事物与季节风光的热爱。

2.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尘俗生活的超

脱。

3.在山水田园或者乡居生活中恬淡平和、悠然自得的心境。

和自己的思亲思乡之情。

3.借女子伤春,登高望远的人寓渴望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迫切;

以美人迟暮、情人不至寓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怅恨;以空闺寂寞、

伤春悲秋寓有志难伸、怀才不遇的悲苦:以冷落薄情寓遭受排挤打击、

抑郁不得志的愤懑等等。

八、生活杂感诗

1.惜春、伤春、悲秋,季节变换、时光飞逝表达时光易逝,韶华

空老的伤感无奈。

3.世事多变、沧海桑田,人生无常恍如一梦的感慨。

4.惊获喜讯、告慰平生的喜悦与满足。

5.流放贬谪至偏远地方,在恶劣生活环境中心境的悲苦和对故乡

深切的思念。

二、诗歌鉴赏相关要点

(一)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比较规范的“内行话”。

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

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

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

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

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

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

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

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等。

(二)了解诗人思想性格,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鉴赏时善

于对比揣摩,推此及彼。

1.从诗歌表现的不同内容上把握。如:陶渊明、谢灵运、王维、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夸参、王昌龄的边塞诗;曹操、鲍照、

杜荀鹤《小松》、杜甫的《孤雁》、王安石的《孤桐》都是以物为题,

很容易让到托物言志,再结合平时讲解的托物言志的诗词阅读方法,

读诗词就会容易得多,又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苏台览古》、张养

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从题目就很容易看出凭古咏怀之法,再结

合咏古诗的具体特点,阅读起来也会简单得多。

2.看作者

看作者也就是美学大师朱光潜所说的“读诗歌要注意知人论世”。

因为“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状况,“知人”

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平、主要的人生经历、由人生经历造成的思想经

情;⑧游历名胜、凭吊古迹的感慨之情;⑨身遭战乱、心系国运的忧

虑之情;⑩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怜悯之情。另外还有一些人之常情,

如:亲情、友情、爱情、幽怨之情、亡国之恨。

5.看直接抒情议论之句

看志看情,有时很容易看出来,因为在有些诗词中,情和志是通

过非常直接的抒情和议论句表现出来的。如2009 年全国卷 I中苏轼

《望江南》中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再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肠”惜别的悲伤,又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何情何志,一看便知。

6.看景

看志看情,有时却不是那么直接。因为很多时候是间接抒情表意

的,那我们还得下一番工夫,仔细体察。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据不确切统计,一般十首诗中,至少七

首里有写景的句子,因此注意看景非常有助于我们读懂诗歌

看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写了什么景。(2)看景之色。有时我们可看出作者的思

想感情。通过自然景物的色彩、通过色彩的明暗往往也可以看出作者

的心境和感情。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

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白、红、青、绿,

色彩斑斓明丽,表现出江南春色的诗情画意,作者对美好的大自然和

自:由生活的热爱,尽寓其中。(3)看景前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如

“凄风”“冷雨”“孤灯”有关,“孤雁”之冷、清、孤独等

7.看诗句中一些关键的修饰性词语:

抓住诗歌中出现的传统意象也有助于我们读懂诗歌。 古代诗歌中经常

出现的意象有:月、霜、杜鹃、清猿、蝉、鹧鸪、燕子、飞雁、柳、

落红、飞絮、浮云、夕阳、高楼、西楼、东篱、关山、笛、芦管等。

下面略作解释。(1)月多与思乡思人有关,(2)杜鹃和清猿啼声清

冽,多用来表哀伤之情,(3)飞雁也常用来表思乡思人,(4)古诗

中的“柳”也是有特殊含义的,寓含着“思乡惜别怀远”之意。(5

“东篱”多用来表现高雅、飘逸、洁身自好的品格,(6)古人常用燕

子抒兴亡之感。

9.看注释

注释往往是对诗歌中关键字词、难解字词的解释及诗歌写作时间、

时代背景的交代,它的作用就是帮作用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10.看试题

1)题干的暗示,(2)其他题题干或选项的暗示。

三、诗词表达技巧

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二)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

(一)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

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手法: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

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三)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四)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五)表达技巧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

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四、部分表达技巧介绍

(一)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

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

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把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一般情况

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

法。

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

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3)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

3.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区别:

1)“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

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

“物”不是“景”,味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

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

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

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3)“托物言志”不在内容上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

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

“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

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二)修辞分类

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

暗喻、借喻。有本体和喻体,两者之间有相似性。明喻会出现比喻词,

暗喻有本体和喻体,没有比喻词,借喻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如“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用: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5、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

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人。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

作用: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6、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

烈感情。如“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

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不

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8、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

述。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作用: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9、双关:利用汉语词汇意义上的多义性或语音上的谐音关系,言

在此而意在彼。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作用: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作用: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

富有表现力。

13、互文: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

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如“主人

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作用: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1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

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作用: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三)描写手法

(一)侧面描写

1、烘托:从侧面对其他事物着意描绘,来使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

敷。”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

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

③以物烘托物。如《琵琶行》中“东船西筋悄无言,唯见江心秋

月白”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2、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

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①正衬:是指用事物的相同性质或特点来衬托一事物。如《梦游

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山

之高映衬天姥山之高的。

②反衬: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来衬托另一事物。常见的反衬有以

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

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情景的思维过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梦游的景象就是想象。又如陈陶《陇西行》:“誓扫句奴不顾身,

五干绍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闻梦里人。”后两句通过

想象无定河边的累累白骨是姑娘们在梦中思念的亲人,来控诉统治阶

级发动战争的罪恶。

联想与想象区别: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和想

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

用的。

(二)正面描写

1、白描细描

②动静相衬:如戴叔伦《兰溪掉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

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

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

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

好和蓬勃生机。

③以静衬动: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

漯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它三句都直接

从动态的角度展现瀑布奔涌而下、气势确磷的动态之美,惟第二句

“挂”化动为静,以静衬动,从静态的角度惟妙准肖地表现出漯布倾

泻喷涌的动态之美,更显瀑布之冲天直下的动感和气势。

3、虚实结合

诗词中的“虚”,是指作者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万壑雷。”前两句为视觉描写,后两句为听觉描写,视听结合,

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7、点面结合

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的多为面,细笔描绘的

多为点。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衰签

翁,独钓寒江雪。”“袁签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

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

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

的苦寒号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

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8、抑扬结合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

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而深刻地揭露

了将帅的荒淫无耻。

◆对比与反衬区别: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而反衬有主次

之分。

10、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于文字中是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连续用

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情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的意象对同一种环境

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

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①渲染的对象:主要是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

②渲染的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层递、慕写等。

③施染的原则: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铺陈,不过度追求浓词艳藻。

渲染的方式有正面直接描绘及侧面间接烘托。

④渲染的种类:有景物渲染、环境渲染、气氛渲染、细节渲染、

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典故,

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

五.表达技巧类考点设题方式

1、这首诗用了××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2、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

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总结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描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进行

描写的;

第三步:简析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即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

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三八妇女节贺卡-日日干夜夜骑

2022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要点与技巧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7:2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179772251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2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要点与技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2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要点与技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