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更新时间:2023-11-24 17:21:52 阅读: 评论:0

竞争意识-时间流逝的句子唯美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梦中作欧阳修)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

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

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大

家有所帮助。

一、比较情感的表达

主要指比较抒情手法的异同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要鉴赏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

式,然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一般情况下,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包括:

“忧国伤时”

“建功立业”

“人生感慨”

“思乡怀人”

“离愁别绪”

“咏史怀古”

“边塞征战”

“隐逸闲居”

“讽喻时世”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

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二、比较字词的锤炼

鉴赏诗歌字词的锤炼,首先是鉴赏诗眼,然后是鉴赏用得极为精

当的动词、形容词和词性活用现象以及一些虚词。

【例22006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楚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将思想感情融入自然景物形象中,便形成了意象。

【例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答:严诗用了象征手法。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服务和友情的

悠长,韩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

感慨。

四、比较技巧的分析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四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另一种是间接抒情。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衬托、对比、象征、

虚实、烘托、渲染、铺垫、用典、讽喻、联想和想象等。

表达方式指抒情、议论、描写、记叙、说明等五种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除教学大纲规定的八种修辞格外,古诗中还常用双关、

叠词、顶针、借代、互文等修辞。

【例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2006年湖南卷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答:前句以梨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说出”句,

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

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

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五、比较意境的营造

意境,指的是“意”和“境”的统一。“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

“境”是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事物和环境。

抒情诗十分讲究营造意境,讲求情与景,意和境的相融为一,和

谐统一。

古人谈境界有所谓“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之说。

“有我之境”就是一切事物都染上“我”的主观情感,营造出一

种天地万物与“我”同悲喜的氛围,这是古典诗词常追求的意境。

“无我之境”是一种纯客观性的描写,天地万物、山川草木、写

景状物、力求自然。

其实,在力求自然的过程中,作者的主观情感不自主地融入到笔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

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

兴心情。这一句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

衔来好日。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

情色彩,且更新颖。

高考诗歌考点技巧

一、答题技巧

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艺术创作往往藏

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

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

“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

“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

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

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

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二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

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带复古的爱国诗等等。

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

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2003年全国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

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2005年山东卷的试题),那是在

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

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

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五要注意意象。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

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

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六要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

七要注意“情语”。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

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

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

“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词句,

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

二、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

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

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

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

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

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

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

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

“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

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

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

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①以物象为题;

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

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

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

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

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

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

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

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

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

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

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

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

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

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

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

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

满分作文500字-跳蚤书市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7:2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177122251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