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更新时间:2023-11-24 16:46:38 阅读: 评论:0

抑郁症的自我疗法-八百字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希望宝宝)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要想朝满分靠近非常的难,如果想要达到满分就需要每

个模块的分数该拿的都要拿到。为了达到满分一些高中学子便问高考

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诗歌

鉴赏答题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认真审读,整体感知。

先要仔细阅读作品。从标题、作者、诗文到注释,都要反复咀嚼,

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倾向和表达技巧。例05

高考试题,从标题中我们可以感知,这首诗的题目极通俗易懂地概括

了诗的主要内容:表现出门在外的游子的思家之情。读到作者我们会

想到什么?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诗人,是继杜甫之

后我国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其诗政治倾向强烈,艺术形象鲜明;抒情

诗意到笔随,情感真切;叙事诗形象生动,描写细致,语言平易通俗。

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

日,热闹如春节。就是在今天江南的一些地区也有“冬至小年”的说

法。正值这样的喜庆佳日,诗人却离家远行,客居邯郸驿站,其心境

可想而知。阅读诗歌内容我们感悟到的主旨是游子思家,诗歌的表达

技巧是翻进一层的艺术手法即想象。我们学过的古诗歌《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王维)中就运用这种方法。

2、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诗歌形象指诗中所描写的意象、意境,也包括人物形象。感受形

象的方法是抓住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景的交融,从而理解其中寄托

的思想感情。要注意的是诗歌中主人公的形象的塑造往往和写景结合

在一起,所以我们既要注意对人物的描写,又要注意意象的描写。例

05年试题,“抱膝灯前影伴身”诗句中对人物的描写是“抱膝”和

诗中的意象是“灯”“影”就是如此。“抱膝”而坐,活画出那种百

有“影伴身”,让读者想象游子形影相吊的形象,更加重了凄凉孤寂

的气氛,从而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之情。

拓展阅读: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模式

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

感情

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

用效果

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

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

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

6.感情类:通过_内容+抒发(寄寓/揭露)_感情

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_手法+抒发_感情+评价

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

效果(感情)

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

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模式二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

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

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

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

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

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

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

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

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看注解,看题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

修辞)

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

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

要装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

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

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模式三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

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

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古诗词鉴赏答题公式: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

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

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

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古诗词鉴赏答题公式: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

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

(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及公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

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

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

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

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

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

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

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

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古诗词鉴赏答题公式: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

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

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

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

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

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

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同时: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

(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

?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公式: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06年全国

2)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

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

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

是三农”的感叹,

(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

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

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

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

的。(步骤三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

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

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

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

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

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

论关键词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介绍一种物品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6:46: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155982251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