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古典诗歌
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用。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要让高中学生欣然地接受中华民族的优
秀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诵读训练、引入趣闻、巧用流行歌曲、角色扮
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体会古典诗歌之美,提高
人文素养。
关键词:古典诗歌 高中学生 学习兴趣
我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富于表现
力的一种文学形式,它被人们视为“文学之母”。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
瑰丽的想象,丰富的情感,给我们以无限美的艺术享受。学习欣赏我国
的古典诗歌,对于学生学好中国语言,了解古代灿烂的文化,提高学生
的人文素养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但古典诗歌毕竟与我们当代生活相距甚远,对于并不具备足够的
古代文化知识的当代学生来说晦涩难懂。[1]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习并
欣赏它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很多学生面对古诗的学习一点也提不起
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那
么如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体
会古典诗歌之美,提高人文素养,从而终身受益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
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注重课堂诵读训练,引导学生还原诗性美
现在我们在看古装片的时候常常会看到私塾中学生们摇头诵读
的场面,我们常常报以嘲笑,其实我们错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
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由此可以看出诵读对于学习古诗的重
要作用。诵读不仅是要求读准字音,而且要读地抑扬顿挫、富有情感。
古典诗歌多为韵文,诗歌的语言符合汉语自身特点,讲究平仄和押韵,
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指
导学生诵读,在诵读过程中体会诗歌固有的气韵,学生读多了,读准了,
往往就会把握古典诗歌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将诗性美还原,进入一个广
阔而深邃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思想就会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对古典诗
歌的兴趣油然而生,达到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
界。[2]同时通过诵读,学生的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有助于刺激学
生深入理解古诗。如果分组诵读,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
体会与他人交流、争论,这样就能更好地、多角度地感悟“诗性美”,从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为例,首先播放演员濮存昕诵读的《将
进酒》,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在指导诵读时,要
求学生随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注意诗中节奏的变
化。然后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诵读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最后教
师重点指导:开头用“君不见”领起,要读得从容。“黄河”一联用比兴手
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水源头之高,“不复回”暗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
读……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后,学习兴趣高涨,把自己想象成诗人,
一时“读”性大起,纷纷要求配乐表演诵读,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
2 旁征博引趣闻佚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愿学习的学生哪里都有,但不愿听故事的学生哪里都没有。”
教师把古典诗歌中蕴含或涉及的趣闻佚事引进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
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知识通
俗化,给学生以启迪和智慧,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的内容和
作者的情感。
在上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课时,就以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导入:
有一年重阳节,赵明诚在外地做官,李清照在信中填了《醉花阴》这首
词送给赵明诚。赵明诚收到妻子的词,为之倾倒,但他又起了与妻子争
胜的念头。于是他闭门谢客,花了三个昼夜,废寝忘食,冥思苦想,写成五
十首词,并把妻子这首词混在里面,送给朋友陆德夫看,陆吟赏再三,然
后说,其中顶好的三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清
照《醉花阴》的末三句。[3]这则故事不仅导入了新课,而且激发了学
生学习这首词的兴趣。
3 巧用当下流行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流行歌曲都是从古典诗歌中借用的歌词,这是中华民族文化
传承的结果。高中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流行歌曲以其内
容通俗,感情真挚的特点被大众所接受,也被高中生所喜爱。高中生由
于学习任务繁重,听流行歌曲就成了平日里重要的休闲活动。教师有
意识地把一些和古典诗歌相关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势必会增强学生
的学习兴趣。
在鉴赏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时,笔者把黄
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引入课堂,学生对此歌曲熟悉,一下子来了
兴趣,再进一步引导,二者的主题并不一样,黄安这首歌主要表现当代
人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他们把爱情看作一种缘分,缘来缘去,好聚好散。
李白诗中写送别之情,从而借以抒发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愤懑之
情。通过比较,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而且也对流行歌
曲《新鸳鸯蝴蝶梦》有了更深的理解。
4 引入角色扮演,给学生自我展示机会
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年代后期出生的,自我意识强烈,渴望他人
的关注。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心理特点,指导学生根据课本中人物的
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
握。在具体实践中,每名学生都想在同学面前好好展示自我,因此在对
于诗歌的理解上,他们就会付出更多精力去深入理解诗歌。学生的表
演,让别的同学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有利于尊重
学生的个性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深刻理解诗歌
中的人物形象。
在讲《孔雀东南飞》时,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自
由组合表演诗中片断。“兰芝被遣”“夫妻话别”“兰芝抗婚”和“双双殉
情”轮番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学生的表演热情高涨。通过点评表演,
学生又就课文内容提出质疑,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
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育家叶圣陶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4]因此,教师要
以课本为媒介,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不遗余力地探索古典诗歌教学的
新方法,想尽一切办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让学
生主动地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熏陶,使古典诗歌这古老的文
化在年轻一代身上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李茹.语文教学中诗歌的鉴赏方法分析[J].教育教学论
坛,2011(28):139.
[2]俞建望.美的追寻与创造——试论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
审美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9):190-192.
[3]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张喜燕.浅议初中语文的教学创新[J].新校园理论
版,2012(9):97.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4:1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8066142250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谈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谈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