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5则范文

更新时间:2023-11-24 08:03:13 阅读: 评论:0

五一劳动节-一日不见兮

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5则范文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家次)

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5则范文

第一篇: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

专题5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教学目标】

1.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点,了解化学变化中的条件。2.认识

催化剂的作用。【教学重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教学难点】

催化剂概念的形成和理解。【教学手段】

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过程】

一、反应条件。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P120——121 “交流讨论”

【提问】:通过学习和讨论,说一说化学反应常需要的条件是什

么? 【师生点评】:反应条件

加热、点燃、通电、高温、光照、催化剂。(由于化学中最常用

的加热源是酒精灯,其温度为300-600,一般认为600即为加热与高

温的分界线。高温热源有:酒精喷灯600-800;煤气灯600-1000;煤

气喷灯,最高可达1200

二、化学反应的条件。

加热、点燃、通电、高温、光照、催化剂。

三、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

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如二氧化锰、硫酸铜

)2)特点:①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②催化剂的作

用是加快或减慢别的物质反应的速率; ③“一变二不变”

【小结】

四、布置作业

练习:P125 123

[板书设计]

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加热、点燃、通电、高温、光照、催化剂。

二、催化剂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

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如二氧化锰、硫酸铜

)2)特点: “一变二不变”即质量和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第二篇:《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1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

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情感态度价

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铁丝 镊子 硫酸铜溶液 试管 淀粉 碘酒 小苏打 白醋

针筒 塑料吸管

砂纸 已制备好的硫酸铜溶液和铁丝的反应(刚反应、一小时前、

两个星期前、一个月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总是在不断的变化,那么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大家一起说。(齐答: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板: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什么?

2、(生:物理变化只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不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评价:说得很完整,前面的基础很好。

二、新课(硫酸铜溶液和铁发生发应)

1、化学变化在产生新物质时常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到底会伴随

哪些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同学们

打开书本p36-p37。认真看一遍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分哪两个部分?

板: 伴随的现象

2、用你们的姿势告诉我,你们已经看完了。你来说,你来说。

(分成两个部分)

3、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书中的第一部分内容,观察硫酸铜溶液和

铁钉的反应? 板:硫酸铜溶液+ A、(出示硫酸铜溶液)瓶子里面

装的是硫酸铜溶液,它是用硫酸铜晶体溶于水配制而成的,用镊子夹

取晶体(注意:我们在夹取固体药品的时候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

去拿。)和同学们初次见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描述你观察到的特

点?

B、总结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透明的液体。副板书:蓝色透明的液体

C、那另一种物质铁钉有什么特点?前面在铁生锈这一课我们已经

学习了有关铁的特点,哪位同学来说说它的特点?

4、(出示铁丝)今天我带来的是比铁钉更加细的铁丝,化学反应

中一般我们会选用铁丝,因为它与液体的接触面比较大,容易反应,

现象也明显。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铁丝容易被氧化,表面会有一层黑

色的物质,所以,我们在实验之前需要用砂纸把表面的黑色物质磨去,

露出银白色的部分。

5、那么铁丝会不会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会。)

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怎样去研究?用笔在书上先写写。然

后小组讨论。A、生小组开始讨论。教师参与12组讨论。B、(拍

手示意停止)你们组先来说说。

C、生:将铁钉用镊子夹取后放入硫酸铜溶液在中,进行观察记录。

D、师:其它组还有补充的吗? E、评价:你的实验设计非常的严谨。

6、总结:为了实验的严谨性,每一种反应的实验材料必需要留样

作比较,(注:做对比的液体不能倒回原来的试剂瓶内,以免造成污

染。)

7、现在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实验,我将时间压缩,这里有四杯(1

刚开始反应的,2、反应20分钟以后的,3、一个星期之前的,4、三、

四个星期

5、对比的),大家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

A、生:颜色发生了改变;

B、师:提问:“你能具体的描述一下吗?

C、师这种颜色的溶液还是不是硫酸铜溶液,为什么?

D、生: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透明溶液,而这个是黄色的,不一样。

E、师:溶液有原来的蓝色先变成了浅绿色的,最后变成了黄色;

铁丝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成了红色或者是黄色。那么另一种物质铁呢?

F、生:表面有红色的物质生成,底下也有一颗颗的颗粒。

8、同学们观察的真是仔细,你们都看到了溶液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铁丝慢慢地溶解,并且在铁丝的

表面附了一层红色的物质,底下的颗粒是同一种物质,这种红色的物

质没有铁的特点,所以它不是铁,那么它是什么?

9、无论生成的物质是不是铁锈,从这些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铁

和硫酸铜溶液都发生了变化,有新的物质产生,说明它们两个发生化

学变化。以后我们在初中还会学到化学反应的方程式:Fe+CuSO4=

FeSO4+Cu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记住这个反应产生的现象。

三、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这个实验当中铁,其实我们在前面学习的时候也学到了铁生锈

也是一种化学变化,这个变化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是什么?

A、生:颜色的改变

2、硫酸铜溶液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它跟铁发生化学变化,既有颜

色改变又有沉淀的生成,它还会跟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又会产生

什么现象?

我们再来看一下硫酸铜溶液与小苏打的反应。还记得小苏打吗?

A、生:记得他会和白醋反应产生气泡,还会放出热量。)B、评价:

你的记忆力真是不错。

3、(拿出两包白色粉末),谢老师我忘记给这两包白色粉末贴上

标签了,记得一包是小苏打,另一包是淀粉。谁有什么方法先鉴定出

这两包粉末分别是什么?

4(取少量的粉末分别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加白醋或者是碘

酒。)评价:真是不错,你真是一个会动脑思考的孩子,你肯定能创造

出很奇特的想法。

5、(如果学生不会回答,就直接说:“时间过去有点久了,大家

回忆一下小苏打和什么反应会出现明显的现象,淀粉与什么反应会有

明显的现象。)

6、感谢你的帮忙,现在我们可以继续刚才硫酸铜溶液和小苏打的

反应了。

7、注意:滴管不能伸入试管里面,只能放在试管口。

8、实验观察、汇报

9、和其他的两个现象一样,沉淀的生成它也是我们初步判断物质

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现象,你还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

时,还会出现哪些现象?

总结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出现一些如:(齐答:颜色改变、产

生沉淀、产生气体、发光发热的明显的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

的产生来判断某物质是不是发生化学变化?有没有变质了?例如:

第三篇: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

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思想教育: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树立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的

信念。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

系。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正

确描述。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教学法。

有关物质的这些问题正是化学课要研究的。

【板书】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

然科学。

回答:桌椅、灯管、黑板、投影仪、电视机等。

回答:空气、水、木头、石头、砂子等。

思考

记录

通过学生的回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

学生在渴望得到解答时,教师可引进化学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

化学的欲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我们学习化学,首先要学习和

研究观察实验的方法。

【引入】

如何观察和记录化学实验呢?

【投影】从三方面观察

思考并记录:

变化前观察——变化时观察——变化后观察——

思考并记录的内容同投影。

让学生认识观察时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

详细、准确而又真实地记录是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前提。变化

前观察

变化时观察

变化后观察

【问题讨论】

物质是怎样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几种形式?

【演示实验】水的沸腾

加热盛有少量水的试管至沸腾,将洁净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投影】给出观察记录的结果及规范要求。

(内容同观察记录)

【演示实验】胆矾粉碎

将块状胆矾研碎

【投影】给出结果及规范要求。

(内容同观察记录)【演示实验】镁带燃烧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段镁带点燃。【投影】给出结果及规范要求

(内容同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让学生学习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及记录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

观察实验能力和记录能力。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做练习一 概念运用 【问题讨论】

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是同一个概念吗?(结合概念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性质?

2.什么是物质性质?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

(通过举便指导学生回答)

【板书】

三、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内容看书)

2.化学性质(内容看书)

思考并回答: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3.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识记

引导认识新概念。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分析讨论基础上,识记概念。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做练习二

巩固概念

【问题讨论】

1.化学知识对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发展以及生活实

际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2.你了解化学的发展史吗?

3.你怎样学好化学?

认真阅读书中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指导学生看书,使学生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物质的两种变化及化学变化的特征。学

生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的方法。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了解

化学发展史及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学生总结归纳,教师给以补充完整。

明确知识要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第四篇:机加工产品有哪些?机加工件有哪些?

机加工产品有哪些?机加工件有哪些?

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手动加工适合进行小批量、简单的零件

生产。

数控加工(CNC)是指机械工人运用数控设备来进行加工,这些

数控设备包括加工中心、车铣中心、电火花线切割设备、螺纹切削机

等。绝大多数的机加 工车间都采用数控加工技术。通过编程,把机加

工工件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YZ)转换成程序语言,

数控机床的CNC控制器通过识别和解释程序语言来 控制数控机床的

轴,自动按要求去除材料,从而得到精加工机加工工件。数控加工以

连续的方式来加工工件,适合于大批量、形状复杂的零件。

机械加工主要是加工我们所需的零件,如:自行车的组成零配件,

汽车的组成零配件,飞机等一切我们想得到的零件都属于机械加工的

范畴,当然机械加工只是实现最终产品的过程。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

有数显铣床、数显成型磨床、数显车床、电火花机、万能磨床、加工

中心、激光焊接、中走丝、快走丝、慢走丝、外圆磨床、内圆磨床、

精密车床等,可进行精密零件的车、铣、刨、磨等加工,此类机械擅

长精密零件的车、铣、刨、磨等加工,可以加工各种不规则形状零件,

加工精度可达2μm甚至超精密精度。

机加工生产过程

机器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

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

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

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

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

列的工序组成的,一个工序由有若干个工步组成,一个工步由若干次

走刀组成。

工序是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所谓工序是指一个

(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

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构成一个工序的

主要特点是不改变加工对象、设备和操作者,而且工序的内容是连续

完成的。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

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

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必须确定该工件要经过几道工序以及工

序进行的先后顺序,仅列出主要工序名称及其加工顺序的简略工艺过

程,称为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过程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是选择各

个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以及整个工艺过程中

触工件,以免光整加工的表面,由于工序间的转运和安装而受到损伤。

拟定机加工件工艺路线的其他原则:

上述为工序安排的一般情况。有些具体情况可按下列原则处理。

(1)、为了保证加工精度,粗、精加工最好分开进行。因为粗加工

时,切削量大,工件所受切削力、夹紧力大,发热量多,以及加工表

面有较显著的加工硬化现象,工件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如果粗、

粗加工连续进行,则精加工后的零件精度会因为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很

快丧失。对于某些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在粗加工之后和精加工之

前,还应安排低温退火或时效处理工序来消除内应力。

(2)、合理地选用设备。粗加工主要是切掉大部分加工余量,并不

要求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所以粗加工应在功率较大、精度不太高的机

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文明生产程

减少生产工人,厂房面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节约

能源

采用自动检测,监控装置,有利于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

柔性自动化生产,可以快速适应产品变化

实现机械加工自动化途径

生产规模确定自动化生产途径,通常分成两大类:成批或大批量

生产和单件小批量生产

成批或大批量生产(少品种大批量)。单机自动化(高效率)、

刚性自动线、柔性自动线

单件小批量生产(多品种小批量)。初级自动化加工技术:可变

性的单机自动化、辅助工作自动化、测量自动化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

圳机械展!

第五篇:教案1单元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

为你打开一扇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遍;

2、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不少于10句;

3、抄写预习提示上的字词3遍。【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 裨益 诠释 斑斓 真谛

3、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2、(1)布置自学任务:

3、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

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

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教者

巡视。(3)讨论、启发。

①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

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

门。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④题目是讲:把你领

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

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

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 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 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

(“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⑤ 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后指名回答。(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① 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

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③ 中心句;(第12句)

④ 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

组讨论、交流。

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

学作品的意义所在。(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14题。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感受作者笔下的文字的魅力,从而热爱文学; 2 体会文中

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悟文学的魅力。【布置预

习】:

熟读6---11节,并抄写其中你最欣赏的一段,准备参加朗读比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每人一节)。

二、导入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自学第5节,思考、讨论:本段的写作内容、作用。

2、指名回答。

3、学习第6---11节:(1)学生齐读。(2)布置自学任务:

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方式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写的?有什么作用?

(对话方式,从文中第5节“我和文学的对话”可见;用了拟人

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② 本部

分的“你”指什么?(文学)

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照应上文的哪一句

话?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的广阔性、

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的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

文学作品的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的;照应第4

节的中心句)④作者写这几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2)学法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再讨论。

4、学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611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四、当堂训练:

《自主学习》第2页的“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

互评。

五、布置作业:

1、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的感受;

2、预习《冰心诗三首》。

附: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议论大门 引出话题 以理激人

初识大门 文学之门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

打开大门 打开文学之门 对话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

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

感受。学会景物描

3、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有表情

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自学生字,理解生词的意

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第一教时

1、出示课题:

《繁星》的“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你知道的还有

哪些?

2、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记叙文?你曾读过哪些写景物的文

章?

3、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用

„„划出有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语。

4、(放幻灯①)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月夜

5、(放幻灯②)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星天

6、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两幅画面连接

起来了,哪个词用得最妙?

7、朗读总起句

8、接着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 板书:

(从前)家乡庭院

(三年前)南京菜园(如今)海上舱面 9.学习第一段:

1)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

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点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2

(放幻灯②)“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

3)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

里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

板书:亲切 10.学习第二段:

1)三年前(1924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

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星群密布光

明无处不在好像(2)(放幻灯③)“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

麻麻”比较,有什么不同?

3)“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

了表示星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结: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

满信心,他向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天就感到光明处处都存在。

这时,他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5)有感情朗读“„„虽然„„然而„„”句中不用“然而”,换个词

还可以怎么说?

6)这段中还有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7)“好像同朋友在促膝谈心一样”,你想一下,他们可能在谈些什

么?(8)小结:这时,作者觉得星天更加亲切 板书:更亲切

11.如今(1927年)在海上看星天感受又如何呢?你能自学领会

吗?先回忆一下老师是怎样教你们学习第一、二段的?你打算怎样自

学第三段?

第二教时

(一)要点:自学第三段,汇报、总结全文。

(二)过程:

1)(幻灯④)——听朗读。经过充分的自学、讨论,说说如今

在海上看星天,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儿的?感受又如何?(2)提出在

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

3)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一段写得好吗?哪些

地方写得好,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课后练习234题加以解决)。

4)这时作者巴金陶醉了。(板书:陶醉)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

好的句子背下来。

5)看着板书,同桌互说。无论是“从前”、“三年前”,还是

“如今”,作者看星空都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什么感情?而这种感受又

是如何加深的?(6)小结:作者流露出对星天的爱的思想感情,这种

感情一层比一层深:爱着(亲切)→交朋友(更亲切)→老朋友(陶

醉了)。在作者笔下的星天,带有母亲般的温柔和亲切,作者爱月夜,

爱星天,归根结底是爱大自然。

7)你能划出本文的中心句吗?(8)小组讨论:这节课自己学

到什么?(9)汇报、小结。

冰心诗四首 《母亲》《纸 船》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

《母亲》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三、学生理解诗歌的所包含的情感。

歌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四、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授《纸船》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

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

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

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重点学习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

语。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 总是 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

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

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

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

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

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

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

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 不要惊讶 含着泪叠的 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

的情感)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

物抒情”。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

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

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

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

左右。

《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

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

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

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 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功的花》 一.导入 二.分析课文

1.你羡慕别人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2.全

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3.教师指导学生,教

学生朗读技巧,重音、语气、语调。3 句子比较:

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成功的花,人们惊

羡她的明艳。A句和B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A

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A句表现出了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

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

4 集体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想通过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你感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成功来自艰苦

的奋斗;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等。二.课文内容

讨论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参考小结] 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

长的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

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四.当堂背诵 五.作业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

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二)教学《成功的花》

检查朗读《嫩绿的芽儿》,教师简单评价,全班齐读。大家能说

出几种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作者运用拟人的

修辞手法,把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变成一个个活生

生的人,在对我们讲话,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话都具有

自己的特点,大人有大人的腔调,小孩有自己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

符合他的形象特征,我们看看这三个形象有什么特征呢? [参考答案] 1

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2)淡白显出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3)深红象征丰硕、

甜蜜和美丽。

4.“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参考答案] 不能。

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

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

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

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奉献为社会创造巨

大财富,使人生更加辉煌。四.作业

将自己对未来的构想整理成文,200字左右。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果在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

2、认识生命的意义、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

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有关“雨果”及其代表作的资料,确定向学生介绍的内容。

2、反复阅读课文,能很好地读出课文第十六段后“简短有力的对

话”的语调、语气。

3、准备好投影仪,写好投影片。

4、准备好课堂研究的话题。

学生:

1、借助工具书,熟悉课文中的字词,编好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借助图书室、网络等查阅“雨果”的相关资料,摘抄在本子上,

课上交流。

3、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话题,自行选择,并学会与同学共同研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作者“雨果”,根据学生准备的资料,有选择的投影出

三、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采取“接龙”的形式(即有人

说得不够清楚,可以由会说的接替),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达

到全面感知。

四、分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动的语段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并

交流感悟。(时间10分钟)

五、小组推荐同学来朗读,要读出语调、语气,并分析处理的理

由。教师根据同学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来思

考阅读的感悟,特别是重点阅读第十六段后的“简短有力的对话”和

文章结束对船长的描写,结合“探究·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对船

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

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六、研究性学习:

(1)蚂蚁在遇到火灾和水灾等时,总是抱成团,以个体的牺牲

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为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作基

础;研究学习的话题讨论则是对课文中心的拓展。字词练习,体现自

主学习的目的。资料搜索: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

他出生于贝尚松城的一个家庭,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19世纪,在

诗歌、小说、戏剧、政论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826年出版了第一个诗集《歌颂集》,同时期开始写作小说和戏

剧。1830年创作了浪漫主义剧本《欧那尼》,第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

重要小说《巴黎圣母院》。19年流亡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

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雨果是一

位高龄多产作家,在长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79

文学作品和4000多幅绘画作品,是法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宝贵

遗产。

今年是雨果诞生80周年,为此法国与世界各地人民一道以各种形

式来隆重纪念这位“十九世纪无可争议的君主”,在“雨果年”里,

让我们一起走近雨果。

早在雨果诞生80周年之时,人们就为他举行了国庆般的盛大活动。

法兰西史无前例地为在世的作家举行了如此盛况空前的庆典,因为雨

果在人民心中已经成了思想领域里的文学太阳。1885522日,

83岁的雨果老人与世长辞了,法兰西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

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

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虽然有重复之嫌,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

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

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一课时可能比较紧

张,故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讲讲小学学过的寓言故事。

2、介绍《韩非子》,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要求学生认真读,注意听与自己不一样的读音,判断正误)

3、学生自读。

4、同桌互读。

三、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在活页纸画制表格(先画出框架,抄好原文,空好格。)时间

内容

备注 年.月.日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且):想要,打算。

郑国 想要(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先自度其足

(duó)量长短

(duó)量长短

事先量了自己的脚

(dù)尺码

而置之其坐

置之不理

同“坐”,座位。

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旁边。

2、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3、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

子。

三、布置作业。课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1、听录音,听清读音 2、正音

3、散读,读准字音 4、齐读

5、再听录音,边听边划好停顿、重音 6、跟读录音,注意停顿

节奏、重音 7、复述故事大意

四、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词义

1、掌握下列词的意思

涉江:渡江 其:他 坠:落、掉 遽:急速 契:同“锲”,刻 是:

这里 所成坠:落下去的地方 所契者:刻的地方 求:寻找 行:走

亦――乎:不也是吗 惑:糊涂

2、再读课文

五、学生逐句朗读,解释意思 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

船上落到水中,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落下

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

但是剑没有“航行”,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理清层次,

弄清句子的关系

1、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结果找到了吗? 没有

为什么没找到?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舟止,从其所契者

入水求之。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是个什么句?

(反问句)

5、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议论背诵全文

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

规、因循守旧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讲讲与刻舟求剑相类似的事,加深理解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3、练习册

18岁的生日祝福-丰收季节

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5则范文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08:0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841932248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5则范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教案)5则范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