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
答案)
2018年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8.4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登青云梯。(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1分)
(2)吾尝跻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2分)
(3)人们经常用《兰亭集序》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来形容当代各类聚会活动的盛况。(2分)
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读书总是不求甚解,浏览一遍便抛诸脑后。老
师想用一句话来劝解他,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
分)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B.旧书不厌百回
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C.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D.操千曲而后晓
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小明爸爸招待上门拜访的同事,以下是句话中用于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欢迎光临寒舍。快请坐,先喝杯茶吧。B.既然盛意难
却,这份礼物我就笑纳了。
C.之前临时爽约,给你添了麻烦,深感遗憾。D.今后你
有困难尽管开口,我一定鼎力相助。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
①截至2013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
录的项目已达38个。梳理以往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研究,绝大部分都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
开发以及利用,如乌丙安等(2010)从宏观方面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认定方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王巨山(2011)
则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应当进行旅游开发的问题。
②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不能发现和理解他
的历史性、稀有性和民族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
知名度”的测量则更能体现其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性。
传统研究的样本量都基于抽样调查或者更为有限的资料;
大数据的应运而生,为跨时空的国际知名度研究提供了
条件。
③我们使用基于英语书面语言语料库中提及中国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词频统计研究方法,研究中所用到的
300年来的书籍数据来源于最新版谷歌图书语料库(共
811万种英语书籍)。考虑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量不
一,本书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词频比例”,即
其在海量数据中出现的次数与海量书籍中全体单词总量
的比值,来代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在该时段内的
文化影响力。
④从统计结果来,1700-1800年间仅有皮影戏和妈祖被
少量提及。1900年以后,其他项目才被普遍提及,京剧、
书法、端午节等词汇被提及的频次都有明显上升。值得
一提的是,在建国前后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起伏,最为明
显的是,妈祖和京剧在建国后都出现了骤升的较高梯次。
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妈祖在1960年左右出现了300年来的
最高峰值;京剧在建国后的知名度也有巨大提升,在
1966年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明显波动下降,并在改革开放
后显著上升,直至1981年左右达到300年来的最高峰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尽管整体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呈现越
来越高的趋势,但仍有例外。皮影戏在300年的历史长
河中呈现了相对降低的态势。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
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它表现出
浓厚的兴趣。1774年,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
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日后做了皮
影戏演出。直至清代后期,由于政治原因,皮影戏遭到
了禁演和查抄;“文革”时,皮影艺术又再次遭到了
“破四旧”的噩运。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
社会环境,但在当代多元化、高科技化的大众流行影视
等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
式、审美观念的关系。
⑦另外,我们还发现,青海热贡艺术,西安鼓乐等12个
非遗项目在本文研究所使用的300年书籍大数据中并无
体积。虽然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
数量目前排位世界第一,但有近1/3国际知名度还很低。
对他们的宣传极为不足,其中有陆巷尾属于急需保护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发展冷热不均的问题,亟需
引起重视。
——节选自《大数据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300年国际
知名度分析》
3.第④断空行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2分)
A.这些起伏变化或多或少都与20世纪动荡中的中国命运
有所关联。
B.这些起伏变化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国家定
位息息相关。
C.这些数据有力地展现了中国在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的
发展变化。
D.这些数据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的提高依赖于国
家实力提升。
4.对第⑤段划线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证明外国艺术家对皮影戏有着持久的兴趣。
B.介绍皮影戏在国外宣传推广的形式和过程。
C.表现平影戏作为非遗项目跨越中外的魅力。
D.解释皮影戏知名度在18世纪处于高位的原因。
5.第⑦断多次列举数字的意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分)
6.综观全文,概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知名度分
析”课题研究的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知名度排名”采用的量化统计方法是否严密?
请对此加以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5分)
隐身树
①我记得它们,那些隐身的树。一棵,一棵一棵,一棵
一棵一棵,我记得它们站立的土地,沟渠边、小山坡、
竹林旁,或旧屋后。我也记得风吹过它们的样子,它们
开花的样子落叶的样子。当整个村子在变迁,房屋拆了
发出响亮的一声:“哇——”它们视域下的村庄,愈发
静寂了。
⑤一声一声,嘹亮,孤独,庄严。
⑥银桦树热闹起来了。当老鸹飞近,一个个小脑袋探出
头,数一数,一只两只三只……最多时候,同时出现的
有四只还是五只?鸟窝离我们至少三四十米远,要看清
初雏鸟并非易事。但我们每天回家,必然要站在后院里
仰头看上半晌。
银桦树,田边的一棵桃树。然后,是菜地边的一排长期
充当篱笆的树——是些什么树呢?是几棵桃树、一棵酸
木瓜树、一棵柏树和一棵枇杷树。那棵枇杷树还年轻,
别的树是有些年岁了。桃树已经很少再结果;酸木瓜树
更是,枝干老硬虬结,每年不过聊以自慰般开几朵红红
可以收集来做成胶水,将一层一层布粘牢,待压实晒干
后,便可剪成鞋垫。
⑮那棵狗骨头树呢?据说木质坚硬,是做陀螺的上
佳之选。我是有过一只陀螺的,是用它的枝桠做的么?
如今回想起来,已经很模糊。
⑯时间不停歇。后院那棵比我年纪还大的大枇杷树
也隐入黑暗中了。它站立的地方,已建起钢筋混凝土的
新房。那年,我回到家,看到新房,没和爸妈提起它,
爸妈也没和我提起它。好几年过去了,几乎从未有人提
起过它。就仿佛,它从未存在过。只剩下东边那棵小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⑭段多用叠词,请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写到都多“隐身树”,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材料
的?请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析标题“隐身树”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14题(8分)
京口闲居寄两都友人
【晚唐】许浑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宫阙楚江楼①。
注:①凤城,指都城。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
12.标题中的“京口”在今天的()(1分)
A.无锡B.镇江C.南京D.苏州
13.对划线部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去”“东流”暗切友人和自己的所在地点。
B.“聚散”偏重“散”,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归。
C.“浮沉”偏重“沉”,大江东流暗示岁月流逝。
D.此联融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于一体,公正精炼。
14.赏析颈尾两联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18分)
①郭原平字长泰,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主人设食,
原平自以家穷,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若家
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于里籴买,然后举爨。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
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亡哭踊恸绝。
②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
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
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①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③及母终,毁瘠弥甚。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原
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乃贩质家资,贵买此田。每出卖
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
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
然后取直。
④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
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
常。
⑤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原平固
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
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
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
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
——《南史》(有删改)
注:①尊上,对人父母的敬称。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父笃疾弥年()(2)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要使微贱
A.细小B.低下C.稍微D.没有
(2)己自引船
A.领B.拉C.征引D.退却
17.第①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B.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C.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D.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18.把第⑤段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第③段郭原平卖物时的情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卖物时常常会有人拦腰砍价。
B.卖物花费的时间往往特别长。
C.物价为邑人认可,货品特别抢手。
D.买家总是主动出高于报价的价格。
20.综观全文,结合郭原平的性格特点,推断其拜受棉而
拒受米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13分)
纵囚论①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罪
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
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
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
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
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
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
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
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囚犯人
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②贼:指窥察。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且B.则C.乃D.而
22.分析第①段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B.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
情。
D.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
见。
24.概括第③段驳论的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下选项中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借古讽今,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
B.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
C.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
D.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
三写作(70分)
26.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和他人进行各种比较。
有人认为这是任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应该努力避免。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8年普陀区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1)脚著谢公屐(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3)群
贤毕至,少长咸集
2.(1)B(2)A
3.A
4.D
5.有力说明受冷遇的项目多、比例高,情况严重,亟需
重视;增加调研报告的科学性。
6.基于大数据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和
传播上的特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从纵向历史发
展角度指出其与国家命运、时代特点、民族文化自觉等
要素的联系;提示人们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
特有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关系。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发
现各非遗项目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有利于弱势项目
获得更多保护、宣传。
7.明确统计方法:“在谷歌英语图书语料库中输入关键
词检索,统计出现频次,进而得出知名度排名”1分。
观点+理由分析3分。
“严密”:调研对象为近300年来的英语书籍,以之作
为国际(特别是西方社会)知识、观念和经验的样本,很
有代表性;811万种书籍数据,数量多,样本大;考虑
到每年书籍及书籍词汇总数存在变量,统计词频比例而
非原始数量,更加科学……
判断可能存在偏差。选择的图书全部使用英语,没有其
他语种书籍,对“国际知名度”的统计不够全面。另外,
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语义、用法和拼写可能会非常不
同,如果忽视这一点,采用统一关键词,得出的结论未
必可靠……
8.视觉效果上两者都是大块背景下醒目突兀的存在,意
略,如大院子里的桃树、竹林边的洋草果树;后半部分
中有些树更是随着时间的加速消逝一笔带过,如水井边
的柳树、石榴树等。
(写作顺序、勾连方式、指出详略布局、例举详写略写
内容、分析详略安排理由,5点中答出4点即可)
11.揭示写作对象;引发阅读兴趣;树的“隐身”暗示
了它们被砍伐、被大多数人抛弃遗忘的命运,象征宁静
质朴、富有生活情趣的乡土生活的消逝,统摄全篇;将
树拟人化,把它们视为藏身自我记忆的鲜活存在,形象
地展现出作者对童年乡土生活的怀念和呼唤,奠定全篇
的感情基调。
12.B
15.(1)重(2)怠慢、慢待
16.(1)C(2)B
17.D
18.府君如果是因我的孝义行为(而赐米),那么(我)
没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不能随便承受这一赏赐。
(“以”“义行”“一介之善”“滥”“荷”“主语省
略”+语句通顺)
19.D
20.太守赠米既为褒奖其德行,也有怜老惜贫之意。郭
原平一方面因谦虚而推让褒奖;另一方面仁厚且自强,
念及天下贫老而不愿独享。
许瑶之赠绵表的是对郭母的尊敬和挂念,且亲自上门以
示重视,故而孝子郭原平郑重接受。
评分细则:太守赠米的理由(1分);许瑶之赠绵的理由、
方式(1分);郭原平性格特点(2分)
21.C
22.指出“死囚”罪大恶极的特点和“守义赴死”难于
一般信义要求的高尚性质,引出下文对唐太宗纵囚事件
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
23.C
24.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
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并非施恩
德和讲信义;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以
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
事实,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合情理,
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由此批驳了“太宗施
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变为君子”的观点。
25.A
26.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一类卷(63—70分)(一类下63—64;一类中65—67;一
类上68—70)
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
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二类下52—54;二类中55—58;
二类上59—62)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
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三类下39—43;三类中44—48;
三类上49—51)
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
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四类下21—24;四类中25—29;
四类上30—38)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
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
至多扣3分。(3)文面不整洁,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
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05:5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76780234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上海普陀区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上海普陀区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