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思考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3-11-24 05:58:06 阅读: 评论:0

十一月十一-欠条模版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思考与实践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短句吧)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思考与实践

◎厦门同安第一中学 李莉莉

审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道出了古人对书的

挚爱。可是今天的学子们却与白纸黑字的书籍渐行渐

远,他们更热衷于眼花缭乱的数字图片和震耳欲聋的超重低音。 义》又有何妨?随着阅历的加深,他们自然会发现《红楼梦》中不

即便有文字阅读,与他们“晨昏忧乐每相亲”的是《梦里花落知多

少》《向左走,向右走》等时尚读物;而对于《红楼梦》《巴黎圣母 他们读不下去的段落可先跳过。《巴黎圣母院》中有一章专

院》等名著,他们的反应往往很淡漠,迫于考试压力才无奈地翻 门介绍建筑,对巴黎圣母院做了无比详尽的描绘,学生无法理解

翻,更遑论亲近了。更有甚者,在骤然得知名著列入高考考查范 蕴于其中的人与建筑的共生关系,觉得太乏味。这是时代、文化

围后束手无策,只能哀叹“书卷无情似虎狼,吞噬青春好年华”。 的差异性造成的隔膜,我们何必苛求学生呢?

我们可以把学生疏远名著的原因归咎于当今社会功利化的 他们暂时写不好成篇的读后感,用三言两语作批注又有何

价值取向、学业的重压及名著本身与学生的认知的距离遥远等

等,可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可曾反思过,除了列出推荐书目,

提出要求,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引导学生阅读,使他们不至于入宝

山而空归?在缤纷鲜活的当代生活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名

著的热情和信心,教会他们发现和欣赏的能力,让阅读名著成为

他们生活的需要?

摒弃功利,让阅读名著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

近年新课程实施和高考变革使名著阅读骤然升温,这固然

可喜,可是考试压力下的名著阅读能否呈现阅读的本真,着实让

人担忧。2007年福建省将《课程标准》推荐的经典名著列入高考 者可以选择李清照、柳永,性格开朗者可以钟情于李白、苏轼,长

考试范围,分值为20分。这一变革目的在于促使大家回归语文本

位,多读书,注重文化积累;而被讥为“低智化”的题型是出于对

首次接触这一考点的考生的人文关怀。可是如此良苦用心很快

就被商业与应试所利用。14部经典名著,篇幅浩瀚的数百万字,

瞬间浓缩成十多万字的小册子。考生凭借这类应试宝典,不通读

原著也能应付考试,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如此情形下,弥漫着功 梦》《巴黎圣母院》等;高二——《孟子》《世说新语》《三国演义》

利化色彩的名著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雾里看花,何以让学生透 《哈姆雷特》等;高三——《人间词话》《史记》《复活》等。

亮内心,获得生活的智慧呢?

名著阅读应是自觉的行为,主动中才会有独立思考和自由

人格。学生抱着太强的功利心和太具体的目的去阅读名著,如戴

着镣铐跳舞,失去了静心读书的那一份怡然;而一旦没有了功利 情告白,《君子于役》中日暮意象,《蒹葭》的情景交融等,对后世

的驱动,阅读就会自然停止,不能成为4 ̄r]生命成长的需要。所 诗歌的影响十分深远。为此,我们精编了“《诗经》30首”,让学生

以,要让阅读名著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我们应摒弃功利,站在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研读,并开展了四次《诗经》专题研读活动:

学生的立场,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让学生从容、自

由地读名著,从而使阅读名著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方式,

他们不喜欢的名著可先搁着。男生未读《红楼梦》之时会觉

得认为其中尽是儿女情长,读起来婆婆妈妈的,不如读抒写“乱

世悲歌英雄泪”的《三国演义》来得酣畅淋漓,那么先读《三国演

尽是儿女情长,琐碎中自有无限烟波。

妨?点滴的感悟“集腋成裘”之后,自然会有厚重的体验。

摒弃功利,让学生从容自由地读名著,学生方能从艰难跋涉

中走出,对名著阅读产生自发、持续的需要。

阿拉丁故事-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600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思考与实践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05:58: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76686999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思考与实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思考与实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