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古诗词修辞手法鉴赏

更新时间:2023-11-24 04:53:34 阅读: 评论:0

大声说不作文-工作不足

专题08 古诗词修辞手法鉴赏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设备保养记录)

专题08 古诗词修辞手法鉴赏(解析版)

【考点穿透】

【考向阐释】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

张、对比、设问、反间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作

品中字句更为精巧。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是近几年中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点。

【方法探究】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说到底就是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具体而言就是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分析和评价修辞手法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在复习时要积累古典诗词中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便于在具体语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

2.要洞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解答题目时适当加人,增强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如李煜在

《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诗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

水喻愁,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果在解答时将“具体可感”几个字用在答案中会使答案

更严密。

3.在解答时安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典例在线】

1-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共7分)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①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②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

和笼头的贵美。③庐:书房。

22.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诗句赏析。

【答案】

示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运用比喻修辞,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

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

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

“活水随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水来 ”句,用典,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答题思路:选择诗句,赏析其中两种不同修辞。

示例:“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三千字”是夸张,眼前的书,一读即

是无数字,读书之多之快,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这两句诗使诗

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

“金鞍玉勒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运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陪衬,写出书斋之

乐。“勒”为马笼头。“金鞍玉勒”者是富贵公子,再缀以“寻芳客”三字,直是富家浪子。这些人日以

寻花问柳为能事,他们和作者是两个不同世界之人,故而他们自然不会相信书斋之中别有一个烂漫的春天。

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

2-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阅读(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 诗的尾联运用了______修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答案】①拟人 对家乡的留恋,依依不舍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第一问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时”与“恨别”“花溅泪”与“鸟惊心”分别对仗工整,可见使

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花溅泪”与“鸟惊心”把“花”“鸟”人格化,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第二问

颔联中“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

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

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是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能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

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

情。

4-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本诗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人生遭遇。

【答案】① 比喻 ②对偶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

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将危亡的国势比作狂风中的柳絮,将自身的坎坷经历比作雨中浮萍,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4.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瀑布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不畏艰险、勇敢向前的特点,表达了作

者对瀑布的赞美之情

【解析】

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意思是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

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

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

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6-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北宋]苏轼

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海南岛儋耳(今儋县)之时。春词:为立春所作之词。②丐:乞求。③天

涯:海南岛在宋朝被称为“天涯海角”之地。

2)本词中“卷起杨花似雪花”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千树万树梨花开”有界曲同工之妙,

请比较它们在写法上的异同。

【答案】

相同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不同点:“千树万树梨花开”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解析】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21. 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

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形

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

【答案】(1)拟人 (2) (3)

【解析】

根据“赚得”“不许”这些人性化词语,可知两首诗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乙诗前两句说“万山阻拦

溪水向前奔,溪水在山间不停穿梭喧闹”,故描绘溪水奋力前行的词语的“奔”“喧”。

8-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题大洪山

(唐)杨逴

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逦渐行远,始见独尊惟大洪。

【乙】

题大洪山

(宋)黄载

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汉沔间。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边。

【注释】①大洪山:湖北随州境内。②崔嵬:高大。③汉沔:汉水。④八陵:河南巩义境内。北宋九帝中,

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

11. 【乙】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示例一:尾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大洪山上的钟声能够传到遥远的河南巩义,诗人通过夸大钟声传播

的距离(远播千里),极力表现大洪山之高。(意近即可)

示例二: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赋予大洪山上的钟声以人的情感,钟声有意传到遥远的河南巩

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大洪山的高大。(若有学生答“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钟声爱(恨)的情感”也可)

(意近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边”的意思是“更有大洪山钟声能够惹起人们怨恨,

南风的时候钟声能传到河南境内的八陵边”。根据“更有钟声最堪恨”分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表达了

对钟声爱(恨)的情感。根据“南风时到八陵边”分析,南风是大洪山上的钟声能够传到遥远(千里之外)

的河南巩义(八陵),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通过夸大钟声传播的距离远,衬托出大洪山之高。

9-2023秋·河北邢台·九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这首诗的颈联写的很是巧妙,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全诗抒

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5.颈联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

虑。

16.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充分表达了诗人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死明志的大无畏

精神。以及高尚的民族气节。

【解析】

15.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意思是: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

虏自此孤苦无依。“惶恐滩”和“零丁洋”既是地名,又是作者当时心情所现。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

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前者为追忆,后者是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

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

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身处天险象环生的敌我斗争中自然心情是惶恐的,此时处于零丁洋上作者内心也真

是孤苦零丁无有依傍。这两个词可谓一语双关,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16.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重点句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

心在史册上就行了。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加强了语气,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

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

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0-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春望

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古城①春望

[]李梦阳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孤城还麦秀②,白首且花飞。

临路柳长象,前朝今是非。

【注释】①古城:宿迁故城遗址,晋朝在此设宿豫郡,唐时郡治迁徙,故城废。②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

12.下列对两首诗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乙诗首联点明时间,渲染一种萧条的气氛,为全诗莫定了感情基调。

B.两首诗都是用一个“望”字总领全诗,都是赋予景物以情感,融情于景,都表达了一种感伤,读来令人

无限感慨。

C.书信在古代是游子与家人联系的纽带,如同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

D.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13.乙诗颔联写景颜有特色,请加以赏析。(从修辞手法和情感两方面进行赏析)

【答案】

12C

13.示例:此联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偶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诗人赋予野色、林鸦以人的情感,通过“寒"和“雨"生动形象地渲染出环境的萧条,突出故城遗址的荒凉,

从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担忧。

【解析】

12.考查诗歌赏析。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为:战争持续不断,收到一封家信是多么的难得。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

之情。

故选C

13.考查诗句赏析。

“野色吹寒立”和“林鸦逆雨归”两句对仗工整,可见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能够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

口,富有节奏感。“野色”“立”起来,“林鸦”“归”来,这是诗人将它们当成人来写,赋予了人的动

作和情感,可以看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一个“寒”字,一个“雨”字,营造了阴冷萧瑟的氛围,写

出了宿迁故城荒废后的破败与荒凉,渲染了环境的萧条,烘托了诗人凄凉的心情。诗人借景抒情,依托萧

条的景物表达了内心的无限感慨、对古城不在的遗憾和对时局的忧虑。

11-2023秋·江苏无锡·九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

示风力壮猛。

(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做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浪的迅疾,气势之猛。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颔联“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意思是:风涛之迅疾,仿佛如万马破空而来,瞬息千里,风涛

气势之盛,有横压三江五湖的气概。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做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

为能横压三江五湖,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风浪之大之深,表现了风浪的迅疾,势不可挡。

12-2023秋·山东济南·九年级山东省济南稼轩学校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凉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①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

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山东历城(济南)人。②宛马:原为汉代著名的大宛马,这里借指当地饲养的西北

良种战马。③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④秦兵,指明朝军队。

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一句的妙处。

....

【答案】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战马迅猛奔跑比作彤云翻滚,形象地描绘战马极多,将士驰骋沙场、英勇

作战的图景,极具动感。表达了作者立志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一句的妙处。“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

二月走胡沙”意思是:平凉府的大牧马场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多如云,明朝军队二月向西胡开去。“宛马

如云”用的是比喻修辞,把宛马比作天上的云朵一样,是为了写出这个马的速度之快。马跑起来像是云朵

那样飘逸,可见速度之快。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匹的奔跑速度之快。“秦兵二月走胡沙”中的“秦

兵”指的是明朝军队,“走胡沙”表现了作者驰骋沙场,渴望为国杀敌,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

13-2023秋·辽宁大连·九年级统考期末)】依据对全词的理解,将下面批注补写完整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批注

上片写寒梅初放,下片写:①________。词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②_______等多种修辞手法,从正面刻

画梅花形象。赞美了③________

【答案】

月下赏梅 比喻、拟人 梅花孤高傲寒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词的下片意思是: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

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

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所以词的下片是写在作者月下赏梅花,花前共一醉的场景,所以①空可填“月

下赏梅”。

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玉人浴出新妆洗”,运用比喻修辞,以美人喻梅花,表现梅花的轻盈娇

美、玉洁冰清;比如“此花不与群花比”,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梅花傲霜斗雪,不与群花争艳

(孤芳自赏)的姿态,抒发了词人对梅花的情有独钟。所以第②空可填“比喻、拟人”,第③空可填“梅

花孤高傲寒的品格”。

14-2023秋·山东烟台·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台城①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11.诗的后两句最为后人称道,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台城柳人格化,它不管王朝(人间)兴亡,不解诗人感慨,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以

此表达诗人对历史衰败、物是人非的无奈和叹息。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本题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后两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进行赏析。此处运用了拟人的

修辞手法,把台城柳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

欣向荣之感,如今物是人非,在这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中,柳树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悠游地随风飘荡。

堤柳堆烟,本来就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藉,所以诗人

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生发出诗人对历史衰败、物是人非的无奈和叹息及无尽的慨叹。

【名师点睛】

古诗词中的11种修辞手法及其鉴赏举例

一、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例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

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例3】“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

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苏轼《江上看山》)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

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例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刘

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析】这首诗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

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二、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

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古诗诗赏,主要是拟人。

【例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析】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

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例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析】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

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

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例4】“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

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例5】“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

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薛宝钗《咏白海棠》)

【析】“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

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

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

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例6】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

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林黛玉《咏白海棠》)

【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

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

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思》)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

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

情怀。

【例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

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四、借代

(一)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二)类别: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

(三)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例2】“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析】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例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析】 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例4】“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析】 诗中以“杜康”代酒。

【例5 “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析】文中的“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

孙策的妻子,小乔是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文中的“锁二乔”指的

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

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例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例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例8】“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析】 “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例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析】 “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五、夸张

(一)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二)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

“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六、对偶

(一)概念: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二)作用: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

“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

重要的是,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例2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

啼”。

七、设问

(一)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二)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八、反问

(一)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二)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亭》)

【析】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九、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

特殊的修辞手法。

考点上不常见,属于理解上的语言障碍。

十、列锦

(一)定义: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

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析】“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

淡雅幽美的意境。

【例2】“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析】此联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

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

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

(二)作用(艺术效果):

1、凝炼美

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

【例1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析】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强渡瓜洲,在秋

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撕杀,从语法角度分析,诗人虽然剩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

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练,意境开阔。

2、简远美

【例3】《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析】诗篇书写的是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他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

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

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婉的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

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的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十一、迭字

迭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例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例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例4】“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析】这里的拟声词就属于迭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析】同上。

【考点通关】

【一、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指出并赏析“万山不许一溪奔”中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不许”“拦”“日夜喧”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日夜向前

奔流的情景。

【解析】

本诗是杨万里作品,写溪水在山中经过万山的阻拦,经过千难万险始终不屈不挠,终于冲出重围,非常符

合“诚斋体”风格,在一个小事物、小细节上表现了高尚的品格情怀。

本题考查学生析句子的能力。结合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不许”

“拦”“日夜喧”等词本是人的动作,这里写山和溪水,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句中的“溪奔”

“溪声日夜喧”及下句的“堂堂溪水出前村”,可知写出溪水并没有被崇山峻岭阻住,喧哗的溪声已形成

阵容盛大的气势,日夜向前奔流。

【二、202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温庭筠的《清平乐》一词,完成第7题。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

,回首挥泪千行。

【注释】①恣:一作“争”。②觞(shāng):酒杯。③浦:水边。④平原年少:这里指远行的人。

7.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2分)

【答案】

比喻 柳絮的洁白和如飞雪般飞舞的情态。

【解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上阕写桥上送别。因为经这桥上远行的人络绎不断,来这桥上送行的人成群结队,

所以整天都有人折杨柳枝,整天都有人执手呜咽。送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那声音真是撼人

心肺。这里不是直写离愁,而是侧面烘托离愁的气氛。下阕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上马

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

忽然听到莺啼婉啭,好似声声劝人留下,实在不忍离去。结尾二句先以“愁杀”二字与首句的“愁绝”呼

应,点出情怀,再以“回首挥泪千行”六个字将依依离情与主人公的无限悲苦,形象地揭示了出来,一种

难舍难分之情态跃然纸上。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正

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将柳絮纷飞比作雪花飘飘,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

了浓浓的离愁。

【三、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3.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

13. 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意近即可)

【解析】

考查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词人纵目远眺,眼前展开的

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而万里的长江也在夕阳下流去。明显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

长江之远,眼前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

【四、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泊旅望

白居易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答案】

2)颔联整体使用了对偶修辞,前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句中又使用了比喻修辞,景物由远及近,江天

一色,在月光映衬下,无论是江边沙洲,还是船上白帆都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让人心情沉重,心绪

低落。

【解析】

2)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

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

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诗句“沙明连浦月,

帆白满船霜”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明星疏的夜晚,船上的帆白茫茫一片,整个船都像

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作者用“沙明”“浦月”“帆白”“船霜”勾勒了一个清冷的秋夜,在如此寒冷

的秋夜里,诗人孤身一人站在船头遥望江面,冷风袭来,秋霜已降,烘托了诗人心绪难平和忧愁。据此理

解作答。

【五、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拟,打算。

1)请结合诗意从修辞角度赏析诗中画线的句子。

【答案】

1)运用拟人,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手法。题干要求结合诗意,从修辞角度赏析诗句。这句诗的“弄”

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行为赋予山光物态,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春晖之下,万物生机勃

勃的景象。

【六、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乙卯重五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②棕包

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

【答案】

比喻(或对偶);吃粽子、插艾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修辞与内容的理解。结合诗句的意思来思考即可。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的意

思是“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就像“发髻”,这是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从句式来看,这两句“粽包”与“艾束”,“分两髻”与“著危冠”词性相对,属于对偶。“粽包”

是端午节吃粽子习俗,“艾束”是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

载于帽子上。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插艾枝。

【七、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中考语文真题】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晚春(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⑴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答案】

拟人修辞手法;把“草树”写得有知觉,知道春天将归去;百花“斗”艳,写出花儿像人一般竞相展示自

己的美丽;“无才思”,“惟解”赋予了“杨花榆荚”人一般的情感。

【解析】

1)考查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

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可怜杨花榆

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这四句诗都运用拟人修辞手法,通过“草木”有“知”

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诗人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知”

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

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八、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8. “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答案】

8. 借代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解析】

考查对修辞手法和诗文内容的理解。(1)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

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貂

锦”原指战士身上穿着的衣服,这里采用的“局部代整体”的借代的修辞手法。(2)诗文的前两句的意思

是: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沙场。这两句诗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

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的悲壮事实。

“誓扫”“不顾”等词语,表现了唐军将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据此理解概述作答。

【九、2020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真题】(一)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各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分)

【答案】12.示例: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

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③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植物的情感色

彩与生命活力。……(任答一点给3分)

【解析】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

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做题时要读懂诗文,

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本题考查诗句写法的赏析。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结合字词赏析精彩的写法。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家新燕啄春泥的意思是: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一个“争”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早莺的活力,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十、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二月四日作

[]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①此诗作于淳照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9. 诗的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请自选角度赏析。

【答案】

示例一: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赋予“飞蝶鸣鸠”和“东风”以人的情感。在“飞蝶鸣鸠俱得意”与

我的“闲愁”的对比中,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失意苦闷的情绪。

示例二:运用衬托的写法。以“飞蝶鸣鸠”的“得意”,反衬此时诗人心中的失意苦闷。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1.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飞蝶鸣鸠”“得意”,东风“笑”,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飞蝶鸣鸠”和“东

风”以人的情感。“飞蝶鸣鸠”“得意”与“我”“闲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失意苦闷情绪。

2.衬托的写法。春天来临,蝴蝶飞舞,斑鸠鸣唱,无限生机,而诗人因落职闲居家乡,大好的春景在诗人

眼里竟是“笑”我闲愁。“飞蝶鸣鸠”的“得意”,反衬此时诗人心中的失意苦闷。

【十一、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菊

司马光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注】蛩:蟋蟀。

11. 第二联中的“羞”字历来为人称道,“羞”字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

【答案】

11. “羞”字,拟人化的用法,不仅仅表现野菊迎霜而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同时以托物言

志的方式,进一步揭示本诗的主旨。

【解析】

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羞”的意思是以……为羞耻。“羞随众草没”意为:野菊花羞于和众草为伍,一

起在秋天里凋零。一个“羞”字,把野菊花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野菊花不与世众同流,

傲霜开放的高尚品格。诗人又运用托物言志,或以物喻人的手法,以野菊花自喻,表现了自己也将会像野

菊花一样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文章主旨。

【十二、(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甲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诗】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作者的好友。②楚:楚地。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20.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修辞:运用了拟人修辞。甲诗把月亮当作人去写;乙诗把白云当作人去写。

情感:甲诗将月亮当作人,月亮送朋友离开,其实是表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之情;乙诗把白云当作人,

写白云送朋友,同样表达了对于朋友的不舍。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比较。

甲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大意为“我将自己的忧愁和担忧之情寄托给明月,希望可以一

直陪伴你到夜郎的西边”,由此我们知道这是将月亮当作人去写的,表达出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和担忧之

情;

同样乙诗“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大意为“谁会可怜被驱逐的人呢?只有白云送你去江西了”

这一句也是把白云当作人,会护送朋友去江西,这也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和担忧。

创业者协会-色开头的成语

专题08 古诗词修辞手法鉴赏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04:5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728142247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专题08 古诗词修辞手法鉴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专题08 古诗词修辞手法鉴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