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雅韵周周读第9周2

更新时间:2023-11-24 04:18:41 阅读: 评论:0

中国电影票房榜-英语谓语是什么

诗词雅韵周周读第9周2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孩子撒谎)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

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

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

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

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

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

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

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

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

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

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

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

神怡 。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

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

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作者】

于谦(1398513日—14572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今

浙江杭州,一说桐乡)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

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

世的宰相呀。”永乐19年(1421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代政治家、军事家。祖籍考城(今民权县),故里在今民权县

程庄乡于庄村。

于谦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

江钱塘人。

于谦少年立志,十二岁时便写下明志诗“石灰吟”。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任监察

御史,为宣宗皇帝看中,超迁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在河南、山西近二十年间,他平

反冤狱,赈济灾荒,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

任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他调集重兵,组织指挥了历史上有名的京城保卫战,因功加

少保。于谦为官勤政、爱民、廉洁、刚直,深得景帝的信任,也因此获罪于一些朝中大臣。

景泰八年1457代宗病重,英宗发动“夺门之变”,于谦以谋逆罪被杀。天顺八年1464

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即皇帝位。不久,他下令为于谦平反。弘治二年(1489年),赠特进光禄

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万历中,改谥“忠肃”。

踏莎行·答客问云中

曹溶

堠雪翻鸦,城冰浴马,捣衣声里重门闭。琵琶忽送短墙西。当时不是无情地。

帐底烧春,楼头热浴,百钱便博征夫醉。寒原望断少花枝,临风也省看花泪。

临沭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云中,指云中府。宋宣和四年(1122)改辽大同预置。治所在今大同市,

为云中府路治所。是宋金联合攻辽盟约中预定归还宋人之地。其后金人失约,

遂入金,仍改名大同。清沿其旧。这里原是古战场。

“堠”,为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词起二句极写边塞苦寒荒凉。分开说首句言

雪之大,次句言天之寒。屈大均“夜宿雁门关”《长亭怨》有云:“积雪封城,

冻云迷路”与此相仿佛。古代远戍,多由家人寄送寒衣。而裁衣必先捣帛,

故自六朝以来捣衣诗成为闺思的内容之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其希望

则是“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其三)在边塞荒凉的云中,

竟是“捣衣声里重门闭”。重门虽闭,捣衣声可闻,边防重镇,于此亦可见。“琵

琶”本作“批把”拨弦乐器。《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王昌龄诗云:“琵琶起舞换

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其二)“胡琴琵琶羌笛”,均传自西北

少数民族,富有边地风味。“琵琶”即使“换新声”它给予戍边战士的感受,

也总还是“别情”,难免不令人伤感。词意近诗,却又翻出新意:如今琵琶声又

传来,自然悲从中来,但在“当时”(指过去的时日),人们并不会觉得云中是令

人生悲的“无情地”!清朝初年,对晋陕一带地方的统治还相当薄弱,比曹溶小

十七岁的屈大均在上引词里就说:“就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希

望雁门关及其以北临近边塞的大同(云中)不能作为清王朝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内

(并州)的门户。而在清王朝大同兵备任上的曹溶,却只能发出声息十分微弱的

今昔之感了。

下片承上,一脉相传,仍写边塞荒寒,只不过透出一些牢骚。“烧春”,酒名。

唐人多以春名酒。唐朝李肇《国史补下》酒则有郢州之富春,„„剑南之烧春。

天寒地冻,郁郁无聊,便只有借酒销愁,“百钱便博征夫醉”,这似乎是此时此境

下唯一的安慰。“征夫”这里指从役之人,包括作者磪。《诗·小雅·何草不黄》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笺:“征夫,从役者也。”一结,词人抑制不住自己的

伤感,又偏反面立意:说因“少花枝”,也就因不看而省了许多眼泪。按常情说

“看花”,会令人喜悦。只有在极度悲伤时,才“感进花溅泪”“泪眼问花”。词

人这异于常情,正表现出他的无限悲恸。词较真实地反映出客观环境,倾吐出蓄

藏于内心的情愫。在当时,除甘心降清冀求飞黄腾达者外,像曹溶这样曾任前朝

谏官而且有政绩的遗民,一旦身处逆境,原本不平静的心潮,就更没底生寒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训练二 高考必背篇目易错字填空

13《短歌行》

(1)( )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以慷,忧思难忘。

(2)青青子( ),悠悠我心。

(3)( )( )鹿鸣,食野之苹。

(4)明明如月,何时可( )?

(5)绕树三( ),何枝可依?

(6)周公吐( ),天下归心。

14《归园田居》

(1)(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 )归园田。

(2)( )( )远人村,依依( )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

临沭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学校保护-我的好妈妈

诗词雅韵周周读第9周2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04:1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707212247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词雅韵周周读第9周2.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词雅韵周周读第9周2.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