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弥勒造像碑
作者:汪培梓 张席
来源:《理财·收藏版》2018年第07期
弥勒造像碑是雕刻于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的一件供奉弥勒佛的石刻造像,出土于
荥阳大海寺遗址。
荥阳大海寺,传说曾为观音菩萨道场。据说观音北行渡人,移居荥阳,从此荥阳护城河开
始随海水潮汐涨落,故又名代海寺。隋朝末年,李渊任荥阳郡太守期间,李世民眼患重疾,遍
求名医无效,遂到代海寺求佛请愿,眼病奇迹般地好转。李世民登基后,便命尉迟敬德扩建代
海寺,东西长20里,南北宽18里,规模如海,故名大海寺。
此造像碑为1976年大海寺出土的40余件石刻造像其中之一。该碑呈扁立长方体形。高
1.35米,宽0.98米,厚0.44米。原藏郑州市博物馆,现藏河南博物院。底部有榫,应是连接
碑座之用,现座已不存,仅余碑身。碑身四面造像,正面佛龛内雕交脚弥勒。弥勒双腿相交
叉,端坐于龛内平座上。其头戴宝冠,颈饰项圈,胸配璎珞,帔帛自双肩下搭,长裙叠垂至座
下,脚踩一圆形莲台。右手上抬做施无畏印,左手下垂结与愿印。面部圆润,双目微张,神情
庄严。弥勒背光饰莲花、火焰纹,其间环绕7个体态轻盈的供养飞天。背光左边刻维摩诘,右
边刻文殊师利,其旁边及下方有听法比丘多人,构成维摩文殊师利问疾图。龛内两侧由内至外
分别刻迦叶、阿难二弟子和观音、大势至二菩萨。座下刻二比丘供养像,左侧题刻“邑师道
哈”,右侧题刻“比丘道胜”。佛龛上方刻比丘、比丘尼,合掌做听法相。龛额刻坐佛七尊,两
旁各列一化生做供养状。龛外左右分列一力士,长须瞪目,面向龛内。力士下方两侧分别有二
比丘侍佛供养。
碑阴顶部为双龙盘首,其下部雕刻分为三层。上层共5个小龛,分别刻有立佛、思惟菩
萨、释迦牟尼佛、多宝并坐说法图,以及阿输迦(阿育王)因缘故事和九龙浴太子佛传故事
等。中层刻造像题记,主要记述了185人为供养佛事而于“大魏孝昌元年岁在乙巳七月十日建
讫口愿永记”之事。下层刻供养人像,共5排88人,大部供养人像头部均有题名,分别冠以
“邑主”“邑正”“维”等字样。
碑身两侧分别雕刻有“释迦诞生”故事图、听法图以及天人、供养人等。
在中国古代的佛教造像或塑像中,弥勒形象共有三个。第一个形象出现在十六国时期,为
交脚弥勒菩萨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上生经,说他本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受到佛的预记,上生
兜率天,成为登十地成等正觉的菩萨,演说佛法,解救众生。第二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演
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该形象依据弥勒下生经,说他将由兜率天下到人世间,接替释
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由菩萨变为未来佛。第三个形象五代开始出现,再演变为肥头大耳、咧嘴
长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而弥勒造像碑主题雕塑突显的正是弥勒
作为未来佛的形象,辅助塑像也是表现的相关情节。
本文发布于:2023-11-23 19:31: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3909034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弥勒造像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弥勒造像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