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起事的历史故事

更新时间:2023-11-23 19:25:58 阅读: 评论:0

for是介词吗-挣脱是什么意思

红巾军起事的历史故事
2023年11月23日发(作者:言字旁有什么字)

红巾军起事的历史故事

红巾军起义是爆发于元顺帝至元十一年(1351)的一

次农民战争。

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

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

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大地主广

占土地,驱役佃户,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横征暴敛,苛

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

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美女,天天供佛炼丹。

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

多次决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现了饿死已满路,生者与鬼邻的悲

惨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会上流传着一日三遍打,

不反待如何的歌谣。

在这种情况下,刘福通遂利用白莲教和弥勒教暗暗串通穷

人。1351年,元朝政府强征农民15万人挖黄河河道。监督

挖河的官吏乘机克扣河工食钱。河工挨饿受冻,群情激愤。

刘福通派了几百名教徒作民夫,在工地活动,传布石人一

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谣,暗中凿了个一只眼睛的石头人埋

在工地。民工挖出后,反抗的烈火顿时燃起。

刘福通是颍州(今安徽阜阳)人。他与白莲教另一首领、

河北永年人韩山童一直在北方地区秘密传教,宣传明王出世、

勒佛下生,以吸引群众。石人挖出,时机成熟。在韩山童、刘福

通领导下,3000人在颍州颍上县白鹿庄准备起义,因事前泄

密,遭到敌人包围,韩山童牺牲。刘福通突围后把起义群众组织

起来。起义者以红巾裹头,一鼓作气占领颍(今安徽阜阳)、罗

山(今河南罗山县)、上蔡(今河南上蔡县)、真阳(今河南正阳

县)、确山(今河南确山县)等地。

众至十余万,元兵不能御。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首诗:

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

尽不平方太平。反映了元朝统治下的阶级对立和民族压迫的社会

现实,表达了被压迫的广大农民的政治理想。因起义军头裹红巾,

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红巾军所到之处,开

仓散米,赈济贫农,深得人民拥护。群众纷纷加入红巾军,队伍

迅速扩大到几十万人。在红巾军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农民纷起响

应。人数较多的有蕲水(今湖北浠水)的徐寿辉部、萧县(今安

徽萧县西北)的芝麻李部、南阳的布王三部、荆樊的孟海马部、

濠州(今安徽风阳东)的郭子兴部等。

为推翻元朝的反动统治,起义军提出以明斗暗(明指起义

军;暗指元朝统治)的口号,鼓舞群众向封建官府作斗争。13

55年,刘福通率军攻下亳州(今安徽亳州),立韩林儿为小明

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其后数战后,

击败答失八都鲁的军队,并展开反攻,甚至逼近大都,南方红军

则在湖南、湖北获得胜利,朱元璋则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

并渡长江占领集庆(今南京)。至元十七年前(1357)前后,

在北方以以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李思齐等为首的元军将领

(但当时已不听中央号令各自为政)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反

攻,红巾军内部也发生争执分裂,势力渐弱,1363年,北方

红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元的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

儿投奔朱元璋,随后被杀,南方红巾军则将领陈友谅于1360

年,杀徐寿辉自代。此后各群雄互相争战,已渐失去原本红巾军

的性质。

像怎么组词-表现友谊的诗句

红巾军起事的历史故事

本文发布于:2023-11-23 19:2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38758995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巾军起事的历史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巾军起事的历史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