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圈⾥的隐秘故事【历史故事】
“⽼⼲部”的家藏
陈是副局级⼲部,50岁出头,眼睛总眯缝着,跟庙⾥的弥勒佛⼀个样⼦。
10年前,⼀场秋⾬后的正午,陈在⼩巷⼝吃了⼀碗猪⼤肠⾯,看见旁边那个青砖飞檐的⽼宅院挂着“古今名⼈字画展
销”的横幅,便抹着油嘴⼦晃悠了进去。个把时⾠过去,陈央着两个短棒棒被⼈札送出⼤门。于是,那次书画展销的最⾼成交
记录便诞⽣了:陈⽤18000元买⾛了⼀副于佑任先⽣的五⾔对联。有⼈在事后告诉他买亏了,东西不假,但⾏价也就是万把块
钱。他要⾯⼦,⼀声不吭。
翻过年,玩字画的圈内都传他把那副对联5万元卖给了珠海⽼板,说那副对联是于佑任先⽣写给⽑泽民的。⽑泽民何
⽅⼈⽒?⽑泽东——⽑主席的素弟弟嘛!⼏个⾏⾥的⽼江湖见他就问:“⽼陈,你怎么知道那是写给⽑泽民的?”陈扬
眉吐⽓的样⼦,答:“上联题的是‘泽民先⽣’呀!”⼜问:“泽民就不能是王泽民、陈泽民吗?”“对⼦上写的啥?”陈反
问。“青青天上云,博⼤圣⼈⼼。”“对了!不当个厅长能叫圣⼈吗?我把下联的年头对了⼀下,是直世才杀⽑泽民的前⼀年。⽑泽
民那时候是啥?新疆的厅长。真不是我说你们,光卖字⼉,不卖⽂化!”陈叽哩呱啦地冒给了⼀串串。
⼏个听者都绷着脸,说不出话来。
陈初⼊此道就有所斩获,从此便⼀发不可收。陈是⽂化⼈出⾝,玩上字画后⼜爱琢磨,故说道起来颇有见地,⾏⾥的
⼈都抬他是看字画的“⾼眼”。
⼀⽇,有个字画⾏⾥跑闲脚的“吊吊灰”(兰州⽅⾔“混混”的意思)刘娃给他有意⽆意地漏了句话:五采⼭公园有个⼩伙,
⽼爹⼦原来是省林业厅的厅长,⼿⾥有个册页,都是⼤名家的画,想着找个买家。陈听后,⼼⾥痒痒的,烧乎乎地发给刘娃两
百元车马费让帮着牵线联系。
数⽇后,刘娃拿来⼀个⼩相册,说是那个册页的翻拍照⽚。翻开⼀看:李可染的、陆俨少的、娄师⽩的、启功的
……全是些⼤名家的⼩⽃⽅,⼗⼆开,品相都极精到。陈热⾎沸腾,拍给刘娃500元钱,郑重其事地交代:“这个买
卖再给谁都不要说,快约着见⾯看东西!”
⼭脚下的⼀院平房,夏⽇⾥青藤爬墙,绿荫蔽⽇。刘娃领着陈进了院⼦,神秘兮兮地介绍说:“环境好不好?那家⾥⼀
看就是个⼤户。”卖主⼉⼀⼀那个⽼爹⼦据说是⽼厅长的⼩伙⼦,在⼀棵梨树下跷腿躺着,招呼他们先喝茶,并没有卖画的意
思。胡乱扯了⼀会⼉,陈有些耐不住性⼦,问:“你爸是?”“⽼⼲部。打倒‘_’以后当厅长的,没⼏年就去世了,你
不认识。”说着话,⼩伙⼦领陈进了上屋,指着镜框⾥的⼀个富态慈祥的⽼头⼉说那就是他爸爸。陈看见照⽚上还有⼀个瘦⽼
头⼉,觉得很像启功先⽣,便问:“这⼀个是——”“启功。”答话很随意,表情也⽆炫耀之⾊。陈听着⼼⾥暗喜,
想这家⾥的东西算是流传有序了。等⼩伙⼦把锦缎⾯的册页从柜⼦⾥拿出翻开时,陈的⼿已经开始发颤了,⽤他事后的话说:
那是⼀种震撼⼈⼼的感觉。
刚看⼀遍,⼩伙⼦家的电话便响了。听过⼏句,谈的也是买册页的事。陈有些沉不住了,⼼⾥忐忑不安。⼩伙⼦放下
电话,说:“那个谁介绍的南⽅扁头,缠的时间长了,钱给的也合适。”
陈这时只是忙不迭地讨好,⼀个劲地说:“钱我也带着呢,价钱好商量,不够了我再让⼈送。”
接下来,陈掏出了随⾝带着的5万元现⾦,⼜让⼀个贩烟的朋友送上来⼀万。在暮⾊昏沉的时⾠,抱着那本册页回家
了。
回到家⾥,陈的⽼婆和孩⼦先是听他讲买宝贝的经过,然后便凑在⼀起翻过来倒过去地欣赏。陈的⼉⼦学美术,跟着
他也过眼了不少东西,突然地喊⼀声:“爸,不对!是⽊刻⽔印!”陈顿失⾊,细看良久,蔫蔫地承认:“⽔印,真是⽔印。”
事情纠缠了⼏个⽉,就知道那⼀切都是骗局。陈⽓得茶饭不⾹,⼀会⼉说要找公安,⼀会⼉说要找⿊社会,指望着吓
那⼩伙⼦退钱。⼩伙⼦反反复复只是⼀句话:“画是印的?对着呢!钱也是印的。我早烧掉了!我本来就是个动物园养猴⼦的⼯
⼈,啥都不害怕!”
⽼苏的圈套
⽼左⼿⾥的百⼗万块钱,搞房地产太少,开饭馆太累,盘算着找项⽬。寻思来寻思去,就惦记上了古玩⾏。
在那⼏个朋友⾥,⽼左最不隔⼼的是⽼苏。⽼苏⼤⽼左五六岁,说话在理,花钱⼤⽅,给⽼左帮着办过⼏次事,也都
很给他长精神。
把想法给⽼苏⼀说,⽼苏就不住地摇头:“你玩啥古董呢?冒冒失失的,两天还不让⼈把钱骗⼲净了。”旁边听者也取
笑道:“就是,你以为古董是谁都能玩的吗?还是把钱⼉交给⽼婆⼦存到银⾏养⼉⼦去!”
⽼左是那种越挤对越来劲的⼈,真就从那天起下了狠⼼。
⽼左买回来⼀摞⼜⼀摞的古玩鉴赏的书认真学习。
头⼏个⽉,按兵不动,除了看书,就是到古玩铺⼦穷转悠。⼀⽇,闲逛,见⼀幅四尺三开的《菊黄蟹肥图》,落款
题“郭怡孮”三字,问店主:“谁的画?”店主答:“外地的画家,叫啥,郭抬宗(⾳)。”⽼左⼼⾥窃喜,想是遇上了“夯客”(兰州⽅⾔:
傻⽠的意思),便装做漫不经⼼的样⼦打问道:“画的还⾏,你要多少钱?”店主回话:“700。”⽼左⼆话没说,便掏钱买了。回去
找⾼眼看过,确实是郭怡孮先⽣难得⼀见的精品,⾏价在5000元以上。
旗开得胜,⽼左就收刹不住了。⼀个来⽉时间,全线出击,四处“捡漏”,花去近10万块钱,买回来⼀⼤堆东西。只不
过,真的不多,好的太少。
因为郁闷,⽼左就去找⼏个⽉赌着⽓没来往的⽼苏。⽼苏热情地招呼他,耐⼼地听他唠叨,偶尔插句话,也把其中的
渠渠道道点拨得明明了了。既如此,便如故,⽼左对⽼苏实在不能不信服了。
事先没有承诺,事后没要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苏就帮⽼左把那堆东西处理了个⼤概。虽说多少损失了点钱,
但闹⼼的假玩意⼉都退⼲净了。
“别再玩了。”⽼苏郑重其事地对他说。
“我的性格,要玩就玩到底!”⽼左回答。
“我不能⽼跟着你⼲擦屁股的事情。”⽼苏话⾥带着怨⽓。
“你给我当⽼师,给我掌眼,我⼀切都听你的。”⽼左⼀脸的诚恳。
功夫不负有⼼⼈,跟前跑后磨了⼏个⽉,⽼苏终于答应收⽼左做徒弟了。
有⽼苏掌眼,⽼左还真是买了⼏件好东西。⼀进⼀出,很轻松地就挣了两三万块钱。不过,⽼左还是着急,觉得钱挣
得不⼤发,成天⾥给⽼苏唠叨着要做⼤买卖。⽼苏只是劝他耐住性⼦,把⼼态放平缓了等机会。
经常来⽼苏家的,有⼀个⾯很善的胖⼦,50来岁,姓包。据⽼苏介绍,包是个搞装修的
⽼板,业余时间专收古⽟,⼿⾥有很多惊世骇俗的宝物。形象的说法是——随便拿出⼀件⼦,就能换⼀
辆新崭崭的“奔驰”。按⽼苏的话,包不嫖不赌,不沾烟酒,性⼦如⽟⼀般温润。
再见着⽼包,⽼左便套近乎,态度亲热得近乎献媚。⽼包对他很客⽓,不过总是不咸不淡的。⽼苏泼他凉⽔,说⽼包
是真正的玩家⼦,轻易不卖东西,劝他趁早打消念头。⽼左嘴上说就是就是,⼼⾥却惦记得要死。
⼼系古⽟,⽼左对⽼包的事情就格外关⼼。⽇⼦久了,就攒下了不少⼈情。
⽼苏总是恰到好处地替⽼左说好话,⽼包似乎也真的被感动得不成了。
⼀⽇,当着⽼苏的⾯,⽼包对⽼左说,他的藏品有些重复,还是想调换着卖⼏件⼦。⽼苏在旁⾥插话:“⽼左,我把
你服了,两三年时间,缠上了你再不罢⼿嘛!说实在话,⽼包这⼀次是真给你⾯⼦。”⽼左激动得快要哆嗦,忙不迭地表⽰感
谢。说到价钱,⽼包爽快地表态:“我们成天在钱上滚蛋蛋着呢,钱那个不是个啥问题,我多少钱收的多少钱给你。”⽼苏听着
接话:“加上些利息吧,⽼左也不在乎这两个钱。”瞥⽼左⼀眼,见他的头点得跟⼩鸡啄⽶似的。
选黄道吉⽇,⽼苏带⽼左去看那些古⽟。看过,⽼左更是⽕烧⽕燎地着急,⽣怕⽼包反悔不卖给他了。⽼包倒是慎
重,⼏次提醒他最好找权威看看,不要太过草率。⽼左⼼想:东西既然不能带出兰州,也再找不出个权威了,买吧,随便有两
个是真的,也⾜以翻本了。于是,就拍着胸脯说:“⽼苏作证,就是假了我也不给你找事,砸成⾯⾯⼦了我泡开⽔喝掉!”
⼜⼀个黄道吉⽇,⽼左提着⼏乎所有的家底——70万现⾦,买回了朝思暮想的那窝⼦古⽟。
⾃此,按⽼左⾃⼰的话说,他是“⼀觉醒来回到了旧社会——彻底成了贫下中农”。
从认识⽼苏,到最终⼼⽢情愿地钻进这个套⼦⾥,时间长达9年。这期间,⽼苏只是在他“累了的时候给个凳⼦坐,给
⼝⽔喝,偶尔也扇两扇⼦凉风”。没有细节的刻意,没有巧⾔的利诱,⽓定神闲中,玩了个漫不经⼼的把戏。
⽼莫的赝品
他坐在那⾥,低着头,不⾔语。
偶尔抬头和我对视⼀眼,匆匆的,没有任何表情,就好像敌⼈的探照灯例⾏公事地扫过了事。
可我知道这个⼈不可⼩视,他是兰州古董⾏的传奇⼈物,圈⼦⾥的也都说:玩青铜器的,只有⽼莫(注:他娃莫)能⼀
次拿出来百万现⾦。
虽然他的确是农民出⾝,虽然他的确看起来很烦琐。
⽼莫开春在⽢肃陇南⼀带收了⼀件战国的青铜⿍,通体错⾦,极精美,买下来的本钱是5万元。
回到兰州,按下不表,没有⾛漏⼀点风声。
初秋,他悄⽆声息地去了⼴州。
住在⼀家有些简陋的宾馆⾥,他让⼴州古董圈⾥的朋友给他联系台湾的买家。
⼏天后,满脸滋润的台湾买家敲开了他的门。他有些紧张地说,⽼家挖出了东西,想找个路⼦弄出去,这次带了个⼀
般点的来探探路。磕磕巴巴地说着话,打开了⽤破棉絮包着的青铜⿍。
看着物件,台湾⼈的眼都直了,⼤⾆头不太利索地问:“莫先⽣,要多少钱,你说好了!”他⼀脸的贪婪,怯⽣⽣地伸出
⼀个巴掌。
台湾⼈问:“5万?”
他答:“哪敢乱开价,5000,你要就拿⾛。”
台湾⼈当时⼆话没说,⽴马成交。接着他的肩膀说:“兄弟,别太委屈了,我掏钱你住花城宾馆好了,我回去两天再
来找你。”
三天后,在花城宾馆⼀张床上,⽼莫百⽆聊赖地翻着杂志。突然,电话铃响了。
他拿起听筒,台湾⼈⽆⽐亢奋的声⾳传了过来:“莫先⽣呀,不瞒你说了,当时看货真还拿不准,只是觉得那点钱是
⽑⽑⾬了。回台北找了⾼眼看过,精美绝伦的战国⿍呀!你还真是⽼实,我占你⼤便宜了。怎么样?我马上来⼴州,你带我去兰
州好不好啦?”
往后,在⼀个局外⼈不知的时⾠,台湾⼈放下近200万现⾦,买⾛了⼀批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只不过,这批青铜器是
仿制⽔平极⾼的赝品。
本文发布于:2023-11-23 19:10: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37827224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玩圈里的隐秘故事【历史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玩圈里的隐秘故事【历史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