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
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正确的
病理诊断往往取决于准确的显微镜下观察,因此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带来错误的结果.一张好的病
理切片与标本的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环节有密切
的关系。过去,我科一直严抓病理切片质量,每月都随机抽查30例常规
切片进行质量评价,总体来说切片质量较高,基本达到诊断的要求.
但是每月的切片质量检查或多或少总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如切片刀
痕、裂隙、气泡、胶液外溢等。
目的:通过检查常规切片质量,发现存在影响切片质量的问题,查
找原因,提高切片质量。
数据收集: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中的常规石蜡
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见表1),对今年1—7月常规病
理切片进行质量分级评定(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见表2),
总的优级率87.1%,优良率97。6%,总体达标.
表1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优质标准 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
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10 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
检、穿刺标本切面数 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分
切片薄(3~5μm),厚薄10 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
均匀 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 10 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
减2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
断:减5分
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 10 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
分;有皱褶折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5
分
切片无污染 10 有污染:减10分
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10 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盖片与切片、载玻片间),
盖片周围无胶液外溢
透明度好 10 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
减5~7分
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1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
比清晰 胞浆)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
5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10 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
当 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10 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
编号清晰 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
合 计 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 ①甲级片: ≥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
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 ≤59分(不合格)
表2 2012年1—7月常规切片质量抽查情况
切片等级
甲级片 乙级片 丙级片 丁级片 优级率 优良率
(优) (良) (%) (%) 月份 (合格) (不合格)
29 1 96.7 100.0 1 0 0
28 2 93。3 100。0 2 0 0
27 3 90。0 100.0 3 0 0
28 2 93。3 100.0 4 0 0
28 2 93。3 100.0 5 0 0
20 7 66.7 90.0 6 3 0
23 5 76.7 93。3 7 2 0
注: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
发现问题:今年1-7月常规切片质量总体达标,但6、7月份常
规切片质量的优良率分别仅为90%、93。3%(见表2),按照《临
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切片质量要求,6月份刚达标。按照《卫
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的病理切片质
量要求,C级标准为常规切片质量的优良率≥90%,A级为优良率≥
98%。对照A级标准,常规切片质量未达标。
组成团队:成立病理科常规切片质量持续改进小组。
组长:科主任。
组员:XXX等.
原因分析(见图1):2012年1-5月病理切片质量一直较高,但
6、7月份质量明显下降,可能与这段时间科室新进技术员和进修生
对常规切片制备的理论、流程和实际操作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具体
原因分析如下:
制片过程
固定
取材
理论水平
技术人员
操作技能
工作态度 脱水
包埋
教育 切片
染色
储存 设备维护
设备类型
切
片
质
量
下
降
质量 操作方法
新旧程度
试剂
设备
目标设定:通过实施常规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以期常规
切片优良率≥98%.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它是能使任
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计划(Plan):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执行(Do):就是具体运作,以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检查(Check):对执行计划的结果总结,分清对与错,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
行动改进(Action):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于成功的
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
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需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
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计划(Plan)
一、制定病理科常规(HE)切片制作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二、制定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评分基本标准和分级
标准: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组织切片制备的基本要
求中的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见表1)。
三、成立病理科质量管理小组:成立病理科质量管理小组(名单见
表3)
表3 病理科质量管理小组名单
姓名 职务 职称 负责责任 专长
XXX 质管组长 主任医师 科室全面质量管理 临床病理诊断
XXX 质量管理员 副主任医师 诊断质量管理 临床病理诊断
XXX 质量管理员 副主任医师 诊断质量管理 临床病理诊断
XX 质量管理员 技士 病理技术质量管理 病理技术
XXX 质量管理员 技师 病理技术质量管理 病理技术
XX 质量管理员 技师 病理技术质量管理 病理技术
质量管理小组人员随机抽取30例病理切片,先由技术组XXX
和XXX进行阅片自评,然后由诊断组戴文斌进行阅片评价,如果两
组评级不一致的,由XXX主任做最终评价.
四、通过科内小讲课分阶段学习常规(HE)切片制作技术标准
操作规程(SOP)理论和组织切片制备的基本要求及评分标准.
五、按照SOP,年资高的病理技术员对年轻技术员进行实际操
作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六、通过学习和培训,今年11月份之前常规切片优良率≥98%.
七、形成一整套常规切片制备学习和培训方法,完善常规切片制
备的标准操作规程。
改进时间:2012年7月至10月。
D(执行)
一、前期工作学习与培训:2012年3月开始制定人民医院病理科管
理制度、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SOP,2012年5月7日开始学习和正式
实施.2012年7月开始对新进技术员和进修生进行理论学习指导和实
际操作培训.主要由XXX,XXX,XXX等负责学习和培训.
(一)2012年5月11日科室进行“病理科管理制度”学习。主讲
人:XXX主任。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病理科工
作制度、活体组织接收、取材等工作制度.
(二)2012年5月18日科室进行“病理科管理制度”学习。主讲
人:XXX。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差错事故及其管理制
度、病理科岗前培训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上级医师会诊制度、
科内疑难病例会诊制度等.
(三)2012年5月25日科室进行“病理科管理制度"学习。主讲人:
XXX主任.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病理科质量保
证措施,病理医技人员考核与上岗资格审查制度、病理科生物安全管
理制度等。
(四)2012年6月8日科室进行“病理科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SOP”
学习,主讲人:XXX主任。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
病理申请单填写规范、病理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标号、登记和预处
理的标准操作规程、病理标本巨检、组织学取材和记录规范、常规组
织切片制备的基本要求规范。
(五)2012年6月15日科室进行“病理科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SOP”
学习,主讲人:XXX.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组
织的固定和固定液的配制标准操作规程、组织脱钙标准操作规程、常
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制备标准操作规程、快速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制
备标准操作规程、冷冻组织切片的制备标准操作规程.
(六)2012年6月22日科室进行“病理科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SOP”
学习,主讲人:XXX.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病
理科针对不同组织的处理流程等制度。
(七)2012年6月29日科室进行“病理科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SOP"
学习,主讲人:XXX。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特殊染
色标准操作规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准操作规程、免疫荧光染色标
准操作规程.
(八)2012年7月6日科室进行“病理科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SOP”
学习,主讲人:XXX。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组
织切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规范、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
签发规范.
(九)2012年7月13日科室进行“病理科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SOP”
学习,主讲人:XXX。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BMJ
—B型组织包埋机使用操作规程、BM—Ⅶ型组织包埋机使用操作规
程、BM—Ⅷ型组织包埋机使用操作规程、病理组织包埋冷冻台使用
操作规程、病理组织漂烘仪使用操作规程.
(十)2012年7月20日科室进行“病理科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SOP"
学习,主讲人:XXX。参加人员:XXX,XXX等。主要学习内容:TSJ-QD
全自动封闭式组织脱水机使用操作规程、SHANDON EXCELSIOR ES
全自动封闭式组织脱水机使用操作规程、Shandon Cryotome FE﹠
FSE冰冻切片机使用操作规程。
二、2012年8月1日科室召开 “持续改进病理切片质量,不
断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动员会议.讨论认为影响常规切片质量的主要
问题有:1。组织固定不佳,尤其是大标本;2。脱水机试剂更换不及
时,经常出现组织脱水不佳时蔡更换;3。新技术员对一些脂肪组织,
骨组织,血块等组织切片处理经验不足;4。有捞错片的现象.针对这
些影响常规切片质量核诊断因素作了分析.主持人:XXX主任。参加
人员:XXX,XXX等。
三、2012年8月6日XXX主任进行“病理取材与记录规范”理论
讲课,石XXX进行取材实际操作培训。参加人员:XXX,XXX等。
四、2012年8月10日XXX主任进行“苏木素配制与染色标准操作
规程”理论讲课,XXX进行苏木素配制与染色示范培训。参加人
员:XXX,XXX等.
五、2012年8月17日XXX进行“伊红配制与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理论讲课与操作示范培训。参加人员:XXX,XXX等。
六、2012年8月24日XX进行“常规石蜡切片操作方法”理论与实
际操作培训.参加人员:XXX,XXX等。
七、2012年8月31日XXX进行“常规切片石蜡包埋操作"理论与
实际操作培训。参加人员:XXX,XXX等.
八、2012年9月4日XXX进行组织脱水机更换试剂操作培训.参加
人员:XXX,XXX等。
九、2012年9月7日XXX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标准操作
培训。参加人员:XXX,XXX等。
十、
2012年9月21日XXX主任进行如何保证病理切片质量、病理
诊断质量的讲座并讨论。参加人员:XXX,XXX等。
检查(Check)
一、2012年9月7日,
质量管理小组人员随机抽取2012年8月
份30例病理切片进行质量分级评定常规切片质量的优良率为96。
。
7%,甲级片率73。3%,乙级片率23。3%,丙级片率3.3%,无不合
格切片。切片质量较6、7月份有所提高(丙级片有所减少),但仍
有较多乙级片。通过检查发现仍存在一些影响切片质量的小问题,如
个别切片有皱褶,标签粘贴和组织放置不正,伊红染色过红,小组织偶
有发白现象,但影响诊断的切片问题有所减少。
二、质量管理小组人员随机抽取2012年9月
2012年10月9日,
份30例病理切片进行质量分级评定常规切片质量的优良率为96。
。
7%,其中甲级片(优)83。3%,乙级片(良)13.3%,丙级片3。3%,
无丁级片。本月常规切片质量有所上升(甲级片增多,乙级片减少),
但仍有丙级片。HE切片质量主要存在问题有:个别切片有皱褶、胶质
外溢、刀痕及苏木素残渣现象,但影响诊断的切片问题明显减少.
三、质量管理小组人员随机抽取2012年10
2012年11月1日,
月份30例病理切片进行质量分级评定常规切片质量的优良率为
。
100%,其中甲级片(优)86。7%,乙级片(良)13。3%,无丙级、
丁级片。本月常规切片质量明显上升(甲级片增多,无丙级片)。只
有个别切片有皱褶或苏木素残渣现象,但不影响诊断。
经过前期学习、培训和常规切片制片技术的不断改进,常规
切片质量的优良率由6、7月份的90。3%、93.3%,逐步提高
到100%(10月份)。详见图1、图2.
图1 6-10月份常规切片优良率(%)
图2 6—10月份常规切片甲、乙、丙级片率(%)
行动改进(Action)
一、制定一套适合于本科室的常规切片制备过程中取材、固
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技术的操作规范(SOP).SOP
附后.
二、
保证常规切片质量关键环节:1。与手术科室协定手术切离
标本30分钟内必须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5倍于组织),
大手术标本送到病理科后及时剖开并补充固定;2。脱水机试剂的更
换以28天约脱水3000个蜡块后及时更换并记录,保证组织脱水正
常;3。苏木素及伊红每次配800毫升约使用25天左右后更换并记录;4.
切片过程中注意对片对号捞片;5。加强对新技术员切片技术的培养。
二、检查和监督常规切片制片过程中上述技术操作规范的执
行.
三、针对常规切片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改进。
人民医院病理科
2012年11月8日
本文发布于:2023-11-23 15:4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253692241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