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质量评估(一) 小说天地
一、基础过关(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禅让(chán) 瞋目(chēn) 厢庑(wǔ) 为虎作伥(chānɡ)
....
B.山墺(ào) 歆享(xīn) 狡黠(xié) 眼睛窈陷(yǎo)
....
C.舵把(duò) 剽窃(piāo) 莅临(lì) 焚膏继晷(ɡuǐ)
....
D.桅杆(wéi) 斐然(fěi) 颠簸(bǒ) 泾渭分明(jìnɡ)
....
解析: A.“禅”应读shàn;B.“黠”应读xiá;D.“泾”应读jīnɡ。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搀着 赔笑 荣禧堂 鬓发如银
B.疑惑 密秘 蓝夹袄 沸反盈天
C.蹙缩 计性 帆脚绳 惨不忍睹
D.抖动 英镑 上下鄂 皮开肉绽
解析: B.密秘—秘密;C.计—记;D.鄂—颚。
答案: A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各位营员从哪所学校来,又实际编排在哪一兴趣班,他都洞若观火。
....
B.这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不懈行进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
....
C.合作小组协力攻关,无暇他顾。有人却趁机大肆侵吞攻关成果,坐收渔人之利。
....
D.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
解析: A.“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或现象非常透彻,能清楚地看出其本质。可
改为“一清二楚”。B.“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可改为“无所畏
惧”。C.“渔人之利”,比喻第三者利用另外双方的矛盾冲突而取得的利益。 句中说“协
力攻关,无暇他顾”,这里不存在“另外双方的矛盾”。D.“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
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此处用法正确。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广高铁北京至郑州段的开通运营及全线的贯通,对于缓解京广铁路通道运输能力
紧张局面,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短沿线城市间时空距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有关专家表示,要积极探索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
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双轨制导致的养老金待遇不公平。
C.为积极增强进口,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及消费需求,中国将对780多种进口商品
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
D.结束瑞典之行回国后的莫言保持一贯的低调,近期又消失在公众视野之中,但是围
绕着他的话题却仍然没有消停的迹象。
解析: A.语序不当,并列分句的顺序应为“对于缩短沿线城市间时空距离,缓解京
广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紧张局面,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B.成分残缺,在“不公平”
后加“问题”;C.搭配不当,“增强”改为“增加”。
答案: D
5.下列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河在月光照耀下就像一条乌黑而粼粼发光的大蛇蜿蜒在地面上,就这样它一直流到了
尤尔坡瀑布,______________。在那白色的瀑布下面凸出几块大岩石,水流绕过它们,形成
旋涡呼啸向前。
①然后挤进一条狭窄的峡谷奔流而出 ②变成了无数闪闪发亮的水珠和四处飞溅的泡
沫 ③河水变得那么晶莹剔透,就像玻璃做的一般 ④在那里先藏进了一条地下的沟壑 ⑤
从上面跌泻下来 ⑥冲到谷底撞个粉碎
A.④①⑤③⑥② B.①⑤②⑥④③
C.③④①②⑤⑥ D.②⑤⑥①③④
解析: 由④句中的“先”对照①句中的“然后”得出④①粘连,排除B、D。③句“晶
莹剔透,就像玻璃做的一般”又照应了⑥句中的“撞个粉碎”及②句中所描写的撞碎后的效
果,可推出答案是A。
答案: A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
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B.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C.“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D.“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
答案: D
二、阅读探究(6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关于儒学的价值观念,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曾论及:“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
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这说明儒学与现实人生紧密相关,重视伦理道德教化
与政治的关系。政治统治依靠伦理教化的支持,伦理教化的原则规范应力求适应政治的需要。
儒学始终对现实人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面对来生来世却不去过问和追求。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一价值观的表露。孟子
提出修身立命说,荀子发展为无神论,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都批评了道教的神仙说和佛教
的来世说以及无生说。因此,儒学的价值观以治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目标,把人生的追求和
价值的实现,放在今生,放在当世,而不以彼岸世界为归宿。
儒学特别重视伦理教化。孟子把有无伦理教化看做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他说:“饱
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儒家学说认为伦理教化比刑罚还要有效。儒学在伦理
教化原则的问题上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结构体系。“仁”是“礼”的
中心,是“礼”所赖以产生的价值目标;“礼”是“仁”的具体体现,是“仁”产生出来的
各种条目。没有“仁”,“礼”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没有“礼”,“仁”就不能发挥自己
的作用。在“仁”的统率下,儒学提出了忠、孝、节、义等规范,提出了温、良、恭、俭、
让等要求,作为对人们实行伦理教化的准则。
儒学还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把道德需要视为人的一种最为迫切的需要。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儒家认为义重于利,强调要“见
利思义”“义然后取”。孟子特别强调道德修养的能动作用,儒家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
社会和谐安定的根本保证,只有达到个人的“诚意”“正心”和“修身”,才能“齐
家”“治国”“平天下”。在个人和整体、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上,儒家突出个体为善的主动
性,“我欲仁,斯仁至矣”,认为通过艰苦的长期的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
皆可以为禹”。应当通过个人道德主动性的发挥来完善人格,以达到“君子”“贤人”“圣
人”的理想境界。
(节选自王平《古典小说与古代文化讲演录》)
7.下列对“儒学的价值观”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班固说儒家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指出了儒家学派的作用,也说明了
儒学价值观就体现在帮助君主治理社会上。
B.儒学始终对现实人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表现了儒学价
值观首先重视的是此生此世的“人”的问题。
C.孟子、荀子和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他们的儒学的价值观还表现在批评道教的神仙
说和佛教的来世说以及无生说等方面。
D.与佛道的以彼岸世界为归宿相反,儒家提倡把人生的追求和价值的实现放在今生今
世,以治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目标。
解析: C项说“他们的儒学的价值观还表现在„„等方面”不正确,一是说“儒学的
价值观还表现在„„等方面”不符合文意,二是批评道教和佛教的是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
不是荀子、孟子。
答案: C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认为,人吃饱穿暖生活安逸了而不对他们实施教育,那么人
就和禽兽区别不大了。
B.“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温、良、恭、俭”等对人们实行伦理教化的行
为准则,它们的核心都是“仁”。
C.孟子的“舍生取义”是让人们在生死关头,为了义要勇于舍生,因为儒家把道德需
要视为人的一种最迫切的需要。
D.儒家认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求仁可以得仁,即使像尧舜禹这样的古代圣
人,也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解析: D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即使像尧舜禹„„人人都能做得到
的”,理解不当。从原文看,孟子“强调道德修养的能动作用”突出个人为善的主动性”并
没有说“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且“人皆可以为尧舜”是有条件的,即“通过艰苦
的长期的修养”。
答案: D
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伦理教化之所以与政治关系密切,是因为政治统治要依靠伦理教化的支持,而伦理
教化也要力求适应政治的需要。
B.儒家认为伦理教化比刑罚还要有效,这说明儒家治理社会的主张和以刑罚为主来治
理社会的主张是有明显不同的。
C.儒家很重视“礼”,认为没有“礼”,“仁”就不能发挥具体的作用,可见“礼”
就是儒学伦理教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D.孟子之所以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作用,是因为个体为善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个人
的道德修养是社会的和谐安定的根本保证。
解析: 原文:“仁”是“礼”的中心,是“礼”所赖以产生的价值目标。可见儒学伦
理教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仁”。
答案: C
(二)(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
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
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
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
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
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
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
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
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
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
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
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登”的意思是“考中”。
答案: A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
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 本题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角度考查信息筛选。②是说马文升不仅关心分内的事务,
还关心职责之外的其他事务。③是马文升奏请皇上对太子的教导,不是劝谏皇上修身爱民。
④是说马文升奏请皇上命令有关部门救赈灾民,不是劝谏皇上修身爱民。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
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
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
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解析: 本题从颠倒事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项表述不当。原文中
是大盗“至”钧州,因马文升的家在钧州,就离开了。并不是“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
他的家乡”。
答案: 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地任用他,诸位大臣
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参考译文】
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异,很有力气。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先后巡按
山西、湖广,依法裁处奸邪,名声很大。成化初年,被征召升任南京大理寺卿。满四作乱时,
马文升凭借所记功劳提拔为左副都御史。赈济巩昌、临洮的灾民,抚慰安顿流亡百姓,成绩
显著。当时,在黑水口打败袭扰之敌,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返回。提升为右都
御史,总管督率漕运事宜。淮安、徐州、和州三地发生饥荒,他从江南调拨十万石粮食,五
万两盐价银赈济灾民。孝宗即位,被征召拜官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马文升上书条陈十五件
事,经过讨论后全部付诸实行。孝宗效仿古天子亲自耕种藉田,教坊就向孝宗进献杂戏。文
升严肃地说:“天子刚刚登基应当让他懂得农事的艰难,你们演戏是什么意思?”立即呵斥
他们离去。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依旧督率团营。天下太平的时间已经很久,使得军政荒
废松弛,西北少数民族不时到边塞附近窥伺。文升严格考核各个将校,罢免了三十多个贪婪
懦弱的将校。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拿着弓箭守候在他的门口,有的写了诽谤信射到东长
安门内。马文升治理兵部十三年,尽心于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方面,多次上书
陈述有利国家、合乎时宜的事,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即使不在职责范围内,马文升也会言
无不尽。他曾经认为太子年龄到了四岁,应当尽早晓谕教诲,请求选择敦厚谨慎、老成持重、
精通典籍的人,由他们教育扶持太子,所有的言谈举止都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山东大旱,浙
江及南京闹水灾,文升奏请皇帝命令有关部门赈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都被孝宗采纳。
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地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吏
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代替屠滽,倪岳死后,用文升代替他。南京、凤阳刮大风、下大雨,
屋子被毁坏,大树被拔起,文升请求皇上减少宴饮撤去歌舞,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开御前
讲席,杜绝宴会游乐;停下不亟待解决的事务,停止额外的织造;赈济饥民,搜捕盗贼。后
来,文升又上书谏论吏部掌管的十件事。文帝都加以赞扬并采纳。正德年间,朝政被宦官把
持,文升年迈,接连上疏要求回乡,皇上答应了他。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
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文武兼备,擅长应付
事变,朝中的大事常常等待他来决定。镇守边关有功,外国都听说他的名声。特别重视气节,
磨砺自己端正不苟的品性,一生走正直之道。死后一年多,盗匪到了钧州,因为文升的家在
钧州,就离开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西宫春怨
□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①云和,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②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
赵合德姐妹居处。
14.诗中第一句写“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点明时间和地点,写宁静的春宫夜深,花香袭人,本为乐景,在此以乐景反衬
宫中人的怨情。
15.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写的是一位幽闭深宫的少女,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
心活动,在宫中花香月色无边的春夜,她百无聊赖地卷珠帘。斜抱云和,凝望昭阳宫,写出
了她幽闭深宫的深深怨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句,每句2分)
(1)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红楼梦》)
(2)________________,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______________,谁解其中味。(《红楼梦》)
(4)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鲁迅《自嘲》)
①②
(5)心事浩渺连广宇,________________。(鲁迅《无题》)
(6)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鲁迅《自题小像》)
答案: (1)人情练达即文章 (2)假作真时真亦假 (3)都云作者痴 (4)俯首甘为孺子牛
(5)于无声处听惊雷 (6)我以我血荐轩辕
(五)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17~20题。(15分)
最后一趟生意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他开着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
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
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
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
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
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
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
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
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
不寒而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
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
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
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他笑了笑,用那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
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
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
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
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
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
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
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你的
妻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
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因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
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注】 本文曾经获得全球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17.“最后一趟生意”是什么生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后一趟生意”就是出租车司机和侵略者同归于尽,为妻儿报仇。
18.小小说最讲究悬念的设置,请你就本文设置的悬念加以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战火中做什么生意;②那一颗在家门口爆炸的导弹,带来的具体伤害是什么;
③相框是怎么破碎的;④出租车司机为什么邀请占领军的士兵到他们家。原来是占领军的导
弹夺去了他亲爱的妻子和三个可爱孩子的生命,他要让占领者血债血还。
19.本文对“他”和外国士兵的对话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主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明了作者对战争带给无辜人的伤害的同情,也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厌恶以
及对和平的祈求。
20.这篇小说被评为“全球年度最佳短篇小说”,你认为这种评价是否有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略
三、语言表达(12分)
21.从下面提供的课文篇目中任选一篇,写一则课文题解。(不超过100字)(4分)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老人与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祝福》是鲁迅先生用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妇女的血泪写成的控诉书,
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
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2.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理
解。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三句中任选两句)(4分)
【示例】 酒香不怕巷子深
另一种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
不能消极等待一个偶然过客的发现。
(1)假作真时真亦假
另一种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另一种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另一种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世上固然有许多虚假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因此怀疑否定一切,对于这个世
界,我们是否应多几分信心呢?
(2)如果是不动脑筋地读,读的遍数再多,终究还是浮在表面;而对那些浅显的文章,
又何须读上百遍?
(3)谁知这一别对方都些什么,有时时间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纵使能改变,又焉知
一定是向好的方向?
23.请整合下面三个句子,给“小说”下个定义,可以增删词语。(4分)
①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这三个要素。
②小说是用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③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四、创新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于责任、期待和压力。 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
一种需要和方式了。《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以其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承受力与鲨鱼进行
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桑地亚哥最终失败了。但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光辉形象却从此激励
并鼓舞着全世界的人们。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承受各种压力,要承受各种磨难,要承受各
种打击,要承受各种感情,还要承受各种表扬、各种荣誉,等等。在这么多承受面前,你会
怎样去做呢?
请以“承受是一种压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得套作,不
得抄袭。
写作提示: 话题中的“承受”是中心语,是写作的重点;“是一种压力”是限制语,
它规定了写作的范围,不可泛泛谈“承受”,要选取有积极意义的“承受”,集中组织材料。
要写出深度,就要运用辩证思维,认识到没有责任和理想,我们在“承受”中就会产生“生
命无法承受之轻”那种很不好受的失重的感觉;但是,如果责任和欲望过重,又会产生“生
命无法承受之重”的压抑感,抑制生命的能量,变得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甚至有时,“承
受”也不一定就是强势和刚性的对抗,我们还需要生存的智慧,学会柔韧地“承受”委屈:
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难以承受的时候,要像雪松一样,学会弯曲,学会给
自己减轻压力。
本文发布于:2023-11-23 10:2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7064982239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阶段质量评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阶段质量评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