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健康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内涵

更新时间:2023-11-23 08:07:26 阅读: 评论:0

找合-青马工程心得体会

健康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内涵
2023年11月23日发(作者:职业技术培训)

健康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内涵

千百年来,⼈们⼀直在谈论健康,因为健康是⼈类追求的永恒⽬标,拥有健康就可以享受⽣活,就可以长寿。上到最⾼统治

者,下⾄普通百姓,都希望⾃⼰能健康长寿。但遗憾的是:⼤多数⼈都模模糊糊的只知道健康就是的意思,其他的就似乎

不予深究了。等⾝体有了问题或出现疾病时就认为这是不健康了,如今还衍⽣出了亚健康这些词等。

其实,健和康是两个意思,讲的是形体强壮、有⼒,所以我们要健⾝,即:⼈+=健。那么呢?它不是指的形体,康

讲的是安乐、康宁,是针对⼼来讲的,针对神来讲的,是⼀种⼼理的描述。简单地说,健体现在形体、⾁体上——强健;康体

现在⼼情、精神上——康宁,是+=健康

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呢?以什么为标准?有病没病是否就是健康的评判标准?⾃古以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

论,莫衷⼀是。由此可见,要给健康下⼀个准确的定义,或者说确定⼀个量化的标准,的确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本⽂拟就

健康的⼏种概念或界定进⾏辨析,以期达成⼀些共识。

⼀、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

在现实⽣活中,⼈们总是习惯⽤世界卫⽣组织(WHO)在1948年对健康概念所下的定义,即:健康是整个躯体、精神和社

会都很完美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虚弱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e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nce of dia or infirmity.)。这个定义其实包括三个层次:第⼀、躯体健康。指形体的结构完好,

没有疾病,功能正常。躯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第⼆、⼼理健康,⼜称精神健康。指⼈的⼼理处于完好状态,包

括正确认识⾃我,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第三、社会适应能⼒良好。指个⼈的能⼒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个

体能够有效地扮演与其⾝份相适应的⾓⾊,个⼈的⾏为与社会规范和谐⼀致。

到了1989年,世界卫⽣组织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将道德健康纳⼊健康概念之中,提出了21世纪的健康新概念,即健康不仅

是没有疾病,⽽且包括躯体健康、⼼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但仍没有提及健康的实质问题。⽼实说,这

种对健康的定义,很显然,主要是从现代医学(西医)的⾓度出发⽽作出的,是⼀种理想化的终极⽬标。这种没有疾病,

什么都完美或者完全良好的状态的概念,把问题绝对化了。因为,在现实⽣活中,⼈吃五⾕,孰能⽆病?我们每个⼈其实或

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些缺陷或⽑病的,⽐如:⼀时的劳累疲惫或遗传上差异或缺陷等;也不存在什么健康的标准,例如,由于

⽣活条件特别是营养状况的差别,富裕地区的⼉童要⽐经济条件差的地区的⼉童长得更⾼,发育更早,体⼒也更强。按照上述

定义,如果⽤富裕地区的标准来衡量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童,那么这些⼉童就都不能算是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就都应当

算是不健康。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此外,所谓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的含义也不够具体,缺乏明显的衡量标准。

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们也已经逐渐认识到,这种健康定义在临床实践中也有很⼤的局限性。如世界卫⽣组织的⼀项全

球调查结果显⽰:真正符合世界卫⽣组织给健康的定义,达到健康标准的⼈群只占5%,有约20%的⼈群是需要找医⽣诊治的

病⼈,其余的75%的⼈群都处在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种状态,即⼈的⾝体功能⽆明显或明确的疾病表现,但却表现出活⼒

降低、⽣理功能和代谢功能低下、对外界适应能⼒呈不同程度减退的⽣存状态。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亚健康,它是⼀种既⾮

健康也⾮疾病的⽣存状态。这就是说,现代医学对⽣命的⽣存状态划分为三种:即健康态、亚健康和疾病态,这种分隔式的界

定,并不见得实⽤和在临床上有效。

应该说,WHO的这个健康的定义虽然经过了三番五次的修订,但还是不够完善的,也没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为什么这么说

呢?因为,第⼀,这个概念是站在医学的⾓度,以疾病为依据⽽给出的;第⼆,这个概念只是在说⼈的⾝体、⼼理和社会完满

和谐的平衡状态,⽽没有注意到机体⾃⾝所拥有的⼀系列⾃组织调节的平衡机制和⾃强不息的⽣机活⼒,以及应激适应或反应

能⼒;第三,这个概念也没有意识到任何⼀个⽣命体的系统完备性。因为如果系统有太多漏洞,就会在反抗和应对外在系统时

极易遭到攻击⽽出现问题,甚⾄崩溃;第四,这个概念只注意到了⼈的健康,没有考虑到社会健康和⾃然健康问题。

⼆、古今中外对健康的定义

我们再来看看《辞海》的定义和解释:健康是指⼈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充沛并且具有良好劳动

效能的状态。通常⽤⼈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理指标来衡量。

可见《辞海》也正是根据现代医学(医学)的理念来界定和解释健康,这种解释其实是不够确切的。⼈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

好,功能正常,确实是健康的基本必要条件,也可以通过⼈体测量、体格检查和⽣理指标等衡量。但体质健壮、精⼒充沛、

劳动效能状态则很难通过上述的检查⼿段来衡量和证明。不仅如此,还有社会因素、⼈⽂因素和⼼理因素问题等皆会严重地影

健康指标或健康程度。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版)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体、情绪、精神及社交

⽅⾯的能⼒。还好,这⾥把健康作为⼀种能⼒来表述,但缺乏更全更深的诠释。

《黄帝内经》对健康做了⼀个精准总结和概括——“形与神俱,就是健康必须要做到俱在,也就是⾝⼼合⼀才能够

健康。仅俱其⼀是不⾏的,必须两者俱在。就是我们的⾝体、形体,那么呢?就是精神和神灵,也是指⼼神、⼼理状

态。健康必须要⾝⼼不⼆。仅仅锻炼其⾝体,不修其⼼智和德性,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黄帝内经》把健康的⼈还⾼度概括为平⼈⼆字。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命⽈平⼈。”(《素问·调经论》)意为阴

阳平和,充盛形体,三部九候之脉⼀致,是健康的表现。平⼈应该是阴阳平衡、形神统⼀、天⼈统⼀、⼈与社会统⼀,是中

医健康的要素。即健康是指阴阳平衡、经络畅通、形体强健、脏腑⽓⾎和调、形神统⼀,⼈与⾃然、社会统⼀的平衡状态,这

个平⼈的概念从更深层⽽⾮表象地描述了健康。

从中华⽂化来理解健康是:⾝强为健,⼼怡乃康,即指⾝体的强壮和⼼情愉悦和谐通顺的状态。在这⾥没看出丝毫的以

病症来考量和定义健康的概念了。在古英语中,健康(health)也有强壮、结实和完整之意,也并没有说是否有病或

没病。

在《易经》的开篇中⽈:天⾏健,君⼦以⾃强不息。意思就是天在强有⼒地运转不停,君⼦也应⾃强⽽不停息,以此,才可

以适应天地⽽⽣存。在《增韵》中的注解就是强有⼒也,可见,的含义是使之强壮、有活⼒或变动不居的意思。⽐如

我们常说的健⾝、健体、健胃等,健胃就是使⽤⼀些⽅法能够使胃肠有⼒⽓蠕动。当然,有⼒者源于有⽓液,⽓⾎精液在体

内蓄积充⾜,并有规律、有节凑、有⽅向、有时限的流动是为前提。如:元⽓⾜则神明健,⾕⽓⾜则体魄健。当然还有擅

长的意思,⽐如健谈、健忘。这⾥就不是有⼒量的意思了。

有个同义词是,发⾳同。《说⽂》:健,伉也。”“有匹敌、抗衡、亢奋、有⼒的意思。《史记·仲尼弟⼦列

传》:⼦路性鄙,好勇⼒,志伉直。意思是说,⼦路性情粗俗,好⽃逞能,有暴⼒倾向,志向⾼亢、执拗。再⽐如《汉书·

帝纪》:选郡国吏三百⽯,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宋史》:选军中伉健者千⼈,令仁美领之,屡⼊敌境,战有功。”“

同⽤,意思是坚强有⼒。想体会伉健的感觉,就去看看战马出征前不断咆哮、跳跃、刨蹄的样⼦,战⼠冲锋前嗷嗷叫,

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

伉健颠倒过来就是"健伉",历史上也有这么⽤的。《武经总要》:义军之守边,最为健伉,习知⼭川道路,每蛮寇⾄,不计

远近掩杀,官军守险策应⽽已。所以,有⼈怀疑今天说的健康,其实就是古代的健伉,也许是以讹传讹,发⾳和字义都有

了变化。

既是形声字,⼜是会意字,发⾳与相同,含义相近。从⼈从建,含义是有⼒的。是动词,是会意字,从⼵

yin),有引出的意思;从⾀,意为律。《说⽂》:建,⽴朝律也。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的背后就是能⼒和能量,

所以凡是⽤加上其他偏旁组成的字,⼤多含有有⼒的意思,⽐如:是坚韧有⼒的筋,腱⼦⾁就是绷紧发⼒的肌

⾁;是⼒⼤⽆穷的公⽜;是⾦属制作的坚固有⼒的关辖,固定门或者车轴,等等。

可以作形容词,⽐如杜甫《兵车⾏》:纵有健妇把锄犁,⽲⽣陇亩⽆东西。⽅苞《左忠毅公逸事》:健卒⼗⼈。鲁迅

《悼杨铨》:何期泪洒江南⾬,⼜为斯民哭健⼉。” “也可以作副词,含义是有⼒地,⽐如:健步如飞、健在、健壮、健

美、健硕等。是块头⼤,是有⼒量。

在使动⽤法中,可以作动词,含义是使之健,也就是使之有⼒的意思。⽐如我们常说的健⾝、健体、健胃,等等。很多

⼈胃肠蠕动呆滞缓慢,常常出现宿⾷不消、⼼下痞硬、⼝臭咽痛、嗳腐吞酸的症状,使⽤消⾷化积的药物,或者予以点⽳针

刺,能够使胃肠得⽓有⼒,⽣动活泼起来,所以叫做健胃。⼒源于⽓,有⼒者源于有⽓。元⽓⾜则神明健,⾕⽓⾜则体魄

健。的反义词应该是吧,蔫头耷脑、垂头丧⽓、萎靡不振⼀类的。

则主要是指⼼的宁静康宁。故健康即指⾝体的强壮和⼼情愉悦和谐通畅的状态。的含义有通畅、⽽且是五个⽅

向通达的意思。《尔雅·释宫》中解释:⼀达谓之道路,⼆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

庄,七达谓之剧骖,⼋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古⼈认为:⼀路畅通为道路,⼀分为⼆有分岔的叫做,⼗字路⼝通

达四个⽅向的叫做,通达五个⽅向的就叫做,通达六个⽅向的叫做,通达九个⽅向的叫做(馗)。成语康庄

⼤道就是通达各个⽅向的道路,如果⽤来说机体的话,可谓是五脏六腑皆通达了,当然,这些通达的径路就是经络,⼤路

,⼩径为。可见,经络的关系⾮常密切。⽽的反义词应该是,反正就是不通。中医

⽈:不通则痛,也可以说是,不通也就不畅达、不健康了。

所以,的含义就是有路⼦,通畅或⾏得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畅了,物质和能量才可能交换、交流。各

个⽅向的道路通畅了,才有更好的选择的余地,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交流,最终达到平衡。从治国来讲也是如此。《汉书·

帝纪》云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就是说官⽅和民间交流顺畅,百姓之间也有多种渠道交流、通商,这样⼈⼼就舒畅,平和或

平衡了。《释名》:康,昌也,昌盛也,车步并列并⽤之,⾔充盛也。《谥法》中说:渊源流通⽈康,温柔好乐⽈康,安乐

抚民⽈康,合民安乐⽈康。

另外,在道家的经典⾥也有在说健康的,⽓脉者,健;关窍者,康,即⽓脉能量⾜则健,经络关窍通则康;反之,⽓脉能量

不⾜就是不健,经络关窍不利就是不康。可见,这⾥的含义是⽓⾎(能量)⾜,或使之健壮、强壮、有活⼒或变动不居的

意思。⽽就是经络通道和关节孔窍通畅的意思。也就是说,是指道路(或经络)关卡的通畅,如康庄⼤道。故中医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可见,不通就会不康。

总⽽⾔之,在中华⽂化⾥,健和康是两个意思。是⾝强则健,⼼怡乃康。讲的是形体强壮、有⼒。讲的是⼼神安

乐、康宁,可见,健体现在形体、⾁体上——强健;康体现在⼼情、精神上——康宁。也⾜见,健康的概念不⼀定⾮要借助疾

病来界定!再说,⽤疾病来考量健康,如同是说某某⼈不好,以此来说他的敌⼈就好吗?这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健康应

该有着⾃⼰的考量要素和本质,有它⾃⼰特有的要素和内涵,那就是强壮通畅。强壮是⾃⼰拥有的强⼤动⼒或能⼒,通

畅是指机体的⼀种和谐平衡状态。

由此看来,我们的祖先对健康进⾏⾼度的概括⽽抽象出来的概念,⽐我们今⼈对健康的理解和定义要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

作性。随着中医⽂化的复兴和健康学思想体系的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对于健康的理解、认识和界定会越来越清晰和

明了,并赋予健康正确的定义。

三、中西医学对健康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是指⼈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充沛,并且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

⼈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项⽣理指标来衡量。这种定义和解释严格讲是不够确切的。⼈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确

实是健康的必要条件,也可以通过⼈体测量、体格检查和⽣理指标等衡量。但体质健壮、精⼒充沛、劳动效能状态及其是否

能维持多久则很难通过西医的检查⼿段来衡量和证明。不仅如此,还有社会因素、⼈⽂因素和⼼理因素问题等皆会严重地影

健康指标或健康程度。

在临床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头痛者、失眠者、焦虑者、抑郁症者等⼀切⽣理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很痛苦,⽽且会找医

⽣来解决这些痛苦。他们⽆疑是患有疾病者,⾮健康者。因此,我们事实上是很难⽤⼈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理指标来

衡量⼈的健康程度的。由此也可以证明,并没有什么普遍适⽤的健康标准。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或者个⼈在不同的

年龄阶段,健康的程度或⽔平可以各不相同。也就是,健康不可能有⼀个确切的概念和量化的指标,他只能是对⼀个个体在不

同时间和空间的状态的⼀种描述。

近年来,已有不少专家、学者把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进⾏了修改、补充,甚⾄确⽴了⼆⼗⼏项的具体标准。

(⼀)、在形体健康上的标准是:

1.⾝体各部位发育正常,功能健全,没有疾病;

2.有充沛的精⼒,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贯注,思想集中;

3.体质坚强,能抵抗各种疾病,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然环境的考验;

4.体重适中,⾝体匀称,站⽴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5.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

6.⽛齿清洁,⽆龋齿,⽛龈颜⾊正常,⽆出⾎现象;

7.头发有光泽,⽆头屑;

8.肌⾁丰满,⽪肤有弹性;

9.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在⼼智健康上的标准为:

1.保持理智与平衡;

2.具有⾃我价值感;

3.具有爱的能⼒;

4.具有建⽴和维持亲密的能⼒;

中国传统医学对健康是这样认为:⼈体的正⽓及内在的调节能⼒是内因。健康时,正⽓存内,邪不可⼲;有病时,邪之所

凑,其⽓必虚;愈病时,依靠⼈体⾃⾝正⽓的恢复和内在调节能⼒的协调控制作⽤达成平衡即可。且还认为疾病是完全消灭

不尽的,疾病与健康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平稳、和谐和通顺之状态)之中,也就是阴阳互根阴平阳秘精神乃⾄

形神合⼀则能健康长驻,如果阴阳失衡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形神不⼀则为疾病状态;如能形与神俱,⽽尽享天

年,度百岁⽽去

如果⼈体内⾃稳调节机制和某种能⼒出现偏盛或偏衰时,就会导致这种动态平衡紊乱异常,也就会出现疾病的症状;同样,这

种动态平衡紊乱也可能是精神意识活动出现了问题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也就是⼀种疾病状态,有时甚⾄也会导致死

亡,故有得神者倡,失神者亡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等说法。另外,传统中医学的健康理念还是源于中医的⽓⾎理论,也

就是形⽓⾜有⼒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的⾝体要想维持正常的运转和健康的平和状态,就得保证⽓⾎充⾜,经络畅通。

传统中医明确了健康的真义——阴阳平衡,形体强健,经络畅通,神清⽓爽。并知道如何掌握和利⽤这种健康调节能⼒来应

对疾病,协调平衡,这也正是中医理论精髓之所在。

可见,传统中医对健康的解释就是指⼈体的正⽓与⾃然界之邪⽓、形体与神智合⼀,以及⼈体内在环境各要素之间处于⼀种相

对平稳和谐的状态,⾼度概括就是阴阳平衡。所以中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开篇就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由此我们

可以简⽽化之来考量和认知健康,即:可认为平衡就是健康,不平衡就是疾病。这种平衡和谐状态可以是在不同的个体,

或同⼀个体的不同时间和空间,亦或不同层次上的状态。

⼈的⾝体要想维持正常的运转和健康的平和状态,就得保证⽓⾎充⾜,经络畅通。中医认为⼈不仅有⾁眼可见的⾎在脉管⾥流

动,还有⼀种⽆形的能量,也就是⽓(炁),它在体内有蓄积、流动,这种流动是有规律的,有着各⾃的节奏、⽅向、时间。

这种能量流动经过的路线称之为经络,⼤路为,⼩径为。⼈的先天之炁,由精化⽣,蓄积在丹⽥,流⾏运动在奇经⼋

脉之中,最重要的任督⼆脉最终注于脑,营养神明。后天之⽓起于中焦,由⽔⾕化⽣,兼并呼吸之精⽓,由肺⽽起,逐次按时

⾏于⼗⼆正经,循环往复,并且散布于三百六⼗五个⼩的络脉之中,覆盖渗透全⾝。

《灵枢·邪⽓藏府病形》:⼗⼆经脉,三百六⼗五络,其⾎⽓皆上于⾯⽽⾛空窍。如果经脉不通,或者络脉不畅,⼈的⽓⾎运

⾏就会停滞,轻则出现疼痛,重则出现⿇痹,久⽽成患,出现地⽅割据,也就是不受中央(⼼神)节制的⾃我膨胀,形成癌

瘤。因此可知,经络就是⼈的精、⽓、神,亦即营养物质精液、⽓⾎能量和⽣命信息的传达通路。这些通路通畅与否对于⽣

命很重要的。以任脉⽽⾔,上下交通,⽔⽕既济称为;⽽任脉郁阻,上下隔绝不通,上热下寒,称为(否)。经络上

下交通,⽓⾎五(脏)六(腑)旁达谓之康泰;经络通畅,神魂得归,能藏于⼼谓之康宁。⼼是五脏六腑的中⼼,是君

主,所以说⼼怡乃康

如此看来,主要指的是躯体组织器官的强壮有⼒,则是指脏腑经络⽓⾎的通畅有序。聪明智慧的古⼈⽤健康⼆字寓意

⼈的躯体与脏腑借由经络相互连接通达,⽓⾎(液)能量充盈壮实,⼼神明亮舒畅,且⾝⼼合⼀的状态。

总⽽⾔之,中医学的健康理念是源于传统中医的⽓⾎理论,也就是:形⽓⾜有⼒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徒有⽓⽽经络不

通,⼈会暴躁、疼痛,⽓冲⽜⽃,⾎溢脉外,或出现登⾼⽽歌、弃⾐⽽⾛的疯狂也未可知。经络通畅⽽⽆⽓⼒者,就像缺乏营

养的婴⼉⼀样,难免夭折。⼼理、精神健康不但要有⼼⽓、有动⼒,还要想得开、想得通。现在⼤多数神志病或精神病的患

者,不就是没⼼⽓,压抑过度,丧失欲望,⼲什么都没意思,包括活着,就是想不开,钻⽜⾓尖,⼀根筋,⼀条道⾛到⿊。不

是不健,就是不康。

传统中医学能⽣存到今天,正是因为中医学明确了健康的真义——阴阳平衡,形体强健,经络畅通,神明⽓爽。并知道如何

掌握和利⽤这种健康调节能⼒来应对疾病,协调平衡,这也正是中医理论精髓之所在。所以,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个很⼤

的不同就是:传统中医关注的主要是健康,⽽现代西医关注的主要是疾病。中医⽆问其病,以平为期谨察阴阳所在⽽

调之,以平为期。中医认为,⼈⾃⾝的健康调节机能或者说是阴阳平衡能⼒的盛衰才是导致疾病甚⾄死亡的根本原因,只要

疏理恢复畅通和调动了这些能⼒,使其平和,疾病也就⾃愈了。《伤寒论》中有和之愈;《灵枢》中有使和则通;《素

问》有疏其⾎⽓,令其调达,⽽致和平。这些都与现代医学强调的针对疾病的对抗⽅略形成了鲜明的对⽐。

四、百川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百川研究认为,健康不仅是指⼀种⾝体、⼼理和社会完满和谐的平衡状态,更是指机体⾃⾝所拥有的⼀系列⾃组织调节平衡机

制和⾃强不息的⽣机活⼒,以及应激适应能⼒或反应能⼒。

即健康主要是指机体所拥有的各种⾃我调节平衡或⾃控⾃愈和⽣⽣不息的能⼒,故⽽能⾃我保持⼀种相对的平衡、和谐及有序

的通顺状态。简⾔之,能⾃组织平衡、⾃适应状态和⾃强不停息就是健康。

如果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了,即不平衡、不和或不通时,机体就会表现出⼀些症象或⼀种不适的感觉,这些症象或不适的感觉

其实每个⼈随时都会出现⼀些的,严重⼀点也就是所谓的疾病或病症。

可见,疾病的发⽣或出现是⽣命过程中很⾃然的⼀件事情,它有时只是健康出现故障的⼀个暂时现象或表象,也可以说是⼀种

健康问题的报警或发出的求救信号。也因此,医疗治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要解决健康的根本问题,就必须从健康

本⾝⼊⼿,去调理保养健康和强壮健康(即保健强健⽽不是防病治病)。也就是去帮助⼈体恢复⾃⾝平衡机制或培养提升⾃⾝

的健康能⼒,此亦即应从调节平衡健康状态和建设促进健康能⼒的本⾝上去解决或处理疾病问题。

当前,对于健康和健康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健康的概念⼀时难以定论。因为,如果⾮要给健康下个定义(待商榷)的

话,那笔者窃以为:健康是指⼀个⽣命体能独⽴⾃主地维持⾃⾝的⾃组织、⾃适应、⾃纠错、⾃修复和⾃再⽣的机能,以及与

外界系统进⾏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时所具有的⼀套完备的系统、⾃我运⾏机制和应激反应能⼒。简⾔之,健康是⾃我所拥有

的各种⾃组织调节平衡、⾃控⾃愈⾃强和⽣⽣不息的系统机制及各种能⼒,故⽽能⾃我保持⼀种相对平衡、和谐或适应状态及

有序的通顺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提的是⼀个⽣命体(并⾮只是指⼈体)的概念,⼀般的⽣命观认为,只有有机⽣物才是⽣命,实际上⽆机

物也是有⽣命的,各种社会机构或组织团体也都是有⽣命的。所以说,⼴义的⽣命,是指在宇宙中占据⼀定的空间,在时间上

按照既定的周期运动,这样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命。我们再往更⼤的尺度去推想,那么最⼤尺度的⽣命,就是或者是

,道是永恒不息的最⼤⽣命体,天地⽣万物,所以,天地是最⼤的系统。应该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历史也在内)

都是按照圆周运动,并循环往复、⽣⽣不息的,这就是中华⽂化的世界观,⽽西⽅⽂化所说的那种线性运动的世界观,是笔直

向前掘进或不断发展的,这种向前发展的历史观必然导致世界万物⾛向灭绝。

牛油果种子-下雪的季节

健康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内涵

本文发布于:2023-11-23 08:0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6980462238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健康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内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健康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内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