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考清单系列丨清单二:18个文言虚词
文 言 虚 词(下)
10
焉yān
(1)语气助词。
①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②有时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③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兼词。
于之,于此。
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3)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表疑问。哪里、什么、怎么。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1
也yě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①表示判断语气。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②表示肯定语气。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③表示疑问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表示感叹语气。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2
以yǐ
(1)介词。
①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
(凭)……身份”等。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
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西南夷列传》)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
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
来”“以致”等。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副词。
通“已”,已经。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13
因yīn
(1)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2)
连词
①表示承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因果。相当于“因为”“由于”。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14
于yú
(1)“于”作介词
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
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③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④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复音虚词“于是”。
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
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
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捕蛇者说》)
15
与
(1)介词,读yǔ
①相当于“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②有时可译作“被”。
(夫差)遂与勾践禽。(《战国策·秦策五》)
(2)连词,表并列关系,读yǔ。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3)助词,读yú。
①通“欤”,可表反诘。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表疑问。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
(4)动词,读yǔ。
①可译为“给”。
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可译为“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16
则zé
(1)连词。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
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
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
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个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
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真正的意思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 》)
(2)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7
者zhě
助词。
①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②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
说明或论断。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③“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④“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⑤……者……也,构成判断句式。
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⑥前面有“若”“似”“如”等词,译为“像……的样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18
之zhī
(1)代词。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 (《师说》)
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 (《劝学》)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知识和道理,作宾语) (《师说》)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
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公输》)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
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
起调整音节的作用,译时应省去。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⑥在表时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本文发布于:2023-11-23 07:4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696700223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言文常考清单系列丨清单二: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言文常考清单系列丨清单二:1.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