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基本常识
一.谜语的结构
谜语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相组成.即:谜面、谜目、谜底.这三部分缺
一不可。
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是谜语的主要部分,
是出谜时说出或写出的以隐语形式表达、描述谜底的形象、性质、功能
等特征,供人们猜射时的说明文字,也可以说是谜语提出问题的部分.谜
面通常由精炼而富于形象的诗歌、短谣、等韵文或短语、词、字组成.谜
面文字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谜目给谜底限定范围。就是说,让猜谜者猜什么东西,往那方面猜,不
要漫无边际去海猜.如“猜一字”就是猜一个字,不能多于一个字,也
不能是别的东西.即便猜出别的东西也能扣合谜面,仍算没有猜中.如
口(猜几何名词一),谜底是圆周,意思是圆字的周边.它还可以猜点
心,意思是点的中心,但它不符合谜目的要求.反过来,如果设定谜目
是(猜一食品名),谜底就只能是点心.口还可以(猜时间用语二)下
周、周末;(猜一地理名词)国境线等.
谜底,是要人们猜射的事物本身,即谜面所提问题的答案。谜底既要符
合谜面的内在含意,又必须符合谜目所限定的范围。使人一见谜底就有
“恍然大悟”之感。谜底的范围很广,它包罗万象,如字、词、句、人
名、地名、国名、动物、植物、衣食住行、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观世
界,可以说没有不可入谜的东西。
纵上所说,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没有面,没有依据,射手无从猜起,
没有目,不知猜什么,往那方面猜,没有底,也就不是谜了。
二.灯谜的常规
在猜灯谜时还要了解一些常规知识。所谓常规,就是人们在制猜灯谜过
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遵循的规则。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则,在猜灯谜
时就会免去很多麻烦。尤其是初学者,了解这些常规非常重要。
第一方面,谜面要成文。谜面除一个字外(一个字也叫独脚虎,一个字
本身就可以表达一个意思),两个字以上的一般都要成文,即:能直接
或间接表达一个意思。否则,就好象互不相干的一堆原材料放在一起,
使人不知道要干什么,无从猜起。如“提前来到杨树下”,猜字一,谜
底“扬”。若用“提前到杨后”也可组成“扬”,但让人不知道谜面说
的什么意思。再拿这个谜字作底谋面,可以说“总而言之不对头”,很
郭达说:菜地里边点电灯,照得蔬菜特别明。猜人名一。这就是严重的
底面相撞。
第三方面,如果一条谜的谜目要求猜两个以上的词,谜底就要成文。如:
以“出师未捷身先死”为谜面猜三部电影名,谜底是长征、没完没了、
英雄。谜底既成句,又符合谜面含义,又符合罗辑推理。又如: “儿
童画”(猜刊物名三)谜底是:《小朋友》、《美术》、《作品》。
第四方面,谨防倒吊。就是谜面的词意和谜底的词意必须是小扣大,而
不能大扣小。否则,就会出现概念颠倒、逻辑混乱,谜面扣不住谜底。
如山是个大概念,具体的象太行山、王屋山、泰山、华山、昆仑山等都
来的常用方法制迷,已是供不应求。于是,有人想到了创造“迷格”。
这是开拓迷路的一大创举。
迷格是制做和猜射有格灯迷时,所规定和遵守的特殊格式。只有少数迷
条上才见得到。这是因为在制迷过程中,常会遇到底面扣合有某些不足
之处,存之欠佳,弃之可惜,于是,采取补救办法,对迷底词句进行重
新调整和组合,使面和底更巧妙,更严谨的扣合起来。
迷格有很多,资料记载,共有四百多种,有的名字不同,用法一样。尽
管在漫长的岁月中,有许多已自行淘汰,但流传至今的仍有一百多种。
按类别可分为:移位类、半读类、分读类、谐音类、变音类、对偶类、
加字类、减字类、别读类、并读类、句读类、别裁类、等等,每个类都
有不少格。怕太长没人看,只重点讲几个常用迷格。
1.秋千格:格名根据“汉武帝祈秋千之寿,后庭多做秋千之戏”的典故
演化而来。迷底限定为两个字的词,反顺序读。如:迷面“今天”,(猜
国名一)秋千格迷底是“日本”,解做“本日”。又如:“玉”(猜国
名一)迷底是“中国”。解作“国中。”
2.卷帘格:格名因诗有“倒卷珠帘挂玉钩”,取倒卷珠帘形状而定名。
迷底必须不少于三个字,格法与秋千格相同,也是反顺序读。如:迷面
“岛”(猜世界海名一)迷底是“地中海”,解做“海中地”。又如:
“人造美女非佳品”(卷帘格、四字常言)底是“好不容易”,解作“易
容不好。”
3.掉首格:(又称调首格、低首格、睡鸭格、乙上格)。迷底不少与
三个字,将为首字与第二字互移位置读,象调过来头一般。如:“一来
国内就露脸”,(掉首格、粮食)底为“玉米面”,一来扣米,国内扣
玉,脸扣面。米玉面是什么粮食?把前两个字一掉换,就是玉米面,与
目相符。又如:“意在商海火一把” (掉首格。央视主持人)贾志红。
4.掉尾格:(又名调尾格、乙下格、掉足格。)迷底三个字以上,猜
出来的末尾两个字互换位置读。例。“清晨凯歌还。”(打一成语)得
胜回朝,取得胜朝回之意,后两字一调换则扣紧迷底了。
5.双钩格:迷底限于四个字,读时后面两字与前面两字调换位置。如
“留有余地”。(猜一成语)迷底是取之不尽,解作不尽取之。
另外还有,蕉心格,上楼格,下楼格,上下楼格,辘轳格,螺旋格等,
以上所列迷格都属移位类。
6.徐妃格:徐妃,名昭佩,南朝梁元帝妃子,梁元帝是独眼皇帝,每
知帝至,即化半面妆伺候,意思是一只眼看半个脸。徐娘半遮面,猜徐
妃格这类灯迷时,迷底必须不少于两个字,这些字应是相同的偏旁。解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徐妃格猜化学元素四)铟、锶、镁、铯。最后
筋疲力尽而亡。
另外,摘顶格、放踵格、折翼格、只履格、折巾格等,都属于半读类。
7.白头格(又称皓首格、素冠格、戴雪格、雪帽格、望月格、寿星格)
谜底不少于两个字,第一个字作谐音来解。如: “百废具兴”(白头
格`猜地名一)福建,解作“复建”。另外,梨花格、粉底格、玉带格、
正冠格、朱履格、丹心格等都属于谐音类。
8.骊珠格(又称探骊格),格名取“探骊龙颔下之珠”意。一般灯谜
除谜面外,需标明谜底的类别即谜目,否则猜射无从下手。但有时谜面
上只注“骊珠”或“探骊”格名,不标谜目。此格要求将谜目和谜底熔
为一体,共同扣谜。如:“女扮男装登舞台”探骊,谜底为“演员`丁
是娥”。这里的演员是探出的目,丁是娥是底。
四、猜谜的几种常用方法
“枕戈待旦”。这“枕戈待旦”便可作谜面,(猜七唐一句),谜底就
是“将军金甲夜不脱”。例:“人面不知何处去”(猜二字口语一)谜
底是“丢脸”。
2.象形法:就是抓住某个字的形状,把它与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化
为形象性的谜面。如:电影“丫丫”上映后,各地灯谜爱好者都不约而
同地以此片名为底制谜,看后使人很受启发。①“人人都翻了身”。②
“个个都是翻身人”。③“从上翻到下”。④“不顺从”。⑤“对影成
二人”。⑥“人有反复”。⑦“个个举手赞成”。⑧“苗苗”。⑨“群
雁齐飞”。⑩“两个三叉路口”等,总有二十多个,就不一一列举了。
“丫丫”两字入谜是比较困难的。从字面上看,“丫丫”除表示小姑娘
和树木物体的分叉外,几乎没有别的意义,所以谜面不易成文。制谜者
根据汉字的音、形、意,特别是形能制出许多谜来,是用心良苦的。
3.离合法:就是把某个字分离开,然后在分离的字面上展开联想,再
的“信”,可将它别解为“信件”的“信”,这样便可从别解后的“言
而无信”四字中引伸出谜面为“凭君传语报平安”,只是传语,没有“信”。
5.半面法:撷取汉字结构的上下、左右半边相扣的方法。如: “半组
字谜”(猜字一)谜底是“谊”;“半价出售”(猜字一)“催”。还
有:“半甜半辣” (猜字一)“辞”;“半真半假”(猜字一) “值”;
“要一半,扔一半”(猜字一)奶等。它的特点是将谜面上有关字的各
一半组成一个新的字,便是谜底。这类字谜谜面连贯成义,互相关连,
谜面上多有“半”字出现,好制易猜,富有韵味。
6.方位法:运用汉字的结构上下、左右、高低、里外、先后、东南西
北等方位的猜谜方法。如“一”(打京剧行当四)谜底是“生旦丑末”;
“黄盖红边白身蓝底” (猜字一)蕴。
7.增补法:运用增补文字、偏旁部首笔划结构而成谜的方法。如:想
发财,要聚才(猜字一)贝,“千里草原引水来” (猜古画家一)董
源。
8.减损法:运用减损文字、偏旁部首笔划结构而成谜的方法。如:“仗”
(打一成语)谜底是“一落千丈”。又如:“他去也,怎把心儿放” (猜
字一)作。
9.排除法:就是排除猜到的谜底,明确指出应猜别的谜底。如:“王”
字,可看作是“一加一”,从而得出谜面“一加一不等于二”;“一木
口中栽,非杏也非呆,如若猜果字,不是好秀才” (猜字一)束。
10.抵消法:将面或底中某些字、词自行抵消后,剩下部分相扣的方法。
面与底均可以抵消。如:“凤凰台上凤凰游”(猜数学名词一)谜底是
“相似三角形”。“厶”很相个三角形;又如:“婴儿学步”(猜泊号
三)谜底是行者、小遮栏、没遮栏。
11.问答法:利用问答方式别解成谜的方法。如:“怎么开口?”(猜
沙家浜唱词一句)谜底应是“全凭嘴一张”。又如:“解析几何?”(打
数量词一)谜底就应是“十八斤”。
12.运典法:运用文史、戏曲、传说中的典故作为谜面成谜的方法。如:
“孟母三迁”(打医学名词一)“转移因子”;(为了孟轲有个良好的
学习环境)。又如:“青梅煮酒论英雄”(猜少数民族一)“维吾尔”。
(曹操宴请刘备,席间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唯同维,尔作
你解)。
13.夹击法:在三个相同类型的词中,以两边夹击中间,或以中间反击
两边而使底面相扣的方法。如:“人地生疏”,(猜篆刻家一)“单晓
天”(天地人三才为一特定词组),又如:“怒火中烧”(打成语一)
谜底是“不着边际”。
14.换算法:运用等同数量的交换或运算而扣合的方法。如:“十二元”,
(猜扑克游戏一),“打百分”。这里十二扣打,元扣百分。又如:十
分如意(猜先秦人一)“毛遂”。
15.替代法:又称假借法。就是利用替代词写出谜面。通过姓与名,生
肖与地支,五行与五方、地名的古与今互为替代而成谜的方法。如:“袭
人之子”(打一食物)“花生”。红楼梦中的花袭人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用袭人扣“花”,“之子”就是她“生”的儿子,连起来就是“花生”。
又如:“诗圣诗仙埋名隐姓”(打一字)“楮”。大家知道,诗圣是杜
甫,诗仙是李白,诗圣埋名只留姓,杜。诗仙隐姓只留名,白。两个一
结合正好是个“楮”字。
猜射方法还有很多,如反扣法、暗示法、分扣法、归纳法、顿读法、漏
字法、承启法、重合法、双解法、包含法、倒影法、转侧法、谐声法、
加注法、破格法等等很多,大家在今后的猜谜活动中会慢慢接触到的。
本文发布于:2023-11-22 22:17: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662652987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灯谜基本常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灯谜基本常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