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iton Research 2013年6月 中旬刊 教改・教研
轻搂一瓣心香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音乐渗透
312300) (上虞市上浦镇中学浙江上虞
陆荣芬
【摘要】面对"3下学生冷漠地应对语文,-没有耐心去读,不会真正欣赏语文的美丽。所以在语文教学之余,我常常思考,究竞有没有
种仿佛点金石一样的东西,照耀出语文的光彩,焕发出语文的魅力!为此,我探索将音乐适时实地适量地引入语文课堂,以提高学生
一
上语文课的兴趣。更好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音乐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o13)o6—0041—02
文学与音乐本应有着一种不解之缘,无数诗文名家常常在
音乐中捕捉灵感,在音乐中陶冶性情。语文课堂上如果能使文学 中学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学生
关融合音乐关,一定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享受文学作品的 高尚道德情操的好素材。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
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关的艺术
魅力。
音乐是艺术,从审美的角度唤起学生的感受的共鸣,针对学
生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借助音乐的感召力,有目的的听,激发内在
的情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有些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是不同
时代的作品,已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时老师通常只是作一些时
代背景的简单介绍,就像上历史课一样单调乏味,这很易使学生
产生厌倦心理,感到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学生在
课余说自己上语文课基本都是昏昏欲睡.可想效果肯定就不好。
如果教学形式能灵活多样,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那提高教学 握课文内容后,放了歌曲《雨花石》作为课堂小结。歌词很美:“我
效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音乐在语文课中恰到好处的运用.
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
对生活中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无动于衷。”适当的运用音乐
教学与语文课堂相信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片五
一
、
新课导入中的歌声。先声夺人
一
篇课文的教学.课前的激趣极为重要,特别是学生比较陌
生的事物.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谈话导入,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
习兴趣 如果我们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效果就会大不一
样。首先.在教室里营造一种气氛,调动学生的某种情感,再引言
揭题,就能先声夺人。我在进行《黄河颂》一课的教学时,面对眼前
生活在江南的学生,他们对华北,对黄河的景观了解并不是很多, 可弱化学习的“任务性”,强化兴趣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何乐
很难体会那山河的雄奇壮丽.当然也无法感受那抗敌战士的英勇
神武。鉴于此。我在上课之前就给学生们播放了课文所节选部分
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黄河颂》,让学生在音乐中,在歌声
中感受危难当头时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悲壮情怀。结果学生听得
热血沸腾,壮怀激越。接下来的教学就很顺理成章了,整堂课没有
一
个开小差。课堂效果非常好。还有一次,我在学校所承办的市中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节活动节上 讲的课文是《云南歌会》,这是一
篇极富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
品味与赞赏。内容并不深奥,课文的背景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
生在预.--j课文时早就观看了插图,兴奋点已经过去,那还能靠什
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呢?同时.我也考虑到了地域民风的差异。非
常有智慧地在上课前让学生欣赏云南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
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唉洛唉
洛唉洛唉.姑娘们赶着白色的羊群,踏着晚霞她们就要回来要回
来.那个塞洛塞那个唉洛唉……”
这一首优美热情的歌曲一放.听课老师也一下子就被吸引 带来一种关的享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写作。从而
了,再看学生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表情,看来孩子们也已进入
到淳朴惬意和回归自然的放松境界中去了。
伴着音乐我深情地说:“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学习完流沙河的《理想》一文后,为引导学生感受理想信念的崇高
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聚在一起,即兴歌唱,问答,游戏传情 与伟大,从而实现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等。那些古老的歌会,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今天,我们就
跟随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走进《云南的歌会》,来感受一下那里的
民风民俗。”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地将
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发言也精 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地飘,历经的伤都
彩连连,这里面固然有我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但利用音乐创设情 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
景开头.无疑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用音乐导入新课,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堂课,好的
开头,给A.vi(艺术的享受,课堂上师生都进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
自然对学习的课文充满了也就兴趣。
二、文本解读中的歌声,事半功倍
知、情感水平,创设一种育人环境,自觉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渗透
思想教育。培养健康人格、优良个}生。在教学戴望舒的《我用残损
的手掌》时,为了能让对学生与诗人有共鸣,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感受诗人那强烈的对敌人痛恨和对祖国炽爱的情感.在教
学过程中我适时放了一首《我的中国心》,学生似乎很快就感悟到
了诗人在日寇铁窗下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对解放区的深情向
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利用音乐。较好地帮助了学生对
文章主旨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张晓风的《行道树》时,我在通过师生互动学习、基本把
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紧紧的靠在泥土之中。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片五彩
的路,让人们亲亲密密一片欢乐。我愿铺起一片五彩的路,让人们
亲亲密密一片欢乐。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紧紧的靠在泥土之中。
彩的路,让人们亲亲密密一片欢乐。我愿铺起一片五彩的路。让人
们亲亲密密一片欢乐啊……”
下课后的走廊上还能听到学生在尽情歌唱:“我是一颗小小
的石头,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片五彩的路.……”简
直可以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歌曲中进发的发自内心的
情感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不可比拟的。音乐
而不为?
在音乐中,无须老师泛泛的讲授。从孩子们那理解的眼神中
便是最好的回答。音乐中,孩子们学会了用心去感受历史、用心去
感悟生活,从而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恐怕有人问,学生能听懂这
些音乐吗?也许,学生一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音乐的真谛。但音乐
本身就是开拓人们的思维.发挥人们的想象.并且有些音乐作品
所表达的主题并没有固定,随你自己想象和理解。学生不理解这
些音乐的内涵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感染。可能
又有人问。不理解何来感染?这就是音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就
算你不去理解它,在那种强烈浓厚的音乐气氛中或多或少都会受
到感染的。若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受到的感染那就是至深的感染
了。所以。无须为学生能否听懂音乐而担心。
三、写作训练中的歌声。激发灵感
作文是教学重难点,而“音乐能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它
能触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听音乐能给学生
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把音乐引入作文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找到
写作灵感,去想象、去创作,这一定是个很好的作文训练办法。在
我不仅组织了关于“理想与信念”的小组讨论活动,还打算进行抒
情短文比赛。尽管铺垫已经比较充分,可学生还是无从下手。我只
好拿出杀手锏——反复播放周杰伦的《蜗牛》。“该不该搁下重重
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
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看
着学生专注于音乐的神情,我料定在音乐的启发之下。定会有佳
作出炉。果然,很快就有同学跃跃欲试要展示自己的即兴创
・
41・
本文发布于:2023-11-22 07:48: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6104872228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轻搂一瓣心香——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音乐渗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轻搂一瓣心香——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音乐渗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