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译文
(序文)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
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
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译文:
从前,张衡写过一篇《定情赋》,蔡邕写过一篇《静情赋》,
从此写爱情的辞赋就以恬淡寡欲为宗旨,二赋开头情如潮水奔
涌,到最后又风平浪静。用礼法抑制放荡的邪念,想来也是有助
于委婉的批评,以此讽喻时弊、因事劝谏。写言情赋的文人们,
代代相传,佳作连篇,都是触类旁通,情思的辞义被他们发挥的
淋漓尽致。我在田舍隐居多有空闲时间,也来提笔挥毫写成一篇,
虽然自己的才华妙思可能比不上前人精妙,但绝不会违背自己的
创作意图! 【注:原文意思是:大概不会违背那些前辈的创作
宗旨吧!骆驼译文将原文的委婉谦说的潜在含义意译出来。古文
里的“作者”一词并非指自己,而是指上文所指的那些写言情赋
的作家】
(正文)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
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
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
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
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
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
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
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
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
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
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
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
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
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
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绢去纟补忄或可
与狷通?)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
色惨惨而就寒。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
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
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本作忄旁,从辞海,通)不寐,众念
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
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
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
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正文翻译:
啊!她的绰约风姿是多么瑰丽飘逸呀!她真是一个超凡脱俗
的绝代佳人;她外在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她内在的品德誉满天
下。她纯洁的好比那佩戴的美玉,芳香可与那高雅的幽兰媲美。
她柔情似水却不流俗,她志趣高雅如怀彩云;可叹朝阳西落时光
易逝,可叹人生在世几多辛劳;人的寿命都不过百年,为什么欢
乐太少忧愁很多呢?她揭开红色的幔帐端端正坐,弹奏起清幽的
琴曲自娱自乐。拨动琴弦的芊芊玉指优美动人,洁白的衣袖也随
之上下飞舞。她美目流波左右顾盼,似含笑似呢喃很难分辨。曲
我愿化作佳人的衣领,去承受她玉容的芳香;可惜她夜寝时
会脱掉衣裳,我只有抱怨漫长的秋夜。
我愿化作佳人的裙带,去抱住她娇媚的腰肢;可叹秋天的天
气冷热多变,她会脱下旧衣更换新装。
满怀失恋的情绪无人诉说,暂且独自徘徊在南林中。栖留在
木兰花的残露里,隐蔽在青松的树荫下;渴望能在她散步时巧遇
相见。相遇的兴奋和失望的担忧交织在心中,终于没能见到她令
人多么寂寞,只是我单相思白费心机罢了。提起衣襟顺原路返回,
凝望着落日长吁短叹;流连彷徨中不知该向哪儿去,一幅面容凄
苦神情沮丧的样子。
树叶沙沙的从枝条上飘落,天气凄清越来越冷,太阳带着它
的光彩一同沉没了,皎洁的月亮游动在云间。失群的鸟儿凄切的
朗诵《诗经》的《召南》情歌。公开心底的秘密我还要珍藏赤诚
的爱,让那纯真的爱驰骋在八荒极远的天地之间。
小注:
《蔓草》和《召南》都是诗经里的篇章,《蔓草》的内容是男女间的约
会.《召南》的内容是男女间的互守礼节。
题解:
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陶渊明集中唯此一篇。赋中刻画了一个旷世独秀、品
德高尚的美女形象;接着以十愿淋漓尽致的抒发了对她的热烈思慕之情;最后,
表示绝不做有违心志的苟合,而要屏出万众思虑,使情感超越尘俗,自由驰骋,
并以回归礼仪作结。
陶渊明这篇赋作的写作时间,一说是他年轻时的作品,一说大约完成于作者
任职或归隐期间。
关于这篇赋作的主旨和作用,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南朝.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里说此赋是陶集中的“白璧微瑕”;他认为陶
渊明一生高尚其志,耿介清脱,大不必写出如此儿女私情之作。
宋苏轼则认为此赋做到了《国风》那样“好色而不淫,合乎风骚之旨。”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曾指出:“此赋爱情自由的大胆,
《文选》不收陶潜此赋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意,而又拒以圣道
的遇士”。
周勋初、许结认为在陶渊明一生中,出仕与归隐的矛盾长期曲折的缠绕着他
的心灵,是他在寻求解脱只是又往往陷入不可能解脱之中。《闲情赋》正是这种
矛盾心态的艺术写照。这是一篇神采丰盈,旨趣深邃,文情并茂的抒情咏志的赋
章,充满上下求索之意。
钱锺书先生对钟嵘在《诗品》中将陶潜屈居“中品”,就不以为然:“窃谓
嵘屈陶潜、鲍照居中品,魏武居下品,最遭后世非议。”他谴责说:“嵘于陶潜
均非知音。”而钱先生对昭明太子的《陶渊明集·序》首推陶潜“文章不群超类”,
则大加赞赏,说萧统衡文具眼,迈辈流之上,得风会之先。又或月旦文苑,未可
识英雄于风尘草泽之中,相骐骥于牝牡骊黄以外,而能于艺事之全体大用,高瞩
周览,冀结所在,谈言微中,俟诸后世,其论不刊(即无须修削不可磨灭之谓)。
(《管锥编》四,第393页)
钱先生在点评《五柳先生传》时说:一个“不”字乃全文眼目。“不知何许
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恒得,曾不吝情去留,不
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一口气说了九个“不”字,即示狷
者之有所不为。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
而破除之尔。(《管锥编》四第25页)当今流行“我祖某姓俺乃几十几代孙”,
“比你们阔多了”之类炫耀,似乎可以休矣。
但钱先生对萧统说的:“白璧微瑕,惟有《闲情》一赋”之论,却持反对态
度。
他说: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意思是漂亮的目光,好像说话,眼眉
飞动,又似有爱意或好感。钱先生说:陶潜以前,未见有此刻画,莎士比亚剧(即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女角云:“咄咄!若人眼中、颊上、唇边莫不欲言,
即其足亦解语”。这就是今人常说的“会说话的眼睛”;愚以为,此乃心为情本,
眼是心媒,飞眼掷心,魂与色授之情状也。
据袁行霈考证,《闲情赋》乃渊明十九岁时所作。这首情诗之所以婉转动人,
钱先生自有他独特的见解:诗中有十愿,我愿当你的衣领、衣带、发膏、眉笔、
佩环、绣鞋……但可惜啊,这些总有离开你的时刻。十个美好的想像,终难长好
常圆,显示世界终归有缺陷,十“愿”适成十悲。钱先生说:更透一层,禅家所谓
“下转语”也。
乔羽作词的《思念》,之所以打动人心传唱不衰,秘密就在于:突然见面的
惊喜,转瞬之间便化作分手的悲哀。这就是“下转语”的感情辩证法。人一生本来
就是悲喜交集的复杂纠集,一首情诗不过是将他们加以辩证地浓缩罢了。当今歌
词创作之大弊,喜则疯狂谵妄,悲则抽嗒哀嗥,这叫做感情的便溺,实不足取也。
钱锺书喜爱引用梅尧臣《读邵不疑》的名句:“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但这与当今红得获大奖的一派,以口水冒充平淡迥异,闹剧丑闻,不值一提。“好
诗如灵丹,不杂膻荤肠。大巧谢雕琢,至刚反摧藏”。(《谈艺录》上第349页)
钱先生把高瞻周揽人生,与艺术上藏奇崛于冲淡,寓哀伤于欢乐之中的诗词创作
方法联系起来,称之为“嗜好矛盾律”;姑且录之,聊供参考耳。
赏析文摘1:
全赋征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描写自己想象中女子的品德仪容之美和自己的向往爱慕之情。即将作
者情志人格化、形象化,描写出一位外貌美艳、品行高尚,情感丰富、举止优雅
的女子。她的“令姿”、“柔情”、“美德”、“雅态”既是作者的自喻,也是
其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段用一连串暗示性的比喻,表现对爱情的追求的热烈幻想,以及对爱情
失意的担心。这一段中的“十愿”描绘贯通着炽热的感情,横陈了不平的机遇,
每一追求均以“愿”字写出来,表现情之坚贞,委婉隐忍,然而每一愿字又以“悲”
字作结,表现的正是人生坎坷、壮志未酬的情怀。
第三段集中写爱情追求中的犹豫不决和流连怅惘的矛盾心情。最后用“发乎
情止于礼”的思想来解脱苦闷,使爱情归于闲情闭止。这一段表现了作者一切希
望皆成了泡影,回首往事,既感情五彩缤纷,又觉朔漠凄凉,于此夜不能寐,众
态徘徊的迷惘中,以防闲之意结束全赋。
结尾六句的正文由对作者写作主旨的不同理解,呈现多种译法。例如:让早
晨的清风除去我心灵的疲惫吧,把思念寄托于归向大海的青波。
鲁迅先生从陶渊明此篇作品中表现的突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角度,风趣的加以
称赞、欣赏,说“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
此赋虽然有模仿曹植《洛神赋》的痕迹,但在结构上并不雷同,尤其是当中
的十愿,语言清新,设想奇特,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思想风格,表现了作者极
大的创造才华与能力。此外,赋作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也细致入微,十分生动传神,
并能巧妙地以景物衬托穿插其间,造成一种浓厚的抒情气氛,堪称抒情小赋的杰
作
。
赏析文摘2:
《闲情赋》,也可以叫"十愿",在《陶渊明集》中别具一格,赋中描写了一位
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变成各种器物,
附着在这美人身上。他的诗歌,他的小赋并非浑身恬淡静穆,虽然有金刚怒目式
的作品,也有对爱情的追求。
至于是不是爱情,观点不一。《东山草堂陶诗笺》卷5说:“其赋中„愿在衣
而为领‟十段,正脱胎《同声歌》中„莞覃衾幄‟等语意,而吴竞《乐府题解》所谓
„喻当时七君子事君之心‟是也。《诗》曰:„云谁之思,西方美人。‟朱子谓„托言
以指西周之盛王‟,如《离骚》„怨美人之迟暮‟,亦以美人目其君也。此赋正用此
体。”其意思是说,此赋是寄寓政治抱负的作品。但此说显得牵强附会,虽然描
写了美人,但并非美人一定是寄寓盛君而言的。
这篇小赋确凿是为爱情而作的。其理由有三,其一,他本人在序中说:“初,
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
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天凤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
广其辞义。”他是继续张衡、蔡邕之作而作,仍是抒情之作。其二,俞文豹《吹
剑四录》、张宗祥《吹剑录全编》第107页也这样论述:“张衡作《定情赋》,
蔡邕作《静情赋》,渊明作《闲情赋》,盖能移人,情荡则难反,故防闲之。”
其三,“赋情始于楚宋玉、司马相如,而平子、伯喈继之《定》、《静》之辞。
而魏则陈琳、阮禹作《止欲赋》、王粲作《闲邪赋》、应炀作《正情赋》、曹植
作《静思赋》、晋张华作《永怀赋》,此靖节所谓„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
辞义‟者也。”(何孟春《陶靖节集》卷5)黄子云《野鸿诗的》评价陶渊明:“古
来称诗圣者,唯陶、杜二公而矣。……余以为靖节如老子,少陵如孔子。”黄子
云评价准确!
陶渊明他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正是他对生活的热爱的体现。我们借此能看到
伟大诗人的另一侧面。他的《闲情赋》正是这样一篇充满想象的爱情佳作,他的
爱情长出了翅膀。
本文发布于:2023-11-21 21:1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5727372224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译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译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