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学的启示
作者:雷斌慧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年第10期
摘 要:《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开播以来即受到大众的认可和欢迎,其宗旨为赏中华
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它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多
方面的启示:注重背诵,夯实基础;品读诗词之美,探索诗词之趣;立足生命体验,培养理想
人格。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改
2017年新春,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以1.17%的收视率完美收官,全十期的
节目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其火爆程度甚至赶超《新闻联播》。《中国诗词大会》
除了高收视率以外,还收获了不错的口碑,被网友评价为是对“娱乐至死”的反动,实为综艺节
目的一股清流。《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成功弘扬,对高校《中国古代文學史》的
教学亦给予了有益的启示。
一、注重背诵,夯实基础
《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在设计上极有创意。
首先,每期节目都以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开场,在激昂澎湃的朗诵声中,请出主持人董
卿、嘉宾老师、百人团选手,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和感动。其次,在节目赛制上也极有创意。
先请四位选手上场,每位选手最多可答九道题,一旦失误,则停止答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
叠加则为选手最终得分。节目题型有点字成诗、填写诗句、选择题、飞花令、图片线索题、逆
向思维题等,全面考查选手的古典文学功底。最后,《中国诗词大会》每期有两位点评嘉宾,
由王立群、康震、郦波、蒙曼四位教授轮流坐镇。四位教授皆是《百家讲坛》的常客,王立群
教授讲《史记》《宋史》,康震教授说《诗仙李白》《李清照》《苏轼》等,郦波教授评《大
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曾国藩家书》《大明名臣:海瑞》等,蒙曼教授品《长恨歌》《武则
天》《太平公主》等,在群众中有超高的人气。他们负责在选手答题后,对诗词予以讲解和深
化。我们可以发现点字成诗、填写诗句、飞花令环节尤其重视选手的背诵功底。针对部分观众
认为这是将诗词的背诵量等同于普及率的疑惑,康震教授坚定地回答:“如果连背诵都没有,
那又怎么能算是普及?又何谈理解,何谈创作?我们在大会中设置‘飞花令’这个环节,实际上
就是要告诉大家,背诵是诗歌欣赏非常重要的一环。”[1]
本文发布于:2023-11-21 15:46: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552799973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启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中国诗词大会》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启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