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1期
2012年1月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Vo1.27.No.1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2012
苏轼研究杂谈
刘尚荣
(中华书局,北京100073)
摘要:《康震译说苏东坡》原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一次讲座。其后讲演稿经编辑部审定加工和作者修改,于2008年
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十分畅销,影响甚大。但书中评说苏轼存在诸多知识性错误,以待考究。
关键词:苏轼;百家讲坛;康震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2)01—0001~05
《康震译说苏东坡》原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一
次讲座,事后讲演稿整理成文,送编辑部审定加工,再经
作者修改,于2008年1月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此书居
然畅销,看来影响甚大。遗憾的是,由于匆忙出书,当初
似乎要令彭老山区的人杰地灵汇聚于苏轼一身,那苏轼
不成了眉山诸多英雄的灵魂附体?文理不通之至。
康说苏轼生于1036年,不对!宋代诸家年谱均指证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祷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景桔三年大部
分时间确实对应于公元1036年,但二者不能简单地划 编辑部诸多示疑指谬的批示意见并未完全被作者接收
等号。今据陈垣4-十史朔闰表》,景裙三年十二月十九
日,应是公元1037年1月8日。对此我早就做过专门考
证,并在中国苏轼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小组讨论发言
中予以公示,遂得学界认可。三苏祠介绍苏轼生卒年初
采纳,以致书中硬伤频频。倘若听之任之,后果不堪设
想。不得已再次指谬,以正视听。
一
、
生卒年及“存世"13考
据当地人说,在彭老山忽然败落的1036年,苏
演讲人对苏轼出生的创奇,作出生动的描述:
轼在眉山诞生了。彭老山的钟灵玉毓就都集中到
为1036—1101,很快改正为1037—1101年。如今旧说重
现,令人匪夷所思。编辑部将康说上引用那段文字中的
“1036年”、“l101年”分别改为“景裙三年”、“建中靖国
元年”,试图回避纪年对应上的错乱。但作者固执旧说,
苏轼的身上,被他带走了;而1101年苏轼在常州去
世,这些钟灵玉毓就又回到了彭老山,彭老山又焕
发了生机。
无视编辑部附于原稿上的几十字批语,今康说第4页另
处文字仍是“宋仁宗景裙三年(1036)年的一天”云云,尴
尬人难免尴尬事呀!这里不得不重申:关于苏轼生年的
按作者依据的是宋・张端义《贵耳集》,原文是:“蜀
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童者,山无草木之
描述,或称景格三年,或云1037年,不可依俗例兼用二
者而采用“景韦占三年(1036)”的著录方式,否则难免淆乱。
谓也(见《苟子・王制》“山林不童”句杨惊注);而“败落”
系指由盛而衰。彭老山固非大山,却屹立至今,焉能“败
计数苏轼年龄惯用虚岁。他生于景事占三年十二月十
九日,即得一岁;十二天后为景裙四年正月初一,苏轼遂
落”?编辑部在“彭老山”下加“的草木”三字,以求文通字
顺。又“钟灵玉毓”,谓“美好的风土诞育优秀人物”(说见
虚长一岁。不满月的婴儿已是虚龄二岁矣。康说苏轼年
龄大体不差(用虚岁),但描述苏轼逝世前两天情景,计
数苏轼在世时日诗,有些莫名其妙。中华版“康说”158
《汉语大词典》),或云“自然灵秀之气培育俊才”(见新版
《辞海》)。康说“彭老山的钟灵玉毓都集中到苏轼身上”,
收稿日期:201 1-08—25
作者简介:刘 ̄(1940一),男,北京人,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编审,《中国苏轼研究》主编。
1
本文发布于:2023-11-21 15:4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5527762221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苏轼研究杂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苏轼研究杂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