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陵详解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座落于北京市西北约44
公里处昌平区天寿山南麓,陵区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从1409年营建长陵到清顺
治初年营建思陵,长达200多年间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
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
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陵内计
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和数十名殉葬皇妃。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
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建筑宏伟,体系完整,历史悠
久,起到极高的历史及其文物价值。
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
需求。所以,这十三座皇帝的陵寝建筑比拟皇宫,显示了帝王的尊宠地位及其君临
天下的浩大气势。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
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及其植被的美满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
的完美境地,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区域的设置,早在战国中期就已出现。到了唐宋时期,出
现了相对集中又各自独立的皇家陵园群落。而明十三陵的特点在于它第一次体现了
中国皇家陵寝建筑群的整体性。每一位皇帝的陵墓虽有各自的享殿、明楼、宝城,
但陵区之内,长陵神道成为一条贯通各陵的“总神道”。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
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法,使陵区的建筑密切相联,构成了一个整体。
明十三陵自然环境起到青山环抱、明堂开阔、水流屈曲横过的特点,而各陵
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这一陵址位置的经营方法与建
在平原之上的陵墓相比,其自然景观显得更为赏心悦目,更能显示皇帝陵寝肃穆庄
严及其恢宏的气势。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评价说:“明十三陵建筑价值极高,长
陵的楠木殿其规模是全国唯一的,石雕精湛,明十三陵无论是从建筑形式,还是建
筑结构,或建筑艺术上看,是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来自德国的游客在定陵参
域内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能为一处已消失的文明提供独特的见证。
作为一种类型的建筑群,展示出我们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明十三陵的布局经营,在满足礼制功用的同时,与山川、水流等自然环境原
因紧密结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地。并对清东陵、清西陵的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各陵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平面均
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
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各陵原设有“监”,专司祭祀扫陵之事,现仅存
德陵监监墙。陵区内还曾建有妃子墓七座、太监墓一座及其行宫、苑囿等附属建
筑。
十三陵以地面建筑雄伟的长陵及其已发掘的地下宫殿定陵为最著称。整个陵
区原来四周都有陵墙,正门开在南端,蟒山、虎峪嵯峨两侧,好似一龙一虎踞守大
门。从明永乐七年(1409年)修建长陵具有清顺治元年(1644年)修建思陵止,二百
多年间都被定为禁地,驻有陵卫。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寝建筑,横恩殿亦称献
殿、享殿,是长陵的主体建筑,是举办祭祖的重要地方。长陵被恩殿是中国最大的
一座柄木殿堂。定陵是明神宗帝朱翊钧的陵寝,年号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
一位皇帝(48年)。陵园规制仿照长陵。定陵地宫已于1956年至1958年被科学发
掘,现已修建成定陵地下博物馆。昭陵在明十三陵中位居第九,昭陵的建筑有其独
特的地方,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寝建筑。
十三陵于1957年成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发布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与八达岭长城同列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
一。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将十三陵及其南
京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清皇家陵寝
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地,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陵寝建筑群,按
照严格的等级规制营建,起到完整的地上、地下建筑体系,布局严谨,规模宏大,
建筑华美,工艺精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丧葬制度。2000年,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认定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并将显然陵、清东陵、清西陵作为明清
皇家陵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文发布于:2023-11-21 08:3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527057221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北京十三陵详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北京十三陵详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