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语文教案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1 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
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
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
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
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二、默读考虑,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
〔1〕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3—
7自然段〕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
演难度很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详细语句来体会。
第 1 页 共 50 页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
受到,作者看到的确实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
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表达老者的宽容和关爱的杂技表
演。这可以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两个
角度感受到。
〔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
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
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老者
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2〕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
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
些不知所措了”。可见他第二次失败后已经非常紧张,但当老
者抚慰他之后,他镇定下来了,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可见
老者对他的关爱和鼓励多么重要。
〔3〕引导想象: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体
会到虽然我们不知道老者到底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正
是有了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4〕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片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略〕
第 2 页 共 50 页
4.作者看到的是一场让自己难以忘怀的杂技表演。
〔略〕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
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
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
搏”“宽容和关爱可以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表达了我
们的感受。看来这也是一场让我们获得人生启示的杂技表演!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
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完毕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
在我们的习作中。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p :本篇课文是
一篇写人的文章,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非常吸引学生;文
章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拟容易;作者对人物神态,
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适于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
第 3 页 共 50 页
并作语言的积累,新课标语文6年下《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文章语句优美,适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分析^p :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一定的失败体验,课
前又做过相关调查,掌握了有关资料,很可能与顶碗少年在某
些地方产生共鸣,容易激发起学生向顶碗少年学习百折不挠的
精神的热情。
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充分放手让学
生自主探究。
·联络学生生活实际,进展激情。
·抓住人物语言,进展积累。
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内容,能答复课后问题。懂得不管遇到多少
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搜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
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6、7自然段。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能答复课后问题。懂得不管遇
到多少艰
·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搜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
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第 4 页 共 50 页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化的印象,以致过
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
深化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
那冲动人心的一幕。
二、指导深化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
[再次对课文进展整体感知,并对上节课内容进展回忆。]
可用以下问题进展启发:
少年两次失败,当时情况如何?观众反映怎样?
少年表现有何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课文。
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学习探究,也可先自学,再小组
合作。
[用学生喜欢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
合作解决问题的才能。
老师在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学生要教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
强调不必把问题一一考虑解答,可选择感兴趣的去品读考
虑。]
第 5 页 共 50 页
3.集体交流
[小组合作进展汇报,要注意小组组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防止成为“一言堂”。发言的人要可以代表本小组的不同意
见,要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的本领,并要养成倾听别人发
言的习惯。]
学生结合自己找的重点句谈想法,并注意“推己及人”想
象顶碗少年两次失败时的想法,并讨论他可以获得最后成功的
原因。
可通过以下两题进展读中想象:
〔1〕假如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
么?
〔2〕老者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4.有选择的朗读:抓住印象最深的场面,反复朗读,想
象当时的情景,和同学交流感受。
三、通读深化探究:
1.考虑:假设你在现场,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只要坚持下去,不屈不挠就一定
会获得成功!]
2.重点理解结尾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1〕自读考虑作者有哪些想法?。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体会。
第 6 页 共 50 页
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
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
持到底,就是成功。
〔3〕背诵第6、7自然段。
A.朗读第6、7自然段,想主要写了什么?
第6自然段有两个意思:
〔1〕坚信当年那位顶碗少年已成为一名称职的杂技艺术
家。
〔2〕那一夜顶碗少年的演出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化的印
象。
第7自然段用文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深切感受。
B.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C.同学互背。
D.看谁背得又多又对。
四、有感情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今后做事有哪些启发?想一想
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你还理解哪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迹,给
大家讲一讲。
六、布置作业:
第 7 页 共 50 页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3 学习目的:
1.借助词典,联络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
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曲折也
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给学生推荐赵丽宏的作品
《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英勇坚强战而胜之的故
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1.老师谈话:学习第三课《桃花心木》,我们知道林清
玄是个擅长观察生活的人,他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悟
出了人的成长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尔遇到一
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
第 8 页 共 50 页
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
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 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
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
“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
《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4.指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
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指生逐段朗读课文,考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
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3.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喜欢的句子,谈感受。
三、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猜问激趣:老师在备课时,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可
是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你们想知道老师考虑的是一个什
么问题吗?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猜问,老师及时引导〕
第 9 页 共 50 页
2.老师根据学生猜问题的情况,提出自己一直考虑的问
题: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
3.老师引导学生分成两方:一方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
精彩,很成功;一方那么认为那么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
不很成功。
4.分组学习:同组内观点不一致的同学先进展辩论,同
组内观点一致的同学互相交流,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老师及
时参与学生讨论,给予指导。
5.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辩论,老师及时推波助澜,
激化矛盾,引领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展深化考虑。
⑴详细观点归纳如下: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的:
①精彩之一――第一次顶碗时:“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
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
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
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摆晃,却总是不掉下
来。”“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
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②精彩之二――第二次顶碗时:“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
③精彩之三――第三次顶碗时:”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
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
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④成功――尽管顶碗少年前两次的表演失败了,可是他没
有被失败吓倒,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从“全场响起了暴风
雨般的掌声”,可以感受到,观众也认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
的,成功的。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的:
①少年前两次的顶碗表演时,由于没有把握好平衡,头顶
上的碗两次掉下来摔碎了――“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
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那一叠碗却仿佛成心
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
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②从观众的反响看出――“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
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
措了。”“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
了一躬。”
⑵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自主读书,独立考虑的根底上,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管是赞成哪方观点,陈述时都要做到
有理有据,“理”,即自己的观点,“据”,即从课文中寻找
相关句子证实自己的观点。
⑶老师要在学生充分交流、辩论的根底上,适时引导:
①从表演的过程来看,顶碗少年的表演出现了两次失误,
没有一次成功,确实并不精彩;
②从顶碗少年在表演中所表达出来的不怕失败,面对两次
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来看,他的表演是非常精彩、成功的。
正是有这样的拼搏精神,他的第三次表演才获得了成功。
③假如,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获得了成功,观众欣赏到
的就只是一次“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已。正因为顶碗少
年的表演是在出现了两次失误后的第三次成功的,观众才不仅
看到了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且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
四、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1.在学生找到课文中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论证自
己的观点时,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少年两次失误后的心理
活动。
2.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感受少年
的心理活动。
3.拓展延伸,想象说话〔请学生任选一、两个话题展开
想象,进展说话练习〕
⑴“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学生找到这句后,老
师要及时引导体会为什么一次杂技表演成为了“一场惊心动魄
的拼搏”?少年在与谁搏斗?这场搏斗何以惊心动魄?
⑵假如顶碗少年的第三次表演仍然没有成功,你觉得他该
怎么办?是放弃了,不再表演,还是继续表演第四次?假如你
就是顶碗少年,你会怎么做?
⑶表演完毕后,假如你是一位记者,你会怎样采访这位顶
碗少年?向他提些什么问题呢?
⑷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
做的?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4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是人的的建立,但这种建立是不能抛开语言文字
的感受与运用而存在的。
第 13 页 共 50 页
设计特色:
在感受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顶碗少年的境界。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17个新词。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
3、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曲折,也
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5、背诵第6、7自然段。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10月9日星期二
教学目的:
1、知识: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
2、过程方法;对重点语句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
法,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第 14 页 共 50 页
3、情感态度: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不管遇到多
少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
点。
2〕加强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
的观点。
一、谈话导入新课
孩子们,在雅典奥运会上我们健儿获得了三十二块金牌的
骄人成绩。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中,哪一位健儿给你留下
了深化的印象?能谈一谈吗?〔学生谈〕今天吴老师再带着大
家去观看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相信也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化的
印象。这是一场什么比赛呢?
请同学们翻开第一课《顶碗少年》,快读一读,一会告诉
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看看这场演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惊
险、难度大、少年英勇等〕
三、默读课文
第 15 页 共 50 页
你从哪可以体会到这场演出惊险、难度大、这位少年又是
怎样做的呢?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边做批注。
四、集体汇报
第一自然段
1、这位少年表演的难度大吗?你从哪看出来的〔顶着,
高高的一叠,瓷碗惊羡的词意,忽而…忽而…还可能怎样…摇
摇摆晃,骑,大幅度〔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动作的惊
险〕评读
2、第一次表演是否成功,你有何想法,当时观众的态度
如何,这位少年是怎样做的?〔板书:没有慌张〕〔顶碗的少
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你觉得这位少
年怎样?
第二自然段
1、第二次表演结果又失败了,这时少年的处境怎样?
〔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有些不知所措。板书:
不知所措〕
2、结合课文,说说少年的处境。假设你是那位少年你会
怎样?
第三至五自然段
1、少年两次败后是怎样做的?结果怎么样。有感情地读
读6、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受。
第 16 页 共 50 页
A、联络上下文,理解“山穷水尽”的绝境,冰天雪地的
严寒中的情境。
B、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如生活中、学
习中〕来谈一谈。
C、结合自身联想,体会。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2、学习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自由发言〕
五、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解答。
六、板书设计
顶碗少年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没有惊慌不知所措镇静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10月10日星期三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并会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7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背诵课文6、7自然段。
一、学习生字、生词
第 17 页 共 50 页
1、指导字的正确读音。
2、分析^p 生字,说说易错的字。
雅右边“隹”不是“住”碗右边是“宛”“夕”不是
疚里边“久”不是“夂”颓左边“?”不是“秃”
3、学习新词
〔1〕指名读。
〔2〕结合课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并试着造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6、7自然段。
三、交流学习后的感受。
四、作业设计:
一、必做题:
1、生字组词。
2、抄写新词。
二、选做题:
1、形近字组词。
雅碗胛撼魄颓
难蜿胆感魂颌
2、造句。
三、〔选做〕兴趣: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
课后反思:
第 18 页 共 50 页
学生通过学习从中可以受到一定的启发,但在写时,学生
的内容只停留在书中,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加强指导,
继续练习,在全班中交流。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5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录像(09年春晚杂技表演《抖杠》)。
2、说说你在观看时的感受。
导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化的印象,以致二十多年
过去了仍记忆犹新。我想,读过课文后这位少年会同样给大家
留下深化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生根据 要求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A、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考虑这篇文章主
要写一件什么事。
B、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学情况(词语,及自学要求中的问题)。
三、深化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文就能理解这么深。那么终究
是哪些语句让你留下了这么深化的印象,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
文,找到让你感受深化的句子,划下来,圈圈重点词,写写自
己的感受。
第 19 页 共 50 页
2、重点句子交流:
(1)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
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为什么你对这个句子感受深化?从哪里
看出来?结合 “微笑、不失风度、鞠了一躬” 这些词语理解
体会。
此时,少年的心里会怎么想?
有感情朗读。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
不知所措了。
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朗读。
理解“不知所措”,结合“呆呆地、不知所措”这两个词
语谈感受。
有感情朗读。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
一躬。
学生谈感受。
3、是谁?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静下来表演?引出老
者。
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猜想这老者是谁?
从哪里看出是老者给了少年重新镇静的力量?(老者的神
情、动作、语言)
第 20 页 共 50 页
想像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4、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励,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开场一
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
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
声。
师引:少年不仅仅稳住了碗,还稳住了__?(学生交流。)
当学生说到观众时,引导学生找出前两次少年表演时描写
观众的神情的句子,品读感悟。
少年稳住了一切,他成功了!全场沸腾了,响起了暴风雨
般的掌声!听着这掌声,少年__?(笑了),老者__?(笑了),观
众__?(笑了),他们为何而笑呢?
写话练习: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少年笑了,因为________
老者笑了,因为________
观众笑了,因为________
学生动笔写,写好进展交流。
假如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说什么?
四、小结全文:
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
颗锲而不舍、英勇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
第 21 页 共 50 页
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
缩。
五、回归文本: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以这件事让学生分3段,明
确这种写作方法,通过一件事来阐述一个道理,可以运用到以
后的写作中。
六、板书:
顶碗 失败 失败 成功
少年 不放弃 拼搏 强者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6 课题
4、顶碗少年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情得“失败乃
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对人物动,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
动,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重点
难点
关键
第 22 页 共 50 页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
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顶碗少年的表演中领悟人生哲理
步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吗?都看过哪些杂技表演?
2、师: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台上三分钟,台下十
年功”今天我们就去理解一下顶碗少年的故事
3、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联络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本课的词语
3、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4、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三、品读语句
1、画出描写少年表演时的情形以及描写观念的语句,读
一读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一下。
2、集体所馈,感情朗读
〔1〕第一次表演
第 23 页 共 50 页
〔2〕第二次表演
〔3〕第三次表演
3、从三次表演中,你们从中悟到了什么
4、读到这里,你们体会到作者每次想起这场表演心里的
那份微微的冲动了吧!拿起笔,把作者省略的局部补充完好
板 书 设 计
4、顶碗少年
镇定,自信→紧张、丧失勇气→镇静、自信、充满勇气
失败 再失败 成功
失败乃成功之母
课后记:略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7 教学目的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曲折,也不要
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自然段。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
第 24 页 共 50 页
教学难点
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
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杂技比赛吗?说说你在观看比赛时的感受。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老师巡视指
导)。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谈谈自己读
后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矫正字音。
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4.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默读,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局部:
第 25 页 共 50 页
第1自然段:倒叙式开头。
第二局部:
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失败,第
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
声。
第三局部:
第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二局部。
用序号从文章标出顶碗少年一共尝试了几次。
第一次失败。第2自然段。
第二次失败。第3自然段。
第三次成功。4到6自然段。
5.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作业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考虑:顶碗少年进展了几次表演?(三次)
2.生读课文,以读带思。
第 26 页 共 50 页
(1)学生读第一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
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
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学生读第二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
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
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学生读第三个场面描写,画出少年的表现。
3.读这三句话,(投影出示)体会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心理
变化。(联络前后文的场面描
写。)(1)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
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
不知所措了。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
一躬。
4.顶碗少年连续两次失误,当第三次继续表演这个节目
时,他心里会怎么想?假如表演者
是你,你会怎样做?
三、课后拓展,深化感悟。
读了课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假设你到现场看了顶
碗少年的表演,你会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些什么?
第 27 页 共 50 页
四、总结:
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
颗锲而不舍、英勇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
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
缩。
五、板书设计:
第一次失败:微笑鞠了一躬
第二次失败:呆呆地不知所措
第三次成功:镇静鞠了一躬
惊心动魄的拼搏
语文A版第十册《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的】
1、借助词典,联络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
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曲折也
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第 28 页 共 50 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
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
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
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
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
板题:
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局部写的,每局部写
了什么内容。
(第一局部:1~7自然段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
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
声。第二局部:8自然段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第 29 页 共 50 页
出示自学考虑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
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局部,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局部,朗读第一局部让学
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
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
会有一阵微微的冲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
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成功者。在山穷水尽
和绝境里,假如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
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
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此岸;在一眼望不
第 30 页 共 50 页
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顶峰课文学
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
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
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
示改写课文。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8 一、课文简说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
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
新开场;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
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
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
一阵微微的冲动……
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
“惊心动魄”展开。
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展描写,表现顶碗表
演动作的高难度;
2、详细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响,突出表演的扣人
心弦;
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展描写,不仅表达了表
演的难度之大,还衬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作者主要抓住“少
年、观众、碗”详细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弄清故事
的梗概,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二是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
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能结
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
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难点是领悟作者
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二、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
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
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
摇摆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这句话是对顶碗少年表演的详细描写,在柔美的乐曲声衬
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艺高超,同时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难度很
大。
②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
躬。
这是对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时的表情、动作的描写,
表现出对观众的歉意和内疚,从“微笑”“不失风度”可以看
出他对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③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
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败,使少年信心顿失,勇气锐减。“呆呆地站
着”“脸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将少年此时的沮
丧、为难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纸上。
④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
躬。
经历了两次失败,少年没有被吓倒。“镇静”表现出少年
经受起了失败的考验,又重新开场第三次表演。
⑥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
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冲
动……
这句话与课文开头的第一句相照应,突出这次杂技表演给
作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句末的省略号是作者从中受到的启
示,耐人寻味。
2、对词语的理解。
不失风度:不丧失美妙的举止姿态。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文中指顶碗少
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动,留下深化感受。
附和:形容言语、动作追随别人。文中用来形容在少年第
二次表演失败时,一些观众跟着别人起哄的表现。
陶醉:形容很得意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文中形
容观众沉浸在优美的杂技表演之中。
三、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
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
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四、教学建议
第 34 页 共 50 页
1、本文是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握课
文的梗概,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
的人生哲理。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明白本课的学习目
的: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围绕目的理
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为什么说这场表演是“惊
心动魄”“难度很大”的?指导学生重点理解3—7自然段,
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如,描写顶碗少
年前两次表演时的动作的语句,“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
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摆晃,却总是不掉下来”“柔软而又自
然地舒展着肢体”“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到最后关头了,
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摆起
来。……碗,又掉了下来”,从这些语句我们感受到这场杂技
表演不仅精彩优美,而且表演难度很大。再如,描写少年表演
时神态的语句,“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呆呆地站着,
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见他在第一次失败
的动作、神态描写,体会这是一场“惊心动魄”“难度很大”
的杂技表演。同时,还要从对观众的表情、言行的描写,对
“碗”的详细描写,感受杂技表演的难度很大;从对老者神
态、动作的描写,体会老者对少年的宽容和鼓励,正是这宽容
和鼓励,给了少年勇气和力量,使表演获得了成功。
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对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联
络第一自然段来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作者从顶碗少年的表
演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那就是面对挫折,我们要勇于拼
搏,不要轻易放弃。
3.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作者从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
下笔,采用回忆的方式描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杂技表演的
顺序“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又失败──第三次成功”为线索
进展描写,最后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冲动。前后照应,首尾照
应,最后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4.指导学生自主积累语言。“座无虚席”“惊慕”“目
不转睛”“不知所措”“惊心动魄”等词语要在理解中积累,
在习作中运用。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
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
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
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2、默读考虑,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①作者看到的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
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3—7自
然段〕
②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
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③全班交流。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
度很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详细语句来体会。
④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
到,作者看到的确实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
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场表达老者的宽容和关爱的杂技表
演。这可以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两个
角度感受到。
①“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
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
第 37 页 共 50 页
观众鞠了一躬。”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老者对少
年的鼓励和关爱。
②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
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
措了”。可见他第二次失败后已经非常紧张,但当老者抚慰他
之后,他镇定下来了,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可见老者对他
的关爱和鼓励多么重要。
③引导想象: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体会到
虽然我们不知道老者到底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正是有
了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④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片段。
4、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略〕
5、作者看到的是一场让自己难以忘怀的杂技表演。
〔略〕
六、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
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
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
搏”“宽容和关爱可以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第 38 页 共 50 页
3、小结: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表达了我
们的感受。看来这也是一场让我们获得人生启示的杂技表演!
七、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
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完毕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
在我们的习作中。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9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
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
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答复课后问题。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
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搜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 39 页 共 50 页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吗?都看过那些杂
技表演?
2、老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杂技演员在舞台
上成功的表演。其实,杂技师一项很复杂的表演,“台上三分
钟,台下十年功”。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化
的印象,以致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
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化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
天剧场,去感受那冲动人心的一幕。〔老师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4、老师导读:《顶碗少年》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提纲导路,学生自读
1、默读课文,联络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的
意思。
不失风度惊心动魄附和陶醉不知所措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填空:这真是一场的杂技表演。
4、把令你感到的句子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
边。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认读文中的多音字。
喝〔hè〕彩屏〔bǐng〕住气附和〔hè〕结〔jiē〕实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反响: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快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作者采用回
忆的`方式描写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杂技表演的顺序“第一
次失败——第二次又失败——第三次成功”为线索进展描写,
最后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冲动。前后照应,首尾照应。〕
5、交流: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当年看了一场怎样的杂
技表演?
6、老师小结:是呀,这场杂技表演令作者永生难忘,接
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描绘也去好好感受一番。
四、品析文本,感悟哲理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找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了杂技
表演的惊心动魄,并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2、指名反响,全班交流。
〔1〕少年的表现。
〔2〕碗的描写。
〔3〕观众的反响。
3、老师小结过渡: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呀,
然而令作者永生难忘的仅仅是顶碗少年高超的表演技艺吗?假
第 41 页 共 50 页
如不是,那到底是什么让作者每每想起心中总会有一阵微微的
冲动呢?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少年面对失败时的表现进展
品析。
〔2〕老师导言:在亲眼目睹了表演的全过程后,作者对
这场杂技表演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请从文中找出来。
〔3〕指名反响:“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4〕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交流: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来什么?
4、理解文章结尾的表达效果。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齐读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老师引导交流:作者从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感悟
到了一个人生哲理,那么学完这篇课文,你们又获得什么启示
呢?
2、学生畅所欲言。
3、老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10 学习目的:
第 42 页 共 50 页
1.借助词典,联络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
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曲折也
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
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给学生推荐赵丽宏的作品
《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搜
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英勇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1.老师谈话:学习第三课《桃花心木》,我们知道林清
玄是个擅长观察生活的人,他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悟
出了人的成长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尔遇到一
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
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
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 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
第 43 页 共 50 页
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
“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
《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4.指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
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指生逐段朗读课文,考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
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3.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喜欢的句子,谈感受。
三、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猜问激趣:老师在备课时,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可
是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你们想知道老师考虑的是一个什
么问题吗?请同学们猜一猜。〔学生猜问,老师及时引导〕
2.老师根据学生猜问题的情况,提出自己一直考虑的问
题: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
3.老师引导学生分成两方:一方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
精彩,很成功;一方那么认为那么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
4.分组学习:同组内观点不一致的同学先进展辩论,同
组内观点一致的同学互相交流,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老师及
时参与学生讨论,给予指导。
5.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辩论,老师及时推波助澜,
激化矛盾,引领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展深化考虑。 ⑴详细观
点归纳如下: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的:
①精彩之一――第一次顶碗时:“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
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
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
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摆晃,却总是不掉下
来。”“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
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②精彩之二――第二次顶碗时:“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
地重复着刚刚的动作,仍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
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困难的转身”。
③精彩之三――第三次顶碗时:”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
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
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雨般的掌声”,可以感受到,观众也认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
的,成功的。
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的:
①少年前两次的顶碗表演时,由于没有把握好平衡,头顶
上的碗两次掉下来摔碎了――“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
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那一叠碗却仿佛成心
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
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②从观众的反响看出――“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
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
来。”观众对少年表演中出现的两次失误不满意。真正精彩、
成功的表演,应该是一次就成功,而不应该是第三次。
③从少年表演失误后的表现看出来――第一次:“顶碗的
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二次: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
措了。”“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
⑶老师要在学生充分交流、辩论的根底上,适时引导:
①从表演的过程来看,顶碗碗少年的表演出现了两次失
误,没有一次成功,确实并不精彩;
②从顶碗少年在表演中所表达出来的不怕失败,面对两次
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来看,他的表演是非常精彩、成功的。
正是有这样的拼搏精神,他的第三次表演才获得了成功。
③假如,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获得了成功,观众欣赏到
的就只是一次“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已。正因为顶碗少
年的表演是在出现了两次失误后的第三次成功的,观众才不仅
看到了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且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
受到了那种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看到一
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观看过表演的观众,
都可能“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
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
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四、拓展延伸,想象说话〔请学生任选一、两个话题展开
想象,进展说话练习〕
2.表演完毕后,假如你是一位记者,你会怎样采访这位
顶碗少年?向他提些什么问题呢?
3.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
么做的?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顶碗少年》语文教案11 教学目的:
1.有感情读课文。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初步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细节
描写、前后照应。
3.明白在困难面前像顶碗少年那样拼博、不气馁、坚持不
懈。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写了件什么事?〔根据学生的
答复总结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新授:
预习时同学们根据课题、根据文中人物、根据首尾段、根
据故事情节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其中一个同学抓住文中
感慨句,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这场表演中顶碗少年到
底和什么在拼博?〔板书〕
第 48 页 共 50 页
1、带着问题我们边读边想,做好批注,等会我们交流。
2、相机归纳:
全班交流:
①找出描写碗的句子,体会难在自己高难度的动作。
A要教学的句子:
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
不少……
他手里仍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
B齐读考虑:
为什么反复强调是金边红花白瓷碗?
指名读说从打点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自由读找出描写碗摇摆的句子,体会难度大。
②顶碗少年与高难度动作拼搏,他的困难仅仅来自于碗
吗?〔观众的压力〕
哪些描写观众的语句可以感受到压力?〔找出描写观众的
句子和体会〕
读、议
③找描写少年神态的句子体会最大的困难来自他内心。
歉疚、微笑——信心尚存
不知所措
第 49 页 共 50 页
——自信全无
镇静
——找回自信
3、回归整体
①师述:他的压力这么大,他的表演关系到杂技在外国人
心目中的地位,关系到整个表演团的声誉,关系到他的前
途……。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少年最终获得成
功,是什么让他成功的?
a少年:挑战自我……
b老人、少女……给了他支持鼓励。
②这场表演让作者二十年来难以忘记。每每想起总有些冲
动,我们也有许多感悟。我们也从这三个不同角度谈谈自己的
感悟吧。
三、总结全文
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让我们记住了这位
顶碗少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之路上也应该像他那样……
板书设计:
碗 → 动作难
顶碗少年:拼搏(困难) 观众→ 压力大
少年→ 信心少
第 50 页 共 50 页
本文发布于:2023-11-21 03:5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0510208969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顶碗少年》语文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顶碗少年》语文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